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论非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也能够创造价值仲伟富关于生产性劳动与非生产性劳动的划分和非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能否创造价值的问题,理论界一直存在分歧。传统观点认为,生产价值的劳动仅限于物质生产劳动,非物质生产领域里不存在生产劳动,因而也不创造价值。而本文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论管理劳动的生产属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杨强 《齐鲁学刊》2001,23(1):92-96
管理劳动,从人与自然关系角度考察,是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从人与人关系角度考察,是创造价值的劳动,所以它是生产性劳动。管理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增值主要来源于管理创新所实现的超额利润。管理劳动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其自然属性在所有社会形态并无实质上的不同,而其社会属性,则因经济关系不同而有根本的区别。  相似文献   

3.
现代商业劳动按功能可划分为附带的生产性劳动、纯商业劳动、管理与开发性商业劳动三大类。目前最高级的商业劳动是管理与开发性商业劳动。商业劳动有无可能创造价值,执狭义,以单个商品的增值说起,以特定商业企业的总价值量说起,有创造价值的也有不创造价值的;执广义,现代商业劳动都创造价值。"商业劳动创造价值"的命题既是重要的经济理论问题,也是重大而深远的实践课题。  相似文献   

4.
财富只是人的劳动创造出来的,因此财富作为商品是按照所耗费的劳动比例进行交换的.商品生产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商品的价值.可见劳动创造财富同时就是创造价值,两者不能分开,因而只有创造物质产品的生产劳动才创造价值.但在一个进行协作的社会化生产过程中,每个工人作为总体工人的一分子完成他所属的某一种职能,就是从事了生产劳动,尽管单独看一个工人的具体劳动不一定如此.因此,从事社会化生产的经营管理工作也是生产劳动.劳动之外的其他生产要素是生产进行的条件,但不创造价值,因为它不创造使用价值.认为生产资料会创造价值的观点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5.
曹飞 《理论界》2002,(2):28-29
按照马克思的观点,只有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以及为物质生产部门直接服务的运输业、邮政电讯和商品仓储业这三大服务部门的劳动,才是生产性劳动,才会创造价值,而绝大部分非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属于非生产性劳动,是不创造价值的。从现实和发展的情况看,马克思对于生产劳动的论述有一定的局限性和不完整。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知识  相似文献   

6.
劳动价值论所说的“劳动”与现代经济活动中的“劳动”有很大差别 ,这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受到挑战的主要原因。劳动价值论中认为不创造价值的劳动 ,现在不仅成为创造价值的劳动 ,而且比过去认为的创造价值的物质生产劳动更加重要、更有意义、创造的价值更多。第三产业劳动、知识劳动、信息业劳动、管理劳动都是创造价值的源泉。  相似文献   

7.
劳动二重性决定了价值创造和使用价值生产是同一生产过程的两个结果 ,价值的实体是劳动 ,价值创造的实体是抽象劳动的凝结 ;财富创造的实体是具有劳动能力的劳动与包括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在内的生产要素相结合的产物 ,是具体劳动生产的。商品生产过程是生产财富过程和创造价值过程的统一。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价值分配必须同财富分配结合 ,活劳动创造的价值和具体劳动创造的财富应该由劳动者和其他参与的生产要素分享。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关于产权与分配的关系理论 ,分配关系是由产权制度而非劳动或价值创造决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及其实现形式决定分配关系 ,在产权存在的社会制度中 ,分配有二重性 ,一方面各生产要素有权凭要素所有权获得对财富分配的索取权 ;另一方面 ,有权参与生产中人类劳动凝结的分配 ,这是合法收入 ,不是剥削 ,也不是萨伊要素价值认为的生产要素具有生产性可以创造价值。生产劳动是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内核范畴 ,要与时俱进地科学拓展形成社会主义生产劳动概念 ,在此社会主义劳动内核上建立起社会主义劳动价值理论 ,是对马克思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的“总体工人论”与我国第三产业的价值创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些文章根据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总体工人的论述得出了第三产业创造价值的结论 ,这是不妥的 ;应该把第三产业中从事商品生产、创造价值的劳动和其他方面的活动和不创造价值的劳动严格区别开来 ;把第三产业的收入与其本身创造的价值严格区别开来 ,这样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一概肯定或否定第三产业创造价值的观点都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9.
论科技工作者和经营管理者的收入及其来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第一部分是探讨市场经济下科技工作者和经营管理者收入的来源问题。文中论述了马克思关于科技劳动和管理劳动在物质生产部门中对价值的创造 ,并在以下两个方面扩展了马克思的价值论 :一是非物质生产部门的产品也可以是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商品 ;二是在非物质生产部门中的科技劳动和管理劳动同样是创造价值、提供剩余价值的生产性劳动。第二部分是探讨市场经济下科技工作者和经营管理者取得收入的方式和收入量的确定问题。文章澄清了从价值决定中探寻分配方式的误解 ,论证了在市场经济下 ,科技劳动、管理劳动与一般劳动和其他生产要素一样 ,获取收入的方式和数量取决于供求和竞争性的价格机制 ,说明了培育成熟的市场是使我国科技工作和经营管理的劳动获得应有的报酬的基本保证。本文的最后部分对我国当前颇为流行的“要素贡献论”、“要素价值论”及其理论来源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0.
只有生产物质产品的劳动才创造价值,生产劳务(服务)产品的劳动不创造价值,几乎已经成为一种定见.可是在现代生产体系中,劳务活动日见活跃,第三产业异军突起,并且每日每时都在和物质产品从事着交换活动.如果仍然固守原有的理论模式,许多经济现象就无法解释.鉴此,我国理论界适时地推出了劳务价值论.尽管在理论建设过程中尚有许多不够成熟的地方,但却不能不说是开辟了一层新的视野. 当然,对于劳务价值论向来存在分歧,就象对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目前仍存在分歧一样.不少同志仍认为劳务活动只是转移价值,从而怀疑劳务创造价值.彭延光同志的《劳务价值论不科学》一文,针对我的《第三产业和劳动价值论》提出质疑,因此感到有专文作答的必要.  相似文献   

11.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是被实践检验和历史证明了的科学理论,至今依然闪耀着灿烂的光辉,指导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然而,一百多年以来,社会历史和经济条件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已从工业社会过渡到后工业社会,知识经济已初露端倪。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劳动价值论遇到了新的挑战,科技劳动、管理劳动、服务劳动在价值创造中的地位和作用大大增强。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认识,既要坚持马克思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精髓和真谛,又要与时俱进,结合实际进行发展和创新。为此,必须正确处理价值创造与财富创造、价值分配与财富分配、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物质生产领域与非物质生产领域等几个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论创造价值的劳动一般□赵海东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中究竟什么劳动创造价值?理论界对此一直争论不休,提出各种各样的观点。整体看来可分成两大派别:一是窄派,提出只有物质生产劳动才创造价值,非物质生产劳动是不创造价值的;二是宽派,坚持物质生产劳动创造价值,同时...  相似文献   

13.
于澄 《南京社会科学》2002,9(Z2):276-283
劳动和劳动价值论是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基础理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者的身份、劳动的形式发生了变化。科学研究、管理活动、投资活动、第三产业等都是劳动(脑力或体力的耗费),同样创造价值。社会主义以公有制为主体,劳动者的共同富裕和主人翁地位的确立,都需要劳动至上、劳动本位的经济理论来支持。所以,马克思主义的劳动和劳动价值论应与时俱进。只要是人类劳动,而且是进行交换的劳动,就创造价值。  相似文献   

14.
科学认识脑力劳动的经济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脑力劳动是人类历史上形成的一种特殊的劳动形式和实践形式。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共同创造价值和社会财富,同属生产性劳动。脑力劳动对社会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脑力劳动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在经济活动中日益占据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科学性 1 0 0多年来经受了实践的检验 ,但也需要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关于生产劳动的内涵和外延 ,关于公共服务性劳动是否创造价值的问题就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拓展。生产劳动是人类一切既有投入又有产出的社会性活动 ,作为政府公务员等从事的公共服务性劳动也是一种生产劳动 ,也能创造价值。其劳动产品主要有精神产品 ,如政策、法规等 ;也有无形的服务活动 ,如提供咨询、维护社会秩序、保卫国家安全等 ;还有物质产品 ,如兴办公益事业等。这些凝结着一般人类劳动的产品并非“免费午餐” ,而是以税收的形式获得经济回报。  相似文献   

16.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工业生产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几个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某些部门应用机器人进行生产,出现了所谓“无人工厂”、“无人车间”,似乎商品价值不再是劳动创造的,而是由机器人生产出来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企图以此否定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和剩余价值理论,从而否定马克思的整个经济理论。自动化生产体系的出现,能够改变劳动创造价值的原理吗?我们的回答是否定的。 一、生产的自动化与创造价值的劳动无关 价值和使用价值是商品的二重属性。商品的这个二重性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决定的。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对此,马克思明确地指出:“一切劳动,从一方面看,是人类劳动力在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作为相同的或抽象的人类劳动,它形成商品价值。一切劳动,从另一方面看,是人类劳动力在特殊的有一定目的的形式上的耗费;作为具体的有用劳动,它生产使用价值。” 生产的自动化和机器人的使用只是劳动生产力的变化,而劳动生产力只是创造使用价值的具体劳动,而与创造价值的抽象劳动无关。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写道:“生产力当然始终是有用的具体的劳动的生产力,它事实上只决定有目的的生产活动在一定时间内的效率。因此  相似文献   

17.
教师的劳动是创造价值的生产性劳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 ,教师的劳动具有一般劳动最基本的特征 ,是创造价值的生产性劳动 ,这是由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决定的 ,符合马克思对劳动力价值量的分析。承认教师的劳动是生产性的劳动 ,有利于在教师中贯彻按劳分配原则 ,有利于重新构建按照市场经济运行的教育体制 ,有利于贯彻落实科教兴国的方针。  相似文献   

18.
数字劳动的生产性问题是数字时代经济理论研究的重要主题。现有对数字劳动生产性与非生产性问题的研究,存在“数字劳动是非物质劳动”“数字劳动不存在明确雇佣关系所以是非生产劳动”等错解和误读。研究数字劳动生产性问题,要以马克思生产劳动理论为根本依据。马克思生产劳动理论揭示,生产劳动的含义具有理论决定性、客观确定性和自然必然性,界定生产劳动概念要运用物质规定性标准和社会生产关系标准,生产劳动时间的相对缩短和节约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趋向。我国生产性数字劳动的含义是生产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不少于自己消费的价值的、有益于社会的商品的数字劳动。要促进我国数字经济健康发展,必须正确认识生产性与非生产性数字劳动的各自功能及其内在关联,正确处理好生产性与非生产性数字劳动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9.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首先创造价值的生产要素内涵丰富了 ,脑力劳动、科学技术、经济管理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 :其次创造价值的生产劳动外延扩大了 ,第三产业的劳动、非公有制经济中企业主的管理劳动也创造价值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研究创造价值的劳动为中心,从抽象劳动、活劳动、生产商品的劳动、总体劳动、有用劳动等方面,对创造价值的劳动进行系统分析,指出只有生产符合社会需要的商品的有用劳动所对应的抽象劳动才能凝结在商品中形成价值实体,并反映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劳动的经济关系,即只有生产符合社会需要的商品的劳动才是创造价值的劳动。这一结论,对新形势下进一步坚持和发展劳动价值理论具有基础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