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理论贡献叶建华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史上,毛泽东曾起到过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一生阅读和研究过大量的历史典籍,他更对马克思主义史学的理论和方法论作出过深刻的阐述,并运用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对中国古代近代社会历史、革命史和中共党史...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同志领导的中国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奇观。它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中 国的社会面貌和历史发展进程,而且改变了中国人民的思维方式,赋予了中国人民以崭新的哲学头脑。毛泽东同志作为一个杰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毕生致力于哲学的研究 和普及,大力倡导哲学的解放。他以自己宏伟的革命实践和理论活动,浇灌了中华民族理论思维之花,为中国人民及子孙后代的智力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划时代的伟大贡献。当此毛泽东同志诞生九十周年之际,我们谨就此题,略陈所感,权当对他的崇敬 和纪念。一 思维是人类特有的本质,而理论思维却是一定历史…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与中国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20世纪,是一个传统社会全面解体和步入现代化的世纪。在这现代化变迁的历史进程中,毛泽东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领袖,新中国的缔造者、创业者,无疑占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他以毕生的精力所进行的旨在中国建立起一个平等、富裕、自由、民主的新社会的现代化实践,无论其是成功还是挫折,都为中国跨世纪现代化的起飞奠定了历史的基础,而他以饱满的热情对中国发展问题所作的艰辛的理论探索,无论其是正确还是错误,也无疑应当属于当今世界现代化理论的重要一页。因此,省视、研究毛泽东的现代化实践和理论,以便完整、准确地继承毛泽东宝贵的思想遗产,主动、全面、深刻地推进中国的现代化,实现毛泽东为之奋斗一生的夙愿,正是我们的历史责任,也是对毛泽东一份很好的纪念。一、创立了具有现代化导向的统一、高效的中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同志在领导中国革命的斗争中,唯物辩证法一向是他认识中国社会和改造中国社会的最锐利的武器。毛泽东同志在运用唯物辩证法认识和改造中国社会的过程中,又发展了唯物辩证法,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作出了新的贡献。人们可以从不同的侧面来阐述这些新贡献,但主要的贡献有两个方面,一是对唯物辩证法理论的贡献;二是对唯物辩证法理论应用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同志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一生中,一贯倡导深入社会实际,坚持调查研究。他关于调查研究的光辉论述,是我们宝贵的思想财富;他深入实际坚持社会调查的伟大实践,是我们永远要学习的榜样。尤其对我们社会学和社会工作者来说,毛泽东同志的光辉论述和伟大实践,更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调查研究是认识社会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同志是一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他在 20世纪下半叶中国历史转折的关键时期,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高屋建瓴的战略眼光和宽阔胸怀。率先提出了要全面学习、宣传、贯彻和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的问题;实事求是地评价了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维护了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心中的历史地位,从而为统一全党认识,拨乱反正,加强党的建设和团结,继续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作出了重大贡献。 一、在1975年,邓小平同志就率先提出要全面学习、宣传、贯彻毛泽东思想,反对割裂毛泽东思想 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漫长政治生涯中,邓小平同志历经磨难,几起几落。1975年1月,在毛泽东的提议和支持下,他重返中央的领导岗位,代替病重的周恩来总理主持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日常工作。其时,邓小平同志一方面冲破重重障碍,着手进行全面的整顿,扭转严重混乱的局面;另一方面开始反思“文化大革命”的沉痛教训,率先提出要全面学习、宣传和贯彻实行毛泽东思想的问题。1975年9月至10月间,邓小平同志在农村工作座谈会上曾两次插话,指出各方面都要整顿,包括在对毛泽东思想的理解问题上。他认为,怎样宣传毛泽东思想是一个亟待  相似文献   

7.
读《毛泽东与中国史学》余仁毛泽东是一位始终对于史学予以特殊重视的政治家。他不仅对于传统中国历来最受重视的政治史具备极丰富的知识并且往往多有独异于陈说的创见,对于中国哲学史、中国文学史、中国军事史、中国农民战争史等,也曾经发表过相当精辟的论说。正如有的...  相似文献   

8.
刘永军 《学习与探索》2004,1(4):125-128
顾准是我国现代杰出的思想家,他的史学思想,是他在遭受不公正待遇的岁月里为后人留下的一笔宝贵的思想财富。顾准对历史的研究是由古希腊城邦制度入手,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认真地剖析了东西方社会文化发展的不同路径,破解了许多学理上的难题。顾准的史学思想对史学发展影响巨大,不但为历史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而且开辟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同志在《关于农村调查》一文中有这样几句话:“苏东坡用‘八面受敌’法研究历史,用‘八面受敌’法研究宋朝,也是对的。今天我们研究中国社会,也要用个‘四面受敌’法,把它分成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军事的四个部分来研究,得出中国革命的结论。”文以人传,在约定俗成的语言规律中,这所谓“八面受敌”法,便成了一个分门别类地研究问题的方法的概念。现在有的学者甚至作了这样发挥:“这种分类读书法,分类研究法,也即专题读书法,专题研究法,苏东坡把它称之为“八面受敌”法,曾经受到毛主席的注意和称赞。……毛主席的这个称赞,对于我们是一个很深刻的启发,而对于苏东坡则无疑是一个十分难得的荣誉。”(顾其中:《苏东坡》第103页) 考“八面受敌”一语出自苏东坡《又答王庠书》文中。所谓“八面受敌”法,说是毛泽东同志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同志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对文艺与生活的关系,作了精辟的论述,不仅回答了当时革命文艺运动中提出的现实问题,而且科学地揭示了艺术与现实的美学关系,对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四十年来的实践证明,毛泽东同志的论断是正确的,是经得住历史检验的。它的基本原则,对今天的社会主义文艺事业,仍然有着指导意义。(一) 文艺的源泉是什么?这是文艺思想史上争论不休的问题。唯心主义者认为,文艺是精神的产物。例如,黑格尔就把文艺视为思维发展的结果;泰纳把文艺说成是心理话动的产物;斯宾塞和格罗塞则主张文艺产生于游戏;还有的甚至把文艺的产生同巫术、宗教联系起来,如此等等,不一而足。他们的说法不同,但都否定文艺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毛泽东同志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对此作了正确的回答。他说:“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  相似文献   

11.
沙文汉同志是1925年入党的老党员,全国解放后,曾任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长、省人委副主席、省长等职。1957年他被错划为“右派分子”,后忧郁成病,1964年1月2日在杭州逝世,终年五十五岁。沙文汉同志蒙冤以后,对革命事业仍矢志不移。他身患重病,在十分艰难的环境下,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潜心钴研历史。1959年春,他在给陈修良同志的信中说:“我已经不能参加任何政治活动了,只好去研究死人的政治——历史。我想研究近代史或现代史,因为不能借到史料,无法研究,还是研究古代历史,或许可以借到史料。”在这样的情况下,他转向中国古代社会的历史研究,重点探讨中国奴隶制度的特点。他认为,几十年来我国学术界在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历史分期等重要问题上所以各持异见,难以一致,关键是对奴隶制度的特点认识不一。这个问题不搞清楚,则各个时期的社会性质、特点也必搞不清楚,从而分期问题也无法解决。沙文汉同志竭力想解决学术界这一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他知难而进,怀着一颗丹心,重新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史学理论,夜以继日地参阅了大量文献,一丝不苟,严肃认真地深入进行研究。他曾表示:“我要在1963年‘七·一’之前写好,纪念党的生日。”1963年6月,沙文汉同志终于完成了这部七万多字的《中国奴隶制度的探讨》文稿,并把它郑重地呈献给中共浙江省委。这部凝聚着沙文汉同志长期心血的史学著作完稿后不久,他便与世长辞了。由于种种原因,此稿一直未能发表。值得庆幸的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1980年1月,中共中央批准撤销了1957年反右时对沙文汉同志的错误决议,作出了平反结论,从而使这本埋没多年的文稿得以问世。本刊拟分两期全文发表沙文汉同志的这部遗作,借以怀念这位无产阶级革命战士,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本文标题特请沙孟海同志书写。  相似文献   

12.
<正> 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00周年的前夕,我展卷重读毛泽东同志1941年在延安干部会议上的报告《改造我们的学习》。这篇文章,反复读过几百遍了,但每次读,都有新的领会,新的启迪,新的收获。这表明,真理是光照千秋的。在这篇文章里,毛泽东同志尖锐地批评了全党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的缺点:不注重研究现状;不注重研究历史;不注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应用。他说:“这些都是极坏的作风。这种作风传播出去,害了我们的许多同志”。时隔50多年,今天,毛泽东同志所批评的这些缺点是不是完全克服了呢?我看,并没有  相似文献   

13.
王国维,浙江海宁人,是我国近代著名的学者之一。他在文艺理论、史学等方面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他一生的学术活动可分为三个时期:前期——1906年(三十岁)以前,主要从事教育与哲学研究工作。中期——1907年至1911年,主要从事文艺理论和戏剧史的研究。后期——1911年至1927年,主要从事小学和史学等方面的研究。王国维一生的科学研究成果,主要是在他放弃了叔本华的唯意志论以后的二十年中。他在文艺理论与史学方面的研究,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方法,正如郭沫若同志所说的;“王国维研究学问的方法合乎科学的规律,他也确实是得到了空前的收获。”(《历史人物》第77页)现对王国维的研究方法作一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全祖望,浙江鄞县(今宁波市)人。他生历康熙、雍正、乾隆年间,正是清朝的鼎盛时期。全祖望的史学思想,上承黄宗羲、万斯同,下开章学诚,是浙东史学的著名代表。他的史学,体现了强烈的民族精神,然而近几年来史学界某些同志对这个问题提出不同的看法,我们准备另文商榷。本文着重谈他的历史观点和治史方法,以及他在清朝史学中的地位。全祖望的历史观点全祖望的史学著作,带有浙东史学固有的特色,不爱发空论。他的历史观点,蕴寄于他为搜集残明文献所作的序、订正前史讹舛和解释经史诸篇中,主要有下述三点: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是中国现代史上最杰出的人物:他的思想不仅改变了中国的命运,而且影响了全世界。毛泽东之所以成功地将马克思主义运用于中国革命的实践,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的思想中充分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优秀的思想遗产,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民族思维特点。毛泽东早年受过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与熏陶,以后求学时他在传统文化的学习与研究上又下过一番刻苦的工夫。他的目的是要改造传统思想与文化,使之适应于现代,这是他毕生为之奋斗的一个目标,从毛泽东早期思想中,我们可以看到他是如何对待传统文化乃至西方文化的。本文的旨趣正在于通过对毛泽东早年的学术志向及学术立场的敷述,使人们对毛泽东的早期思想有所了解。一、“汇百家之说而成一学”的学术志向毛泽东8岁入私塾接受传统文化教育。6年以后,少年毛泽东怀着救国的志向,负笈出山求学,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经济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毛泽东同志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的论述又是毛泽东思想的特殊部分。在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我们来重温他在这方面的论述,仍然感到特别的亲切。 毛泽东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作为我们党和国家领导人,他是我国第一个从理论上比较全面地论述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理论的开拓者。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理论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实践中产生的。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由于实践的需要,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和价值规律的问题,进行过认真的思考和探索,发表过一系列的见解和观点,这些观点和见解,有的是继承了列宁、斯大林关于社  相似文献   

17.
侯云灏 《学习与探索》2002,3(3):115-120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思潮的兴起和发展 ,是与 2 0世纪以来中国社会问题的凸现息息相关的。五四运动以后 ,随着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注重社会现实的改造和革命 ,并从社会历史的运动中汲取经验教训 ,成为史学研究的首要任务和发展方向。马克思主义史学正是在现实社会运动的激荡下 ,顺应着史学发展的方向 ,肩负起社会改造的历史使命 ,以唯物史观为指导 ,通过对中国历史的研究来探索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发展的规律 ,因而迅速崛起并成为史坛主潮。在中华民族寻求独立解放的历史过程中 ,马克思主义史学发挥了独特的历史作用 ,为中国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哲学思想是整个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它的一般理论基础。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毛泽东同志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运用于无产阶级政党的全部工作,在中国革命的长期艰苦斗争中形成了具有中国共产党人特色的这些立场、观点、方法,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为了自觉地学习和运用毛泽东哲学思想来研究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我们应该对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形成、确立和基本特征有个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19.
一、学术与现实:20世纪中国古代史研究的理论趋向 20世纪的中国历史学在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国史学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的、独特的地位.这100年的中国史学与现实社会的相互关系与相互影响,都凸显了历史学自身的学术价值和社会功用,进而深化了人们对于中华文明发展进程的认识,并从多个方面影响到了现实社会.  相似文献   

20.
王充与中国批判史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充(字仲任,东汉会稽上虞人),不仅是吴越民族优秀的思想家,也是古代中国杰出的历史哲学家。以往人们对王充思想的研究,一般都站在哲学思想史的角度,着眼于他对中世纪哲学的批判,殊不知他同时也是一位批判历史学家。他从历史的角度,对中世纪官方哲学进行了全面批判;又从哲学的高度,对加在历史真实之上的种种虚妄说教作了清算和扫荡。王充,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批判历史学家;《论衡》,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批判史学著作。这样说是不会夸张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