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历史研究》一九七八年第十期刊载了王仁康同志的《东汉金城郡治地理位置考》(简称《位置考》)。我针对该文的论点,写了《汉代金城郡治允吾地理位置初步探论》(简称《初探》)。后来王仁康同志又写了《再谈汉代金城郡治允吾的地理位置》(简称《再谈位置》)。王仁康同志同我争论的问题是允吾的位置,但争论的焦点是:庄浪河到底是汉代的逆水,还是涧水。因此,本文就《再谈位置》提出的问题,对逆水、涧水的源流谈一点个人意见,请专家和读者教正。  相似文献   

2.
关于两汉金城郡治允吾的位置,学术界有各种说法,争论较大。(一)、一九七五年出版的《中国历史地图集》标注允吾的位置在今甘肃永靖县西北的湟水南岸。(二)、一九七八年《地震战线》第三期刊载的《赞张衡的地动仪》一文认为在今青海民和县。(三)、随后一九七八年《历史研究》第十期发表了王仁康同志的考证文章《东汉金城郡治地理位置考》认为允吾在今“大通河以东,庄浪河以西甘肃境内湟水入黄河处,即  相似文献   

3.
王仁康同志在《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79年第六期发表的《一六二四年南京古地震论述》一文中认为,天启三年十二月二十二日(1624年2月10日)扬州六级地震的震中“不在扬州而在南京”。这一观点引起了我省许多有关人士的极大关注。这是很自然的。因为其一,它是我省历史上破坏最重的一次地震,除扬州遭受严重破坏外,南京、镇江等处也有不同程度的破坏。影响所及,除江苏大部、上海全部外,还波及浙江、安徽和江西等省的部分地区。其二,南京和扬州都是我国历代名城,在社会主义的今天,宁扬  相似文献   

4.
1624年2月10日的南京地震,是江苏省历史上最大的地震之一.这次地震,按过去说法,震中在扬州,所以被称为扬州地震.但我们认为,这次地震的震中不在扬州而在南京,故称它为南京地震.了解和研究这次地震,对当前或今后江苏与上海地区的地震预报,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一)震中位置据1971年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地震目录》及1976年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地震及其预测预防》等书均认为这次地震的震中在扬州,其主要依据是《明实  相似文献   

5.
社区秀     
《社区》2008,(31):F0002-F0002
10月8日,沈阳市首个地震安全示范小区挂牌。按照《沈阳市地震安全示范社区标准》,皇姑区北陵社区成龙花园小区经过一年的创建,成为地震安全示范小区  相似文献   

6.
明朝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壬寅(1556年1月23日)夜间,在陕西渭南一带和山西蒲州等地发生了强烈地震,死亡83万多人。这次地震是中国历史上有明确文字记载的最大的一次地震。明人朱国桢《涌幢小品》载:地震发生时,陕西、山西、河南等地同时发生地震。  相似文献   

7.
魏明帝曹(睿见)驾崩后,魏齐王曹芳继位,由于曹芳年幼,宗室大臣曹爽与太尉司马懿受遗诏共同辅政,后曹爽推举司马懿为大傅,将其架空,自己独揽大权,专擅朝政。在这期间,用何晏、邓飏、丁谧之谋,将太后迁于永宁宫,《晋书·宣帝纪》记其事曰:“(正始)八年夏四月,……曹爽用何晏、邓飏、丁谧之谋,迁太后于永宁宫。”而《晋书·五行志》记载此事则曰:“魏齐王正始二年十一月,南安郡地震,……六年二月丁卯,南安郡地震。是时,曹爽专政,迁太后于永宁宫,太后与帝相泣而别。连年地震,是其应也。”这里,作者把正始二年到六年的地震都咎于曹爽“迁太后于永宁宫”,认为这是曹爽“迁太后于永宁宫”的报应。那么,这就可以证明曹爽“迁太后于永宁宫”应在正始二年十一月发生地震之前,而不是正始八年。另据《魏志·后妃·明元郭皇后传》记载:“齐王即位,尊后为皇太后,称永宁宫”,这  相似文献   

8.
[摘要]灾难叙述是灾难人类学行为反应研究取向的视角之一。文章以1933年川西叠溪地震的灾难叙述为个案,尝试了解特定时代中各色人群对这场灾难的叙事方式。透过邓锡侯灾情通电、叠溪积水疏导纪念碑文、《叠溪地质调查特刊》、《四川叠溪地震调查记》等四份灾难叙述文本的阐释,不仅可获悉书写者对灾难本身的情绪、企图与立场,更能深刻理解文本背后的社会权力关系与历史语境。  相似文献   

9.
张子骞 《新天地》2017,(9):42-43
地震,算是我们的"老朋友"了.按照《墨子》的说法,大约是公元前23世纪、4000多年前,舜统治的时期就发生过地震.而按照《竹书纪年》的说法,夏朝也发生过泰山地震.这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关于地震的文字记录.  相似文献   

10.
公元前231年,我国山西、河北地区,曾发生过一次强烈地震,这就是《史记·赵世家》中所说的秦始皇十六年(赵王迁五年,即公元前231年)"代地大动,自乐徐以西,北至平阴,台屋墙垣大半坏,地坼东西百三十步."这次地震的震级及震中烈度,据1976年地图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强地震简目》定为六又二分之一级,八度.但是,乐徐、平阴的地理位置在今何处?唐朝人张守节在《史记》中注曰:"乐徐在晋州,平阴在汾也","其坼沟见在,亦在晋、汾二州之界也."这条注释是错误的,但看起来似乎很具体确切,因此对后人影响很大,直至近代还受着它的影响.例如,日本学者泷川资言在《史记会注考证》中,没有  相似文献   

11.
<正> 1982年,瑞典学院宣布把该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授奖词中称:“加西亚·马尔克斯作为一名作家,以他的长篇小说《百年孤独》(1967)获得了不寻常的成功.”①《百年孤独》于1967年出版后,立即引起世界文坛的巨大反响,至目前为止,已被译成三十多种文字,销售量达一千万册以上.秘鲁著名作家略萨说:“《百年孤独》在拉丁美洲引起了一场文学地震.”②  相似文献   

12.
那晚,看她主持的《新闻调查》,主题是“5&#183;12大地震”一年后的回访。  相似文献   

13.
《灾难与人文关怀》一书以文学人类学的学科背景为依托,展现了对汶川地震的人类学考察和民族志书写,在关于汶川地震的出版物中,具有独特的学术视野和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4.
1979年4月,重庆历史地震考古调查组在黔江小南海地区重新找到了曾被西南地震队在1969年发现的缺角《两河口义渡碑》,又在当地群众协助下找到了所缺的右上角。经清洗、拼合后,碑文基本清楚可读,但有少数缺字。这是川东地区少见的地震碑刻。碑高126公分,宽67公分,厚5公分;正文17行,每行32字。其中有关咸丰六年(1856)地震的记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早在2001年,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员陈学忠就曾著文论述《四川地区7级以上地震危险性分析》,正如李四光在1967年就对唐山大地震作过早期预报一样。  相似文献   

16.
张玉书同志在《山东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一九八五年第二期上发表了《〈三都赋〉何时写成》一文。他既不同意《山东古代文学家评传》中所说的左思《三都赋》写成于陆机入洛的公元二八九年后,也不同意韦凤娟同志所说的《三都赋》写成于公元二八○年灭吴前夕。他认为《王都赋》写成的时间“应在公元二八○年吴亡以后,而在公元二八二年皇南谧卒以前,以公元二八一年较接近事实。”不赞同《王都赋》晚成于陆机入洛的公元二八九年后,这是颇有见地的。但是张玉书同志通过对《晋书·左思传》上的一段文字的解释作为论据,这不仅不确凿,而且显得不能自圆其说。《晋书·左思传》载:“初,陆机入洛,与弟云书曰:‘此间有伧父,欲作《三都  相似文献   

17.
最近电影《唐山大地震》上映了。看见网上的消息和评论,不由得想起了1976年7月28日唐山地震后回京探亲的情景来。  相似文献   

18.
杜若 《金陵瞭望》2008,(11):22-22
1976年7月28日.河北省唐山、丰南一带发生了718级强烈地震。造成24.2万人死亡、16.4万人受重伤,仅唐山市区终身残废者达1700多人.倒塌民房530万问。灾情之大举世罕见.被称为“世纪灾难”。2006年,在唐山地震30周年之际.20集电视剧《唐山大地震》(又称《唐山绝恋》)问世,这是迄今我国拍摄的特技效果最逼真、最有份量的灾难片。近日,汶川大地震爆发后.不少电视台在黄金时段重播了《唐山大地震》.让人们在艺术作品前再一次受到前所未有的震撼。  相似文献   

19.
1920年甘肃地震,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罕见的具有严重破坏性的大地震,涉及全国十二省区,并造成二十多万人死亡。《申报》作为当时社会舆论传媒的重要喉舌,从其报道可看出北京政府对此次地震救济不力,赈济主要依靠于甘肃省地方政府及慈善捐助。  相似文献   

20.
汉代金城郡治允吾县的地理位置在今何处?近十几年来,学术界有不同说法,但不见于成文的篇章。因此,我在《历史研究》上写了一篇短文,即《东汉金城郡治地理位置考》(见1978年第十期,以下简称《位置考》),供有关地震部门参考。我深知此文是“抛砖引玉”的,希望得到有关同志的指正,可是至今还未收到不同意见的来信或来稿。最近,偶而看到刘满同志的《汉代金城郡治允吾位置的初步探讨》(1979年《兰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