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尕米寺,是安多松潘草地早期苯教著名寺院,也是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最早的苯教寺院之一。尕米寺藏语全称为“更恰德钦尕米林”,意即“佛法汇集之尕米寺”。“尕米”是藏语,意为安祥欢欣,“林”指寺。  相似文献   

2.
及至19世纪末期,印度米佐拉姆邦犹太人的先祖还是猎人头者。这个名叫约瑟夫的穷苦人,是个很虔诚的犹太人,以木匠为业。约瑟夫的儿子叫萨米埃尔,他有三个姐妹:雷贝加、蓓思萨贝和萨洛美。雷伊是他们的姓,雷伊家族居住在印度新诞生的一个邦——米佐拉姆邦的首府艾兹瓦尔的一座山腰的吊脚木屋内。米佐拉姆是一块充满传说的土地,40年来,一直禁止外国人进入,现根据新德里的决定,第一次掀开了它那巨  相似文献   

3.
小昭寺始建于唐代,其寺名藏语称“甲达绕木契”、“惹谟伽神变寺”,甲达即指“汉人的”,绕木契意为大院子。还有将小昭寺称为“巴汉招庙”的,这些都是小昭寺较早的称谓。明末清初时,因蒙古人统治西藏,所以,在这一时期的史料中,对小昭寺的“昭”字又有写作召、招、诏等字的,这皆是蒙语,意为寺庙。  相似文献   

4.
达赖喇嘛的全称是“圣识一切瓦齐尔达喇达赖喇嘛”。“圣识一切”系汉语,为佛学知识渊博、无所不知之意;“瓦齐尔达喇”系梵文,为执金刚,有坚强不坏之意;“达赖”为蒙古语,意为海洋;“喇嘛”为藏语,意为上人。此名号始于三世达赖喇嘛索南嘉措,是明朝万历五年(1578年)蒙古土默特部领袖俺答汗赠给他的一个尊号。一、二世达赖喇嘛是后来经黄教寺院集团追认的。  相似文献   

5.
世居云南中部无量山区和哀牢山区的彝族人家,过去曾被称为“土家人”,意为土著民族,实为彝族的一个支系,其衣着、习俗及语言都有自己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乌什喀特古城原名于什伽提、玉奇喀特,位于阿克苏地区新和县玉奇喀特乡玉奇喀特村西北1.5公里。这个古城遗址保存相对完整,分为外城、内城及宫城,中内外三圈围合,形成三重城结构。在维吾尔语中,“乌什喀特”意为“三重城”。乌什喀特古城外城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大致呈东西向坐落,东西长约1800米、南北宽800米,残高约3米;东墙、南墙残存低缓的墙垣,北墙、西墙以及南墙西段已辟为农田或林带。  相似文献   

7.
你知道吗?在西亚、东欧的一些地区还有蒙古人。他们多数已不讲蒙古语,也不用“蒙古”这个族称了。阿富汗的哈扎拉人就是其中之一。哈扎拉人主要集中在哈扎拉贾特山区。此外,在坎大哈、赫拉特等省也有散居。据1978年估计,阿富汗有哈扎拉人130余万,约占全国总人数的8.6%,他们还保留着部落残余,约有10多个大部落。在伊朗与阿富汗接壤的地区,还住有13万多哈扎拉人。“哈扎拉”是波斯语的译音,意为“一  相似文献   

8.
阿措于1969年出生在康区南部、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雅江县程章村的一个普通牧民家庭,那里是一个海拔3500多米半农半牧的高原山村。阿措本名泽仁彭措,意为长生如意,阿措是简称。阿措还是一个民间雕塑艺人,活佛赐予他艺名叫做意西微萨,意为智慧光明,所以又叫意西微萨·阿措。有人说他的人生与他的名字“名副其实”。1982年7月,阿措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康定师范学校,4年后又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毕业。毕业后,他被分到一个不通公路、离县城需要徒步4天路程的偏僻乡村小学教书。阿措任教的地方,不通公路,没有电,深山峡谷,人烟稀少…  相似文献   

9.
西藏甘丹池巴世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永乐七年(1409),52岁的宗喀巴(1357--1419)在拉萨以东今达孜县境建甘丹寺,并任住持,是为第一世甘丹池巴,池巴(khri-pa)的khri意为“座”,即座主之义。宗喀巴终身都是甘丹寺池巴,他圆寂后,弟子达玛仁钦(Dar-ma rin-chen.1364-1432)继位,此人又被称作贾曹或贾曹杰(rGyal-thab-rie),贾曹意为“摄政、代理人”,杰意为“尊贵”,表示他是受人尊敬的宗喀巴的继承人。他并未终老任上,《青史》记载:1431年,也就是他去世  相似文献   

10.
博斯腾湖。博斯腾,维吾尔语,意为“绿洲”。一称巴格拉什湖,古称“西海”。位于博乐县境内,面积960平方公里,湖面海拔1048米,为新疆最大的内陆淡水湖,也是新疆的渔业基地和芦苇基地。全湖景色绮丽,犹  相似文献   

11.
喀纳斯湖位于布尔津县境北部,距县城150公里,是一个座落在阿尔泰深山密林中的高山湖泊。“喀纳斯”蒙古语,意为”峡谷中的湖”,它环抱于阿尔泰山森林带之中。喀纳斯湖湖面海拔1374米,南北长24公里,平均宽约1.9公里,湖水最深188.5米,面积45.73平方公里。喀那斯地区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为5588平方公里,海拔高度变化在1300——4374米。阿勒泰最高峰——友谊峰(4370米),就屹立在保护区东北部的中俄蒙三国边境上。喀纳斯不仅自然资源和生物物种在丰富,而且旅游环境和人文资源也别具特色,喀纳斯具北国风光之雄浑,又具江南山水之娇秀,加之这里还有“云海佛光”、“变色湖”、“浮木长堤”、“湖怪”等胜景,已经成为新疆最具有诱惑力的风景区!  相似文献   

12.
世居云南中部无量山区和哀牢山区的彝族人家,过去曾被称为“土家人”,意为土著民族,实为彝族的一个支系,其衣着、习俗及语言都有自己的特点。 为适应耕作需要,在山腰种植旱地作物的彝族人家基本都以一家为单位,分散居住在山腰平缓坡地上,各家之间都有相当距离。而种植水稻人家则居住稍低,但也都是在层层梯田上方稍微平缓的地方建三五间房屋自成院落,形成“独家村”。在交通沿线或较开阔的山谷,则有较多人家聚居的村落。  相似文献   

13.
宗教是一种意识形态,是人类社会中很普遍的历史文化现象。世界上,几乎所有的民族都信仰宗教。宗教不但隐含在古代埃及金字塔旁边司芬克斯的笑容中,也出现在当今变幻不定的国际风云中。 “宗教”,一词是外来词语。一说是拉丁语中的“religare”,意为联结或再结,即“人与神的联结”;一说是拉丁语中的“religio”,意为敬神。“宗教”一词的含义即人与神的联系,人对神圣者的信仰。随着历史的发展,“宗教”一词被赋予了越来越广泛的含义。  相似文献   

14.
<正> 卜拉概述卜拉,是侗语“bux ladx”(侗文,下同)的音译,意为“父与子”,在翻译成汉语时人们习惯称为“房族”。和卜拉有关的风俗习惯,人称“卜拉”文化。卜拉的称谓,各地又有所不同。莫虚光、陈维刚、陈衣在《桂北侗族的社会民俗》中说,三江称之为“jaix nungx”(结浓),意为“兄弟”;龙胜又有称之为“goux naeml”(苟腩)的,意为“乌米饭”。按当地习俗,新娘回娘家时,夫家要随送一担糯米蒸饭(喜  相似文献   

15.
恩加诺群岛位于南苏门答腊西侧100公里处,由一个较大的恩加诺岛(444平方公里)和五个小岛组成。岛上居民只有恩加诺人。当地人称该岛为“埃洛普”(意为“土地”);印度尼西亚人称该岛为“普洛奇兰札格”;西班牙和葡萄牙的航海家按音把这个地名称为“恩加诺”。  相似文献   

16.
北京崇文门外花市清真寺内有一座御碑亭,中立通高4米余之清世宗“上谕”刻石,俗称御碑。实测碑首高1.13米、宽1.13米、厚0.43米,浮雕二龙戏珠图案,阳面正中刻“上谕”二字,阴面正中刻“皇恩浩荡”四字。碑身高2.12米、宽0.97米、厚0.22米;阳面刻该“上谕”全文,凡22行,每行不计留备提行抬格敬写之空位为37字,四周围以图案花边;阴面刻“顺天府属回民”立碑者“恭纪”题名,凡22行,74人,四周不饰花边。碑座高0.85米、宽1.39米、厚0.62米,亦浮雕图案。因将碑移出亨外露置已数十年,碑身字迹渐多剥泐,致于该碑之来历亦传闻异词。如近有报道说:“据寺人介绍,此碑立于康熙四十二年,也有  相似文献   

17.
一、农奴主对牧场和牧奴人身的占有藏北高原位于昆仑山脉、唐古拉山脉和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山脉之间。藏语“羌塘”,意为北方的草坝。东西约2400公里,南北约700公里,约占西藏自治区而积的三分之二,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为一系列浑圆而平缓的山丘所组成,低处常潴水成湖,多鱼类、兽禽、药材矿藏。“羌塘”为西藏的主要牧业区,有些地带冬季严寒到零下30°—40°。  相似文献   

18.
湖北宣恩县沙道区二坪乡,是一个偏远的高寒山区,既无航运,也无公路,人民群众买卖东西要翻越海拔1,800多米的红旗界去沙通沟,来回步行50多公里。人们想在“六·一”为少年儿童放电影,因为电力不足,放映员只好用手摇动发电机。乡里只有四名干部,其中一人兼任十三个职务。他们借村里的一栋旧房住,东倒西歪,木朽瓦破,白天进屋怕摔伤,雨天睡觉床前漏。据了解,沙道区九乡一镇,有六乡的乡干部象二坪那样没有“窝”,怎叫他们安心带领群众去治穷?当地干部群众向记者反映:他们的县长已走马上任六年了,可至今还没去二坪乡一次。当我们为这些感到不平并提出“为什么”的时候,沙道区杨区长无意中一语道破:“象二坪那样的地方,好坏都无关大局。我们把那里只看成一个‘摔货’。”  相似文献   

19.
那乃区及那乃文字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苏联的那乃区属哈巴罗夫斯克边区,那里居住着那乃族人。那乃族和我国的赫哲族是同一民族。他们也将自己称为赫哲人,其意为“居住在河下游的人,”民族自称“那乃”意为“本地人”或“此地人”。在苏维埃政权指政时期,这个名字得到了广泛传播和社会上的普  相似文献   

20.
<正>马愈光:为少数民族同胞营造明亮温暖的家株洲市炎陵县龙渣瑶族乡,地处海拔1000多米的高寒山区,全乡2067人。龙渣瑶族乡是株洲市唯一的民族乡,由于地域和历史的原因,该乡长期处于贫穷落后的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