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起源于1851年的世界博览会,堪称人类在经济、文化、科技领域的奥林匹克盛会?150多年来,通过世博会这个舞台,促进了现代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英国的水晶宫、法国的埃菲尔铁塔、美国的自由女神像……这些源于世博会的经典建筑已经成为人类建筑的标志性符号;而魔方、冰激凌、宇宙仪等世博会的发明物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2.
建筑是世博会的又一亮点,人们所熟知的“埃菲尔铁塔”就是专为1889年世博会而建,然而世博会建筑中,最具有传奇色彩的则是为首届世博会而修建的“水晶宫”。  相似文献   

3.
《上海科学生活》2002,(11):22-24
北京申奥成功后,上海能否再有幸成为2010年世博会的举办地?这已渐渐成为全民关注的焦点。然而,当我们在采访中逐步深入,广泛接触,进而将眼光由申博而转向世博会本身时,世博会的历史,特别是中国151年的世博历程,引起了我们更大的兴趣和更深的思索。  相似文献   

4.
世博会文化遗产,是指上海通过举办2010年世博会所积累和获得的,具有巨大产业开发价值的文化资源。作为世博会举办城市,上海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也从世博会的筹办和举办过程中,积累了现代建筑、新媒体、演艺、会展等八大文化资源。世博文化资源涵盖后世博上海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是推进上海文化产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据此,提出推进后世博上海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曾原 《科学发展》2011,(2):23-29
世博后续效应是指世博会举办结束后,在举办国或城市社会经济文化生活中引发的反应和效果。世博会先后在十几个国家的几十个城市举办过,其后续效应因时代、地区等客观上的差异而表现不同,因主办方介入规划等主观因素的不同而表现不同。2010年上海世博会结束后,梳理历届世博会后续效应发挥情况,对于上海世博会后续阶段的决策参考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康纳顿在《社会如何记忆》一书中,提出社会记忆通过三种记忆取向来保持,分别是官方记忆、集体记忆和民间记忆取向。英国著名的左派史学家埃里克·霍布斯鲍姆和T·兰格合著的《传统的发明》(The invention of tradition)则以官方记忆取向为主,告诉人们晚近的一些貌似古老的传统是如何被发明出来的。  相似文献   

7.
从1851年到1928年,世博会经历了77年历史,人们感到有必要对世博会作些反思。并对世博会举办方式作出若干规定。当年,成立了国际展览局,这是博览会发展历程上的一个里程碑,从此,世博会的举办变得更加规范有序,而每届鲜明的主题,使人们对某一领域的认识和理解趋向更深入,更全面。  相似文献   

8.
1851年首届世博会的一块奖牌,无论有着怎样的含金量,经过151年的岁月,终究已成为一段往事在采访的整个过程中,让我最感兴趣的是151年前,一个中国商人为什么会不远万里去参加世博会是一时的突发奇想,还是有更深层的原因?为此我再次认真翻阅了徐家的传记文献。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在这次世博会的起步和目前的筹备阶段,各国都在经历着金融大海啸的冲击,这非常像1933年芝加哥世博会的情况。当时经济大萧条的状况确实影响到了各国对世博馆建设的物力和人力,但是,人们还是从这次欢乐的世博会上找到了克服危机的信心和勇气,较好地实现了世博会的宗旨——理解、沟通、欢聚和合作。  相似文献   

10.
莞尔 《当代老年》2010,(7):28-29
5年前,有位叫山田外关代的日本老太太,她创下了日本爱知世博会全景参观的记录,185天进场243次,因此她被人亲切地称为“世博奶奶”。当得知上海将举办世博会时,山田外美代从2005年11月开始,五年间来上海18次,记录下了上海世博园成长的点点滴滴。  相似文献   

11.
通过世博会,我们可以触摸未来,了解到若干年后我们将会有的生活。然而世博会本身却有其历史,了解世博会在151年历程中的发展与变化,留意众多“未来”产品问世的历史,才有可能更深入地体悟人类进步的历程与意义。  相似文献   

12.
科技安老: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 世博会的历史堪称一部科技创新史,在过去159年间,世博会已成为新技术、新产品首次亮相的集中地。2010年上海世博会同样展示了许多最新科技及产品,令人叹为观止。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本届世博会首创的生命阳光馆自开幕以来吸引了相当多的参观者,馆内展示的高科技应用于日常生活为行动不便人士提供的帮助令观者惊叹不已。  相似文献   

13.
姜学霞 《职业》2013,(16):10-10
2013年4月24日,“工人发明家”倪志福在北京逝世。斯人已逝,劳动之美永存。他是大名鼎鼎的工业发明家,勤于思考,潜心发明创造,1953年当他还是一名钳工时,就发明了三尖七刃麻花钻,大大提高了钻头的使用性能和寿命,在国内外引起重大反响,被称为“倪志福钻头”;  相似文献   

14.
《当代老年》2006,(1):35-36
兴无爱迪生被称为世界发明大王,可是当这位伟人1931年10月18日辞世时,他却基本上身无分文。难道搞发明不赚钱?不是。实际上发明专利是很赚钱的。  相似文献   

15.
谭峥 《城市》2005,(3):43-45
1893年的芝加哥世博会是世界城市规划史上的盛会,其影响力直达美国此后的城市规划实践乃至世界其他地区的规划实践.芝加哥世博会在取得巨大的商业成功的同时在城市设计上所犯下的错误也已被历史作了公判.  相似文献   

16.
世博经济对上海房地产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道刚  徐长乐 《城市》2008,(1):65-67
世界博览会是由一个国家的地方政府主办.有多个国家或国际组织参加,以展示人类在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领域取得成就的大型国际性展览会。按照国际展览局的最新规定,世界博览会按性质、规模、展期分为两种:一种是注册类(以前称综合性)世博会,展期通常为6个月.每5年举办一次;另一类是认可类(以前称专业性)世博会,展期通常为3个月,在两届注册类世博会之间举办一次。  相似文献   

17.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结束已有—个月;但在许多人的心中,世博会留给他们丰富而美好的经历至今记忆犹新。被亲切称为“小白菜”的世博会中国志愿者,他们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无数世博游客;而你可知道,19名来自西班牙的志愿者也曾远渡重洋,在世博园里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时光。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世博“洋白菜”。  相似文献   

18.
2003年10月9日诺贝尔医学奖评委会宣布。本年度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授予美国的保罗·C·劳特伯和英国的皮特·曼斯菲尔德,因为他们发明了磁共振成像技术(MRI)。其实,这已经是1/4世纪前的发明了。这项技术的发明使得人类能看清自己和生物体内的器官,再也不必在黑暗中摸索:从而给医学诊断和治疗疾病带来了生机。  相似文献   

19.
声音     
“真正把上海世博会办成一届成功精彩难忘的世博会。”——胡锦涛 ●7月15日,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一行来到首都博物馆,参观正在这里举行的“走进世博会——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暨世博会历史回顾展览”。胡锦涛如是寄语2010年上海世博会。  相似文献   

20.
《上海科学生活》2002,(11):27-27
自1851年第一届世博会举办至今,经历了150多年。新中国自1982年开始已先后12次参加世博会,并于1999年主办了中国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