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十年代民主主义作家与自由主义作家比较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三十年代民主主义作家与自由主义作家比较论刘川鄂把民主主义作家与自由主义作家并称,既是对延续多年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的这两个提法的沿袭,亦是对文学史事实的尊重。如果拘泥于民主、自由这些字眼的字面上的意思,也许可能获得对这两个文学史概念的初步印象。在自由...  相似文献   

2.
张爱玲的小说传统与文学中的日常叙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学史上,诞生了许多重要而富于个性的作家.有些作家,似乎专门为文学史而存在;而有些作家,他们自身的存在,就足以构成一部简易的文学史--张爱玲就是其中的一个.  相似文献   

3.
吴耀宗 《东岳论丛》2011,32(7):5-14
在传统认知下,作家是生产文学的主动者,而文学史家则处在被动的位置,只能以接受者的身份去领会文本的意义与价值,从而为作家定位。然而,二十世纪下半叶文学理论的发展提醒我们,文学史家其实一直主动地参与生产文学。从这个角度去观察文学史上的鲁籍作家,或能更好地解释其文学如何被完成,如何存在于文学史家选择性的叙述与创造之中。  相似文献   

4.
师专中国现代文学课的性质是什么?我认为它既是文学史课又是作品选课。文学史不是搞文学史的科学研究,而是讲述现代文学史的一般知识;作品选也不是搞作家作品的专题研究,而是分析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的名笛。特别是选入中学悟文课本的作品。任务是什么,是使学生掌握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基本知识和分析、讲授现代文学作品的能力.根据这个理解,下页分别谈谈教材、教法和双基三个方预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没有现代意义上的作家,"学而优则仕"是他们的基本生存状态,所以他们的身份是为官的"士大夫"。正因为这个身份,他们的创作就难免受其影响,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出现的一些特殊的文学现象跟他们"士大夫"的身份是分不开的。从此主旨出发,选取了中国古代文学中几个重要的文学现象来讨论,以期从一个新的角度阐释以往被人忽略的一些东西。  相似文献   

6.
中西学界对赛珍珠小说的文学史定位与评价向来毁誉参半.赛珍珠中国题材的小说,在思想内容方面,出于对中国、中国人、中国文化的亲近与热爱,主人公都是中国传统规范的践行者,其批判性逊色于同时期的精英文学代表作家鲁迅与通俗文学代表作家张恨水;在艺术表现形式上,表现为结构的传统性,人物刻画的类型化与模式化、情节的传奇性,有别于同时期的精英文学,而与通俗文学接近;其受众和接受状况,更是具有通俗文学特征.这与赛珍珠接受的早期教育、与赛珍珠对小说的定位、与赛珍珠独特的身份等三个方面因素有关.赛珍珠小说的通俗性是无法回避也毋庸回避的事实,从时间、空间维度对赛珍珠小说及其通俗性进行价值重估,对于我们正确认识赛珍珠作品的通俗性以及其与通俗文学的亲缘关系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中国现代文学史"作家作品中心论"批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玉 《人文杂志》2003,(2):89-94
中国传统的历史观念、引入的西方"文学"和"文学史"概念作为话语方式的权力、中国自本世纪初以来文学史的本土建构积淀等从深层上影响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作家作品中心论"模式的建立.中国现代文学现象是异常复杂的,除了作家作品以外,文学期刊、文学社团流派、文学沙龙、文学理论与批评、文学制度等,都是非常重要的文学事实,作为文学史,如果这些现象和因素被略而不记,显然是有弊端和缺陷的,也缺乏历史应有的过程性.文学史在模式上不具备形而上学的统一性,它应该是丰富多彩的.  相似文献   

8.
明代杂剧作家贾仲名的作品,在当时以香艳华丽著称,然而被近现代的各种戏曲史、文学史认为关目曲辞均平凡。考虑到贾仲名杂剧的演出场所和御用文人的创作身份,不难理解在那些看来空洞的伦理掩饰下,杂剧是如何将男女的物欲、情欲或酣畅、或委婉地表达出来。仅以他的三种恋情剧为例,从性别的文化意义视角来解读贾仲名的这类剧作。  相似文献   

9.
吕赫若是目前被海峡两岸文学界共同重新发掘和发现出来的一位特殊的台湾作家。今天我们应该将他还原为中国现代文学史和台湾现代文学史上一位十分重要的左翼作家,并将其作品定位为海峡两岸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最重要代表之一。吕赫若作品的全面翻译介绍,改变了台湾现代文学史的最高成就状态,也改变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作家序列。特别是在同属中国左翼作家范畴中,吕赫若的文学史地位应当是相当重要的,他与当时的大陆作家蒋光慈一起,可以分别堪称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的代表作家。  相似文献   

10.
纵览中国现代文学史,会发现一个显著的现象:相当多的现代作家,与中国现代史上的革命运动、政治斗争、民族解放战争和国内战争关系密切,一部中国现代文学史,几乎就等同于一部中国现代革命史和现代政治斗争史.有相当一批现代作家,主要不是为了实现"文学梦",而是为了实现"民族解放梦""救国救民梦""劳苦大众翻身梦",而走上了文学创作道路.刘德彬,就是其中的一个.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分析三部具有代表性的美国文学史,论述美国文学史作为一种国家叙事,参与并反映了美国民族身份和文化特性的建构过程.美国文学史家将文学主体意识构建往往等同于民族主体意识建构.通过对美国民族起源、民族身份和美国文学的界定,通过不同的编写体例和内容安排,这三部文学史反映了当时的文化风格,强化社会的主导意识形态,表现美利坚民族不断变化的整体形象.  相似文献   

12.
丛鑫 《兰州学刊》2012,(5):205-207
曾经的作家、作品、思潮流派及相关文学现象的存在进入后来者的研究视野,对其加以梳理改造以进入某种话语体系、纳入既定的体例框架中便是文学史书写的资源和动力。在"重写文学史"的语境下重新解读唐弢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感觉到中国现代文学史书写某种似曾相识而又似是而非。无论是从中国现代文学史概念的生成还是具体的写作实践,都能看出其依附性特点。而从《中国现代文学史》的体例以及对具体作家、作品的选择和评价上看,其中纠缠不休的史实与史识、启蒙话语和革命话语的对话与妥协既是这部文学史写作的困境,也在众多的中国现代文学史序列中显示出其独特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明清之际江南士商融合的社会大背景,使得王世贞的商人传记在文体上有较明显的变化:倾向于选择士、商身份有过置换的传主,并热衷于表现商人身上士的素养和道德节操.士商融合的社会形势还导致了作家以及文学思潮和文学史写作的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14.
论文以鄂温克族作家乌热尔图的作品为例,揭示汉语写作怎样成就了少数民族优秀文学作品三个方面的独特价值.1.融文人创作和民间故事、传说蕴涵丰富的神话母题素及民歌为一体,为文学史家和民间文学研究提供了一种特殊的叙事性文本形态.2.汉语平台上民族文学中所描写的神话及民间传说、习俗地理特征等地方性知识得到了文学性表现,形成了各民族神话的比较机制及诗性智慧的再发现和启示.3.汉语写作的民族文学作品具有特殊的文化认同意义,民族文化身份认同表现为双重性和动态性.他留给我们的思考在于:在汉语写作平台上,民族作家如何才能在坚守民族身份特征的基础上,坚守作家的艺术生命?  相似文献   

15.
《三言》中的进步女性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荣 《船山学刊》2005,(1):132-135
明代作家冯梦龙编辑加工出版的<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不仅是我国短篇白话小说的宝库,也是中国古代社会的"百科全书".<三言>对社会生活进行了多侧面全方位和生动形象的反映,表现了作者早期民主启蒙倾向.这些使它在中国文学史和思想史上都具有不可磨灭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十七年"的基本身份特征是新民族国家的成立和发展.这深刻地影响到时代的整体文化状况,也对文学提出了新的身份要求.这一要求的最直接体现者是作家.由于新文学传统等因素的影响,许多作家的转换非常艰难.那些完成了身份转换作家的创作构成了"十七年文学"的主流,体现了与时代身份的高度认同.由于"十七年文学"身份认同的基本方式是政治改造,其过程艰难,结果也是不彻底的.这决定了它既呈现出单一的顺从特征,又有复杂的多层面构成.这要求我们对这时期文学进行评价时,既要关注其外在和主流面貌,更要关注其复杂和深层世界.  相似文献   

17.
石国庆 《河北学刊》2007,27(4):127-129
近二十年的中国文学发生于新的历史转型期,既回响着五四以来"人的文学"余音,又激荡着新世纪人们新的渴求,老、中、青和少年作家几代间相互冲突与对话,各种宣言、旗帜布满文坛,传统创作与新媒体写作同在,作家、批评家、媒体相互炒作与合谋,同时又彼此抱怨,美女文学、网络作品、少儿写作和影视文学更是令人眩晕,文化怀古与下半身写作并存,单一化的文坛格局被彻底打破。所有这些对文学史写作形成空前挑战。近年来出版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著作,均从特定的角度,以不同的篇幅对这一时期的某些文学现象作了卓有成效的表述。然而,仍有许多重要现象尚未引起编纂者的关注,如已进入文学史的某些作家作品在话语表述和文学史定位上尚可进一步斟酌,某些文学现象从命名到文学史意义的界定尚需更深入讨论。直面近二十年的中国文学,我们深切地感到在现代语境中建构起来的文学史模式苍白无力,急需走出传统言说模式,探讨新型的述史方式,即与这一时期文学创作实际情形相符合而又能体现出新世纪眼光的文学史结构。该时期文学有着较之以前完全不同的文学生态环境,各种新的现象、矛盾纠缠在一起,各类作品拥挤于不同的媒介,传统的传播空间、阅读秩序被打破,意义在质疑中碎片式生成,这就需要文学史著述者站在历史高度上甄别优劣,遴选出能真正体现这一时期文学成就的作家作品,以及具有开启、引领意义的作品。这其中应尽可能不受当事人观点的影响,不为其五花八门的旗号、宣言所左右,尽可能地拉开审视距离,作出独特的审美判断与意义定位。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本组文章从各自角度对近二十年一些中国重要文学现象的入史问题进行了反思,以期引起同人的关注。  相似文献   

18.
王丽丽 《河北学刊》2007,27(4):154-158
大学并非只是实施教育的机构,同时也是掌握知识并加以再生产的传播中心。在文学教育方面,大学承担着讲授、评论、组织文学史生产,并将作家作品经典化的一整套程序,在此意义上说,大学教授变成了现代知识的裁判者和传授者,拥有教育体制所赋予的多种权利。洪子诚的《中国当代文学史》、陈思和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孟繁华、程光炜的《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等三部中国当代文学史著,对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文学创作所作的再评价、再生产和再传播,发挥了"重说"经典、规范知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中国古代文学史研究经历了一个"重写文学史"的过程,一度沉寂的古代文学史写作,突然出现了一个兴旺发达的过程:各种作家作品论的文学史,各个朝代的断代文学史,按照现代归类为文学体裁的叙述各种文学体裁演变的分体文学史,某些专题文学史等等如雨后春笋,纷纷问世,显示了"文革"之后思想解放在古代文学研究中的成果,把中国古代文学史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传统的古代文学史形式,已经差不多都有人做过了.古代文学史研究经历了这么多年,进入21世纪之后,需要有人作出新的尝试,面临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20.
胡朝雯  方长安 《河北学刊》2007,27(4):121-124
近二十年的中国文学发生于新的历史转型期,既回响着五四以来"人的文学"余音,又激荡着新世纪人们新的渴求,老、中、青和少年作家几代间相互冲突与对话,各种宣言、旗帜布满文坛,传统创作与新媒体写作同在,作家、批评家、媒体相互炒作与合谋,同时又彼此抱怨,美女文学、网络作品、少儿写作和影视文学更是令人眩晕,文化怀古与下半身写作并存,单一化的文坛格局被彻底打破。所有这些对文学史写作形成空前挑战。近年来出版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著作,均从特定的角度,以不同的篇幅对这一时期的某些文学现象作了卓有成效的表述。然而,仍有许多重要现象尚未引起编纂者的关注,如已进入文学史的某些作家作品在话语表述和文学史定位上尚可进一步斟酌,某些文学现象从命名到文学史意义的界定尚需更深入讨论。直面近二十年的中国文学,我们深切地感到在现代语境中建构起来的文学史模式苍白无力,急需走出传统言说模式,探讨新型的述史方式,即与这一时期文学创作实际情形相符合而又能体现出新世纪眼光的文学史结构。该时期文学有着较之以前完全不同的文学生态环境,各种新的现象、矛盾纠缠在一起,各类作品拥挤于不同的媒介,传统的传播空间、阅读秩序被打破,意义在质疑中碎片式生成,这就需要文学史著述者站在历史高度上甄别优劣,遴选出能真正体现这一时期文学成就的作家作品,以及具有开启、引领意义的作品。这其中应尽可能不受当事人观点的影响,不为其五花八门的旗号、宣言所左右,尽可能地拉开审视距离,作出独特的审美判断与意义定位。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本组文章从各自角度对近二十年一些中国重要文学现象的入史问题进行了反思,以期引起同人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