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发轫于20世纪末的“钱钟书热”构成中国文化界一大奇观。有些“钱学”学者将钱钟书圣化为“文化昆仑”、“大天才”、“大思想家”、“一代鸿儒”,又将其著作推至具有国际影响的巨著之峰尖。本人向来钦佩钱钟书先生,但对前述“钱学”学者的立论不敢苟同,认为诸类圣化行为一是违拗钱钟书先生本人意愿,二是对钱钟书的定位超过了他对文化作出的实际贡献。从而认定当今对被圣化的钱钟书理应卸装。  相似文献   

2.
中国文字学与儒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中国文字学与儒学思想臧克和“一代于心性之结习成见,风气扇被,当时义理之书熟而相忘、忽而不著者,往往流露于文词语言。”①这段话是钱钟书先生自道其治学手眼。我们曾在《〈说文解字〉的文化说解》等场合提及,以期引起有关研究者应有的注意。我们这里提出“中国文字...  相似文献   

3.
钱钟书先生的语言风格独特而多彩,本文试图从语体角度加以分析探讨。透过钱钟书的语言现象,先分析讨论他在各种语体中表现出的个性风格、所运用的风格手段,然后总括他超越各种语体规范而形成的稳定统一的整体语言风格。  相似文献   

4.
刁生虎 《学术探索》2010,(3):103-109
钱钟书为中国二十世纪罕见的具有鲜明学术个性的文化巨人和学术大师。真理之勇和文章之德是其毕生所坚持的学术品格;文学艺术的创作与鉴赏为其兴趣所在和努力方向;以语言为工具、材料为基础是其一贯的治学态度;超越种族差异而走上中西融通之路是其基本的文化观念;打通意识和史有诗心是其基本的学术观念;循环阐释是其主要的阐释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抽绎了钱钟书关于翻译的一些重要学术思想,诸如:翻译的作用在于由介绍而使两种语言、文化接而亲之,既借照于邻壁,又还照邻壁;语言是观念、文化交流的一种工具,同时又是一种障碍,这种障碍时常转化,导致人们因语言之不解而认为观念亦不可解,甚至将语言之障碍误作文化对象之无益;恶劣的翻译摧毁了读者进一步和原作直接联系的可能性,同时也破坏了原作的声誉,优秀的翻译旨在泯界去障,追求化境;人类文化心同理同,借助翻译而“互文见义”、互相借明,是达到人类文化一体化认识不可或缺的条件。  相似文献   

6.
30年代初,正是二十几岁的钱钟书先生天才挥发崭露头角的时候,外间时有议论钟书先生的文章学问均在同是学者的父亲“老钱”先生之上。钱钟书先生的父亲钱基博先生(1887-1957),字子泉,也是当时声名遐迩的学者,所著《中国文学史》《现代中国文学史》《近百...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代国学大师,钱钟书先生博通经史,深谙<易>理.从<周易·渐>卦与<围城>结构、构思的互渗互证,到重视修辞的文艺批评,再到以文本为中心的文化阐释,总体来看,钱钟书的文学创作与他对<周易>这部中华原典的研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钱钟书以自己一系列新颖的创作和研究成果,推进着易学研究的现代性进程,为确立<周易>在中国文学批评史和文化史上应有的地位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8.
年已八旬的当今文史方面的杰出人才钱钟书,在几十年的文化生涯中,钱先生贡献了一批精妙绝伦的文学作品和戛戛独造的学术著作,产生了恒久而深远的影响,而且至今仍保持着挺进的犀利锋芒。他精通英、德、法、拉丁等数种语言,既有深厚扎实的中国古典文化根基,又具备现代西方文化的广博知识。  相似文献   

9.
钱钟书的诗歌美学体现了独特的审美价值取向。从语言中心论出发,他强调从玩味诗歌语言来感悟诗歌的审美价值;从诗分唐宋的解释中,他强调中国诗歌美学的双重价值意向;从中西诗歌的神秘主义感通中,他强调语言的妙趣与心灵的无限拓展空间。应该承认,钱钟书的诗歌价值论美学对于当代中国诗学的重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代文学中涉及女性的婚姻问题一直被作家和读者们关注着,而对于大龄未婚女青年有关婚恋的语言、行为和心理的描述却是罕见的。独具慧眼的钱钟书先生在《围城》中有意无意地切入了这个由于众多原故产生的一个具有现代意识的新的社会问题。从《围城》中范懿和刘小姐二人可见当时大龄未婚知识女性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1.
聂友军 《天府新论》2009,(1):148-153
不同文化之间的共性是相对的、广泛的;差异是本质的、深刻的.以博学与睿智著称的钱钟书秉承"不隔"的中外文化观;提出建立在丰富的知识储备、恢宏的视野与纯正的比较理念基础之上的"打通";对种种偏颇保守观念反思后提出不囿于中西町畦,超越了体用之辩的文化会通路径;倡导对话,以期达致异质文化互动中的并存.钱钟书的动态、多元、开放的文化观为当今全球化语境下跨文化传通和文化转型提供了颇具借鉴价值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言意之辨"是中国古典哲学、诗学中一个聚讼纷纭的根本性问题,不过,通过对儒道佛三家和朱光潜、钱钟书等现代诗学大家的语言观的考察,我们还是能够从中梳理出一条从古典诗学语言工具论向现代诗学语言本体论转变的线索.自20世纪出现"语言学转向"以来,朱光潜、钱钟书等学贯中西的诗学大家对脱胎于儒道佛三家的古典诗学语言工具论进行了有力的批驳.他们或从情思与语言的一致性入手,或从区别哲学意义与艺术意义的言意关系入手,来论证艺术语言的本体论地位.  相似文献   

13.
中国文化通常被视为“高语境文化”,其传播问题不仅依赖于语言编码,而且总在追寻超语言的语境部分。本研究在反思跨文化研究长于“社会事实”描述的基础之上,尝试以“语言”为中心,在宏观的思想史、汉语思维以及身心实践三个维度把握中国传播观念中的超语言“思维方式”,以解答中国文化“为什么”是高语境文化的问题。首先,在思想史中,中国文化展现出对语言的不信任,默认世界是超语言的存在,因而常常以批判的方式避免语言的过度蔓延。其次,从汉语来看,中国语言以字为中心,语法上并没有印欧语系那么精细,而且缺少严格的主谓区分。因而,中国语言总偏向语义而不是语法。再次,为了克服语言的局限,中国文化发展了一整套身心的技艺,通过主体性(实体)的消解以克服主客的疏离,最终实现与他者的圆融无碍。本研究试图追问跨文化传播事实背后的深层文化脉络,以获得中国传播观念的思维取径,拓展人类对传播问题的认知空间。  相似文献   

14.
钱钟书的文化通变观与学术方法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钱钟书研究是当前人文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钱钟书的学术研究可划分为四个时期,每一个阶段都有其特殊的成就,而所体现的文化发展观以及学术思想和方法论则是一以贯之的,当然也经历了一个发展与完善的过程。在文化发展观方面,钱氏是一个“通变”论者,主张古今、中西融会贯通,反对二元对立,非此即彼。“打通”古今、中西以及人文学科各科之间的樊篱,融通观之,既是钱学方法论的特点之一,也是钱氏的研思目标,所以具有观念和方法两方面的开创性意义;而注重从具体的人文现象的考辨与诠释中总结出具有规律性的哲理、文心,以及善于运用辩证思维方法析解问题,亦为“钱学”方法论之重要特点。对钱钟书所创立的学术范式从人文价值和学术理路两方面加以体认,对于中国当代人文科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王国维的文学语言观念是中国近现代文学研究的一笔可贵财富。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王国维是最早具有语言本质论思想的人,他明确地提出语言与思想、语言与思维方式一体化的观点;他虽然反对文学语言完全由文言变为白话的语言目标,但对白话语言的优势有着清醒地认知;语言建设论层面,王国维认为在中国语言系统中,引进外来词汇的术语、概念,应成为中国文学、乃至中国文化走向现代化的关键步骤,他的这种观念已经非常贴近现代语言学的精神实质。  相似文献   

16.
汪曾祺是新时期小说语言观从工具论向本体论转变过程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家,他的理论话语、评论话语与创作实践互相支持,在中国文坛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汪曾祺有关"写小说就是写语言"的观念包含了"语言即内容"、"语言即文化"、"语言即风格"等不同认知维度.剖析汪曾祺的小说语言观,可以管窥语言学转向背景下小说语言观念变异的一个侧面.  相似文献   

17.
胡慧翼 《学术探索》2003,(10):77-81
本文从接受史的角度,回顾和考察了20年来钱钟书研究的历史和现状,以及"钱钟书热"的发展和流变的过程。在如火如荼的热潮中,钱钟书被完成了一个文化英雄的书写:首先在专业化的领域内获得文化身份和价值依据,因为80年代"文化大讨论"的契机在知识界不断扩大影响,90年代经由传媒引导和文化市场的介入,逐渐演化为大众文化视野中的当代"文化昆仑"的"符码"。这一文化符码被有效利用,实现了文化和商业的双重价值,并成为90年代不同的思想文化立场的精神资源。钱钟书的原型形象发生了很大的改写和误读。  相似文献   

18.
钱钟书先生的《管锥编》五卷中,对民俗进行了详尽细致的论述和钩沉,见解精辟独特,材料翔实丰富,在中国民俗研究领域独树一帜。其文化研究理论体系中传统与现代相沟通。由此可以探寻中华文化的内在规律,把握中华文化精神的脉动  相似文献   

19.
钱钟书先生的修辞理论,散见于他的学术专著《管锥编》《谈艺录》《旧文四篇》《七缀集》《宋诗选注》中,他的修辞实践,则以他的小说《围城》的语言反映最为集中(以上书名,下文皆以第一个字简称——作者)。他的修辞理论和修辞实践,显示了他兼备学者和小说创作的语言艺术家之长。  相似文献   

20.
陶潜的《归去来兮辞》历来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今部定大专课本朱东润先生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选了它,北师大《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大纲》指定它是教师必须讲授的篇目。我俩在备课时参考了一些研究资料,觉得此文创作时间已有几种解说,牵涉到作者的生死观、创作方法、艺术构思,甚至文章通顺与否。我俩虽然肯定了钱钟书先生,周振甫先生的新见解,但还是认为应该把它作为一个问题在课堂中提出来,让学生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