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张之洞幕府与清末民初的宋诗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之洞幕府与清末民初宋诗运动的关系是一个迄今未受学界充分关注的话题。1895-1906年间,郑孝胥、陈三立、沈瑜庆、陈衍、沈曾植等宋诗派主要成员都曾客张之洞幕,这个时期的诗文酬唱酝酿了宋诗派的理论,加强了诗人之间的联系,扩大了宋诗派的影响,宗宋诗风逐渐成为一种诗学潮流,其余波影响至上世纪四十年代。  相似文献   

2.
许厚今 《江淮论坛》2008,(1):165-170
钱钟书先生独钟宋诗,<谈艺录>是一部或半部宋诗史,<宋诗选注>又俨然一部宋诗评.尤其是在<选注>的序和以小说家笔法勾勒点染的那些议论意趣洋溢的诗人简评里,钱先生充分地表露了他特别对于宋诗警醒显豁、深入浅出的见解.本文对钱先生评宋诗,从宋诗的背景及其现实性、宋诗的成就及其缺陷美、宋诗的流派及其多元化等三方面进行了搜集演释.钱先生的宋诗观,足以使读者认识到宋诗的真切面貌,认识到它能为我们今天欣赏和接受的东西.  相似文献   

3.
高丽后期的"海左七贤"不仅从理论上明确倡导宋诗,在创作上也有宗宋倾向。其汉诗的主题意蕴深受宋诗人影响:伤时悯乱的政治诗体现了忧国忧民的宋诗情韵;咏怀诗蕴含了源于宋诗经世致用的思想内核;写景、咏物诗具有宋诗的尚意倾向。另外,其诗歌的题材内容还具有生活化、谐谑化的宗宋倾向,在艺术风格、技巧上,体现了重学问、擅用典,重个性、求创新的宋诗因子。"海左七贤"对宋诗着力创新、自成一家的创作精神的继承是其与宋诗本质上的最契合之处。  相似文献   

4.
李剑波 《人文杂志》2007,(6):130-134
清代诗坛的宗宋是一个不断发展、深化的过程,有着鲜明的阶段性特征.明末清初宗宋诗风的形成,表征着对宋诗价值的重新认识;雍正乾隆时期的浙派和秀水派都致力于用宋诗美学理念来进行创作,欲再现宋诗之美;乾隆嘉庆时期的桐城诗派和肌理派标志着宋诗美学原则的新变和当代化;道光咸丰以后的宋诗运动和同光体诗派标榜"诗人之诗与学人之诗合",是清代诗坛学宋的结穴.  相似文献   

5.
于清惠 《船山学刊》2011,(1):148-150
本文试图从诗话角度,以《石林诗话》为例,浅析宋诗时柳宗元诗歌的接受的表现。柳宗元诗歌对宋诗有影响,而作为宋代诗话中叶梦得的《石林诗话》又是对宋诗研究的重要著作,《石林诗话》中对宋诗人的评价,符合柳宗元诗歌的一些特点,体现出柳诗对宋诗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序言这种肇始于汉代的文体,兼具议论和叙事的功能,它旨在阐述编选者的诗学理念、诗学理论、诗学宗趣。在宋诗选本序言中,序言辨析宋诗特征、探讨宋诗与唐诗之间的渊源关系、为宋诗张本、勾勒宋诗发展流变史、品评宋代诗人等,有力地充实和丰富了中国诗学和宋诗学思想资源,通过序文与当时所盛行的文学主流思潮相呼应。  相似文献   

7.
本文论述了宋诗的创作追求——“句眼’飞合界定、由来、本质、方法及意义,并指出此乃宋诗人的创举与贡献,对当今诗歌创作也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8.
宋诗不如唐诗。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忽略宋诗的特点及其在我国诗歌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宋代成名的诗人和诗歌创作的数量都超过唐代,宋代也产生了象苏轼、陆游那样一些对后世有深远影响的诗歌巨星;宋诗在内容和表现形式上也有自己的特色,一些优秀的诗篇完全可以和优秀的唐诗媲美。因此,宋诗同样具有普及和推广的巨大价值。在文坛上,尊唐黜宋的影响,延至今日。以近年(1979-1982)各地出版的绝句选本为例,唐人绝句选本(包括个别以唐人绝句为主联及宋人绝句的)多达九种,而单行的宋人绝  相似文献   

9.
宋诗作为传统诗歌史上的一段独特的存在,显目地与唐代诗歌形成对比与参照,无论是宋代诗人的创作实践,还是后世论家的批评标准,实际上都是以唐诗为一个最重要的参照系的。这样,站在唐、宋的不同立场,也就形成完全不同的观点,如欧阳修志在建构独具风貌的“宋调”,即自负“非如唐诸子号诗人者,僻固而狭陋也”,严羽论诗“以盛唐为法”,因谓以苏、黄及江西派为代表的宋诗人为“奇特解会”,“非古人之诗也”,“诗而至此,可谓一厄也”。其后,“自‘不读唐以后书’之论出,于是称诗者必曰‘唐诗’,苟称其人之诗为‘宋诗’,无异于唾骂”,尊宋诗者则谓“宋  相似文献   

10.
<正> 唐、宋诗之争,由来已久。明、清诗坛大率尊唐抑宋,到晚清“同光体”出,才揭橥宋诗,主学江西。然而,“同光体”自身的命运也不佳,辛亥以后,迭遭批判。近年来,学术界已开始注意“同光体”并出现了一些较客观的评价。但是,有些学者论“同光体”诗人只限于民元以前,认为“民国  相似文献   

11.
在唐宋诗歌辉煌成就的掩映下,元代诗歌历来不被重视,关于元诗的研究寥寥无几,且难见全貌,但事实是,元代诗家众多,篇什浩瀚,有着独特的发展轨迹。全面考察元代诗歌的发展进程可把它分为前、中、后三个时期:元初由于诗人身份与心态的复杂性使诗歌创作融会了宋金诗歌的特色,呈现出“庞以蔚”的丰富性;大德、延祐间是元诗发展的高峰,“雅正”是其主旋律,内容多“治世之音”,风格尚雍容平正;延祐后,诗风丕变,以张扬个体性情为出发点,突破了“雅正”的拘囿,形成了多样化的诗歌风格,其中少数民族诗人的创作功不可没。元诗对唐宋诗歌的继承与对明代诗歌的影响清晰可见,是中国诗歌史上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2.
元初,陈与义诗风(主要是在江西地区)的流衍情况,是其时诗坛一个颇可值得注意的现象,这是元初江西诗风转变的一个重要体现和重要方面,刘辰翁在其中起了重要的推阐作用。其原因则在于:一方面陈与义"清俊"的诗风容易为江湖诗人接受;另一方面,也容易投世人之所好。这种现象可以看作是宋诗派对唐诗创作特点和创作要素的某种汲取;而从一个更长的历史时段考察,也毋宁说是宋诗派向"宗唐得古"风气过渡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3.
韩立平 《学术探索》2010,(3):134-140
久为学界所忽略的韩元吉,被南宋人视为“一代冠冕”,诗歌多寓山河家国之感,苍郁俊劲、清腴朗润,成就与“中兴四大家”相伯仲。其诗学渊源得叶梦得指授,复影响陆游等中兴诗人,诗风蕲向“腴润”,对南宋诗坛“唐音”之复归起了导夫先路的作用,厥功甚伟。  相似文献   

14.
时少章是生活于南宋宁宗、理宗时期的一位诗评家。他看重诗品与人品、创作和时代的关系 ;从拯救民族危亡的高度出发 ,推崇盛唐诗风 ,抑制晚唐习气 ;注重师承 ,更强调独创 ;一方面激赏盛唐诗 ,但也不排斥中晚唐诗中那些清新流丽之作 ,表现了博大的胸襟和持论的公允。  相似文献   

15.
靖康之变激起了宋人沉睡已久的英雄主义情怀,诗人们呼唤英雄、赞美英雄,其中对东晋谢安的赞美与比拟最多。不仅如此,诗人们自身也用诗篇表现出几分英雄主义豪情,主要体现在对战事的乐观心态、尚武精神的稍稍恢复和参与意识的加强三个方面。随着南宋小朝廷投降路线的实行,南渡诗歌的英雄主义诗歌暂时落下了帷幕。  相似文献   

16.
李贺诗风宋末即有仿效者,至元初,谢翱、刘辰翁等提倡揄扬,促成了李贺诗风的影响扩大。宋末元初诗人对李贺的接受和学习,一是由于文学观念的影响,更主要的是宋末元初家国巨变的惨痛经历,让他们更能理解李贺,欣赏李贺。  相似文献   

17.
温长青 《晋阳学刊》2007,(6):109-112
作为白话新诗的一个分支,20世纪中国哲理诗的诞生、发展、繁荣与新诗是完全同步的。它的诞生,一方面是中国社会发展变化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西方先进的科学民主思想影响的结果。一个世纪以来,诗人们的不懈努力使哲理诗在思想内容、语言风格、艺术技巧等各个方面不断进步。同五千年的诗史相比,20世纪的白话哲理诗尚未完全成熟,但哲理诗在20世纪取得的成就却是前无古人的。  相似文献   

18.
北宋诗人眼中的辽境地理与社会生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宋欧阳修、苏颂、苏辙在出使辽国(契丹)途中写下的纪行诗,记录了他们经行的路线和沿途见闻,为认识辽代我国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提供了生动形象的材料,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苏颂的前后<使辽诗>尤其如此.  相似文献   

19.
唐宋诗歌题材不但具有社会学意义,更具有美学意义。研究它能够显示唐宋诗重要题材的产生、发展、演进的源流及其文化轨迹,揭示唐宋诗题材之间的异同与联系,重现在唐宋文化背景下诗人对诗歌题材所进行的文化选择的心理脉络。通过对唐宋各类诗歌的开掘,能更深入地揭示唐宋诗的本质特征,为唐宋诗的研究提供新的开拓与转换视角,使整个唐宋诗研究工作上升到了一个更高、更新和更富于概括性的层次。特别有利于说明唐宋诗以最宽广的渠道通向社会生活的主潮,同时还有利于说明文化选择方式对当代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岁时节令是中国古代诗歌的重要题材之一。在唐代,中秋节作为一项民俗节日尚不显,但已有不少以“八月十五”为题的诗歌,内容多为吟咏月色,思乡怀人,深具自然明朗之美;至宋代,中秋节异常兴盛,但与唐代相比,此时中秋诗作的主旨和风格发生了明显变化——大多重在抒发作者的人生体验,表现人生哲理,呈现出一种深沉凝重的美。唐宋两代诗人中秋情怀的不同及其中秋诗作的各具特色,与两代时代风貌、文化氛围的不同以及由此形成的诗人思想文化性格的巨大差异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