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数形结合即运用数和形的相互关系来解决数学问题,它是中学数学的基本思想之一,更是中学生具备的一种基本数学素质。在解题中运用数形结合把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结合起就能完成从难到易、从抽象到直观的转化,因此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就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素质,谈几点体会: 一、抓好图象的数学,是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素质的基础。 数形结合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借助形的直观性来阐明数与形之间的某种关系;二是借助数的精确性来阐明形的某些属性,即“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 首先,要使学生掌握函数图象的定义,曲线与方程的定义,还应掌握简单不等式或不等式组表示的区域,弄清数和形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解题策略是最高层次的解题方法,本文结合具体例子的分析与解答,介绍了模式识别、化大为小、数形结合、正难则反、以退求进、穷举检验等六种解题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说明数形结合在解题过程中的应用,把形、数熔为一体,从不同角度观察、理解问题,化难为易,化繁为简,使解题思路变得明了,有机地沟通各分支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4.
刘禹锡的怀古咏史诗是其政治思想、哲学思想和历史观的形象反映。它化抽象为具体,寓思想于形象之中,通过直观的画面和具体的史迹来刺激读者的想像力和欣赏能力,使读者在审美的愉悦中来感受诗人所要传达的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5.
课堂气氛融洽化、课堂语言生动化、抽象问题形象化、关键问题科学化是讲好思想品德课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陆环 《南方论刊》2005,(7):56-56,58
立体几何研究的对象是空间图形。空间图形是立体几何的特有形式,易引起清晰的视觉形象,能直观地表达概念、定理的本质以及相互关系,在抽象的数学思维面前起着具体和加深理解的作用,是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重要途径。立体几何与平面几何图形不同,它的直观图上的很多部位不能反映立体图形的真实情况,研究得到的结论也很难在直观图上得到真实的反映,因此,笔者以为搞好双基教学,必须加强学生识图、绘图、想图、处理和转化图形的训练。初学立体几何,应尽量利用实物模型或多媒体课件对直观图进行多角度观察、比较、对照和想象、识别,直至学生能…  相似文献   

7.
多元函数微积分的教学一直都是《高等数学》教学的重点与难点。采用Matlab软件于教学,可以使抽象繁冗的数学理论直观化,具体化,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热情。  相似文献   

8.
中学数学教学,教师应注重加强对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的方法性训练。笔者结合教学实际,对此谈几点浅见和做法。一、借助画图研究问题的条件时,在需要与可能的情形下,可画出相应的图形或思路图帮助思考。意味着你对整个题目有了清晰和具体的了解,在解题中往往是图成题解,数量关系在图上一目了然。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思想品德课是从宏观、抽象的理论层面上,对学生思想和行为进行修养的过程。而心理健康教育是从微观上,具体的心理行为上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进行技术层面上修养的过程。二者相结合是抽象和具体的结合,如何实践思想品德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结合,达到环境育人、形象育人、文化育人的目标,共同服务于健全人格教育,对大学生道德成长不仅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且也是健全大学生人格,避免人格障碍和心理障碍隐患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琼州学院学报》2015,(2):111-117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吉林省2005年-2014年中考试题的题目为样本,分析了数学思想方法的分数与题型分布,进而研究了分类讨论、数形结合、函数与方程、转化、建模、数学猜想等思想方法在试题中考查的知识点类型,对于研究中考命题与备考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教学手段越来越普及于中小学课堂教学.集现代化手段,如声、影、文、图为一体的多媒体课件进入课堂教学,可以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使教学活动在生动、形象、直观的环境中进行,能引导学生从"好奇"开始,经过"思奇",达到"知奇",既提高学生的兴趣,又提高课堂效率.总之,它的最大优势在于能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抽象为具体,将静止抽象的文字内容变为生动的音像结合的复合体,将老师难以用语言表达的原理、现象生动条理地表现出来,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12.
“鲁宾难题”揭示物质劳动和社会劳动的复杂关系,关系到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定性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思想史中的核心问题。关于“鲁宾难题”的多次论战使得问题深入到马克思的价值范畴是黑格尔式的精神抽象还是李嘉图主义的社会劳动抽象。引入当代《资本论》的近亚里士多德解读,以马克思文本的词频学、谱系学研究加以辨识,劳动的抽象过程是劳动者“表现”的过程,蕴含着对象化劳动表现或“选择性关注”社会对象化的思想向度,双向对象化在劳动抽象的历史化过程中呈现出内部统一运行于外部对立的复杂关系。具体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是一种矛盾运动中的表现性抽象关系。由此反观视域本身,马克思对“对象化劳动”反思显示着一种对存在的“旁观者”视角,海德格尔式的现象学解读需要被扬弃和超越。  相似文献   

13.
伴随大数据应用的广泛化、深入化,其对数据技术的促进作用明显,而数据技术中存在大量不同于"传统技术"的"方法专利",对该类"方法专利"的专利适格性判断是循着"技术性"分析的路径,还是"抽象思想例外"分析的路径?知识产权法的大部分历史可以被看作是该法律意图容纳与限制无体物,专利法的发展也不例外。因此,适当弱化专利适格性判断的"技术性"理念,从"抽象思想"例外着手判断"方法专利"适格性,不妨成为当下既促进数据技术创新又灵活应用知识产权政策工具的良方。  相似文献   

14.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主词的还原过程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理论抽象与大众化社会生活素材的基本关系,是理论指导实践的哲学思维构建过程。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的“形而上”发展与“形而下”运用是话语应用研究方法深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传统文化对现代标志图形设计有重要的影响。其中"天人合一"思想更是贯穿了整个中国本土的设计发展史,并成为其精神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中华先民很早就观察宇宙方位,并随之形成了"四方八位"、"天圆地方"等概念,产生了"一阴一阳即为太极"的哲学思想,它同时也影响了传统图形的形象与组织结构。这种设计形式对中国现代艺术设计和抽象艺术设计有着很大的影响。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思想的探究,寻求出其与标志图形设计中人文精神的契合点,为现代设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一般概念的抽象问题一直是柏拉图以后哲学的古老包袱,对于它的不同回答,凸现了心理主义和逻辑主义的哲学分歧。胡塞尔在澄清数的概念起源中,发现了意识的范畴直观(本质直观)能力,并由此走向了现象学道路。而感知问题是先验主义和经验主义哲学的主要分歧点,胡塞尔的感知理论在其现象学意义上超越了二者的对立。本文就数的概念起源和感知分析的案例,简要地勾勒出胡塞尔现象学的主要思想路径。  相似文献   

17.
列宁在《哲学笔记》中,把“生动的直观”作为人类认识活动的起点,他指出:“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这就是认识真理、认识客观实在的辩证的途径。”那么,什么是“生动的直观”?“生动的直观”与旧唯物主义哲学特别是费尔巴哈哲学的“简单的直观”有何同一和差异?搞清楚这一问题,有一定理论和实践意义。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在旧唯物主义认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它并没有停止在旧唯物主义的水平上,而是把人类关于认识的理论向前大大地推进了一步。因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具有本质的差别和原则的分歧。这一差别和分歧体现在认识论的一系列问题上,就认识活动的起点即直观这一问题而言,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直观是“生动的直观”,而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直观实质上是消极的、“简单的直观”。两者差别在于: 首先,什么是直观,即直观的主体是什么?没有主体就不可能直观,也无所谓直观。新旧唯物主义一致认为直观的主体是人。但是,在对人这一直观主体的理解上,新旧唯物主义却根本不同。费尔巴哈是旧  相似文献   

18.
自然科学为认识客观事物提供了方法和手段.法学问题也可以有这样的认识方法,那就是建立诉讼构造模型.时空观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方法之一,即把研究对象置于一定的空间,以时间为轴线进行动态研究.我们从资料、书本里所见的一些诉讼构造模型,仅限于平面表达,局限于直观的三要素,应当属于图形,而非模型.这样的方法是初级的,有时会导致认识上的偏颇,得出错误结论.建立诉讼构造模型,就是把各诉讼主体抽象为要素,依其相互关联的点、线、面、体形成模型,从而在一定的法律制度原理和程序价值理念的指导下,按照诉讼规律,更直观地正确认识各要素的定位、属性及相互作用,科学确认各要素相互之间的法律关系并对各要素予以合理配置、进行程序设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观念、对象与方法——胡塞尔的现象学思想概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试图从观念、对象与方法三个方面来概括胡塞尔的现象学思想。胡塞尔的现象学在观念上是一种先验的唯心主义 ,他通过对心理主义的批判达到了本质现象学的立场 ,又通过先验还原获得了先验自我 ,从而走向了先验现象学。不过 ,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 ,胡塞尔现象学的贡献在于提出了一种本质直观或本质还原的方法 ,即通过直观而不是抽象与推理把握到观念性的本质存在。最后 ,胡塞尔现象学的研究对象是意识及其意向性结构。本文的结论是 ,胡塞尔在先验自我与交互主体的关系问题上陷入了困境 ,因此未能超越唯我论的立场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有些同志热衷于宣扬抽象的人的价值,抽象的人道主义,千方百计地把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化,造成了理论上思想上的一些混乱。本文试从阶级性、实践性和社会观三个方面,谈谈抽象的人道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不同,以求教于理论界。 阶级性不同 抽象的人道主义实际是资产阶级人道主义。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是在西欧从封建社会开始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历史时期形成的。这一时期在欧洲的历史上通常称为文艺复兴时期。所谓文艺复兴时期,就是说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复兴”,它实质上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取代封建主义生产方式这一历史变革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阶级的一面主要思想旗帜。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道主义极力歌颂人,赞扬人的价值,要求承认人的尊严,给人以自由和幸福,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主张关心人、重视人、一切为了人,总之,对人要有仁爱的思想。当时的人道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