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巴拿族约10万人,居住在嘉莱一昆嵩、义平和富庆三省,是居住在我国中部中区和西原地区孟一高棉语族的民族中人数最多和最主要的民族。巴拿族分为勒敖、泽楞、格锐木、云耕等一些地方支系。巴拿人可能就是占婆碑记中称为“麻  相似文献   

2.
凉山州境内的西番及渊源探讨(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二、凉山“西番”的渊源探讨凉山“西番”的七个支系中,尔苏、多须、尼汝、普米、虚米在语言上属羌语支;纳木依、么些属彝语支。这七个支系在文化和宗教上都受到呷米深浅程度不同的影响,除么些支系外,都属藏族,但却与自称为“博”的呷米有不同的文化特点,因而也有不同的来源。根据文献和结合实地调查得出:凉山州境的甘洛越西这一线清代的西番居民应为尔  相似文献   

3.
在智利的南端,有上千个岛屿、半岛及海峡,那里生活着另一些不为人所知的印第安人,那就是火地人。三个支系十九世纪下半叶,当传教士来火地岛和海峡探险时,开始讲的不是“火地人”而是讲三个支系:阿拉卡卢夫人,雅甘人和奥纳人。阿拉卡卢夫人和雅甘人生活在火地群岛  相似文献   

4.
云南省有苦聪人2.8万多人,居住在红河、思茅等地的13个县。1981年,经有关部门考察论证,认为苦聪人是拉祜族的一个支系。对此一些苦聪干部群众反响很大,他们认为苦聪人是一个单一民族。云南省对这个问题采取了慎重态度,一面疏导等待,一面组织拉祜族和苦聪人互访、交流,做促进工作。红河州金平、绿青两个县,有8000多苦聪人,州  相似文献   

5.
苗族有219,393人,散居在越南北方沿越中、越老边境的高山丛林中。苗族聚居的地区是越北自治区河江省的同文县、黄树腓县,老街省的北河县、沙巴县,泰族苗族自治区的铎佐州、姆庚寨州。苗族有许多支系,但历史来源、语言、心理状态和生活状况基本相同。可分为如下五大支:白苗,本族语称为“赫蒙豆”(Hm(?)ng d(?)u)。红苗,本族语称为“赫蒙  相似文献   

6.
景颇族共分为五个支系,即景颇支系(又名大山支系)、载佤支系(又名小山支系)、勒期支系(又名茶山支系)、浪速支系(又名勒浪支系)、博洛支系(又名博拉支系)。这五个支系中的姓氏和名字基本上分为两种类型。其中景颇支系和载佤支系属于同一类型,即有若干姓氏,有固定排行的名字。浪速、勒期、博洛三个支系属于另一类型,即实行父子连名制。  相似文献   

7.
“花腰”是彝族聂苏支系的一部分,聚居在云南南部峨山、新平和石屏几县交界的山区,人口约四万多人,各地服饰、风俗基本统一。  相似文献   

8.
布努瑶是瑶族的一个支系,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都安、巴马、大化3个瑶族自治县和凌云、田东、东兰、风山、南丹、马山等十几个县境内。“布努”系自称,他称有背篓瑶、安定瑶、土瑶、番瑶等。据统计,1982年布努瑶总人口约40余万,占全国瑶族人口总数的28%,是仅次于盘瑶的一大瑶族支系。布努瑶又是一个典型的山地民族,广泛分布在云贵高原边缘广西境内的石山地区,以耕山为业。对布努瑶的经济生活,学术界有关部  相似文献   

9.
贵州西部,六枝特区、织金县与纳雍县三县交界处,海拔1400米至2000米 的群山中,世居着一支古 老而神秘的苗裔支系,他们散布在12个自然村寨,共有4000多人,独特的长牛角状头饰是他们的标志。  相似文献   

10.
玛孔德族居住在坦桑尼亚鲁伏河的东南侧,莫桑比克的北部,即坦桑尼亚境内的内瓦拉县和莫桑比克的德尔加多角县。坦桑尼亚境内的玛孔德族约有三万多人。根据1950年的人口统计数字,莫桑比克境内的玛孔德人已达十三万多人,近年来有一万多玛孔德人逃到坦桑尼亚境内。本文介绍的是坦桑尼亚境内的玛孔德人。  相似文献   

11.
一、高山族简况 台湾省学术界认为:高山族不是单一的少数民族。通常所说的高山族包含泰雅人、布农人、邹(或称“曹”)人、赛夏人、邵人、排湾人、鲁凯人、卑南人、阿美人和雅美人十个支系。一般直称为“泰雅族”、“布农族”、“阿美族”等,有时也称之为“高山族”(用于对以上十个支系的综合研究),或采用台湾当局使用的“山胞”、“山地族”等概称。实  相似文献   

12.
拉祜族是云南省土著民族之一。1994年底,有人口40.7万。主要分布在澜沧江以西,北起临沧、耿马,南至澜沧、孟连。另外,在澜沧江以东的景东、镇沅、景谷、景洪、勐海、思茅、普洱、元江、江城、金平等县也有少量分布。金平县拉祜族属拉祜西支系,又称苦聪人。1994年底有6140人。绝大部分居住在者米拉祜族乡,少量居住在金水河镇。拉祜西属于拉祜族的后进部分,民族教育发展相当缓慢,1995年3月10日—11日笔者到金平县者米乡进行了为期两天的考察,现将考察情况综述如下。一、者米乡拉祜族教育的基本情况者米乡位于金平县西南部,是一个拉祜族乡,距金平县城99公里。全乡有70个自然村,四个村公所。境内居住着拉祜、哈尼、傣、瑶、壮、苗等民族。其中拉祜族居住在27个自然村,有4893人,占全乡总人口的29.03%。全乡现有学校30所,包括五所完小和一所附中,其中拉祜族学校9所,有教职工100  相似文献   

13.
越南西原地区有20多个民族,现存多种家庭形态:一种是以嘉来人、埃地人为代表的母系制家庭;一种是以色当人为代表的双系制家庭;另一种是以京人为代表的父系制家庭。由于各民族的社会发展阶段和家庭形态不同,所以关于生男和育女的看法也就迥然不同。研究这个问题,对于实行计划生育和改变人们重男轻女的封建观念,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实地调查了西原地区嘉来昆嵩省和多乐省境内619户京人家庭、384户嘉来人家庭和395户埃地人家庭的生育情况和他们关于这个问题的看法,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一九八二年春,我们和詹承绪同志一道对云南省碧江县原四区(洛本卓公社)白族的社会历史进行了实地调查。这一地区的白族自称白尼或巴尼,意为白人,当地傈僳族称他们为“勒墨”,属白族一个支系。勒墨人主要分布在云南省碧江、泸水、福贡等县境内怒江西岸  相似文献   

15.
草苗的通婚圈和阶层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苗是苗族的一个支系,居住在湘黔桂三省交界的山地上.草苗内部分为60苗,40苗和花苗三个支系.在支系内又分为"上层亲(良亲)"、"中层亲"和"下层亲"三个不同的婚姻阶层.草苗存在着严格的族内婚,支系内婚和阶层内婚,这对草苗人口素质的提高和人权平等等带来了不良的后果.  相似文献   

16.
九九年的春天,我驾车来到云南省绿春县寻访哈尼族的服饰艺术。绿春县地处云南南部的哀牢山与天量山脉之间的偏远山区,是哈尼族主要居住区域之一,由于不在交通主干线上,这里外来客人相对较少。因此,当地干群的接待方式相对真诚周到。县接待办先安排我去县文化馆参观一个“成就图片展”。该县哈尼族共有十三个支系,起源于占代羌族,其先民在唐代史记中称为“和蛮”部落。各支系之间服饰样式、功能等存在较大差异,但都有—个共同的特点,喜用自织自染的藏青色土布制做衣服,妇女喜用银泡、银片做装饰,喜佩戴大耳环和银镯。最后选定去距…  相似文献   

17.
对越、老、泰、缅各国的人口分布、支系与称谓、来源和迁徙作了详细的讨论,迁徙海外的瑶族主要集中在这四个国家,且只有盘瑶和蓝靛瑶等2个支系,他们都来源于中国.  相似文献   

18.
<正> 宗教信仰及其组织形式,都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既有坚实的社会基础,又有丰厚的思想渊源。道教在湘桂交界的广西全州县东山瑶中信仰亦复如此。在39个瑶族支系中,唯东山瑶和金秀瑶族自治县的茶山瑶支系笃奉道教,因此有必要研究。  相似文献   

19.
密枝节是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及周边邻县彝族支系撒尼人祭祀神灵、祈祷来年人畜兴旺、五谷丰登的原始宗教祭典活动,也是撒尼人三大隆重节庆之一(其余两节为春节和火把节)。密枝节一般从农历冬月(十一月)的第一个鼠日到马日,历时七天。“密枝”是彝文的音译,“密”有土、地之意,“枝”则有跳、酒、财帛之意。祭密枝和中国古代的汉族社祭有相同之处,都是对土地的崇拜和祭祀;不同之处是密枝节只许男性参加。 闻名遐迩,号称天下第一奇观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石林,就在这个彝族自治县境内。电影《阿诗玛》使世代居住在这里的勤劳勇敢的撒尼人声名鹊起,“阿  相似文献   

20.
茶山瑶,是金秀瑶族五个支系的一个重要支系,是一个善歌善舞的民族,人口达12547人,他们居住在一个神奇而古老的大瑶山寨。这里的瑶人吃苦耐劳,智慧和善,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在大瑶山上开辟了自己广阔的田野,同时,创作了许许许多多的茶山瑶民歌,民歌体裁形式多样;音乐形态丰富多彩,风格迥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