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为了探讨同属有氧训练的短期耐力、力量性耐力训练对血清CK 活性的影响,本研究分别在训练前后测试了18 名男大学生血清CK 的活性.结果表明:血清CK 的活性在短期耐力、力量性耐力训练过程中变化不敏感;CK 不宜选作评价有氧训练效果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同属有氧训练的短期耐力训练和力量性耐力训练对有氧能力的影响,本研究分别在训练前,训练6周后和训练8周后测试了20名男大学生的VO2max.结果发现耐力训练6周后VO2max就有显著性提高,而力量性耐力训练8周后VO2max才有显著性提高.这提示短期耐力训练和力量性耐力训练都能提高VO2max,但存在一个不同的训练时间阈.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同属有氧训练的短期耐力和力量性耐力训练对男大学生每搏输出量(SV)的影响,该研究分别在训练前、训练6周后和训练8周后测试了20名男大学生的SV.结果发现:耐力训练6周后SV就有显著性提高,而力量性耐力训练8周后SV才有显著性提高.这提示:短期耐力训练和力量性耐力训练都能提高SV,但存在一个不同的训练时间阈.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耐力训练对大学生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30名大学生分为对照组和运动组.对照组只参加体育课,运动组在此基础上参与8周耐力训练.运动干预前后应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评价生命质量.结果:对照组受试者的生命质量变化不大,而运动组受试者生命质量评分在试验后明显提高,耐力训练对女大学生生命质量的干预效果比男大学生效果更好.结论:耐力训练对提高大学生生命质量具有积极效果.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中跑与长跑本质特征的全面分析,认为:中跑应划分为体能主导类无氧耐力性项目,长跑应划分为体能主导类有氧耐力性项目.这种划分符合该项目的本质特征,也为教练在未来时青少年运动员的选才、训练内容的科学安排指明了方向,据此,可以提升中跑训练的科学化水平,改变我国中跑项目落后的现实.  相似文献   

6.
提高短跑运动员的成绩,从训练的指导思想而言,一是速度能力,二是发展速度耐力.400m作为短跑项目,除了积极发辉他们的速度之外,还须重视速度耐力的训练.依据运动生理学研究成果及实践经验,阐述决定400m成绩的重要因素——速度耐力.  相似文献   

7.
中外女子马拉松教练训练理念存在较大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对马拉松项目本质特征的认识上存在差异而导致训练思路不同,特别是在提高有氧与无氧耐力、专项速度耐力、运动员比赛中后半程保持高速度耐力的能力方面的训练存在差异较大.中国女子马拉松竞技水平徘徊不前的关键原因,可能与中国项群训练理论把马拉松划分为"体能主导类耐力项群"有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8.
在当今日趋激烈的足球比赛中,为探讨耐力训练对足球比赛的影响,即对运动员心理与生均影响以及耐力训练方法等问题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为初步认识耐力训练与足球比赛的关系以及进行科学化训练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9.
观察小鼠骨骼肌乳酸脱氢酶同工酶谱在模拟高原训练及返回平原后的变化趋势 ,对高原训练影响机体运动能力的机理进行初步研究 .结果显示 :在模拟高原训练 ( 2 3 0 0±50m)期间小鼠骨骼肌乳酸脱氢酶同工酶谱向M型偏移 ,而在高原训练的平原期间小鼠骨骼肌乳酸脱氢酶同工酶谱向H型偏移 ,预示高原训练提高了骨骼肌代谢能力 .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足球运动员所具备的两类耐力训练的特点出发 ,谈了耐力训练中应遵循的原则及一些方法手段。  相似文献   

11.
通过中外教练员对耐力项目运动员负荷强度安排特征比较,并结合我国优秀女子马拉松运动员训练实践数据分析发现:优秀耐力运动员更倾向于采用大量低强度负荷构建牢固的耐力基础,在此基础上适当安排90%左右的负荷强度,即两极化训练,是最佳的训练模式.这也为改变中国教练员片面将优秀女子马拉松运动员比赛中后半程速度下降原因归于"大强度"训练不足的盲目现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钢琴学习中的机能训练,是通过科学和系统的方法,使学习者具备力量、速度和持久力等演奏素质和能力,达到得心应手地演奏各种高技术难度钢琴作品的程度。机能训练分三个方面进行:手指支撑能力训练;手指弹奏能力训练;机体持久能力训练。阐述了训练的必要性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认为目前制约我国在冬奥会和重大国际比赛中取得重大突破的体能类项目落后的关键问题是专项体能,指出其中专项耐力素质是影响专项体能的核心因素,也是制约运动技术水平发挥的"瓶颈",不科学的耐力训练长期困扰着我国体能类项目竞技水平的发展,针对耐力训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4.
力量训练对掌握技术、技能和专项成绩提高有着直接影响.根据青少年的生理特点,对各种力量与400米栏运动员机体的影响、运动素质训练敏感期、跨栏跑运动项目所需力量的基本分析,探讨安排力量训练的顺序、速度力量、力量耐力和绝对力量的训练与方法,使力量素质训练对青少年运动员的身体机能的改善和运动成绩的提高奠定了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强度间歇训练和有氧运动对超重肥胖男大学生体成分和通气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3名超重肥胖男大学生随机分为对照组、高强度间歇训练组和有氧运动组,共干预8周。干预前后评估所有受试者体成分和通气功能。结果:经过8周运动干预后,高强度间歇训练组和有氧运动组体重、身体质量指数(BMI)、体脂率(BF%)、内脏脂肪指数,FEV1(第1秒用力呼气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在瘦体重(FFM)和其他肺功能指标方面的变化并不明显(P>0.05)。结论:在超重肥胖男大学生中,适当的高强度间歇训练和有氧运动可以改善人体成分和部分肺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