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家心性学说的创建,别开生面地建构起了儒家以伦理、道德为中心的价值观,极大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思维模式,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世界和意义世界.探究儒家"心性论"的系统架构及其思想开展,有利于深化对儒家核心思想的理解,凸显儒家"心性论"的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2.
儒家"以道德代宗教",其前提条件必须是道德自身成为一种信仰.儒家对"人文"精神及其道德教化的极端重视导致其"道德信仰"的最终确立.现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梁漱溟、钱穆、唐君毅在深入研究儒家思想的宗教特质时,都认同儒家"以道德代宗教"的思维取向与思想特质,并形成了一个认识上的"三阶梯".然而历史与现实都告知我们,当道德信仰放大为政治教条并强化至一个极端时,悖论就开始出现了.  相似文献   

3.
儒道是对立冲突的两种意识形态.在历史上,老庄思想对儒家的社会道德时常起着颠覆和破坏作用.老庄以"自然之天"消解了儒家有意志的"道德之天",把"自然的人"从"宗教的人"中解放出来.老庄还以相对论和"齐是非"的观点否定和嘲弄儒家的做人原则和道德观念.道家对儒家道德的颠覆以魏晋时期最为典型.魏晋士人的伤风败俗和行为放荡是道家人生理想的具体实践.道家思想流行之时,就是儒家道德崩溃、塌陷之日.  相似文献   

4.
形成于孔、孟之间的郭店楚简儒家简提出"人之道也,或由中出,或由外入.由中出者,仁、忠、信;由(外入者,义、礼、智)"的个体道德建构范式.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早认为道德有两条建构路径的理论.郭店儒简立足于人,内以情感为"由中出者"的情感道德的建构依据,外以人伦为"由外入者"的理性道德的建构依据.这种基于人的内在情感与外在人伦建构个体道德的范式,既充分考虑到了个体生存、发展的需要,也充分考虑到了群体生活的秩序需要,使个人生命在和谐的群体生活中达到最佳状态.郭店儒简确立了儒家个体道德建构范式,使儒家道德与人的生命融为一体,从而具有了持久的生命力,千百年来为人们所信仰、践行、追求.郭店儒简个体道德建构论对当代中国公民道德建设具有启示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被誉为道德的国度。儒家、道家的道德学说构成了中国古代的道德生态系统。中国古代道德生态具有多样性、层次性、平衡性、制约性、整体性等特点,庄子道德学说在道德生态系统内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庄子道德观以"无"为基点、以"真"为原则、以"生"为目的、以"心"为归宿,为儒家道德愿景夯实了根基。庄子道德观沉积在社会底层,构筑起中国人的道德基准。庄子学说的价值及其对中国古代文化的贡献也主要体现在这一方面,在当今社会仍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白奚 《河北学刊》2001,21(2):107-109
在儒家"仁民而爱物"的古老思想中,蕴涵着与现代生态伦理相契合的合理因素."仁民而爱物"的思想,是将人类所特有的道德情感贯注于自然万物,要求人们把万物当成自己的同类甚至血肉相连的一部分来爱护,强调人对自然万物负有不可推卸的道德责任.作者认为,科学的态度辅之以儒家式的道德意识和生命情怀,应该是现代人类对待自然万物的最合理的态度.  相似文献   

7.
内容架构的合理性、功能定位的适度性以及寄生场域的全面性,是伦理优势的确立基础.本文基于历史的道德分析,认为儒家伦理优势的生成,主要得益于先秦儒家伦理在内容上体现出的类公正与阶级公正、汉代儒家伦理从"以德主政"向"以德辅政"的功能转换、汉及其后儒家伦理在学说场域、法权场域、世俗场域的全面演进.尽管儒家伦理在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生存缺陷,但却总能通过另一继生优势加以弥补,所以儒家伦理总能立于不败之地.对儒家伦理优势生成的分析,可以为现代儒家道德的生存与发展提供路向指引.  相似文献   

8.
论"仁"在儒家伦理思想中的地位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儒家伦理思想中,"仁"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仁"是孔子及其儒家伦理思想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标志,也是其道德理论体系的基本原则。作为一个基本的道德原则,它是人们处理各种道德关系和调整各种利益关系的根本准则,它贯穿于儒家伦理思想的全部内容之中,也鲜明地、集中地体现着孔子及其儒家伦理思想的本质和特点,其他的道德规范以及具体道德关系方面的某些特殊要求,都是这个基本原则的补充、展开和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9.
传统儒家不仅对民生问题给予了高度的关注.而是还为解决民生问题寻找理论根据.其一,"人为天生"是儒家民生思想的宗教基础.既然统治者和被统治者都是天所生,统治者就应念同胞之情而关注民生.其二,"德舍天地"是儒家民生思想的道德基础.儒家基于"天人合一"的观念要求人们秉承和效法天地"生生"之德,作出有利于民生的事情.其三,"民为邦本"是儒家民生思想的政治基础.儒家总是把"民"作为被统治者来看待,同时又基于"民为邦本"的观念要求统治者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维护其统治的政治基础.  相似文献   

10.
陆九渊以"心即理"为核心的道德哲学体系,继承了儒家德性伦理的历史传统,其理路就在于由个体伦理而社会伦理."心即理"的道德哲学意义不仅在于把握了道德的形态是作为"主观意志的法"的道德自由,而且解答了伦理道德哲学本性是特殊性与普遍性的统一,揭示了道德的本质是道德主体性与规范性的统一.因此,陆九渊"心即理"思想更为深刻地揭示了道德本性不是他律而是自律,不是制裁而是自愿,它是推动人们道德行为选择与践履的自主性、主动性与创造性的一种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1.
死刑存与废的合理性思考 ——从功利主义的角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关于死刑的争论,焦点是什么样的论据更有助于驳倒死刑保存论和中国如何实现废除死刑。废除死刑,还是保留死刑,从功利主义的角度作结论不是绝对的。认为死刑是否必要,是对死刑的功利之争;死刑是否正义是死刑存废的人道之争。但无论是功利之争还是人道之争,都能得出针锋相对的两个结论:死刑是必要的,死刑是不必要的;死刑是人道的,死刑是不人道的。随着中国经济越来越发达,人权思想深入民众,生命价值提高,人生观得到一定改变,死刑一定会在中国废除,中国废除死刑的道路是:严格限制———废除。  相似文献   

12.
儒家把天命视为人的德性的来源,要求人“知命”、“畏天命”,以成就君子人格。儒家又把人不能控制的因素归结为“天”或“命”,但没有消极地等待命运的安排,要求人“修身以俟时”、“造命”,表现出积极的人生态度。  相似文献   

13.
杨时的生命哲学包含其生命起源观、生命态度和生命修养观、生命价值观和道德实践观、生命栖居观。其生命起源观渊源于《周易》,关于"气"的观点受张载和"二程"很大影响;其生命态度表现为敬畏天命、顺应天命并发挥人的主体性,养气是珍惜生命和个体心性修养的重要方式;其生命价值观为社会道德对个体生命的超越;其道德实践观是对《中庸》之"诚"的践行;其生命栖居观主要体现在诗文中,表现为对天人合一、"曾点之象"、"颜回之乐"的追求,但又充满忧患意识。  相似文献   

14.
“见义勇为“的社会保障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分析了当今社会“见义勇为”遭遇的尴尬局面 ,提出了“见义勇为”需要社会保障机制 ,并从法律保障、设立见义勇为基金和保险以及加大政府及社会各界的扶持帮助等方面概述了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机制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新时期加强思想道德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加强和改进全民思想道德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体系,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一直以来我党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基本目标,是我们各项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不断胜利的思想保证。  相似文献   

16.
试论我国公民伦理道德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民伦理道德教育作为世界性的课题,有许多问题值得研究.根据当前我国公民伦理道德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公民伦理道德教育应从培养公民意识(包括平等意识、主人意识、权利和义务意识),培养尊重他人、尊重权利和尊重公共生活准则的公共伦理态度,培养公民的社会责任感,加强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等几个方面入手,并找出公民伦理道德教育的方式和途径.  相似文献   

17.
黄国秋 《云梦学刊》2001,22(1):29-31
人生观是人们所处的一定历史条件和生产关系的产物.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生观的客观依据,一是无产阶级的阶级本质和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客观要求,二是人民群众对于社会历史的发展的决定性作用,三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四是社会主义社会全体公民的道德规范.  相似文献   

18.
社会的转型使得传统社会人们生活方式的封闭、僵化和保守逐渐向现代社会的开放、变革型的生活方式过渡。这种过渡引起了人们道德文化变革的需求。然而道德文化理念在许多方面还停留在与一元社会相契合的水平,并没有从总体上应答现代社会转型所提出的新要求。因此,人们生活方式由传统到现代的变化,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促使道德文化的调整。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中对于个体生命、对于“生”以及“死”都存在着很大差异。但生与死是一个生命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正是因为死才凸现了“生”的意义,意识到死才会只争朝夕,充实自我,热爱生命。  相似文献   

20.
孝道曾被视作天经地义。然而到了近代,特别是甲午战后,孝道开始受到人们的非议。非孝者并非反对子女对父母的敬爱,而是认为传统孝道主恩,使子女丧失独立人格;孝道造成了中国家族本位,不利于培养公民的国家意识;孝道中的亲亲原则,不利于建立法治国家;孝道中的移忠作孝,成为帝王专制主义的基础。他们主张父母子女的关系应该建立在爱与平等的基础上,父慈子孝应该是对应的。而拥孝者则认为孝道是道德的本源与起点,孝道的根本精神在于珍重生命,激发人们爱与感恩的情感。父慈子孝是道德义务,而非对应的权利。正因如此,就不应该因为传统孝道中的一些偏颇,或被帝王利用,就根本否定孝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