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中山国家统一思想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霁 《甘肃社会科学》2002,1(2):103-105
孙中山的国家统一思想是他的精神遗产中的瑰宝。孙中山认为 ,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和中华民族振兴的必要前提 ;国家统一最好采用和平方式 ;国家统一应是全面的统一 ,民族统一是基础 ;中国统一后的国家结构形式不能照搬美国的联邦制模式 ;国家统一的主要障碍是军阀和帝国主义 ;国家统一的潮流是阻挡不住的。研究孙中山的国家统一思想 ,继承和发扬孙中山的爱国革命精神 ,对于推进和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大业仍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对国家结构形式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界在解释单一制、复合制时,一般同时列举其各自特点.对于单一制与复合制的区别何在,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区分单一制与联邦制,主要看权力来源,而不是看权力大小.若地方权力由中央授予,则属单一制;若中央权力由地方让与,则属联邦制.我国国家结构形式是中国特色单一制,其"中国特色"主要体现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实行"一国两制".  相似文献   

3.
中华民国建立前后,国家结构形式的选择有过从联邦制到单一制的转变。此后经北洋军阀统治到国民党统治,国家结构形式在制度形态上确立了中央集权的单一制。民国时期国家结构形式的实践表明,中央集权缺乏相应的权威,地方分离割据势力是中央政府无法消除的心痛;地方自治举步维艰,往往为中央或地方的官僚政治所利用。以独裁为特征的中央集权和地方割据都是一种官治,而官治则是民国时期国家结构形式实践中的病原。  相似文献   

4.
列宁的民族自治思想与苏联的联邦制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清 《学术论坛》2004,1(1):116-119
列宁在国家结构理论方面,向来主张建立单一制的民主集中制共和国,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并对联邦制持否定态度。而实践上,苏联却实行了联邦制,苏联的解体,从联邦体制来看,并非选择上的错误,而是列宁的后继者在实践中存在误区:一是没有很好地贯彻列宁的平等联合思想;二是忽视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长期性;三是人为地制造一些民族国家和地区,并为此付出了代价。  相似文献   

5.
各层级政府间的权力划分深刻影响联邦政治体制的运行方式,宪政分权是联邦制的起点而不是联邦制的归宿。由于权责的对称程度不同,联邦政治体制有对称性和非对称性两种模型。在经济全球化的视阈下,对称性的联邦制国家中央权力逐渐加强,联邦政治体制向单一制方向发展;非对称性的联邦制国家地方权力逐渐加强,联邦政治体制向邦联制方向发展;反映在国际舞台上,两种模型演化出了许多新变体,表现为不同的联邦政治体制模式。  相似文献   

6.
黄海蓉 《理论界》2004,(3):34-35
严格地讲,当代国家结构形式只有单一制和联邦制两种基本类型,英法两国都实行单一制,英法两国的单一制有许多相似之处,但由于两国在历史文化传统、政治、经济等方面存在着差异,所以两国的中央与地方关系又呈现各自的特色。英国的单一制是分权单一制,而法国则是集权单一制。一、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划分单一制国家在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划分上,中央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并且对权力划分的实际效果起决定作用。英法两国的中央政府都享有充分的权力,国家事务的最终决定权在于中央,国家行政区域的划分和地方政府的设置由中央决定。地方政府的权力或自治权…  相似文献   

7.
国家结构形式是一个国家中央与地方权力划分的基础,是调整中央与地方关系最基本的制度安排.本文试图从国家权力的角度来划分和分析国家结构及其本质特征.结合我国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及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制度,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可以看出,我国国家结构与典型单一制或联邦制都有很大区别.我国在本质上是单一制,不过有很强的中国特色,可称之为复合式单一制.准确地把握我国国家结构的本质和特色,对于我们更好地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论宋教仁的国家结构观和地方制度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继才 《船山学刊》2003,(3):40-42,60
自武昌起义至被刺身亡,宋教仁的国家结构观和地方制度观经历了二次转变。1911年10月至1911年12月,宋教仁主张建立联邦制国家结构,1912年1月至8月,宋教仁改变立场,主张采用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实行中央集权,1912年8月至1913年3月,则又逐渐趋向于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和地方分权。宋教仁每次转变,都有复杂的背景和深刻的根源。  相似文献   

9.
国家结构形式是指一个国家的整体与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包括单一制和复合制(有联邦制及邦联两种形式)两类。一个国家究竟采取何种国家结构形式,是由该国的政治经济状况、民族历史特点和国际环境等多重因素决定的。苏联是一个多民族联邦制国家,这已广为人知,本文仅就民族问题在苏联国家结构形式的形成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进行探讨,以助于人们更清楚地认识理解苏联演变的原因和过  相似文献   

10.
如何将民族和文化多样性同成熟且团结一致的独立国家观念协调起来 ,这是斯里兰卡等发展中国家当今面临的主要挑战。对于不是按联邦制国家的传统创建模式———由各独立小国聚合为一体 ,而是由单一制国家转为权力分享国家而创建的联邦制或准联邦制国家来说 ,如何协调更是一个大问题。人们处于这种情况 ,总不免担心联邦制可能导致国家的解体和分裂。现在需要做的事情是调和一对相互矛盾的目标 ,既要构建一个强有力的且有实效的中央政府 ,又要承认民族和文化多样性。这就需要一种既不全是单一制 ,又不全是联邦体制的复合型结构 (或称准联邦制结构 )。为了实现协调 ,客观上可能要求权力的不均衡倾斜或分散 ,但是这样一来 ,某些少数群体取得特殊待遇 ,又会引发其他群体的抵触情绪。仅仅将权力分散下去还不够。行之有效的办法是建立解决政府间争执的有效机制。提倡折衷 ,提倡按比例分配权力 ,提倡公众对多元化、权力世俗化和代议制民主制度的崇尚 ,这对于消除文化与民族对抗 ,消除政治两极化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