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通过近20年的努力,藏北羌塘地区不仅遏制了猖獗一时的非法盗猎活动,而且藏羚羊、藏野驴、藏原羚、野牦牛、棕熊等野生动物的种群数量逐年增加;同时,当地的家畜数量在上世纪60年代的基础上翻了两番以上。藏北无人区动物数量的大量增加,不仅导致了草场资源的紧缺和草场争夺的问题,而且野生动物与当地群众之间的关系日趋紧张,甚至出现冲突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当地虽然采取了缓解措施,但仍不能完全解决冲突所造成的损失,基于笔者长期的调查研究和开展的试点项目,本文提出新的思考和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2.
市场经济是机遇,更是挑战。上海白猫(集团)有限公司在总经理马立行和公司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发扬创新进取,勇于竞争的精神风貌,写下了今日的成功一页:1995年以来,企业的销售收入和产品总量的年平均递增超过11%的速度增长,销售收入由1994年的7亿元,发展到2003年的18亿元。白猫产品在全国市场的占有率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成为行业的领导企业。走出了一条搞好搞活国有企业,壮大发展国有名牌的“白猫之路”。 相似文献
3.
4.
本文从双语人是否识字的角度提出了"文盲双语人"与"非文盲双语人"两个新概念。指出这两类双语人是客观存在的。双语人识字与否决定着双语人的素质也关系到一个民族双语人的整体水平。长期双语教育制下一个民族受教育人口数是与其双语人口数是成正比的。 相似文献
5.
6.
7.
8.
5个人,与51个人,与5000农户──吉首市民委首创"公司+农户"的扶贫开发之路龙超凡,吴家清很久以来,人们面临的是这样一个难题:生活在封闭与分散状态下的山地农民,其自身素质极大地限制着他们顺利地走向市场经济与规模经营。谁来为他们搭一座桥梁,做他们的... 相似文献
9.
壮族是全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由于分布范围广,各居住区域地理环境、民族结构不同以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不平衡而分成很多的支系。其中,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西林县与云南省广南县边界一带,居住着一支自称为“布侬”的壮人,他们在语言、服饰和风俗习惯等方面,都与其他壮人有很大的差异,尤其是他们每年逢七月十五日“擂背节”的习俗更著异彩。笔者身为“布侬”人,曾多次参加“擂背节”活动,近年来从事地方工作,又对“擂背节”作了一些调查,现将所了解的两省边界“布侬”人“擂背节”的情况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中国人和谐心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心理学的视角回应了国家目前提出的加强和谐社会理论研究的号召,澄清了和谐的心理学含义,指出中国人的和谐实际就是中庸思维。作者进一步阐明了和谐研究的心理学意义,并且对这一领域的研究进行了回顾。 相似文献
11.
实现社会生产力与全民族的文明素质的协调发展是一个重要的课题。贵州少数民族地区作为欠发达地区,人的文明素质有待提高。要实现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物与人的协调发展,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同时要不断提高人们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2.
“俚”人,始见于东汉,活跃于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宋以后,史载渐少。“俚”称人群在古代越人与南方现代民族之间承前启后,是岭南历史上的重要民族。一“俚”人,东汉时期称为“里”,有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刘志强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29-34
主要利用文献以及作者的实地调研等材料探讨东南亚占人与马来人的民族和谐关系。认为占人与马来人的民族和谐模式的基础建立在对彼此文化的认同上。两者之间在文化领域存在诸多的共性。占人与马来人在民族文化上的认同不仅仅停留于学术界,而是广传于民间之间的交流和往来,并构建了中南半岛与海岛地区民族和谐的一个典范。这种和谐现象是很值得人们探讨。 相似文献
17.
18.
《中国民族》2006,(12)
“和谐”无疑正在成为中国社会谈论得越来越多的话题,并将成为未来中国社会发展的最强音。然而,城市民族工作却面临一个日益加剧的难题:数量不断扩大的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中,由于其特有的民族文化、生活习俗、心理素质等,极易因为城市社会对其不理解而激发社会的不和谐现象。这成为市场经济环境下绕不过的历史难题。沈阳市现有少数民族人口72.9万,少数民族人口数量及其所占比例均位居全国大城市的前列。沈阳市民委清醒地意识到:没有任何力量能挡住市场经济条件下各民族在社会各个层面越来越广泛与深刻的交融。为此,他们积极分析和研究城市民族工作部门的应对策略,并探索出了自己独具特色的城市“和谐之路”。 相似文献
19.
《西北民族研究》2014,(1)
中华文化与伊斯兰文化对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有过重大贡献,两大文化内涵丰富、特色鲜明、历史悠久、影响广远,有着许多共同或相似的内在精神和历史命运,例如两大文化显著的和平精神与深邃的和谐理念就颇多相合。中华传统文化倡导不狂不狷的中庸之道,追求和而不同的和谐之境;伊斯兰文化倡导敬主爱人,强调守正不偏,追求和平中正的和谐之道。早在明清时期,中国穆斯林先贤就已注意到两大文化的共通之处,着力构建"回儒一体"的思想体系,将中华文化的中庸之道与伊斯兰文化的中正之道融会贯通,提出了"真忠正道"这一颇有中国特色的伊斯兰思想理论,为沟通中、伊两大文化,促进伊斯兰教在中国的本土化进程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0.
当你走近大寨时,会有一群姑娘将你拦在寨前,递上一杯杯热情的“拦门酒”;喝过“拦门酒”,就会有年轻小伙吹奏着欢快的芦笙,由寨中德高望重的老人带领着出来迎接客人。客人们一边喝着香喷喷的油茶,一边欣赏着姑娘小伙子们表演的歌舞,身后是距今1600多年的东晋古杉群随风轻摆……这就是“醉寨”——城步苗族自治县长安营乡大寨村。小村寨办起了大旅游2004年大寨村被确定为全省民族地区建设小康示范村试点村后,在省、市民委的指导下,该村大力开发民俗文化旅游。首先,加大了旅游景点的建设。大寨村口有一片参天古杉群,经专家鉴定,它们是东晋时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