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5 毫秒
1.
本文就英汉翻译如何将广告语原文中美的内涵与美的语言在译文中得到体现这一问题进行探讨,简要论述了广告翻译的内涵美和语言美,并指出在广告翻译中应追求广告商业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广告作为一门艺术,具有自己的美学特征。在当今“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时代,广告对商业销售、社会经济、文化事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则成功的广告,能唤醒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这种“广告效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广告中艺术载体的美学特征所产生的“美学效应”。本文试从中国古典美学、实用美学与情感的角度,结合广告实例,探讨广告的美学特征(意境美、简单朴素美、情感美)及由此产生的美学效应。  相似文献   

3.
广告是一门浓缩的、综合的、商业性的艺术。广告语言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它通常借助于模糊修辞的恰当使用来赋予并传达出广告语言的音韵美、意象美,以此来吸引受众,最终达到广告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4.
广告英语翻译探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广告英语翻译的过程中 ,为了确保广告语言艺术和广告语篇风格的再现 ,译者必须透彻地了解广告产品和广告语篇的内容及其艺术形式 ,遵循英汉两种不同语言的特点和表达习惯 ,通过忠实和准确的翻译来再现原文的音韵美、形象美、简约美等语言艺术美。本文对列举的许多实例进行对比分析 ,演示美学观照下广告英语的翻译实践。  相似文献   

5.
英语广告修辞及其美学效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成功地实现广告功能,英语广告语篇充满了各种修辞,用丰富的例子指出这些修辞能产生音韵美、语势美、含蓄美、意境美等内蕴丰富、意味绵长的美学效果,从而给消费者以美的享受,使其在轻松愉快中接受商品信息,就此达到广告的诉求目的。  相似文献   

6.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广告英语作为一种独特的语言形式,其社会文化影响制约着广告语言及其表达,广告语言则蕴涵或反映社会文化.英美民族崇尚求美、求异、求实、求曲的文化心理在英语广告语言中得到了充分的反映.  相似文献   

7.
继承传统广告核心理论,结合计算主义思想提出了计算广告学的界定。在进一步分析计算广告的技术系统的基础上,归纳了计算广告的三种典型形式:文本分析型、用户分析型和用户参与型。从美学的视角分析计算广告强烈的逻辑计算特性所彰显的不同于传统广告的审美特征,具体研究计算广告表征在朴素美、数学美以及和谐美三方面的审美特征,试图为计算广告的技术创意与审美接受之间的融合提供几点参考。  相似文献   

8.
市场经济条件下,广告必须具备真、善、美这些基本价值。“真”要求广告信息符合事实;“善”要求广告符合消费者及社会整体利益;“美”要求广告要充分利用艺术手法表现美。为确保广告基本价值的实现,还应加强政府监控、业内自治和社会监督批评。  相似文献   

9.
广告作为刺激消费、增加商品消费量的手段,需要语言精练、富有感染力。广告设计者们想方设法制作有创意的广告,使得广告的美学价值和艺术性越来越高,广告越来越有诗性美。这与诗歌的特征不谋而合。本文力图探讨中文广告在英译过程中赋予其诗性元素以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  相似文献   

10.
广告语言的变化美,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体现。顾名思义、双关、拆词和化用等修辞方式在广告词中的应用,体现了广告语言的变化美。  相似文献   

11.
当代期刊编辑理论研究,已经逐渐淡化了对期刊本身的功能、基本属性,办刊特色等的讨论,因为编辑学的理论发展,已经解决了这些基本问题。对于人文社科学术理论刊物,现在更多的是在关注人文社会科学的编辑出版与全球化背境下当代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关联性;当代学术批评与编辑的选择性思维方式;当代学术期刊的编辑过程及编辑活动与学术评价的关系;当代网络化条件下的学术活动与编辑活动的关联研究等与文科期刊相关的更为重大的理论课题。  相似文献   

12.
关于代位权行使的效力, 有入库规则说、平等受偿说、优先受偿说等几种观点。从立法目的、法律功能、法律成本和效率、其他债权人利益的保护、中国司法解释的性质和来源来说, 中国应选择优先受偿说的观点, 赋予代位债权人优先受偿权, 建立代位权上优先受偿权的现代理念。  相似文献   

13.
论共同犯罪中止的认定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对于共同犯罪案件如何认定犯罪中止,司法机关在办理中是仁者见仁,法学人士在讨论研究中是智者见智。共同犯罪中止的认定,应以行为人自动停止犯罪并有效地阻止其他共犯利用其先前行为继续实施犯罪或防止危害结果的发生为标准。  相似文献   

14.
作为现代武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高峰,民国武术置身于当时人们追求"科学"的话语背景之中。以"传统"为特征的国术(武术)与当时的"科学"话语形成了较大的反差与抵牾。国术界要实现以武图强的远大抱负,国术的"科学化"问题首当其冲。鲁迅与陈铁生的论战围绕国术是否有提倡的必要展开,一方面为国术的科学化做了舆论上的铺垫,另一方面也促使国术界开始反思传统武术的痼疾。进而,国术界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展开了国术科学化的改造,其实质是确立发展国术的合理性和合法性,为国术的进一步发展铺平了道路。  相似文献   

15.
在不签发提单的情况下,利他契约理论能很好地解释海上货物运输合同当事方的权利义务。但在签发提单的情况下,该理论就不敷使用。借助罗马法中的准契约理论,既能对提单下的义务转让进行合理解释,也能解决在实务中诉权的确定之难。  相似文献   

16.
2012年3月,美国参议院通过修订《1930年关税法》的法案,以便对中国、越南等“非市场经济国家”征收反补贴税。近几年,中美之间的贸易争端处于高发期,金融危机加剧了我国外贸出口中遭受的贸易摩擦。应尽快转变原有增长方式,提高产品附加值、降低对少数国家的路径依赖,开拓多元化市场、促进内外贸一体化,以实现我国外贸战略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7.
从某种意义上说,<精神现象学>是黑格尔哲学的"秘密起源".本文将首先说明黑格尔为什么要以"感性确定性"作为<现象学>的开端;其次,我们将阐明黑格尔本人对"感性确定性"的辩证分析过程;最后,我们将指出黑格尔在此处用语言瓦解感性确定性时所犯的错误,并就此提出我们的见解.  相似文献   

18.
中国社会转型和经济全球化的双重背景凸显了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迫切性和必要性,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新的理念和新的目标定位,创新方式是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找准着力点是提升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绩效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典美学意象概念的主体间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对于现代美学的主体间性而言,中国古典美学的主体间性是前主体性的主体间性,即主客体尚未充分分化、主体未获得完全独立状态的主体间性。中国美学的意象概念就是这种古典主体间性的体现。意象概念的形成经历了意与象的合成过程,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哲学境界。意象通过审美感兴而产生,突破物我、人我的屏障,达到了主体间性的审美境域。  相似文献   

20.
期货期权是期货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我国目前虽没推出期货期权,由于它对深化和完善我国市场经济体系具有重大作用,因而其产生、发展和壮大是必然的。期货期权的主要作用是为期货提供避险工具,但同时它本身也具有不可忽视的风险。借鉴国外期货期权风险管理的经验,探讨我国期货期权风险的管理,对日后推出期货期权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