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罗厚立(即罗志田)先生在“世纪中国”网站的《世纪周刊》“世纪评论”专栏中发表了《打倒与建立:也说学术打假》一文。文章从近代中国学术史的经验出发,并征引诸如王国维、胡适、陈寅恪、姚名达等著名学者的有关言论,同时结合社会政治领域中”破坏”与”建设”的历史经验,阐述了学术发展史上的一大重要问题:“打倒与建立”或者说“破与立”“破坏”与“建设”的关系。其中一些似是而非的论点,已经引起了学术批评界有关学人的注意,并撰文与其商榷。 罗先生文章中有一个十分重要的观点是有关批评者未曾注意的,即学术批评需不…  相似文献   

2.
目前.教育部、科技部相继出台有关学术不端行为处罚措施.教育部还专门成立了“学风建设委员会”,专司学术打假。那么.这个“学风建设委员会”真有能耐专司学术打假?不免心生疑窦。  相似文献   

3.
日前,教育部、科技部相继出台有关学术不端行为处罚措施,教育部还专门成立了“学风建设委员会”,专司学术打假。那么,这个“学风建设委员会”真有能耐专司学术打假?不免心生疑窦。  相似文献   

4.
日前,教育部、科技部相继出台有关学术不端行为处罚措施,教育部还专门成立了"学风建设委员会",专司学术打假.那么,这个"学风建设委员会"真有能耐专司学术打假?不免心生疑窦.  相似文献   

5.
"学木腐败""学木贿赂"与"学术打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中国政府加强了惩治腐败的力度,且已初见成效.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腐败已经像恶性肿瘤一样在许多方面扩散开来.以本来应该干净一些的学术领域来说,如何铲除学术腐败、清扫学术贿赂、进行学术打假,就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6.
沈登苗 《云梦学刊》2003,24(5):19-22
学术批评的重心应由当前的以揭露、批判抄袭剽窃的个案为主,转移到以检讨、反思、整治低水平、重复研究和互抬桥子为主要特征的群体浮躁上来;把学术批评的强音由当今的“学术打假”、“反学术腐败”,改换成“提倡学术规范,反对学术浮躁、学术泡沫”;把学术批评的个人见义勇为的“傻瓜的事业”,真正纳入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议程,各级学术主管部门已到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7.
2004年底,就在学术批评网上看到了天津语言学会揭露天津外国语学院沈履伟先生造假的报道。由于时下在学术界以及其他各界“贾哥”“李鬼”太多,见怪不怪,除了感到沈先生敢于全盘照搬别人的作品胆子确实不小以外,并未有其他特别的想法。2005年初,又从学术批评网上读到《天津日报  相似文献   

8.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 ,本文只是一种“个人叙事”,也就是说 ,它只是从个人学习经验的狭窄角度出发 ,表达自己面临困惑与紧张时的一种“自言自语”。之所以有必要把它拿到公共学术场合进行讨论 ,目的仅仅是期望得到师长和专家的指教。把“思想史与社会史的关系”当做一个“问题”提出 ,可能本身就是 90年代以来中国历史学科不断发展的标志之一。但这个假设需要论证。我们必须追问 :把这两种不同研究视角和阐述理路结合起来的潜在动机和实际意义是什么 ?其目的在于为一项有意义的学术建设提供较清晰的分析前提。在一个消极的角度上 ,“思想史与社…  相似文献   

9.
尹保云 《学术界》2003,(1):159-164
对于发展现代学术而言 ,学者们的“职业精神”是十分重要的。“职业精神”和“业余精神”相对照 ,它不仅要求学者“以学术为业” ,还要求学者以学术探索为“天职” ,倾注全部精力与热情去追求学术造诣 ,这就是作为一个学者的“职业精神” ;在一个国家 ,只有当大多数学者具备这样的精神时 ,它才可能有现代学术的进步。然而 ,渗透在目前中国学术界的却是与此相反的“业余精神”。它构成中国学术的“非理性气质”的一部分 ,严重阻碍着中国学术的进步与发展。中国文人学士的“业余精神”早已引起许多西方学者的注意。李约瑟、斯威夫特、列文森等…  相似文献   

10.
“学术腐败”“学术贿赂”与“学术打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中国政府加强了惩治腐败的力度,且已初见成效。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腐败已经像恶性肿瘤一样在许多方面扩散开来。以本来应该干净一些的学术领域来说,如何铲除学术腐败、清扫学术贿赂、进行学术打假,就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何谓“学术腐败”“学术贿赂”?所谓“腐败”,最简明的定义就是指一个事物失去其本质,面目全非、黑白颠倒。学术腐败即是如此:科学研究不讲科学精神,假研究、假数据、假论证、假成果纷纷出笼,谓之腐败;学术工作者,如一些教授、研究员、硕导或博导、学术团体负责人等等不懂学术、“外行领导内行”,斯文…  相似文献   

11.
鲁涛 《云梦学刊》2011,(1):78-78
郑奇编著《较量》一书,由新世纪出版社2010年4月出版。该书以查处“浙大院士研究组学术造假事件”为线索,采访相关人物,收集媒体报道,分析内在关系,力图还原这一“典型”事件的的真相,揭秘中国学术打假与学术造假力量的交锋,记录倡导科研诚信的学术共同体与制造学术不断的利益联合体之间的较量,目的是希望大家引以为鉴,重视科学诚信,求真务实,远离虚伪,  相似文献   

12.
我没有完全按照讨论"大师热"这条线走,而主要想针对学术打假的问题谈些具有建设性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诸如“政治腐败”、“经济泡沫”等流行于政治、经济领域的词汇,曾几何时,便影响到了学术界,故而“学术腐败”、“学术泡沫”等词汇亦即不胫而走,“学术打假”的呼声也随之愈益强烈。期间,我们读到了一首摈弃老路、独辟蹊径而竭力呼唤学术创新的好诗《秋山摘果谣》。诗云:  相似文献   

14.
蒋宗福 《学术界》2004,(4):117-129
近年来 ,学术“造假”和“打假”现象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这一状况现已蔓延到了古籍整理领域。北京大学出版社所出《十三经注疏》(整理本 )获“国家图书奖”第五届提名奖名不符实 ,其中由浦卫忠整理的《春秋公羊传注疏》存在严重的抄袭问题 ,我们认为古籍整理也应遵守学术规范  相似文献   

15.
对学术研究实施量化管理是造成“量化模式崇拜”的直接诱因。改革和完善高校学术体制建设,一是高校教师应加强自律意识,自觉维护学术道德;二是建立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学术评价标准;三是建立健全符合各学科发展特点和规律的学术评价体系;四是重视学生在学术体制建设中的广泛参与作用。  相似文献   

16.
学术繁荣需要学术批评,学术批评推动学术繁荣。或者说,真正的学术繁荣离不开健康的学术批评,健康的学术批评有利于学术繁荣,这已为古今中外学术史所一再证明。可是,这样一个常识,在今天还需要有大声疾呼。这不仅是因为时下从总体上说有关部门对于开展学术批评还重视不够、推动不力,而且还因为存在许多非学术因素的干扰以及学界中人对于学术批评的担忧、误解和非难。 最近在学术批评网上拜读了四川大学教授罗厚立(罗志田)先生的《打倒与建立:也说学术打假》以及杨玉圣先生的回应文章《学术打假、学术批评与学术建设-与罗厚立先生商…  相似文献   

17.
一   2 0世纪中国学术在很大程度上是西学冲击的产物 ,对西学的回应成为 2 0世纪中国学术的主要特征。这场冲击的影响之大 ,只要看一看下面这个简单的事实就足以明白了 ,那就是 :今天 ,我们早已完全习惯于用西方现代学术的范畴和标准来衡量一切学术 ,特别是中国古代学术。比如说 ,我们已经完全抛弃了“中学”中过去特有的以“六艺”为核心、以“四部”为框架的学术分类体系 ,而完全采用了哲学、伦理学、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社会学、文学等一系列西方现代学科范畴。当我们谈论中国古代学术思想的时候 ,常常使用的一些名词是“中国哲学…  相似文献   

18.
新闻与法浅论——"夹江打假案"回眸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要严格遵守国家的各种法律、法规,不得作出任何与之相左和背离的报道,更不能与新闻代法去进行“新闻审判”。1995年发生的“夹江打假案”所引起的社会“轰动效应”,是新闻侵权、越权,以舆论干扰司法审判的一个典型事例,值得理性反思、研究和探讨,并引以为戒。  相似文献   

19.
杨曾宪 《学术界》2002,(5):141-151
1990年代以来 ,面对文科学术腐败、学术失范和泡沫学术〔1〕泛滥局面 ,有关学术打假、学术规范重建等问题的讨论一直是学界热点。到王铭铭抄袭案被揭露 ,这一热点更变成新闻焦点 ,各界有识之士痛心疾首之余 ,纷纷发表高见 ,寻求对策。笔者虽身处学界边缘 ,多年来孤自从事美学哲学研究同时 ,也在观察思考这些问题 ,现将有关文科危机与困境的一己之见坦陈于此。旁观者清 ,这或许有助于中国文科学术走向真正的繁荣。文中涉及的三个概念 ,“泡沫学术”是对文科危机的描述性概念 ,“人海学术”、“混沌学术”则是我对文科危机与困境的分析性概念 …  相似文献   

20.
学术媒体期待制度创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曾军 《云梦学刊》2004,25(4):24-25
这些年,关于学术发展、学术规范、学术反腐打假的讨论使得作为学术成果承载工具之一的学术媒体成为备受关注的对象。常言道,“学术乃天下之公器”,而学术媒体,如今可说是学术之公器,学术界中的问题往往通过学术媒体得到反映,而学术媒体一旦出了问题,则会令整个学术界遭殃。从目前的讨论中,大家不约而同地把批判的目标指向了“核心期刊”制这一体制性障碍上,激烈者说,应该彻底废除“核心期刊”制;平和者说,“核心期刊”制作为评价学术媒体的机制有存在的合理性,但应该将之从对论文质量的评价标准中剥离出来。在我看来,无标准的学术评价无政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