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专业、面试、心态是申请美国奖学金最重要的因素连续几天,尼尔斯签证事务所接待了好几个人咨询关于美国学校奖学金的问题,虽然留学美国越来越便利了,但从经济角度来看,对于工薪家庭仍然是个不小的负担,如果能申请到奖学金就不一样了,学生在国外也不用太过辛苦地打工。 相似文献
3.
美国大学学费比较昂贵,所以在美国上大学除了由家庭提供一定的经济支持外,还应申请奖学金或贷款。虽然银行向学生提供的贷款利息极低,并可在毕业后的 相似文献
4.
5.
美国大学的奖学金从数量上看不少,但其中一大部分是给其本国学生的,只有一少部给国际学生。尽管竞争激烈,每年仍会有相当一大批中国学生凭借自己的实力,能够拿到全奖。对于中国学生来说,知道怎样才能博得校方好评把奖学金发给你,是最重要的。在申请奖学金的过程中,有一种误区是:很多中国学生认为,只要有了高分的TOEFL、GRE或GMAT就一定能申请到奖学金。其实,美国学校更欣赏申请人的整体素质而不是单一的考试成绩:具有优异的TOEFL、GRE或GMAT成绩的申请者应考虑如何使自己的成绩更具有说服力,而成绩并非十分优异的申请… 相似文献
6.
美国大学的奖学金从设立目的来说有两种,一种是以需求为基础的奖学金(Need-basedScholarship),另一种是以优秀为基础的奖学金(Merit-basedScholarship)。前者是以学生家庭经济状况为依据,不看学生学习成绩如何,授予在经济上有需要的学生;而后者是授予优秀学生的,有些优秀学生家庭很富有,但仍然获得了全奖。很多学校在录取新生时就受理以需求为基础的大量奖学金申请;而申请以优秀为基础的奖学金则需依据学生的在校成绩来颁发。美国的需求奖学金和优秀奖学金名目非常繁多,全靠潜心去了解,甚至挖掘,有的每年只给一、二个名额,… 相似文献
7.
8.
正美国高校录取率下降的"寒流",就连那所培养了令哈佛、耶鲁都感到"惊喜"的学生的上海复旦附中都感受到了。2007年,汤玫捷成为《纽约时报》特别报道版的主角,而她的中国母校——复旦附中,也在那时被更多美国人所知晓。这所学校完善的对外交流系统曾多次受到美国知名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林清玄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6,(8):1-1
与几位演员在一起聊天,谈到演戏的心得。有一位说:“我喜欢演冲突性强的人物,生命有高低潮的。”另一位说:“怪不得你演流氓演得好,演老师就不像样子。”还有一位说:“每次演悲剧就感觉自己能完全投入,演得真是悲惨,可是演喜剧就进不去,喜剧的表演真是比悲剧难呀!”另外一位这样答腔:“那是由于在本质上,人生是个悲剧,真实的痛苦很多,真实的快乐却很少。”大家七嘴八舌地讲自己对演出与人生的看法,却得到了两个根本的结论。一是不管电影、电视或舞台,演流氓、妓女、失败者、邪恶者、落拓者总是容易一些,也可以演得传神,那是因为大家对坏的形… 相似文献
13.
15.
1998年10月20日,我成为了一名社区工作者。从最初的一个每天与机器打交道的下岗女工,经过十年的磨砺,锻炼成长为一名社区负责人。十年社工路,最难是坚持,一路走来,我感到我的选择是正确的,我无怨无悔。我分管过环境卫生、计划生育、民政福利、人民调解和党务工作,也经历了人生的酸甜苦辣。通过十年的社工工作,我总结出了一些经验:社工就是要做居民的知心人;社工要做育龄妇女的贴心人;社工要做群众的娘家人。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