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现象,这种不平衡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及其治理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基于外部治理环境视角,研究盈余管理的区域分布特征及规律,采用2003-2009年沪深两市836家上市公司数据,运用OLS回归方法检验了不同地区外部治理环境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了公司治理在薄弱的外部治理环境中发挥的替代保护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基于经济地理学的角度,我国各地区的外部治理环境和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存在显著的局域空间集群现象,分布特征有规律可循,即东部地区外部治理环境最好而企业的盈余管理程度最低,中部地区外部治理环境一般,而企业的盈余管理程度也居中,西部地区的外部治理环境最差且企业的盈余管理程度最高;(2)外部治理环境因素显著影响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市场化程度越高、政府干预程度越低、法治水平越高,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越低;(3)公司治理水平的差异会显著影响外部治理环境因素对盈余管理的关系,公司治理水平的提高可以有效减轻外部治理环境对盈余管理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
龚朴  严也舟 《管理学报》2009,6(10):1347-1353
采用中国A股上市公司2003~2005年的数据,考察了治理环境对公司股权集中度和董事会独立性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地区治理环境指数与公司股权集中度显著负相关,上市公司所处地区的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程度越低、法治化水平越高,公司的股权集中度越低,但在非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样本中,这种相关性不显著;地区法治化水平与公司董事会独立性显著正相关,上市公司所在地区的法治化水平越高,公司董事会独立性越高;上市公司所在地区的政府干预经济的程度对公司董事会的独立性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现阶段,民营企业寻求政治身份成为比较普遍能够接受的行为方式。本文从民营企业实际控制人的政府背景出发,将民营化上市方式、成长性、控制权等特征纳入研究模型,研究政治关系作为一种非正式的制度对民营企业融资规模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实际控制人政府背景强度对企业融资规模的影响。研究发现实际控制人政府背景与融资规模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背景强度与融资规模正相关,但是结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基于法与金融理论和管制俘虏理论,外部治理环境和行业管制对企业的过度投资行为有一定的影响.在定性分析不同行业管制情况下外部治理环境与企业过度投资关系的基础上,选用2001年至2010年沪深两市的非金融类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描述上市公司过度投资区域分布特征,构建外部治理环境与过度投资关系的OLS回归模型,分别以管制行业和非管制行业样本对OLS回归模型进行分组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管制行业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分布呈现局域空间集群现象,非管制行业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分布尚无规律可循.在管制行业中,外部治理环境(政府干预程度、法治水平、金融发展水平)对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程度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在非管制行业,外部治理环境(政府干预程度、法治水平、金融发展水平)与过度投资呈显著正相关.进一步研究表明,在外部治理环境因素中,各地区的法治水平对上市公司过度投资行为的影响效应最大.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股改之前七年内引发控制权变更的非流通股协议转让事件为样本,区分本地并购与异地并购、相关并购与多元化并购,对实际控制人通过转让控制权攫取私有收益的程度进行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实际控制人,以及普遍受到地方政府干预的非政府实际控制人将控制权转让给异地、异行企业时获得的转让溢价更高;支付较高控制权转让溢价的并购方实施内幕交易的程度更严重,获得的累计超额收益更多。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我国上市公司对审计委员会制度的自愿性治理需求这一特殊视角,系统地考察了蕴蓄不同代理成本的终极控制人特征对审计委员会需求的决定方式与后果。实证研究发现:(1)第一大终极控股股东控制权比例(V)与审计委员会(AC)的引入概率之间呈现显著负相关关系,但在现金流量权与控制权分离严重(CV≥20%)的公司中表现为显著正相关关系,而其现金流量权比例(C)与审计委员会的引入概率之间表现为正相关关系,但并不显著;(2)给定终极控制权比例(V),其对审计委员会需求的抑制作用,在终极控制人的不同产权性质之间表现出显著差异:政府控制的公司比非政府控制的公司更为显著,地方政府控制的公司比中央政府控制的公司更为显著;(3)即便是同为政府控制者,在其不同控制权行使方式下,进一步衍生出抑制效应的差异,即: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参与控制权行使的公司比国有实业公司参与控制权行使的公司更为显著。这些发现意味着,不仅一般意义上的股权结构(集中程度)影响着我国上市公司对审计委员会的需求动因,而且施予其法律形式背后的深层经济实质因素,如控制权性质、行权方式等,进一步抑制或激发了对审计委员会的需求。  相似文献   

7.
实际控制人对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分配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以2004-2006年沪深证券交易所的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对实际控制人与现金股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证实,实际控制人通过IPO的方式获得上市公司的控制权同现金股利显著正相关,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同现金股利显著正相关,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发生分离和采用金字塔控制方式同现金股利显著负相关。而且,与通过非IPO的方式获得上市公司控制权的实际控制人相比,通过IPO的方式获得上市公司控制权的实际控制人其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对现金股利的影响更加显著,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发生分离和控制方式为金字塔时发放的现金股利更多。  相似文献   

8.
控制权结构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作为治理结构影响财务决策的重要方面,随着治理机制中不同利益主体代理冲突的演化而被不断赋予新的研究内涵。基于股权分散和集中两种公司治理模式,本文首先在理论上阐释了企业实际控制人通过资本投资攫取控制权私利的实质;然后,从实际控制人利益动机、控制权结构和资本投向三个方面系统评述了资本投资的控制权私利攫取机制和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设置特征和控制权配置格局,探析了不同类型的控股股东通过资本投资攫取控制权私利的动机、能力和实现条件;最后,从资本投向之间的挤占、资本投资的结构异化和控制权结构的设置等方面指出了未来该领域的研究趋势及其对我国上市公司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正>实体企业是我国经济的根基,但当前实体企业具有“脱实向虚”的趋势。本文依据我国2010-2022年间A股上市非金融企业的相关数据,研究实体企业金融化、企业数字化转型、与审计定价之间的关系。实证研究表明:实体企业金融化会显著提高审计定价;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具有调节效应,抑制了企业金融化提高审计定价;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金融化对审计定价的正向影响在非“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中更为显著。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视角,丰富了企业金融化经济后果的研究,也为政府防范经济“脱实向虚”,以及企业降低审计费用,提供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0.
行业协会存在两大可能的控制权主体:政府和会员。二者围绕行业协会控制权展开博弈。同时,不同控制权配置会带来不同的组织目标、委托代理成本和组织效率,组织效率的高低反过来又会在影响政府他痰盂与会员控制权博弈的最终结果。本文认为,政府控制型行业协会无法成为一个以会员利益为根本目标的组织。本文对中足协和中超杯“资本革命”案例的研究发现,正如其他政府控制型行业协会一样,尽管政府将中足协组织目标定位为同时兼顾“协助政府”和“服务会员”,事实却证明政府控制的中足协在组织目标和组织效率两方面都无法实现对会员利益的保护,最终只会导致会员的退出或者行业协会的事实性失效。  相似文献   

11.
管理控制与和谐控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本文指出由于委托代理理论的前提假设不合理,因此从这一角度研究管理控制存在着难以克服的局限性.然后在和谐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和谐控制的概念,指出了其与小团体控制的差异.最后阐明了和谐控制的意义及其与企业文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Samuel Eilon 《Omega》1982,10(3):223-231
  相似文献   

13.
战略控制方法的沿革与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管理控制方法和战略控制方法的比较研究,界定了战略控制的研究重点,指出面对复杂性的战略控制问题是目前研究的重点,对目前面对复杂性的战略控制方法进行了评述,认为技术和方法上的突破能够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14.
内部控制对操作风险控制的激励性经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操作风险正上升为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风险,操作风险控制也成为银行管理的主要内容.银行内部控制是操作风险控制的主要措施.即操作风险控制的绩效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内部控制的完善程度.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大力推广和实施内部控制制度.以期预防和抑制操作风险的危害.结构方程模型可以对内部控制的绩效提供实证检验.同时揭示了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控制过程中的若干现实性问题.  相似文献   

15.
进入权与组织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深入讨论了R-Z理论的两个核心概念:进入权和人力资本专用性投资,指出进入权的配置过程伴随着代理人进行专用性投资和委托人持续控制的过程,而组织控制构成了委托人对进入权配置过程进行持续控制的基础。委托人必须借助组织控制限制代理人的讨价还价能力,一个关键途径就是减弱代理人拥有的不对称信息优势。  相似文献   

16.
李成东 《经理人》2011,(8):102-103
哈佛大学有一堂非常知名的关于公平和正义的公开课,Michael Sandel教授开出了一个让听众非常艰难的选择:“假设你是一名电车司机,你的电车正以每小时60英里的速度在轨道上飞驰。在轨道的尽头,有5名工人正在施工。你想让电车停下来,却发现刹车坏了。你感到绝望,因为如果电车撞向N5名工人,他们全都会死。这时你突然看到,  相似文献   

17.
控制权转移与企业业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利用1997-2001年发生控制权转移的企业为样本,运用因子分析方法,研究了控制权转移与企业业绩之间的关系,创新性地对企业业绩从盈利性和增长性两方面进行分解评价,并进一步辨识了并购行为的特征。研究结论:(1)与市场整体水平相比,控制权转移企业中业绩较好的企业占27%,业绩较差的占22%,业绩中等的占51%;(2)控制权转移虽然能短暂地提升业绩,但并不能长久提升;业绩短暂提升是通过业绩增长实现的,而企业盈利能力始终没有提升;(3)控制权转移的财务性并购特征高于战略性并购特征。  相似文献   

18.
IT外包的控制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波 《管理学报》2005,2(5):572-575
通过对IT外包不同类型控制机制的分析,指出IT外包的控制机制是价格控制、权力控制和信任控制的结合,但是对应于不同的外包类型,控制机制各有侧重,即市场型外包、伙伴型外包、内包的控制机制分别基于价格控制、信任控制和权力控制.  相似文献   

19.
俗话说:“人上一百,形形色色。”并不是所有的下属都是顺从、服从领导,积极执行领导意图的,下属中不乏傲慢之人。傲慢的下属,大多有某些特长,有一种超过他人的优越感,常常表现为自以为是、盲目自信,说话硬中带刺,做事我行我素,对领导、对同志不屑一顾。其缺点……  相似文献   

20.
The standard dual‐self model of self‐control, with a shorter‐run self who cares only about the current period, is excessively sensitive to the timing of decisions and to the interpolation of additional “no‐action” time periods in between the dates when decisions are made. We show that when the shorter‐run self is not completely myopic, this excess sensitivity goes away. To accommodate the combination of short time periods and convex costs of self‐control, we introduce a cognitive resource variable that tracks how the control cost depends on the self‐control that has been used in the recent past. We consider models with both linear and convex control costs, illustrating the theory through a series of examples. We examine when opportunities to consume will be avoided or delayed, and we consider the way in which the marginal interest declines with dela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