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非人类中心环境伦理的建立需要在理论上对传统的伦理思想有一些重大的突破。从历史上人类道德意识发展的趋势看 ,人们将道德关怀的范围扩展到人类之外是有可能的 ;但从道德行为的性质看 ,非人类中心的环境伦理得面对一些重要的理论难题。解决这些难题的关键 ,不在于根据既有的伦理原则进行逻辑的推衍 ,而在于人们通过跟非人类生命形式的沟通而建立起与它们的认同。这种认同在程度和范围上受到的限制意味着非人类中心的环境伦理可能也只能在有限的意义上建立。  相似文献   

2.
"环境进入伦理"必然涉及环境伦理学史的基本论争,即人类中心论与非人类中心论之争.作为两种相互对立的道德哲学方案,其论争是从根本上处理哲学问题和文明问题的尝试.它作为"环境进入伦理"的基本问题之争,实际上指向了文明之演进、哲学之转变、实践哲学与哲学实践之突破、人之类型的转变以及建立在生态基础上的实践方式之确立.从这一意义上看,环境伦理学不是人类中心论与非人类中心论的非此即彼,而是"思"入"环境一伦理之论题"并进而探索"环境进入伦理"在实践视阈中呈现的道德世界观之改变与伦理世界观之转变的实践的哲学或哲学的实践.  相似文献   

3.
4.
本文叙述了加拿大企业伦理学的发展近况。与美国联系密切的加拿大,企业伦理学也一直保持着稳定发展的势头。但由于该国特殊的国情,使企业伦理学的发展具有更多的社会政治和社会经济的因素。近年来,由于世界经济和文化交流的日趋频繁,加拿大的企业伦理学无论是在理论上或实践中,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相似文献   

5.
郑红娥 《学术交流》2003,(3):106-110
目前 ,学术界在建立怎样的环境伦理学这个问题上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但由于对讨论的前提———可持续发展存在着比较片面的理解 ,使得两者的讨论各执一端 ,无法为可持续发展观提供合理的伦理指导。非人类中心主义主要局限于对可持续发展作理念层面的理解 ,提供的是世世代代在可持续发展中长期奋斗的目标。人类中心主义主要局限于对可持续发展作战略层面即现实层面的理解 ,提供的是在现实中执行、贯彻的目标 ,因为人类尚需要为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困境做出努力。可持续发展伦理应该综合两者的观点 ,在理念层面要逐渐消融“人类的中心” ;在现实层面贯彻执行“现代人类中心主义”。  相似文献   

6.
现代技术伦理学的理论可能与实践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首先提出了现代伦理学的必不可少的原则,然后根据这些原则概述了程序伦理学,论证了它的理论可能性和社会意义。这种伦理学并不涉及“美好生活”问题,而是一种以非暴力方式解决由于人们的“美好生活”观的多样性而产生的社会冲突的方法论。作者将这样的伦理学同现代技术发展联系起来,从而规定了技术伦理学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主权国家缺乏环境伦理是当前国际环境治理困境的伦理价值根源。国际环境治理的世界主义诉求需要具有整体主义和强制性理论特质的环境伦理。维持地球生命力和环境正义是国际环境治理的两条基本环境伦理原则。在实践中,环境伦理推动国际环境治理的"路线图"由国际环保组织建立、伦理理念传播普及、伦理规范制度化和自觉践行伦理规范这样四个阶段构成。中国在践行环境伦理参与国际环境治理中采取了积极的行动。  相似文献   

8.
环境伦理学研究中的几种伦理境界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成 《唐都学刊》2006,22(5):37-41
环境伦理学的产生和发展来自对西方传统伦理学的批判和超越。从对传统的强人类中心主义的伦理学的批判到弱人类中心主义的伦理学,西方传统伦理学不得不将自然资源和环境纳入到伦理学的研究视域中,体现了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伦理应对,这无疑是人的伦理境界的进步。而从动物解放/权利论到生物平等主义、再到生态整体主义,伦理的对象已逐步从人及其社会扩展到了动物界、生物界以及整个生态系统;尽管这使人在自然中的地位越来越低,但人的伦理境界也在被不断提升,充分展示了人的伦理潜力和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伦理追求,体现了人对自身的超越,也为生态环境问题的最终解决提供了伦理支持。  相似文献   

9.
学术界流行一种看法 ,认为德国社会学家韦伯所说的“存心伦理学”和“责任伦理学”是相互对立的 ,而康德的伦理学是存心伦理学之典型。有人据此反对同时藉康德的“道德自律”及“存心伦理学”与韦伯的“责任伦理学”来诠释儒家思想。本文透过对相关文献的分析证明 :韦伯对存心伦理学的批评并不适用于康德的“存心伦理学”。康德的“存心伦理学”与韦伯所谓的“责任伦理学”不但不形成对立 ,甚至可以涵蕴它。本文也指出 :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主流思想基本上包含两个伦理学面向 ,这两个面向分别对应于康德的“存心伦理学”与韦伯的“责任伦理学”。  相似文献   

10.
环境问题和由此引发的生存困境是人类面临的时代问题,环境伦理是以深层文化的现实性去关切人类的存在,规范人类的思想与行为,协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它不但体现了人类为自身的存在寻求安身立命之本,而且表达了人类期望伦理或道德能够成为解决这一时代问题现实力量的理论设想.作为一种生存关切,环境伦理是回归现实生活世界的形上关怀;是实现人之为人的理论域义,更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实践路向.其所蕴涵的人文情怀并不是由某种逻辑规定性确定的,而是由一种更为直接和感性的生存论承担起来的,并内涵于由环境伦理所启发的生活实践和人类自身的精神建构中.环境伦理理论品格的当代彰显必将对人类协调处理与自然的关系发生潜在的和持续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Gray M, Coates J. Environmental ethics for social work: Social work's responsibility to the non‐human world This lead article in this Special Issue begins discussion on an environmental ethics for social work and raises arguments as to whether and, if so, why social workers have duties, obligations, responsibilities and commitments to the non‐human world. It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the field of environmental ethics in searching for a moral stance to affirm an environmental social work. To what extent should social workers engage in fundamental geopolitical issues concerned with climate change, global warming,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pollution, chemical contamination,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disaster management, pet therapy, wilderness protection and so on and, if so, why and how? Are these issues incidental and peripheral and only of concern when they impact upon humans or do social workers have a responsibility beyond human interests? What i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non‐human’ for social work? The article explores the terrain of the burgeoning field of environmental ethics to determine whether convincing ethical grounds for environmental social work might be found beyond hortatory claims of what the profession ought to be doing to address environmental concerns.  相似文献   

12.
怀特海批判性地继承了莱布尼兹的视角主义,认为宇宙由可以相互映射的视角构成;自然具有内在的审美重要性.从怀特海的视角主义出发,不仅可以像米德和哈贝马斯那样发展出强调视角转换的社会伦理学,还可以为环境伦理学奠定基石.  相似文献   

13.
焦阿强 《学术交流》2003,3(4):50-53
伦理道德作为一种无形资源和内在约束介入经济生活 ,柔性地调节资源配置 ,降低交易成本 ,对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具有重要作用。建构现代经济伦理观 ,打破传统的经济数学研究模式 ,注重经济伦理观在经济运行中的催化效益 ,是当代经济发展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14.
国外环境经济理论研究综述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对当前国外环境与资源经济理论研究进行了概括性的描述 ,总结了财产权问题、可持续性问题以及环境与资源的价值评估问题等 9个方面的研究概况 ,以期对当前中国环境管理实践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5.
The random preference, Fechner (or white noise), and constant error (or tremble) models of stochastic choice under risk are compared. Various combinations of these approaches are used with expected utility and rank-dependent theory. The resulting models are estimated in a random effects framework using experimental data from two samples of 46 subjects who each faced 90 pairwise choice problems. The best fitting model uses the random preference approach with a tremble mechanism, in conjunction with rank-dependent theory. As subjects gain experience, trembles become less frequent and there is less deviation from behaviour consistent with expected utility theory.  相似文献   

16.
人类最早的时尚就是从着装开始的,在当今时尚产业链中,时装仍占据着不可动摇的地位.负 担着时尚不断变化的时代风标和外在表达.而全球四大时尚之都相对于时装来说也是各有特色.巴黎是高级时装的发源地,世界时尚设计和信息的发布中心.米兰是高级成衣发源地,世界一流的面料制造基地.伦敦具有悠久的纺织业传统,是经典男装的制造中心.纽约的高级成衣、休闲装、运动品牌居全球领导地位.世界四大时尚之都塑造了各具特色的时尚文化与时尚经济,成为举世公认的世界级时尚中心.  相似文献   

17.
姚卫群 《南亚研究》2009,(4):99-111
佛教和婆罗门教中的修行理论是两教宗教体系中的重要内容。这些内容的一些核心观念发源于印度古代圣典吠陀奥义书,在后世又不断丰富。两教的修行理论涉及宗教戒律及伦理思想的内容,也涉及禅定或瑜伽的内容,并且与两教的世界或人生现象的主要哲学观念相关。比较和分析这方面的内容对于在总体上把握印度宗教文化的基本特征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当代西方性伦理学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介绍了当代西方性伦理学关于婚外性行为的研究状况。全文共分三个部分 :一、关于性伦理学的基础理论和原则 ;二、关于婚外性行为的三种不同观点 ;三、传统观点和性自由主义之间的争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