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南方尤其是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产生的创世史诗群落,是世界罕见的文化奇观.创世史诗产生的基础之一是创世神话,然而,在世界很多国家地区或民族那里,为什么并未在创世神话的基础上形成创世史诗呢?除创世神话之外,创世史诗的形成还有其必备的基础条件及其历史动因.  相似文献   

2.
世界原始创世神话的创造类型与文化底蕴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创世造人神话属释源神话,包括宇宙起源神话和人类起源神话。其内容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宇宙的初始状态;第一个事物的出现;相继出现的事物的创造途径;神与人的联系;神与神、人与人及人与神之间的关系;人具有的特点;人在这个世界上的地位等。创世造人神话是人类先民对万物起源的深深思索和郑重的解释,是人类对世界和自身的一种终极探寻。  相似文献   

3.
20世纪中国少数民族创世神话经历了起步、发展和沉寂期后,在改革开放后取得了新的进展。近三十年的少数民族的创世神话研究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一是少数民族创世神话史料整理时期;二是少数民族创世神话理论方法探寻期;三是少数民族创世神话全面繁荣期。本文将对这三个时期做了较为全面的勾勒与评述,以彰显中国学者在少数民族创世神话研究方面的贡献与不足。  相似文献   

4.
西南少数民族在历史上创作的许多创世神话至今还在少数民族地区传诵,这些神话传说除了具有文学价值之外,还具有重要的规范价值.人类学经典作家对神话的规范价值有丰富的论述,这些论述为西南少数民族创世神话在法律层面的研究提供了一条新的路径,即通过创世神话的研究,探究早期社会的规范,发现现实社会中的“活法”,揭示规范变迁的过程,从而重新认识创世神话的规范价值.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现代文学中,母神型自然人形象在自然人的世界中构成了独特的风景。徐坤的中篇小说《女娲》中的李玉儿就是典型的母神型自然人,旺盛的生殖力与存在的自然性是其本质特征,而最终由生育母神向恐怖母神的蜕变则展示了其固有的界限。由此,我们可以形成对母神崇拜这种自然精神的反思。  相似文献   

6.
壮族敬崇(女米)洛甲。侗族敬崇萨天巴。瑶族(布努瑶)敬崇密洛陀。她们都是创世女神。“(女米)”,壮语,“母亲”的意思;“萨”,侗语,“祖母”(即“母之母”与“父之母”)的意思;“密”,布努瑶语,也是“母亲”的意思。确切地说,(女米)洛甲、萨天巴与密洛陀都是创世母神。壮族人民塑造的创世女神是什么样的形象呢?从流传于广西东兰一带的祀神古歌《(女米)洛甲》所唱颂的来分析,她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巳搜集到的部分(详见附录)唱颂了这位母亲  相似文献   

7.
北方满族阿布卡赫赫,南方壮族女米洛甲,苗族蝴蝶妈妈都是创世女神,本民族伟大的始母神,这是三位女神之共性。有五方面差异:女神出世的差异,神力、神格、在民间信仰中的差异,以及萨满教、麽教、巫教之差异。差异源于:满族先民乃猎牧民族,水泡泡图腾;壮族先民乃水田农耕稻作民族,花图腾;苗族先民乃水田农耕和山地农耕稻作民族与造林民族,蝴蝶图腾。  相似文献   

8.
民族志资料表明,侗族称"万物之母"萨玛神为"玛"(Means/mah323)①,古希腊神话亦称"大地女神"该亚为"玛"(Ma/ma31)两者读音相近,意义相通约,都指祖母.不过,作为古希腊文明源头的"大神母"神话,譬如"玛"神化身的"大地之母"神话,因古希腊文明断隔的原因,其意义蕴含亦随之消歇;而偏居我国西南一隅自称"干"(Gaeml/k m55)的族群社会的神话记忆基础,尤其是有关"大神母"萨玛神的"无意识"记忆基础,却从古至今一直影响着这个民族的认知行为及其所指认的意义世界,譬如影响着这个民族对人类性别角色的社会分工与男女地位的差别的思考,对女性话语与"女性书写"(Ecriture feminine)②的持守与选择.基于此,以文化自觉的责任意识,重新审视具有阐释性功能与反映人类社会历史信息的"大神母"萨玛神隐含的"意义体系"③,无疑具有现实的启示意义④.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探讨了哈萨克族的创世神话《迦萨甘》(创世)和《神与灵魂》中的游牧民族的文化特征和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及其对哈萨克人思想观念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每个民族的创世神话都对本民族的文化和思维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有的甚至作为文化原型植根于上下千年的民族文化嬗变之中。盖娅是古希腊创世神话象征大地的创世之神,盘古是中国古代创世神话开天辟地的创世之神,二者在创世模式上颇具相似之处。虽然都是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盖娅与盘古的现代命运却大为不同。早在上世纪下半叶,西方自然科学界便将盖娅的意象引入地球生理学的研究,形成了"盖娅假说"。与之相比,盘古的意象在现代的价值转换这一课题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在西方自然科学局部复魅的同时,中国的生态研究却尚未充分利用本土资源形成独具特色的理论话语。本文通过对比盖娅的崛起和盘古的消逝,旨在分析探究神话意象在生态审美中的发展前景,并为以盘古为代表的中国古代文化资源的觉醒和崛起,为中国生态美学建构本土话语提供一个思路。  相似文献   

11.
神话与宗教的关系是紧密相连的,北方草原民族神话产生于原始萨满教,发展流传的过程中吸收了外来宗教的思想观念。几经变迁过后,我们今天见到的已不再是原生的草原神话,它们无论在宗教观念的表现与传达,还是对社会历史发展过程的反映等方面都呈现出一定的变化轨迹。在诸多草原神话中,创世神话的宗教演变痕迹更为明显。在神话中,创造神从形象到创世行为表现或隐或显地经历了从原始宗教到外来宗教的历史演变。  相似文献   

12.
混沌寓言被作为创世神话对待,国外始自美国学者吉拉道特《早期道家的神话与意义》一书,国内始自袁珂先生,叶舒宪先生的研究最后予以确认,并将这个神话与中国古代人日礼俗联系在一起,证明后者也有远古创世神话为底本。其后的研究多在确认混沌创世神话性质的前提下,致力于探讨其哲学与文化内涵,以及从比较文化学角度研究中外神话与文化在起源阶段的异同。笔者发现混沌创世神话与"瞽叟生舜"后面掩藏着的商人创世神话在原型意象结构上有内在的一致性。现有研究成果在人日礼俗是否具有创世神话性质、是否与混沌神话有内在相关性、古代文献中几个不同的混沌形象之间的关系如何、混沌创世神话的重构是否能有神话的故事形态等方面,尚有继续研究的空间。  相似文献   

13.
在中西创世神话比较的视野中 ,笔者对鲁迅《故事新编》中取材创世神话的三篇小说《补天》、《奔月》、《理水》进行了研究 ,认为其神话人物形象既对东方人神和谐的价值取向有所继承 ,同时又体现了在西方文化影响下的个性色彩  相似文献   

14.
《圣经·创世记》开头载有两篇创世神话,它们对宇宙初始状态、创世顺序和方式的记叙各不相同,文字风格和神的名字也不一致。这是因为,二者出自不同的作者,形成于不同的地区和时间,写作目的也明显有别。其中第二篇产生较早,意在论证大卫血统的神圣起源,表现从伊甸园开始的神人关系史;第一篇产生较晚,于犹大王国沦亡后(公元前586年以后)呼吁族人忠于信仰,严守以安息日为代表的犹太礼仪,以维持民族的生存,推动复兴大业的进行  相似文献   

15.
涂山氏与女娲之间有很多类似性.她们都是古代南方的女神、都是禹的妻子、都是婚爱生殖之神、都是石神、都曾经被碎尸.因此,可以断定两者在远古夏人原初神话中本是同一个神祗,只是在后世的流传过程中被分离了.涂山氏女娲在夏人创世神话中具有重要地位,她生育了天空之神启、创造了人类、给人类制定了婚姻法规,她战胜了共工头触不周山导致的宇宙大灾难,最后她被儿神启杀死碎尸,尸化诸神万物,完成了夏人神话创世最后一环.  相似文献   

16.
京族神谱,记录京族民间信仰的核心部分。神谱,是民族神话学和民间信仰学的基础工程之一,也是进行民族研究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中国神谱,应该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即从中国各族神话和中国各族民间信仰习俗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中国神话是由中华民族大家庭里56个民族及其先民的神话,各自发展并相互交流、影响、融合、发展而来的。其中既有狭义神话中的神,即人们在原始社会,通过原始思维不自觉地把自然界和社会生活加以形象化、人格化的神,又有广义神话中的神,即包括奴隶社会、封建社会里发展起未的仙话传说中的神仙、民间宗教和人为宗教中的神、本民族民间神、受外民族神话影响而又本民族化了的神、民间信仰中将一些有功于本民族本地区民众的  相似文献   

17.
中国日月神话的象征原型考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中国的日月神话中,蕴涵了一个由象征原型建构起来的民族精神模式:一是太阳神话的象征原型,由日神帝俊转化而成的三足"踆乌",熔铸了父神创造万物的理性进取精神;二是月亮神话的象征原型,由月神常羲转化而成的母神嫦娥以及作为生殖神的蟾蜍、兔子,整合了母神通过生育而实现的种族不死的永恒精神,汉魏六朝之际形成的桂与吴刚神话,则把这种追求永恒的精神落实到了个体之上;三是日月和合的象征原型,它代表了刚刚摆脱无意识之"水"后所形成的对永恒之进取的文化新人的产生.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中国创世神话类型方面的成果进行述评,从20世纪初日本学者高木敏雄对中国盘古创世神话类型的认定,到近30年中国学者对中国神话类型越来越细致多样的区分,介绍它们的主要构成,并简评其价值与不足。同时提出,中国古代创世神话作为中国文化的源头,很可能有一种跨越并贯穿上述学者区分的所有各种类型的一个主导型类型,这个主导型类型可能就是世界祖宗型。  相似文献   

19.
傩公傩母是我国南方众多民族傩坛中供奉的主神,傩公傩母神话则是广泛流传于我国西南各民族中的一则洪水神话,它与傩文化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文章以桑植土家族还傩愿为例,试图通过分析当地流传的傩公傩母神话,探讨出其折射出的傩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0.
西南少数民族流传着无数创世神话,这些神话反映了西南少数民族先民对天地、万物、人类来源的认识。用哲学眼光审视,这些认识包含着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体现着西南少数民族先民的世界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