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伟大的爱国主义者、著名的国务活动家、中国共产党的忠诚朋友、中国藏传佛教的杰出领袖、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佛教学会名誉会长、第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大师,在主持日喀则市扎什伦布寺第五世至第九世班禅遗体合葬灵塔祀殿——班禅东陵扎什南捷开光典礼后,因操劳过度,心脏病突发,不幸于1989年  相似文献   

2.
正当我们关切地注视着班禅大师此次的西藏之行,为他在日喀则主持五世至九世班禅遗体合葬灵塔祀殿——班禅东陵扎什南捷开光典礼取得圆满成功而高兴的时候,1月28日,突然传来班禅大师因操劳过度,心脏病突发,不幸病逝的噩耗,无不感到极为震惊和万分悲痛! 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副委员长的逝世,使我们国家失去了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和著名的国务活动家,藏族人民失去了一位杰出的爱国宗教领袖。这是我们国家的一个重大损失,是包括藏族人民在内的全国各族人民的一个重大损失,也是民族和宗教工作的一个重大损失。  相似文献   

3.
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1938—1989)是中国藏传佛教杰出的领袖,伟大的爱国主义者,著名的国务活动家,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忠诚朋友。1989年1月9日,十世班禅大师到西藏日喀则市扎什伦布寺主持五世到九世班禅大师遗体合葬灵塔祀殿——班禅东陵扎什南捷开光典礼活动,因操劳过度心脏病突发,于1月28日在日喀则市他的新宫德庆格桑颇彰逝世。在半个多世纪的人生中,班禅大师为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为藏传佛教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2019年是十世班禅大师圆寂30周年。文章从佛教经典和十世班禅大师著作入手,围绕十世班禅大师一生奉行的信仰自觉——"庄严国土,利乐有情"、倡导的修学方向——"精闻思修,善讲辩著"、付诸实践的目标——"契理契机,随顺世间"及其开创的事业后继有人——"薪火相传,续佛慧命"等主题,追思他的功德业绩,感念他的爱国情怀,研讨他的爱国思想。  相似文献   

4.
1989年1月28日,班禅大师永远离开了我们。这一突如其来的消息使成千上万的人感到震惊,难以相信;而对于我这个随大师一同赴藏的记者来说,更是一个难以承受的打击。从1月9日到28日跟随大师20天,时间是短暂的,但这20天却给我留下终生难忘的记忆。 1月9日清晨,北京西郊机场十分热闹,人们在忙碌着。今天,班禅副委员长要赴西藏参加为五至九世班禅遗体合葬而修造的班禅东陵札什南捷重建开光典礼活动。班禅副委员长身穿金黄色藏袍,高兴地同前来送行的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统战部部长阎明  相似文献   

5.
离开拉萨,翻越岗巴拉山陡峭的背脊,汽车沿着羊卓雍湖柔美的湖边前进;不久,尼玛山上扎什伦布寺古老的金顶和班禅东陵扎什南捷崭新的灵堂便映入记者的眼帘。这就是从第四代起历代班禅额尔德甩驻锡之地,西藏第二大城市日喀则。这座新兴的城市已作为拥有18个县、50多万人口、面积17万多平方公里的西藏日喀则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的中心而为世人瞩目。从这座高楼新房鳞次栉比、柏油马路纵横交错、市场商点星罗棋布的高原新城,人们不难看出,日喀则地区正在向贫穷和愚昧告别。  相似文献   

6.
第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俗名官保慈旦,公元1938年,藏历第十六饶迥的阳土虎年正月初三日出生在青海省循化县文都乡玛日村,父名古公才旦,是一个家境中衰的藏族世袭土官——文都千户;母名索南卓玛。公元1943年官保慈旦5岁时,经班禅堪布会议厅寻访认定为第九世班禅额尔德尼·曲吉尼玛的转世灵童,迎请在青海塔尔寺供养。由于原西藏地方政府中分裂主义分子的多方干扰,拖延至1949年6月3日,国民政府才明令批准为第九世班禅额尔德尼的转世灵童正身,特准免予  相似文献   

7.
英印政府分裂中国西藏的阴谋与九世班禅赴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英国外交部档案,揭露了1905年下半年至1906年初,英属印度政府策划诱骗第九世班禅喇嘛赴印会晤英王太子,拉拢、控制班禅,排斥达赖,进而控制和分裂中国西藏的一整套新政策,及其实施这一政策进行的阴谋活动情况,并对制定这一政策的背景和失败原因进行详细、客观的分析与论述。文中披露了英国档案中与过去国内传统说法不同的一些重要史实,并提出班禅赴印并非因英人以武力胁迫所致,而是受英人诱骗之故。班禅在印与印督会晤,亦非未曾谈及有关西藏的政治问题,而是向印督提出了请求给予他援助和武器,以对抗前藏等有关西藏政治的事情。作者认为,九世班禅赴印,仅是一个错误,并不影响他后来成为西藏僧俗民众反帝爱国的杰出代表。  相似文献   

8.
自佛教传入藏地,“德证兼具”之圣哲先后出现,人数众多,灿若群星,留下大量著作,论述所及范围甚广。为便于开展对西藏学的研究,继承和发扬藏族文化中的优良传统,自本期起,我们将陆续择要刊出书目,以飨读者。本期先简略介绍普敦·仁钦楚之生平事迹,及其主要著作。如有不当,敬请指正。藏历第五绕迥金马年(公元1290年),普敦·仁钦楚生于后藏夏卜麦的廓姆奈寺。父名喇嘛坚赞桑布(或曰“喇嘛察顿巴”),母名索南彭。据藏文史料,大师生性平和、谦恭、聪颖。五、六岁时,其母教他读书,能过目成诵。后从本甲木僧学历算、文字,其智识超越乃师。七岁,向大菩提楚普瓦发大乘愿。九岁,向大菩提楚普瓦求取萨迦派胜钟坛城四灌顶,受持明戒。此外,还听取、修习多种密宗奥法,成为大金刚持咒师。但大师想到应出家皈依佛教,以讲闻求取经教,以修习求取悟法。在第五绕迥的火羊年(1307年),大师十八岁时,便随译师继任堪布仁钦僧格白桑布和告知善道者索南贡布出家,听取“三藏”、“五部大论”,赴各大寺巡回辩经,因而在经典、理论方面达到学新、去讹、解惑的境界。此后,又悟到若需他熟,先要自熟,若不皈依释教修成圆满的比丘,则无法达到别解脱、取得命定的仪轨。若不取得此一仪轨,则不成其为密宗祖师及灌顶大师。自此,遍阅诸精深密宗经典。第五绕迥之水鼠年(1312年),大师二十三岁,随堪布勋努查巴白受比丘戒。此后,至楚普寺宣讲《波罗密多经》、《因明学》、《初级辩理》、《大乘阿毗达摩集论》等,并到各寺院广转法轮,先后授徒成千上万。此外,还到当时著名大译师、堪布塔尔巴尊前,以四年多的时间学音韵、梵文等,其他多种语言,则触类旁通,成为颇负盛名的大译师,将若干从未译过的印度经典译为藏文。简言之,这位“德证兼具”的大师,二十八岁时,已对闻、思、修和讲、辩、著,以及显密两宗尽皆精通,被藏地诸贤一致赞誉为“普敦·仁钦楚”。宗喀巴大师亦以普敦仁布切校阅过的译文、经传为准。其徙众有来自内地、蒙古、维吾尔、嘎地、工、藏、阿里、康区和印度、尼泊尔者。其声誉如洪钟远播四方。大师与译师仁钦朗杰、夏鲁大译师曲炯桑布等传承门徒被称为“夏鲁派”或“普派”。此后,莅临夏鲁寺(十世纪末叶,为孜尊·西绕迥奈所创建)。七十五岁时(公元1364年)即第六绕迥之木龙年六月二十一日凌晨辞世。普敦大师一生勤奋好学,努力于译著,是西藏翻译、著述较多的学者之一。此处仅列举其著作中关于历史、《五部大论》、密宗等的论著二十四部的卷页目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