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一近十年来,出版界不断推出沙陆墟的通俗小说。据不完全统计,陆续问世的长篇共达十七部,总字数逾五百万,发行量超过一百万册,这一情况,不能不引起有关方面的关注。香港《文学报》称之为“大陆当代小说王”,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也许并非过誉。中国作协、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等单位为之召开了“沙陆墟通俗文学作品研讨会”,正说明了对这一现象的重视。沙陆墟的创作活动始于四十年代。但是绝大部分作品产生于新时期:从1982年《粉墨江湖》问世开始,每年以一部甚至两部的速度连续出饭,确是令人惊奇的;而当人们获知他是从65岁方始重新握笔时,更令人讶然,如此高龄而又高产,其艰苦奋发之情不  相似文献   

2.
王凤阳著的《汉字学》①一书,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从理论与实践上探讨汉字发展、演变规律的一部汉字学理论专著. 汉字研究在中国可谓源远流长。但是,以探讨汉字发展演进规律为目的,全面地论述汉字演变、汉字形体、汉字改革的书还不多见。《汉字学》就是这样一部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全面研究汉字历史和汉字发展规律的著作。它内容新、体系新、方法新,研究的虽是一门古老的学问,但读来却让人耳目一新.古文字学家孙常叙先生曾评价这本书“是一部富有历史性、理论性、现实性的好书”。汉字的研究,即使从划时代的《说文解字》的诞生算起,也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在这两千多年的时  相似文献   

3.
秦兆阳同志是我国著名的作家和文艺评论家。他在小说创作、文艺评论及儿童文学方面取得显著成就;而为培养青年作者、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作出了较大贡献。从发表长诗《长城》到现在,他创作了四百多篇(部)形式多样的作品,近五百万字;其中,有的被译成英、法、德、俄、匈牙利、朝鲜等国文字。在国外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文选》选录作品的范围和标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萧统《文选》选录先秦至南朝齐梁时期的文学作品,是《诗经》、《楚辞》以后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文学选本,后世流传广泛,成为人们学习汉魏六朝文学的主要读本。它的选录范围,是专选集部之文,不选经、史、子三部的篇章。它的选录标准,则主要注意作品是否富有或较有文采。这选录范围和选录标准二者,虽有一定的联系,但毕竟不能等同起来。本文试图就这二者分别作一些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周建新(1963-),男,满族,辽宁兴城人,一级作家,现供职于辽宁省作家协会。1982年开始发表作品,200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出版长篇小说《老滩》等8部,长篇报告文学3部。在《当代》《十月》等文学刊物上发表中短篇小说100余篇,作品多次被《小说月报》《小说选刊》《新华文摘》等选栽。《大户人家》获第四届东北文学奖和第三届曹雪芹文学奖提名奖;短篇小说《收获》获入围第三届鲁迅文  相似文献   

6.
《鸽子》、《低音提琴》和《夏先生的故事》是聚斯金德的三部力作,简单的故事情节中蕴含着耐人寻味的哲学含义。文章试从“存在的孤独与荒谬”这一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对三部作品进行分析,为这三部作品的解读提供一种途径。另外,聚斯金德的这三部作品还继承了西方书写小人物——即“局外人”的传统,他的“局外人”作品又有着独特的寓意与魅力。  相似文献   

7.
《诗经》成语的语法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诗经》是我国现存的一部最古的诗选。汉语成语来自《诗经》可以说源远流长。今天的汉字以甲骨文为最古老,但甲骨文是以占卜之辞为主的文体,到目前为止,没有一条成语源自于它。汉语成语源自《易经》(《周易》)和《书经》(《尚书》)也算古老,但据郭沫若同志考证,《易经》“作的时期也不必是一个时  相似文献   

8.
继《亮剑》、《血色浪漫》后,都梁历时三年完成的新作《狼烟北平》已在4月底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都梁表示这是他迄今为止耗费精力最大的一部作品。与以往两部作品不同,《狼烟北平》  相似文献   

9.
汉字部首发展演变的历程大致分为表义、形义兼顾、表形3个阶段,《说文解字》、《康熙字典》、《新华字典》的部首可以分别看作这3个阶段的代表。通过对这3部字典部首的比较研究,可以考察部首的历时传承情况。比较结果发现汉字部首具有高度传承性。部首的高度传承性有利于更加科学地认识汉字,也可以为汉字规范、汉字信息化处理、汉字教学等汉字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1935年,上海良友图书公司出版的一套洋洋五百万言,厚厚十大卷,规模宏大,内容丰富,装帧精美的《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以下简称《大系》),反映了“五四”新文学运动的成就,“不失是一部空前巨著,为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研究工作,作出了重大的贡献”,“这是自有新文学以来最有系统、最巨大的整理工作”,“在中国文化史上这是一件大事”。《大系》的编辑思想及其成就,在中国现  相似文献   

11.
晚清许祥光的《选楼集句》是中国集句史上的第一部集选文集。集中共收录7篇长文,皆集《文选》而成。作为前无古人的作品,具有以下几个突出的特点:首先,从表达的效果上来看,《选楼集句》词意融贯,文理自然,如出一手;其次,从形式的选择上看,《选楼集句》集散为骈,偶对工整,格律谨严;最后,从价值和意义上来看,《选楼集句》为已经十分繁荣的清代文选学提供了新的内容,开辟了新的分支。  相似文献   

12.
《接骨师之女》是谭恩美最具自传性的一部作品。该小说中渗透着深厚的中国文化渊源,通过汉字、封建迷信、节日文化以及婚姻习俗等中国文化在小说中的呈现,谭恩美成功地颠覆了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形象。  相似文献   

13.
鲁迅与夏目漱石这两位中日文学巨擘在文学意义上关系密切,他们的作品集中,有两部作品在形式上具有非常显著的相似性,那就是《野草》与《十夜梦》,这具体表现在一“暗”一“明”两个方面,所谓“暗”就是指这两部作品集中有一部分作品的意义显得不是那么明朗直露,它们不约而同地采取了一种“我做梦”这种“由具象到抽象”的表达策略。要强调的是,他们现代手法的运用仍是着眼于文章意义表达的完整性;所谓“明”是指这两部作品集中有一部分作品采取了一种“由抽象到具象”的表达策略,这时作者不再是借助写作技巧来极力遮掩自己的内心隐秘,而是通过像《百喻经》里“讲故事”的形式,最直接最明朗地传达出自己想要表达的思想。而这一点又常为研究者所忽视。  相似文献   

14.
论曹聚仁《我与我的世界》的传记文学特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聚仁的《我与我的世界》是一本既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又极具文本意义的典范的传记文学作品。《我与我的世界》是一部独具识见的信史;是一部深具人物特殊情韵的信史;是一部富于语言魅力的信史。《我与我的世界》的这三个特质,既表现了传记文学其传记的特质;又表现了传记文学其文学的特质。这三大特质,不仅是《我与我的世界》的特质,也完美地概括了优秀的传记文学作品所共有的特质。因此,读者可以通过对《我与我的世界》的个例分析,由具体而抽象,由特殊而一般,达到对于传记文学特质的全面认识。  相似文献   

15.
《下面,我该干些什么》是阿乙的首部长篇,小说的主人公放逐了自我与世界的关系,把时间作为敌人并准备杀死它。阿乙巧妙地地将主人公的抽象时间转换成有形的封闭空间,与外部世界隔离的同时,形成了对外部世界的巨大漠视和否定。对自我画地为牢式的囚禁,使得主人公直面着时间强大包围感带来的威胁。阿乙在小说的结尾处对我们世界的制度、传统、信念和意义攻击和审判之后,建构了一副时间尽头的景象。时间观念是整个小说故事的核心问题,阿乙企图通过他的时间观来揭穿世界和人类的存在本质。  相似文献   

16.
《艺文类聚》卷九十一“鸟部中”子目“雁”运用意象批评的方法,辑录各种文献和诗、赋作品,展现了雁意象在先唐时期的生成与传承,反映了《艺文类聚》编者的动物意象批评观念。诗歌中的雁意象最早出现在《诗经》,主要是用作比、兴手法;从汉末开始,雁意象用来表达思乡恋土的情感,这与雁的候鸟特点有关;三国至南朝,雁意象又有孤独寂寞、旅途凶险、追慕舒适生活、热衷功名等多种象征意蕴。赋中的雁意象则被赋予伦理秩序、避世隐居的意蕴。以《艺文类聚》为切入点,考察意象批评在先唐时期的流变,这是一个为古今研究者所忽略的角度。《艺文类聚》所运用的意象批评方法是隐性的、潜在的,在选与不选、选此还是选彼的选编操作中,体现着意象批评的意蕴。  相似文献   

17.
简论汉字文化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 《汉字文化大观》是一部兼有学术价值和工具书作用的雅俗共赏的读物,力图吸收最新研究成果,系统地、科学地向人们展示汉字的文化功能、价值及其在文化史上的崇高地位。《汉字文化大观》又是建立汉字文化学的一项基础工程。汉字文化学的提出并非少数人心血来潮,刻意标新,而是汉字“时来运转”,是多年来汉字研究经验的总结、升华。如果  相似文献   

18.
岳珂佚书考     
南宋文学家、史学家岳珂是抗金名将岳飞之孙,一生著述甚富。除了六部传世作品外,还有《小戴记集解》、《读史备忘捷览》、《东陲事略》、《西陲奏稿》、《北征》、《续东几诗余》等六部作品已经散佚,这些作品共同构架起其在学界享有盛誉的以辨明“公是公非”为目的的著述思想。本文依据现存史料对岳珂的这六部佚书作一考证,以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9.
加拿大文学女王阿特伍德的代表作《盲刺客》是一部结构奇巧、内涵丰富的作品,中国当代女作家徐小斌所著的《羽蛇》也是一部有着丰富内涵的诗性小说。这两部作品虽产生于不同的文化土壤,但它们都将女性的表述推到了前台,并以各具特色的多样表述与书写策略,反映了"女性主体"的形成过程与形成策略。这两部作品中的女性在性别文化的重重帷幕之中...  相似文献   

20.
《根》与《紫颜色》这两部优秀的作品都出自非裔美国作家之手,都是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高潮阶段的产物。《根》是一部寻根小说;《紫颜色》也用耐蒂这条暗线表现了寻根的主题。通过两部寻根小说的比较阅读,可以发现哈里与沃克对相似的文化,有着不同解读。这种不同,使得《紫颜色》在思想深度上,要明显优于《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