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胡石庵是清末民初著名的革命志士、文人和报人.作为革命志士,他不计个人安危,投入当时风起云涌的革命活动,四次被捕入狱而不悔;作为文人,他以小说为钟鼓,开启民智,“撼醒沉酣”,以漫画为镜像,暴露现实,反帝反清;作为报人,在民元前夕,他以报纸为阵地,“挽大局于既危”,“伐鼓撞金,警悟一世”;在民元后,他以报纸为喉舌,斥帝孽群丑,鞑武人干政.他为民主革命奋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可歌可颂.  相似文献   

2.
作为中国报业的先驱,梁启超十分重视报纸在政治运动中的作用.正是在充分认识到报纸社会价值的基础上,梁启超形成了较为系统的新闻职业价值观.他围绕报人的价值目标、价值标准、价值规范所做的一系列精辟的论述,对后世的新闻事业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北洋政府时期,中国政治体制、经济社会、思想文化剧变,民营报人在民主自由思想熏陶下,超越晚清报人报纸是“政本之本”的思维框架,对报刊功能有了全新认识,认为报纸以供给新闻为天职,以服务公众为目的,以代表公众意见为己任,同时为公众输灌知识,确立了报纸以公众为中心的框架,推动了中国新闻业的职业化转型。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与报纸具有不解之缘,他评价报纸是一所学校,是一部百科全书。同时,毛泽东也非常欣赏敬重有创新精神、民族气节和社会责任感的报人。在中国报人中,梁启超、邵飘萍、于右任、张季鸾、范长江、邹韬奋等都曾被毛泽东赞誉过。  相似文献   

5.
延安《解放日报》于1941年5月16日创刊,至1947年3月27日停刊,历时近6年。报纸初创时期,中共中央宣传干部、来自国统区的知识青年和陕甘宁边区基层工作者初步聚合,一些问题也随之出现。1942年2月,伴随整风运动普遍展开,报社通过完善组织机构,改造报人思想,提升报人新闻素养,组织报人参与生产,推动一支团结战斗的报人队伍形成。其形成标志为:在职业理念认同方面,坚持无产阶级新闻观;在价值认同方面,坚定无产阶级理想信念;在阶级认同方面,践行无产阶级生活方式;在群体认同方面,建立平等融洽的相处模式。作为中国共产党报人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解放日报》报人群体推动延安报业走向成熟,为新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相似文献   

6.
从1919年开始,作为旧上海三大报之一的《时报》,先后创办了"教育""妇女""儿童""实业""图画"等多种周刊,这是我国最早创办系列专题周刊的报纸,在整个报界具有里程碑意义。知名报人、新闻史学家戈公振正是创办"专刊"的直接推动者。他不仅擘画各专刊的创办、发展,还亲任《图画周刊》的主编。戈公振认为风靡一时的报纸专刊只是为形势所迫,虽代替了杂志的部分功能,但其自身有不可化解的内在矛盾;理想的报纸专刊应以文艺为基础,贴近读者的常识与日常生活。  相似文献   

7.
于右任是中国近代著名报人,他的新闻思想具体包括:报纸兼具革命喉舌与民众喉舌的双重功能观,首重社评的言论观,德才兼备的新闻人才观。在新闻业务方面,于右任认为报纸要重视记者队伍的建设、重视外电翻译与国际新闻报道、重视报纸的经济属性、要有丰富多样的专栏形式。  相似文献   

8.
著名报人俞颂华曾担任过多家刊物与报纸的主编和总编辑,在几十年的编辑活动中,对中国新闻事业和进步文化事业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他的编辑风格是:适应时代需要,努力变革求新;精辟严明、公正达观的撰写;坚持言论自由,编发不同现点稿件;与作者相知相融,为读者尽心尽力。他的显著业绩与他的编辑风格分不开。  相似文献   

9.
1873年上海道台致函英领事要求查禁《申报》,此事之始末多不见载于报史,盖由《申报》所论之官事触涉时讳,将矛头对准了上海及江浙地方官员所致。《申报》对官事的触及,可视为报纸试图与政府建立联系、扩大影响的一种努力,显示了作为商业报纸的《申报》政治性的一面。报人和官员对查禁一事的不同态度,彰显了对新闻纸这一新生事物理解上的巨大差异。在洋风推动下,报人的理念在进步。  相似文献   

10.
《大公报》是中国近现代新闻史上出版时间最长且影响最大的报纸之一.作为一份民营报纸,广告的重要性受到报人高度关注.尤其新记《大公报》时期广告业务获得长足发展,其规模不断扩大、收入大幅增加,从而为该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与此同时,广告编排手法不断创新、种类更加丰富多彩,标志着该报广告业已逐步完成现代转型.  相似文献   

11.
新闻漫画,是指以漫画来表现新闻的一种有效形式。新闻漫画在我国已有超过一百年的历史,它与我国报纸媒体一同诞生,成为强化新闻、活跃版面的点睛之笔,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被报纸媒体广泛应用。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影像素材极度匮乏的年代,国内外的纸质媒体就是以漫画的形式来点评时事、针砭时弊的,一时间,涌现出了很多知名新闻漫画  相似文献   

12.
严怪愚是中国现代著名报人,《力报》是湖南办的有全国性影响的报纸,它先后经历长沙、邵阳、沅陵三个发展时期。严怪愚型塑了《力报》,《力报》成就了严怪愚。严怪愚办报重视副刊,强调报纸的社会责任,主张记者深入基层。他发表在《力报》上的作品重点关注儿童、青年、底层民众疾苦,宣传团结抗战。严怪愚和《力报》团队深受湖湘文化影响,又诠释、传承和发展了湖湘文化。  相似文献   

13.
新文化运动时期胡适的新闻伦理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中国新闻史上的著名报人、政论家,胡适有着比较丰富的新闻思想,新闻伦理思想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文化运动时期胡适新闻伦理思想的核心是:报刊或报人应该容忍,应具有社会责任意识和独立精神.容忍主要指容纳异议,胡适对社会责任意识的呼唤体现在他强调报刊或报人应调查和研究社会问题,他认为独立精神需要”独立的政论家”及其”言论事业”来落实.  相似文献   

14.
在报纸面临网络、电视、图片等多种图像媒体威胁的背景下,文章认为必须重新正确认识和运用新闻漫画艺术,这将对于提高报纸影响力、版面视觉冲击力、增强纸媒竞争力,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对如何选择和处理新闻漫画进行浅要论述。  相似文献   

15.
彭翼仲是清末北京地区一位活跃报人,他致力于民间报业,以一己之力创办了《启蒙画报》、《京话日报》、《中华报》三种报纸,以《京话日报》最负盛名。《京话日报》初创时有所赔累,进入乙巳年(1905年)开始兴旺,看似简单的现象背后隐藏的是报纸定位的显著变化。论文探析1904年8月到1905年7月期间该报定位的转型。  相似文献   

16.
《申报》是近代中国历史最悠久、影响最深远的一份报纸,其在内容上多为对本地方的报道,地方史"细节"相对集中;经济因素使其往往功利性比较强;报人的活动也是一种值得关注的重要史料。报刊作为中国19世纪的重要公共舆论媒介和信息载体,对近代社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近代江苏地区尤其是上海报刊业兴起早,规模大,众多江苏籍士子投身其中,成为职业报人。晚清以降,由于社会舆论和正统知识分子对西学和以此为业者的排斥,以及报人的仅为谋食的入职动机,对偏离“正途”的愧感,近代苏籍报人的社会和自我职业认同度较低。与他地报人相较,上海的苏籍报人职业收入相对较高。但受学而优则仕传统观念的影响和晚近社会新兴的羡商心理的诱惑,报人频繁转换职业,缺乏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正>汪康年出生在一个中国遭遇剧变的时代,他的一生与时代命运紧密相连,作为近代新式民间报人,他为中国近代报刊新闻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从37岁创办的《时务报》算起,到51岁  相似文献   

19.
邹韬奋作为我国近现代史上著名报人,人本主义贯穿在他整个报刊活动中。他倡导人生修养,唤起服务精神,全心全意为读者解决思想、工作、生活上的种种问题。《生活》周刊服务对象包括文化各阶层,其刊载的内容表现社会各方面,体现了邹韬奋办报理念中的人本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漫画自20世纪初期以独立的画种出现以来,以报纸为媒介,一直与政治运动和社会现象紧密相关,为大众所理解和喜爱。今天,美国和日本文化对中国的渗透造成青少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漠视和不理解,曾经普及于世的时政和世象漫画逐渐式微,而盲目模仿他国文化的创作已失去了其大众传播的功能。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建议中学和大学开设中外文化的相关课程,使青少年在以西方文化为主流的媒介全球化情况下,正确和积极地了解本国传统文化以及西方文化的发展过程,进而培养他们的比较和借鉴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