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然而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资源大量消耗,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使全世界不得不高度关注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寻找可持续的绿色发展模式。过去十年和未来十年,是中国由追求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增长转型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2.
基于原生市场和转型市场的特区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按其形成模式可分为原生市场和转型市场.非均衡的特区模式是我国转型市场形成的重要路径.市场起源于共同体的边界和尽头,作为内地共同体的"人拟边界",特区充当了共同体与外部世界的"市场集聚地"和"交换中介".同时,特区是转型时期的"公共产品",它既为市场形成提供了实践经验,又是渐进市场化的"诱致极点".特区模式功能的实现取决于具有"改革家精神"的"改革家".因为"改革家"是中国式转型经济的独特增长要素,是"经济增长的国王".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目前处于经济转型关键期,针对种种质疑中国经济前景的声音,张军教授的《中国经济再廿年》抛弃了现有理论的成见,分析了中国未来增长的前景。本书包含10个长篇评论,无一例外都涉及了中国经济未来10~20年的话题。张军教授立足中国经济现实,探寻增长背后的逻辑脉络,剖析中国经济的未来走向,是对"唱衰中国论"的有力回应。这是一本充满原创见解与洞察力的著作,获得北京大学林毅夫教授与复旦大学杨玉良校长联袂推荐,是所有关  相似文献   

4.
主持人语     
2007年8月,在亚洲开发银行召开的"以包容性增长促进社会和谐战略研讨会"上,"包容性增长"这一概念被正式提出。自2009年11月至2011年11月的两年时间内,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连续四次,在重要政治场合强调了"包容性增长"的发展模式。旋即,关于"包容性"的议题就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5.
目前正处于从传统汉学到新汉学转型的阶段,这一转型有其必要性,具体体现于中国新诗在国外的新汉学情况,尤其是在韩国和日本的研究情况以及中国现代诗学当下的前沿领域,突显出在新汉学时代加强中国新诗研究的一些值得关注的学术问题,比如中国新诗的建设时代所面临的"三大重建"等。?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6.
苏南模式的演进及其对创新发展模式的启示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苏南模式的演进反映了我国经济转型的三个方面:一是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二是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三是增长方式的转型。最初的苏南模式率先推进了前两个转型,其后又在体制、增长方式以及政府作用这三个方面的创新有了突破,从而导致新苏南模式最终在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中形成。苏南地区率先达到了全面小康社会水平,开始了率先推进基本现代化的进程。新的目标和新的矛盾,又推进了苏南模式的进一步创新,由此创新了现代化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7.
中国经济持续增长需要新的增长模式,在转变经济增长模式过程中,不平等、环境、出口导向和创新是影响中国经济新增长模式的四个关键因素,中国究竟应该用什么样的增长模式来实现增长,中国应该如何离开现在的出口导向型增长模式以及创新对于中国远离出口导向型增长模式的作用,如可居住城市设计、创新体制设置以及信息体制建立,等等。中国新经济增长模式的构建需要选择适当的市场经济模式,而市场经济有许多模式,比如日本模式,欧洲大陆模式,北欧模式,美国模式和英国模式,各种模式的结构也是不一样的,选择何种市场经济就会创造出何种社会来,中国在"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中,正在创造一个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8.
<正>2017年3月25日—26日,由《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主办的"本土化与中国学术转型"座谈会在上海大学乐乎新楼海纳厅举行。复旦大学韦森教授、同济大学李渡教授、华东政法大学陈金钊教授、滕世华教授、上海交通大学范进学教授、上海社会科学院王光东教授、上海大学朱子彦教授、陶飞亚教授、张文宏教授、张海东教授、杨位俭副教授等1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  相似文献   

9.
"龙山模式"的提出,是学界对张家川龙山镇回族皮毛中介贸易成功经验的总结与肯定。然而,在市场转型的过程中,"龙山模式"却逐步瓦解。究其原因,主要归结为外部市场的建立和对传统路径的依赖两个方面。在"模式化""被转型"的困境中,"龙山模式"转型的路径应重提"内发型发展"的重要性,将之放在经济社会整体发展的构架下进行反思和筹划。  相似文献   

10.
易明 《北京纪事》2018,(2):106-108
2017年最后一周的5个工作日,过得特别有意义.我在首都师范大学参加了北京演艺集团举办的贯彻十九大精神培训班,讲课人是马克思主义学院、历史学院的教授. 名头挂"首都"的大学还有那么几所,比如"首都经贸大学""首都医科大学",这几所大学以前是归北京市管,名字也属实,比如叫北京师范学院、北京经济学院、北京财贸学院、北京第二医学院等.  相似文献   

11.
"人口红利"是由西方学者提出的一个概念。从马克思经济学视角分析,"人口红利"源于劳动力的价格与价值趋于一致的时滞,在量上是劳动力的价格与价值的差额。由于这一差额被资本家所占有,劳动者利益和资本家利益相互对立,经济增长与劳动者利益之间存在静态矛盾。在动态分析中,"人口红利"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改善了劳动者利益。"人口红利"消失,实现经济增长要求向"创新红利"时期的转变,但同时也要兼顾劳动者利益。新时代我国经济转型,是由"人口红利"时期向"创新红利"与"分享红利"交融时期转变。实现这一转变需要规避中等收入陷阱、养老金缺口等相关问题,化解中国经济转型的风险;需要主动适应中国经济的新常态,积极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践行共享发展理念,为"创新红利"模式的发展注入持续驱动力。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清廉程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选用国际上公认的ICRG和CPI分别作为衡量国家清廉程度的指标,依据国际上清廉程度不同的国家1984—2012年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清廉程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可以发现,发达国家清廉程度与经济增长呈线性正相关关系。发展中国家清廉程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因不同国家之间的发展模式、政治制度和经济转型速度而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3.
<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新疆产业转型升级问题研究》一书,是由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龚新蜀所著,2019年8月由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国际产业分工格局正在重塑。中国经济在经历了持续30多年的高速增长后,经济发展步入了"新常态",尤其是到2015年以后,中国经济的结构性分化趋势明显,内需  相似文献   

14.
<正>编者按:我刊开设"本土化与中国学术转型"专栏快一年时间了。一年来,在学术界同仁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下,我们约请学界各学科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就文学、历史学、哲学、社会学、政治学等研究领域的"本土化与中国学术转型"所面临的诸问题展开深入讨论,在学术界产生了较大反响。欣逢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之际,我们采访同为著名经济学家的复旦大学经济学教授、复旦大学经济思想与经济史研究所所长韦森先生和复旦大学经济学教授、复旦大学新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史正富先生,针对"当代中国经济学研究的现状、问题与突破方向"诸问题,请他们谈谈自己的看法,借以为中国当代经济学研究号脉施针,去弊兴利。我们呼吁更多  相似文献   

15.
后改革时代中国践行包容性增长的原则及路径转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包容性增长为经济增长提供了一种新的价值判断,从这一价值判断出发,包容性增长作为一种全新的增长理念和增长模式,要坚持和谐统一,协调发展等原则,实现路径转型:通过发展战略的转型为包容性增长提供新的战略导向;通过新的改革共识的转型为包容性增长提供思想导向;通过经济增长伦理的转型为包容性增长提供价值判断;通过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为包容性增长提供社会环境;通过经济增长制度的转型为包容性增长提供新的激励;通过人的转型为包容性增长提供新的主体。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增长方式由"马克思增长"转变为"库兹涅茨增长",产业结构将实现由"二三一"向"三二一"的转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力资本总量增长迅速,结构不断优化。然而,物质资本仍是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尤其是第二产业增长的决定性要素,人力资本的贡献有下降趋势;基础人力资本是第一、三产业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或显著性变量,而专业人力资本对第二产业增长渐具显著性;经济增长仍属于以资本积累为基础的"马克思增长"。基于人力资本结构及其贡献的这种变化特征,我国产业结构转型的战略路径是:加快推进经济增长由物质资本推动向人力资本与技术进步推动的根本性转变,实现创新驱动型发展;第一产业要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第二产业要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转变,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第三产业要由传统服务业主导向现代服务业主导的转变,实现服务业的现代化与国际化。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种政治哲学理论,社会生态转型构成了对当代(生态)资本主义社会(自然)关系的整体性批判。而就其发展阶段及主要理论模式而言,自"大转型"理论以降,社会生态转型理论在不同国家或地区投射为多元转型理论及实践,如德奥的"批判性政治生态学"、西法意的"去增长"、拉美国家的"超越发展"以及我国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等理论与实践形态。因而,它不再简单是一种新兴绿色左翼政治的前沿性表达,还是一种同时具有物质批判力量和精神价值导向的根本性转型话语和实践。阐发该理论的政治哲学意蕴,呈现其理论表现形式,预判其可能或正在遭遇的挑战,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为整体性社会变革提供一种清晰的理论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纵横两个座标上研究中国当代小说的转型.上篇通过对当代小说近十年来充满矛盾和生机的运动轨迹的考察,宏观地阐述了转型小说的历史发展;下篇从主题形态的演变、人物塑造的演进、结构模式的变化、叙述方式的突破、语言形态的变革等方面,剖析当代小说转型的具体内容,进而以"生机与危机共存"概括小说的转型与转型小说的总体特征.  相似文献   

19.
荆州市首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于 2 0 0 1年 9月 2 0日在市委小礼堂举行颁奖大会 ,我院有 11项成果获得奖励。其中 ,王泽龙教授撰写的《三、四十年代中国现代主义诗潮嬗变》和吴锡改教授撰写的《论青少年心理障碍》两文均获一等奖。武育香教授著《洪湖革命根据地史》、杨尧忠教授撰《教育模式转换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张黎夫副教授撰《科学家对技术的伦理责任 :三则安全的启示》、徐前权副教授撰《论我国仲裁监督体制》、宋善文副教授撰《“两极分化”是一个什么范畴》及王邦雄副研究员等撰《高等学校科研量化评估的理论与方法》等 6项…  相似文献   

20.
<中唐至北宋文学转型研究>一书从文化学的角度去研究文学,有别于近半个多世纪以来常用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政治制约文化和文艺的单一的"反映论"的研究方法,紧扣中唐至北宋这一文化转型期的特点,以"文学转型"和"文化要素"等语作为中心,论题鲜明集中,在"文学是人学"这一潜意识的指导下,从文化与文学之间绝对不可缺少的中介--文学创作的主体的本质变化--"人的觉醒",即"人的转型"(包含政治品格、思想观点、思维模式、个人生活、审美倾向)--这一关键环节来探索文学转型时期文化要素.对"复合型创作主体与社会关注意识的强化"、"政治转型"、"近代商业经济形态"与文学转型诸因素之问的关系加以翔实论述并从"创新与建构"入手,对其间的文化背景及文学主流进行深入而平实的论述,从而获得了这一阶段文学变迁转型的系统研究成果,填补了中外研究不足的空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