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带一路"建设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向全球提供的重要公共产品,更是中国话语权走向世界的重要载体。"一带一路"建设提升了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话语权,其过程表现在:前提条件上,"一带一路"沿线和相关国家经济上对中国依赖度较高,为中国在规则上的话语权提供了经济基础;区域分工上,顺应产业沿"一带一路"向低发展梯度转移的趋势,中国在产业链上具有制高点主导优势;治理结构上,全球经济治理结构由多边体系朝双边化区域化发展,"一带一路"为中国构建了新的"朋友圈";历史机遇上,中国倡导的开放发展、合作共赢理念与欧美兴起的保守主义相互对比,经济全球化中的"中国声音"越发洪亮和有吸引力;机制设计上,"一带一路"建设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和灵活高效的规则体系更适合各地区发展实际,为全球经济治理贡献了"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2.
从创立"一带一路"经济学的必要性、重大意义、现实条件等三个方面就创立"一带一路"经济学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认为,新型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一带一路"倡议的丰富内涵、现有经济学学科体系的现状,都需要创立"一带一路"经济学;"一带一路"经济学的创立,对于完善"一带一路"理论、完善中国特色经济学学科体系、指导"一带一路"建设发展、推动新型全球化进程均有积极作用;国家领导人的相关论述与国家层面的政策文件、中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多年的实践经验,为"一带一路"经济学的创立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与现实基础。创立"一带一路"经济学正当其时。  相似文献   

3.
推动国家间的贸易与投资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内容。选取2004年至2018年56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作为样本,研究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的出口贸易效应及影响机制。研究发现: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和出口贸易具有较大空间关联性,两者均集中于东南亚、西亚和东欧,总体呈现"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空间格局,并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呈现出向西迈进的趋势;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具有显著的出口贸易促进效应,两者总体上具有互补协同关系;不同动机下OFDI的出口贸易效应存在异质性,资源和效率寻求型OFDI对出口的促进作用最强,但市场寻求型OFDI对出口贸易具有调节和抑制作用,而创新寻求型OFDI的出口效应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贾志红 《中华魂》2022,(2):42-43
<正>2021年11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出席第三次"一带一路"建设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通过共建‘一带一路’,提高了国内各区域开放水平,拓展了对外开放领域,推动了制度型开放,构建了广泛的朋友圈,探索了促进共同发展的新路子,实现了同共建国家互利共赢。"习近平总书记肯定了"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八年来取得的成就,  相似文献   

5.
正5月14日,举世瞩目的2017"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中国邮政于当日同步发行《"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纪念邮票一套1枚。回顾中国发行的"一带一路"题材邮票,方寸之间展现了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的丰厚底蕴和无穷魅力。"丝绸之路"是指起始于古代中国,连接亚、非、欧的古代陆上商业贸易路线。2012年8月1日,中国邮政发行的《丝绸之路》特种邮票一套4枚,小型张1枚。邮票画面以中国沿途的胜地、文物  相似文献   

6.
<正>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与沿线各国开展中医药领域交流与合作的前景更加广阔,发展潜力巨大。作为中国医药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中药产业,必将乘着"一带一路"的东风,加快国际化进程。中医药走出去之现状自"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来,中医药在沿线65个国家和地区逐渐发展起来。中国与沿线国家、地区以及相关国际组织签署了86个中医药合作协议,为中医药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根据规划,到2020年,中医药"一带一路"全  相似文献   

7.
联合国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伙伴。当前,联合国议程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对接内容主要包括可持续发展、南南合作和绿色发展。在此基础上,联合国秘书处、联合国大会、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的相关机构以及联合国的15个专门机构正在立足自身专业领域,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并取得了一系列的共建成果。其中,中国—加纳/赞比亚—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可再生能源技术转移项目是联合国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代表性项目之一。总体来看,联合国在"一带一路"的建设过程中发挥了国际支持、务实参与和第三方协调的重要作用,堪称国际组织共建"一带一路"以及"一带一路"多边合作的典范。面向未来,为了确保联合国共建与"一带一路"发展之间的平衡、协调和可持续,中国需要着意处理二者之间在渐进推进、发展目标和主体层次等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无论是地缘政治还是资源,伊朗在"一带一路"中都占据无可替代的地位。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国家,中国和伊朗合作具有多方面优势。尽管伊朗投资环境有望逐步改善,伊朗核问题没有完全解决,仍然面临外交压力和不确定性,从伊朗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总体局势分析,仍有不稳定因素将长期存在,中国对伊朗的投资风险与收益长期相伴。通过正视、评估中国与伊朗合作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并针对存在的风险,提出可能的应对之策,以期减少"一带一路"的投资风险。  相似文献   

9.
"一带一路"倡议在推进落实的过程中面临着诸多的安全问题。在国家传统的安全供给模式较为单一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安全问题突出的背景下,私营安保公司已逐渐参与到"一带一路"安全治理中。参与"一带一路"安全治理的私营安保公司主要来自中国和欧美国家,它们提供安保服务的类型丰富且覆盖范围广泛,安保公司发展模式多元。中国私营安保公司在参与"一带一路"安全治理过程中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在国际上需要与欧美私营安保公司进行激烈竞争,在地区可能受到沿线国家及当地社区居民的排斥疑虑,在国内监管理念及政策与其发展需求存在一定的脱节,安保公司自身起步较晚且能力不足等。  相似文献   

10.
"一带一路"自提出以来就得到了沿线国家的积极响应。广播电视媒体合作作为"一带一路"内容之一,对促进沿线国家"民心相通",构建新的世界舆论格局,发展文化产业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梳理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广电媒体合作历程,并从中汲取经验教训可助力中国与沿线国家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深化媒体合作。本文认为中国广播电视媒体与世界媒体的合作最早是从当前所说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始的,并且因为世界各国的竞争与合作,中国外交政策变化、经济与文化体制改革,以及沿线国家经济相对落后、社会不稳定、政策限制、媒体欠发达等因素,合作历程大致分为曲折开展期、恢复开展期、稳步发展期以及战略机遇期。  相似文献   

11.
正七月,流火的季节,"一带一路"文化活动也不断升温。继上海国际电影节"一带一路"影视文化交流后,又一项"一带一路"摄影艺术活动开始。七月初,一群摄影艺术家从亚洲东方上海,来到了"一带一路"节点国家——非洲西北端的摩洛哥,与摩洛哥及多个国家文化艺术界、摄影界人士相聚交流学习,撷取了一串串丰硕的果实。在重振古丝路中拉紧纽带摩洛哥西濒大西洋,北隔直布罗陀  相似文献   

12.
"一带一路"区域在中国的国际经济合作格局日益重要,高质量对接"一带一路"市场是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充分必要条件之一。在短期内,金融服务、产品贸易和设施联通是中国能够对接"一带一路"市场的切入点。鉴于可切入领域的差异,创新切入机制与运行机制能够使中国与"一带一路"市场获得双赢。新型的切入机制主要涉及构建跨域产业链、以分享模式推进的设施联通以及以共享模式对接农业、金融和电商等方面,相应地形成包括产业发展、人民币双边结算清算、亚投行业务创新和文化经济互动等内容的新型运行机制。从我国的角度看,创新对接"一带一路"市场的机制有助于提升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的经济效率、完善人民币国际结算体系、稳固中国与"一带一路"市场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3.
协同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一带一路"战略思想的重要内核,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合作共赢的必然选择,是"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重要表现。协同发展以其丰富的内涵将"一带一路"的经济逻辑、"一带一路"的全球化效应、区域发展效应、互联互通效应等"一带一路"经济学的核心研究范畴有机串联在一起,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中国与沿线国家通过经贸合作和金融合作取得一系列有益成果。本文对中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增长效应进行分析,首先针对沿线国家的贸易结构和彼此间的互补情况进行分析,其次采用1996-2014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产品出口贸易数据为采样数据,并利用世界发展指标数据库,基于双重差分法,针对中国对沿线国家的贸易增长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和考察。研究表明:贸易增长机制主要通过对出口数量增长、异质性产品出口增长的影响,促进中国对沿线国家的贸易出口;同时中国对非邻国的出口促进效应大于对邻国的出口促进效应,对"一路"国家的出口促进效应大于对"一带"国家的出口促进效应。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和实证拓展,验证了"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促进了我国对沿线国家的贸易出口增长。  相似文献   

15.
中国已经是世界文化产品出口第一大国,"一带一路"背景下,选择并优先发展与支点国家的文化产品贸易是中国提升"一带一路"效率的重要体现.通过分析中国与"一带一路"支点国家文化产品贸易的现实基础,揭示双边贸易的发展特征,借助出口贸易强度指数、出口相似度指数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分析中国和支点国家文化产品贸易的演进路径:贸易联系日益密切;贸易竞争性不断增强;贸易的互补性不断拓展.  相似文献   

16.
研究任务从根本上规定着学科的建设方向,是学科建设成功与否的主要判定标准,指导和约束着学科建设的全过程。创立"一带一路"经济学必须首先明确其研究任务。认为"一带一路"经济学的研究任务就是揭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新型国际分工合作关系的发展规律。分工合作在经济行为中的基础性地位、新型全球化的内在要求、"一带一路"倡议的丰富内涵以及全球价值链的亟待重塑,都要求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新型国际分工合作关系进行深入研究,以揭示其发展规律。这一研究任务的确立将推动"一带一路"经济学的创立,进而在理论和政策层面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7.
正习近平总书记近期关于"要加快‘一带一路’建设,集中力量办好这件大事"的重要指示,显示了党和国家加快"一带一路"建设的意志和决心。随之,有新的消息显示"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方案有望于近期公布。这对位于亚太经济圈节点位置的苏北地区来说是一个重大的利好消息,一个加快振兴苏北的重大契机。深刻认识苏北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上独特的地位与作用,积极研究并规划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苏北区域战略,适时提出苏北的应对措施,对于苏北的全面小康  相似文献   

18.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国家信息化发展评价报告(2016)》,从网络基础设施就绪度、产业与技术创新、信息化应用效益、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等维度,运用来源于国际组织权威机构的统计数据,对报告涵盖的四十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信息化发展情况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归纳提炼"一带一路"国家信息化发展的趋势特征,并重点结合中国信息化发展的情况,从评价指标的维度提出"一带一路"国家信息化实现优势互补、协同共赢发展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9.
利用2008—2018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59个国家与10个非"一带一路"沿线中国钢铁出口最大贸易伙伴国的数据,实证分析"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钢铁出口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一带一路"倡议有效地促进了中国钢铁出口贸易的发展,中国钢铁出口更偏好于经济发展水平高、与中国地理距离近、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质量高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邻国效应则对于中国钢铁出口贸易影响不明显。基于实证结论提出促进中国钢铁出口贸易发展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正9月4日,备受各界关注的2018丝路驼铃首届中国奈曼国际摄影文化节圆满落下帷幕,紧接着金华表奖、平遥国际摄影节、金马奖、金像奖等纷纷开幕。奈曼国际摄影节以丝路驼铃为主题,旨在积极宣传、推动"一带一路"倡议,通过摄影文化活动展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风土人情,传播丝路文化,促进国家间的了解和友谊。摄影节吸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