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文章以晚清时期湖北商品博览会和南洋劝业会的举办为重点,阐明商品博览会在晚清发展的一般历程,论述了商品博览会在晚清新政时期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对经济、技术、社会和文化近代化所发挥的重要桥梁作用.  相似文献   

2.
1910年南洋劝业会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全国规模的博览会,它既是晚清社会趋新发展的结果,反过来也推动了晚清社会发展.南洋劝业会通过构建庞大而完整的筹备组织网络和进行民族主义的宣传动员,极大地增强了社会凝聚力.中西合璧的展馆建筑和注重社会趋新发展的展品征集体现了一种求新求发展的愿望.作为一项大型的社会公共活动,南洋劝业会不仅促进南京市政建设,而且拓展了社会公共活动空间,使晚清市民社会得到一定程度的培育和发展.此外,南洋劝业会所进行的展品审查给奖和品评研究也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3.
乔兆红 《社会科学》2008,20(2):154-162
在西方,商品博览会是资本主义经济、尤其是世界市场体系发展到一定程度的自然产物,其中国家政权的作用居于次要的地位.而在中国,商品博览会的举办虽然不可能没有起码的现代工商业基础,但强烈的救亡意识、振兴工商的超经济目的,使政府的倡导和参与作用显得尤为突出和重要.甚至可以说,如果没有政府的直接介入,中国的商品赛会将难以举办.这正是外源型现代化模式特征的反映.  相似文献   

4.
中国早期参加世界博览会,主要是在海关洋员的把持下进行,当时一度被称为"赫德之赛会"。中国自行举办博览会则滥觞于20世纪初。1910年以前,中国的商品赛会几乎没有按章而设,直到1928年的中华国货展览会,中国博览会事业才步入制度化的轨道。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博览会事业停滞,直到改革开放以后,博览会事业得以复兴。博览会具有经济和文化双重内涵,它是生产力发展和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产物。经济发展状况、区位条件、制度条件、政治环境和技术水平是影响博览会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博览会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人们观念行为的演进之间基本上处于良性互动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华侨与南洋劝业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乔兆红 《文史哲》2003,18(2):103-108
1910年的南洋劝业会与华侨有着密切的关系。一则华侨对于南洋劝业会的举办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二则陈列华侨展品的暨南馆是南洋劝业会中的一个亮点 ,同时以南洋劝业会为机缘 ,还出现了华侨回国投资的热潮。华侨的种种作为 ,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清政府举办南洋劝业会的设想和愿望 ,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从中不难发现 ,在中国由农业社会向商业社会的过渡中 ,华侨起着一定的先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周健 《兰州学刊》2007,12(3):169-171
清朝末年,外国资本主义的进入给中国带来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这本应是中国建立现代资本主义的契机,但是中国却未能进入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文章通过对晚清的两次制度变迁的考察:第一次是中国从封建社会进入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第二次是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揭示了晚清中国的原始资本主义不能发展到现代资本主义的真正原因就在于晚清外国资本对中国经济的控制.  相似文献   

7.
北洋时期官办企业透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洋时期是中国近代转型社会中的重要过渡期,远不只是一幅硝烟弥漫的图画。单就资本主义经济方面看,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出现了所谓的“黄金时代”,国家所办的资本主义企业,也并非“瓦解”和“中断”了,而是继晚清之后续有发展。本文拟对该时期的官办企业做一全面而简要的透视。  相似文献   

8.
<出洋赛会通行简章>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关于博览会的法规.作者结合当时社会现实,尝试分析<简章>对中国赛会发展产生的影响.得出结论<简章>的出现是历史必然,它对中国参加博览会的具体事项进行了制度化的规范,使得参加博览会有章可照,有组织可寻.中国参展活动由此开始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因此它被视为中国参加世博会历史上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9.
清朝灭亡前的半个世纪里,时人有不少关于博览会的言论,这些言论反映了晚清社会对近代博览会的观念认知,即先是从"博览会"本身出发,认知到了博览会的"炫奇斗异"及其所具有的联交睦谊、增长识见和奖材励能的作用,再是立足中国的社会现实,认知到了兴办博览会事业,能兴发商利、开展商战,能启发民智、劝兴实业.晚清社会的博览会认知是层层深入的,与中国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具有很强的实用主义目的性和"自省"倾向.其背后有很明显的民族主义情感,首先是对博览会上中国落后的深深忧虑,其次是在承认和审思中国落后的基础上,主张积极学习西方先进文明,大兴博览会事业,以此来达到国富民强的目的.这样的民族主义是一种理性的民族主义.  相似文献   

10.
论茶叶对晚清汉口市场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茶叶在中国经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生产方面,茶叶是中国许多地区广泛种植的经济作物;在国内贸易乃至对外贸易方面,茶叶倍受人们青睐。迄至近代,伴随着外国商品涌入中国市场,品种繁多的土货在不平等条约的阴影下源源不断地输往国外,其中茶叶的交易额十分巨大。素有九省通衢之称的汉口是近代中国第二批对外开放的通商口岸,茶叶成为汉口市场进出口贸易的最大宗商品。本文仅就茶叶对晚清汉口市场的影响予以论述。这里所谓的“晚清”,系指1861年汉口正式开埠,直至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亦即清朝的最后五十年。从总体上看,我认…  相似文献   

11.
晚清宪政改革可以视为“中国由传统权威政治开始向近代民主政治转型的重要标志,也是近代中国谋求政治发展的最早尝试”。晚清宪政改革为什么会失败?为什么革命取代了立宪?本文运用了赫希曼“退出_呼吁机制”理论重新审视晚清宪政改革。  相似文献   

12.
晚清宪政改革可以视为"中国由传统权威政治开始向近代民主政治转型的重要标志,也是近代中国谋求政治发展的最早尝试".晚清宪政改革为什么会失败?为什么革命取代了立宪?本文运用了赫希曼"退出-呼吁机制"理论重新审视晚清宪政改革.  相似文献   

13.
<正> 晚清思想史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它的每一重要发展都与爱国主义有密切关系。爱国主义实际上是晚清思想史的主线:一方面它几乎是晚清所有先进思想家的出发点;另一方面它始终是每一时期先进思想的核心成份。本文拟从这两方面出发,对晚清思想史作一粗略考察。一、爱国主义是晚清先进的思想家的出发点如果说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家首先是在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斗争中产生的,那末,晚清鼓吹西学的先进思想家首先是在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中产生的。魏源是晚清第一位著书立说、倡导向西方学习的人。鸦片战争前,他虽主张经世致用,但并不具有近代资产阶级的思想。鸦片战争中,《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他十分悲愤,以为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种较高层次的史学形态与一种方法论的历史哲学在近代产生,是人类历史发展到资本主义时代的产物。在欧洲出现完整的、比较成熟的资产阶级历史哲学,正是以发达的资本主义文明为养料的,例如资产阶级的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而中国近代历史哲学的发展则不然。虽然在晚清经世实学中,也曾有过近代意义上的历史哲学的萌芽,但是,它终究伴随着资本主义在中国的悲惨命运而步入近代社会的坎坷道路。自1840年英国殖民主义者以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壁垒,西方资本主义列强便一步步地把中国历史发展逼进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发展轨道。这样,中国社会内部固有的进入资本主义文明的模式被摧毁了,因此,中国近代没有产生强大有力的资产阶级,因而也没有产生独立形态的、完整意义上的资  相似文献   

15.
杨友谊  李思谊 《理论界》2006,(2):175-176
晚清社会,促使传统法律意识向近代法律意识转型的因素有二:外国资本主义裹胁的西方先进法律文化输入和中国人民的逐步觉醒,试图学习西方、融入世界。结果是使中国知识分子具备了初步的国际法、民主宪政和权利义务等新意识,并指导晚清的变法修律活动。  相似文献   

16.
晚明至清中叶,有一批来自欧洲的耶稣会士在长江流域(主要在中下游)传教,其中的代表人物是利玛窦。耶稣会士们通过信函、日记、工作汇报等文字形式,向欧洲送去了有关中国和各种信息。长江中下游人文荟萃,人杰地灵,是中国经济文化最为发达的地区,晚明资本主义萌芽就产生于此。在耶稣会士的文化视野里,长江文化具有独特的魅力,是一个文化底蕴丰富的经济发达的文化圈。他们关于这一地区的地理生态环境、社会物质生活、城市风貌和人文景观的记载,为16至18世纪的欧洲了解中国开启一扇窗口。  相似文献   

17.
左宗棠是晚清洋务运动的倡导者和中国近代企业的开拓者.在左宗棠发展工商业的经济思想中,他针对传统的“抑商”观念而提出“纾商力”的主张;他面对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而强调“挽回利权”;他在处理兴办近代企业是采用官办还是商办这一关系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方向的问题时,虽然不完全排斥官办,但更重视商办,从而使其经济思想顺应了中国近代化的发展趋向.本文拟就这些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8.
<正> 丁日昌是晚清同、光“自强”运动的重要人物之一。他以办理洋务而著名,尤以其洋务军事活动富于成就,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过相当的影响。丁日昌的军事言论和实践与晚清军事近代化密切关联。从近代化的角度来考察丁日昌的军事活动,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他的历史地位。 一 要想有力地抵御近代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侵略,必须以建立近代国防为条件,近代国防又必须以近代军事工业为基础。这是清政府在鸦片战争后所面临的严峻挑战。近代官绅对此问题的认识是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的。 通过第一次鸦片战争,魏源、林则徐  相似文献   

19.
晚清小说结构变化原因浅探宋一兵比较五四以前和五四以后的中国小说,我们可以感到二者的明显不同,而在这之间起直接过渡作用的就是晚清小说。晚清小说成就不是很高,但它对中国小说的发展变化,乃至过渡到五四以后的现代小说却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仅就晚清小说结构上变化...  相似文献   

20.
<正>北洋海军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支近代化的海军,在晚清海防建设中占有重要位置,是中国走向军事近代化的重要标志。近年来,北洋海军的研究日益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视,但研究的焦点大多集中在与晚清社会政治、经济及战争史的关联方面。戚海莹的近著《北洋海军与晚清海防建设——丁汝昌与北洋海军》(齐鲁书社2012年11月版,以下简称《北洋海军》)一书,则把丁汝昌等历史人物和海军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