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井植薰是日本三洋电机株式会社第一代创业者之一,同时也是享誉世界的企业家。他在日本家用电器行业中奋斗了60余个春秋,积累了丰富的企业经营管理思想和经验。他把人才的培养问题提高到决定企业生死存亡、兴盛衰败的高度。这种见解只有深  相似文献   

2.
2005年胡润财富榜上排名第2位的严介和,过去并不为人所熟知,当他像一匹黑马突然跃入人们的视线时,立即引起了世人的关注.这位从语文老师到建筑商,再到企业家的财富新贵,其发家史与其他的民营企业家相比,并无独特之处,吸引人们注目的是严介和的用人策略.严介和创办企业后,立下一个规矩,高层管理人员要想提升,必须先寻找、培养一个能替代自己的能人.这个规矩后来就形成制度,一直执行到现在.如今的严介和,手下已聚集了一大批精兵强将.正因为手下人能力都很强,严介和的财富才得以快速积聚.  相似文献   

3.
2005年胡润财富榜上排名第2位的严介和,过去并不为人所熟知.当他像一匹黑马突然跃入人们的视线时,立即引起了世人的关注。这位从语文老师到建筑商,再到企业家的财富新贵,其发家史与其他的民营企业家相比,并无独特之处,吸引人们注目的是严介和的用人策略。严介和创办企业后,立下一个规矩,高层管理人员要想提升,必须先寻找、培养一个能替代自己的能人。这个规矩后来就形成制度,一直执行到现在。如今的严介和,手下已聚集了一大批精兵强将。正因为手下人能力都很强.严介和的财富才得以快速积聚。  相似文献   

4.
"做官我宁可糊涂,但干事我不糊涂,我不做会当官而不会为老百姓办事的这种官",这句话出白海南省省长卫留成之口。他曾经是中海油的CEO,现在是中国第一个从企业家直接做省长的高官。他说:"现在很多人对当官研究得很透,什么官场文化我搞不清楚,我不去研究它。"从一名企业家到政府省长,这样的"界限"跨度,的确是足够大的了。在  相似文献   

5.
高峰 《人才瞭望》2008,(8):89-89
勤俭就是企业招牌有一位企业家,在一次经济论坛会议上作了一个发言后,刚刚走下讲台,他身边的两个银行经理就问他:“你需要贷款吗?”企业家愣住了,说:“我不需要贷款。”银行经理说:“如果你需要贷款可以随时来找我。”说话间递给企业家一张名片。  相似文献   

6.
广东步步高电器公司总裁段永平的学位在中国企业家里算是最高的了。他先毕业于浙江大学无线电系,接着又拿到人民大学经济学的硕士。最近有传媒报道他每两周飞北京一次,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攻读MBA。为此,记者询问他再次“充电”的动机,段永平认为:“与国外大企业家相比,我们的企业家在层次上的差别非常大。人家是职业选手,我们是业余选手,正因为没有受过基本的训练,我们的企业经常犯一些常识性的错误。而这些错误对职业选手来说,是不  相似文献   

7.
与其他一些以专家身份下海的企业家一样,陈秀枢也喜欢下属叫自己“陈教授”而非“陈总”,但比较专家和企业家这两个角色,陈却更钟情企业家,他说:“我的理想是做一个专家型企业家。” 从卫生员起步的微生物专家 1996年下海前,陈秀枢埋头做了22年的学问。但他的学问是从做部队卫生员开始的。1974年,陈秀枢高中毕业,其时高考尚未恢复,参加过解放战争的军人父亲给儿子指了一条路:“你去参军  相似文献   

8.
澳大利亚著名华人外科医学专家、企业家陈继志博士不久前由澳大利亚科廷科技大学委员会任命为该大学校长。陈继志出生于马来西亚,1961年到澳大利亚求学,1972年加入澳大利亚国籍。他不仅在医学方面有杰出的成就,在企业经营方面也非常成功。作为有才干和成功的企业家,他曾在许多企业担任过董事会和委员会成员,在促进多元文化相互交流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他在澳大利亚的中国社团中开展广泛的工作,发展有创造性的机构,如西澳大利亚州中华商会和咖啡店论坛等,为增进当地商业团体对亚洲的了解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华人专家陈继志获任澳洲科廷科技大…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一代富有现代经营意识的企业家正在成长。上海申美有限公司总经理杨传信就是这样一位企业家。 他年轻有为、学识渊博、精明强干。他走马上任申美有限公司总经理时,该公司正濒临破产、资不抵债、人才流失。杨传信到申美公司后,进行全面整顿,一方面他从人员管理入手,仅半个月就写出了调查报告,找到症结所在,深得中外方领导的赞赏。他大刀阔斧,进行人员重新调配,理顺内部机制,使公司上下一条心;另一方面他从产品管理人手,不辞辛劳,与副总经理赵景霄一起四处奔走,搞市场调查。经调查,发现当时上海卫生巾行业中一个最大的弱点是消毒不彻底,卫生巾产品中有50%细菌超过标准的几倍到几十倍,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杨传信毅然决定投资20万元引进一套环氧乙烷消毒设备。这样产品的成本提高了,获利减少了,但是杨传信认为,这是为了确保企业长久的生命力,最终获得更多的利益。他深知卫生纸过渡到卫  相似文献   

10.
学习与企业家修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素来对企业家非常崇敬。在笔者的心目中,企业家是企业的掌舵人,应当具备渊博的学识,以赢得企业员工及社会的尊敬与信任。如日本企业家盛田昭夫就是一个学识极为渊博的人。他会讲英语,会用电脑、会弹钢琴、会演讲、会指挥乐队、会驾驶汽车等等。据统计,盛田昭夫的爱好多达34项,其中有21项达到了相当熟练的程度,有七八项甚至基本具备了职业选手或专业人才的高水平。盛田昭夫的学识能够达到如此之渊博,从根本上来说是他高度重视学习  相似文献   

11.
我们常为失去的机会或成就而嗟叹,却往往忘了现在所拥有的感恩。有位企业家在商场上有着惊人的成就。有一天,当他在事业上达到巅峰时,陪同父亲到一家高贵的餐厅用餐,现场有一位琴艺不凡的小提琴手正在为大家演奏。  相似文献   

12.
前不久,我随省政协调研组一行,到自贡、泸州、内江三市就培养造就高素质民营企业家人才队伍进行了调研。我们通过听汇报、看现场、召开民营企业家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了解了全省民营企业家人才队伍的现状、  相似文献   

13.
广原 《人才瞭望》2013,(12):91-91
一位著名企业家在作报告,一位听众问:“你在事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请问,对你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企业家没有直接回答,他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圈,只是并没有画圆满,  相似文献   

14.
斯坤 《人才瞭望》2008,(12):61-61
陈茂榜是台湾当代著名企业家,他的讲演几乎折服了所有的听众。尤其是他记数字的本事超人一等,世界各国的面积、人口、国民所得贸易额等,他都如数家珍,毫厘不差。陈茂榜只有小学学历,却荣获了美国圣诺望大学颁发的名誉商学博士学位。  相似文献   

15.
他曾经为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领导的传记题写书名;他的书法在香港卖出了300万港币的天价.他集作家、编剧、导演、教授、企业家于一身,创作了长篇小说2部,影视剧26部,还有大量的诗歌散文;他身兼世界华商联合总会会长、世界艺术家联合会主席等数职.2002年他获得联合国世界和平功勋奖.  相似文献   

16.
范清海.原兰州军区某团政委.1988年他脱下了军装.转业来到了有1500名职工的国营企业——焦作水泥厂,担任厂党委副书记,1990年5月担任党委书记,1990年底任焦作水泥厂厂长.范清海从一个团政委成为一个优秀企业家和省劳动模范.在他的二次创业中.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坐标,实现了自己的二次选择.用他自己的后讲,服从组织分配,是目己来到企业的初衷,成为一个合格的企业家,则是这些年来环境和思想磨炼的结果、范清海在部队曾3次立功,20多次受奖.担任企业领导后,仍不负众  相似文献   

17.
“长岭”与     
一我国著名企业家王大中,是一位十分难得、人可敬、人可学的帅才。他14岁进了工厂,因工作需要,组织选送他进入了高等学府——北京工业大学深造。他在学校勤奋学习,不断地学习。大学毕业后又回到长岭。 1983年4月,经上级批准,王大中同志担任长岭厂长。他由于成绩突  相似文献   

18.
3年前,我在加拿大采访了华入企业家周松年教授,当时,他刚刚获得首届加拿大华裔“最佳企业家奖”。在商界崭露头角。我被他艰难创业的事迹所感动,写了《创业者周松年》一文,发表在本刊1998年第2期上。今年5月,在北京举行“亚太高性能计算国际会议”期间,我又巧遇周松年,并聆听了他为会议代表所做的学术报告。这是一次厂界的学术论坛及展示会规格很高许多世界著名企业如旧M惠普及国内的”联想一曙光“集团等都参加了会议。周松年在会议讲坛上侃侃而谈,介绍了他研制的享誉世界的软件产品也谈到他的普莱特姆(Platform)软件公司和国…  相似文献   

19.
记得在见到赵万立本人之前,我们先是听说了中央电视台的东方之子节目介绍过他,就不免有些好奇,然后是看到了两张照片,一张是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到红塔仁恒视察,另一张是广东省委书记李长春到红塔仁恒视察,这两张照片中都有一位瘦高的青年陪同者──他就是这家公司的总经理赵万立。这是最初的印象。后来,就在红塔仁恒的会议室里见到了这位看上去有点冷漠的总经理。随着我们采访的热情,他的言语也渐渐活泼而热烈起来,我们也从一个对造纸企业的一无所知者成为了解者,并且对这样一位企业家充满敬意。1992年,赵万立来珠海以前是在…  相似文献   

20.
为什么中国内地出不了大企业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并不是到哈佛大学或者斯坦福大学拿一个 MBA,然后就能成为企业家。企业家不是这么培养出来的。   ●社会要想不断进步、持续发展,就必须要给少数的富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提供自下而上的最合适的条件和最小的代价。   放眼世界华人社会,我们发现,其中不乏相当成功的企业家。台湾有被西方称为经营奇才的王永庆,香港有李嘉诚、李兆基。在南洋,华人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很小,但在企业界, 70%~ 80%的企业家都是华人。美国有王嘉廉、杨致远,以前有王安等。可见,中国人从文化传统、个人素质来讲,并不是不具备成为大企业家的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