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艺与政治的关系问题,不仅是一个学术性的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关系到无产阶级文艺事业兴衰成败的原则问题。对此,毛泽东同志在著名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里,有过如下的论述: 在现在世界上,一切文化或文学艺术都是属于一定的阶级,属于一定的政治路线 的。为艺术的艺术,超阶级的艺术,和政治并行或互相独立的艺术,实际上是不存在 的。……文艺是从属于政治的,但又反转来给予伟大的影响于政治。”  相似文献   

2.
文艺与政治的关系问题,不仅是一个学术性的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关系到无产阶级文艺事业兴衰成败的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问题。对此,毛泽东同志在那篇著名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里,曾有过如下的论述:在现在世界上,一切文化或文学艺术都是属于一定的阶级,属于一定的政治路线。为艺术的艺术,超阶级的艺术,和政治并行或互相独立的艺术,实际上是不存在的。……文艺是从属于政治的,但又反转来给予伟大的影响于政治。这,应该怎样评价呢?列宁说:“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就是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  相似文献   

3.
虽然唯美主义作为一股文艺思潮19世纪后期才兴盛于西方社会,但符合“唯美主义”艺术主张的文学作品却早已出现.唐宋词偏狭且严重脱离社会现实的题材内容、刻意强调艺术技巧和外在形式创作观念,及其感伤颓靡的格调,在某种程度上都与唯美主义的艺术追求不谋而合,凸显出十分显著的唯美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4.
文艺有没有阶级性的问题,不是一个什么新问题,而且历来都是论争的焦点,是两种不可调和的世界观对待文艺的根本分歧所在。马克思主义者认为文艺是属于一定的阶级,属于一定的政治路线的。并且从来都认为“为艺术的艺术,超阶级的艺术,和政治平行的艺术,实际上是不存在的。”这种观念在大部分进步的文艺工作者中间也是解决了的,但也有一部分人还持着怀疑的态度,或者虽然在理论上承认,实际上仍然以为文艺不一定都是有阶级性的。在他们看来,不管怎样,文艺有它的特殊性格,就不一定都有阶级性。这也正是反映了文艺战线上的复杂性。去年12月号的《学术月刊》上发表了一篇  相似文献   

5.
一、文学政治导向的时代反思首先 ,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学不能脱离政治、超越政治。“逃逸政治的文学是没有灵魂的文学 ,而没有灵魂的文学是永远无法获得巨大的思想力量和强烈的艺术魅力的。”[1 ] 文学“永远都是通过美的形式和对美的创造而充当政治的艺术载体。无论创造者是否意识到这一点 ,事实都是这样。”[2 ] 因为任何作品中总是多多少少地 ,或隐或现地注入一定的政治态度和思想倾向。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 :“这当然不是说文艺可以脱离政治。文艺是不可能脱离政治的。任何进步的、革命的文艺工作者都不能不考虑作品的影响 ,不能不考虑…  相似文献   

6.
在探讨阅读及创作中的共鸣问题之前,先得了解共鸣的內容反实质。柳鸣九同志在“批判人性论者的共鸣说”一文中说:“共鸣现象之所以能够产生,是由于具有一定的条件或基础的,这条件就是‘相同的频率’,也就是说相同的思想基础,一致的阶级倾向,如果没有这样的条件,共鸣是谈不上的。”在这里,他把共鸣和理解、欣赏和喜爱区別了开来。在“关于文艺欣赏阅读中的情感运动形式”这篇文章中,柳鸣九的基本论点未变,只是对于共鸣和理解、喜爱的区别,有了具体的阐述。他认为“理解、肯定、赞赏主要是属于理性的评价的范围,而喜爱、感动和  相似文献   

7.
一、关于文艺为人民服务的问题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的我们的文艺要为工农兵服务,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服务的指导思想后,解放区的文艺工作者深入部队、农村,了解工农兵群众的生活,为他们服务,取得了很大成绩。但长期以来,我们对毛泽东提出的文艺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这个口号,缺乏正确的理解,似乎革命的文艺要为人民大众服务,就是、或者只是为工农兵服务;文艺为工农兵服务,就是、或者只能是写工农兵;认为提文艺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服务,是缺乏阶级观念的表现。这种片面的理解,给建国后的社会主义文艺造成了一些损失。实际上,周恩来在建国前夕对文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还要不要继续坚持为工农兵服务,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服务的方向,以及如何全面准备地理解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问题作了正确的的阐释。他说,“为人民服务”的口号是大家赞成的。也就是说,  相似文献   

8.
文艺批评的标准,是文艺批评理论的核心,也是进行文艺批评的依据。鲁迅先生对此有过精辟的论述和独到的见解。我们认真学习、研究、继承这一宝贵的精神财富,对于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文艺批评,促进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当时,中国文艺界的状况是十分复杂的。除了我党领导的无产阶级文艺以外,还有封建阶级的遗老遗少的卫道文艺,专为帝国主义效劳的买办文艺,国民党直接支持下的流尸文艺,另外还有标榜“为艺术而艺术”的“第三种人”的文艺,等等。在这样背景复杂、流派  相似文献   

9.
矛盾斗争形式问题是对立统一规律的一个重要内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历来重视这一问题,并在他们的著作中作了许多论述。马克思、恩格斯研究了以阶级对立为基础的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集中地论述了社会矛盾斗争的对抗形式,指出对抗是敌对阶级之间的矛盾斗争形式,这种矛盾斗争形式表现为战争和革命。马克思说:“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间的对抗仍然是阶级反对阶级的斗争,这个斗争一旦达到最紧张的地步,就成为全面的革命。可见建立在对立上面的社会,最后将成为最大的矛盾,将导致人们的肉搏。”“不是战斗,就是死亡;不是血战,就是毁灭。问题的提法必然如此。”(《哲学的贫困》,《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第198页)这种斗争形式,对于解决阶级对抗的社会矛盾是非常必要的,“没有对抗就没有进步。这是文明直到今天所遵循的规律。至目前为止,生产力就  相似文献   

10.
纵观中外文艺发展史,可以发现,任何一个阶级的文艺都十分重视塑造本阶级所倾心的英雄,以寄托自己的理想。肩负着推翻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最后消灭阶级这一历史使命的无产阶级,则更要求在文学艺术中得到表现。在无产阶级文艺初起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就异常关切无产阶级英雄人物的塑造问题,强调要歌颂“倔强的、叱咤风云的和革命的无产者”(恩格斯:《诗歌和散文中的德国社会主义》),并始终把它作为无产阶级文艺的一项重要任务。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向文艺提出了表现本阶级英雄人物的要求,而辩证唯物主义和  相似文献   

11.
通读毛泽东的50首诗词和《讲话》,并进行对照研究,就发现:毛泽东的诗词,是以讲话为主体的他的文艺思想的艺术实践。什么是文学艺术?《讲话》写道:“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学艺术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革命的文艺,则是人民生活在革命作家头脑中的反  相似文献   

12.
柳传堆 《文史哲》2006,(5):111-117
冯雪峰以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论为元话语,在《革命与知识阶级》一文中提出了泛“国民解放运动”的概念,认为“五卅”之后,“国民解放运动有再转向的必要”,即在国民革命尚未成功的时候就应该进行一场工农阶级对资产阶级的革命。在此革命逻辑支配下,冯雪峰对革命图景的想象充满着相当的气势:一是渲染革命的铁血狂欢;二是把革命的流血牺牲化为文学艺术的浪漫与潇洒;三是把精神的变革包容在革命含义之中。中国“知识阶级”的概念是李大钊、陈独秀、鲁迅、梁启超等革命者或革命的知识分子出于革命的需要对西方“intelligentsia”一词进行译介、阐释的产物。冯雪峰以“革命与知识阶级”关系的向度,参与了“知识阶级”概念的本土化阐释与命名工作,但他却以替“知识阶级”划分类群的方式,促使“知识阶级”的内涵发生了比较大的转变,其目的是借此虚拟的历史叙述,为重构革命与知识阶级、知识阶级与文学的关系寻找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深刻阐述了文艺和革命工作的关系、文艺“为什么人”服务的根本方向、人民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唯一的源泉等问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奠定了党的文艺方针的理论基础。不同历史时期几代党的领导人,明确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双百”方针,确立了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二为”方向。习近平总书记继承与发展毛泽东文艺思想,关于文艺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推动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兴盛,为建设文化强国指明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在很多讲话和报告中论述了文艺问题,这些论述对于拨正文艺发展方向,解决波“四人帮”据乱了的理论是非,纠正文学艺术界出现的偏差,指导文艺工作,起了巨大的实际作用,在理论上是对毛泽乐文2思想的发展。一、提出新的“二为”方向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乐《在延安文艺座谈完上的讲话》中就指出:“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危的,首先是为了工农兵的,为工农兵而创作,为工农兵所利用的。”工农兵方向的提出,是当的虽尚河子形势的实际需要和中国文艺自导发展的内在要来。毛泽乐还提出了“文2是从属于政治的”论断。从上…  相似文献   

15.
在《邓小平文选》中,邓小平同志对文艺工作的许多论述,坚持和发展了毛泽东文艺思想。邓小平同志提出:“不继续提文艺从属于政治这样的口号,因为这口号容易成为对文艺横加干涉的理论根据,长期的实践证明它对文艺的发展利少害多。但是,这当然不是说文艺可以脱离政治。文艺是不可能脱离政治的。任何进步的、革命的文艺工作者都不能不考虑作品的社会影响,不能不考虑人民的利益、国家的利益、党的利益。”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中央在解放思想,拨乱反正,总结革命文艺运动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新时期文艺工作总的口号。可以说,这个总的口号,也就是邓小平同志上述论述的概括,是毛泽东文艺思想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运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讲话》是一部紧密结合中国实际并独具体系的马克思主义美学论著,它根据解放了的新时代的人民大众对文艺的要求,提出了表现“新的人物,新的世界”的中心课题,并在此基础上归纳出“文艺为人民”这一“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围绕这一问题,《讲话》就普及与提高、文艺与生活、政治与艺术、歌颂与暴露、世界观与创作方法、批判与继承、艺术家与群众等一系列对立统一的矛盾范畴进行了辩证分析,从而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美学思想。因此,从理论上讲,《讲话》是对于马克思早期《手稿》中所包含的以唯物实践观为基础的美学思想的重大发展;而半个世纪的实践证明,《讲话》是无产阶级的思想武器和培养几代革命文艺工作者的马克思主义的教科书。  相似文献   

17.
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列宁为什么说对资产阶级专政,这个问题要搞清楚。这个问题不搞清楚,就会变修正主义。要使全国知道。”毛主席的重要指示,是搞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指路明灯。只有认真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自觉地站在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高度,牢记党的基本路线和无产阶级的历史任务,才能真正理解和搞好无产阶级教育革命,把学校办成无产阶级专政的工具,使教育为逐步缩小工农差别、城乡差別、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作出贡献。在阶级社会里,学校从来就是阶级斗争的工具,它“都是属于一定的阶级,属于一定的  相似文献   

18.
一、问题的提出 由广西区教委组织编写、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一书讲到什么是社会意识形态时,提出:“社会意识形态是指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它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社会意识形态是社会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的反映。在阶级社会里,它有鲜明的阶级性。”(见该书93年第一版、96年第四次印刷195页)学生们看到这句话,认为什么艺术都具有鲜明的阶级性。1997年该书发行第二版,对原书各章节都作了较大改动,在讲社会意识形态时,把“在阶段社会里,它有鲜明的阶级性”这句话删掉了。在社会意识诸形式中讲到艺术时,有下面这段话:“在阶级社会中,作为意识形态的艺术具有阶级性。不同阶级的艺术,不仅具有不同的内容,而且所起的作用也不同。在社会主义时期,先进的、革命的、阶级的艺术也是一种革命斗争武器。当然,也有些艺术表现了人们共同的情感,并不是表现某个特定阶级的感情,为某个阶级服务。因此,我们在研究艺术作用时,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点,但又不能简单化,要作具体分析。”(见该书97年第二版185—186页)。  相似文献   

19.
《社会科学》第3期刘景清同志的《文艺的歌颂与暴露问题》一文认为:“真实是文艺创作的生命。只有在真实的基础上,歌颂和暴露才有它的可靠的立足点”。“艺术上成功的革命现实主义作品,总是在一定的程度上把歌颂和暴露统一起来的”。“在  相似文献   

20.
对文学审美艺术价值的探求,经历了一个审美自觉的过程。浪漫主义被认为是开始探求文学审美价值的一个重要阶段,它的出现代表了从“理性”到“感性”的审美价值转向,它所倡扬的核心审美范畴便是主体的“感性”和“情感”;现代唯美主义对文学艺术价值的探寻则被表达为“为艺术而艺术”,它所追求的便是所谓的“纯艺术”;现代学院批评则提出了“文学性”这一概念,“文学性”研究一方面是唯美主义价值理念的延伸,另一方面也是对唯美主义“为艺术而艺术”的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