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一九五三年十一月,华东文物工作队在浙江绍兴调查遇到这样一个问题:绍兴市最初在周家老台门发现人物故事壁画,其后又在李家台门等处发现神怪人物壁画,越来越多,至约二十处,都说是太平天国壁画,约我前去参加调查工作。这个调查工作,由华东文物工作队浙江组主持,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也派有同志参加。在绍兴市人民政府、绍兴鲁迅纪念馆大力支持下,又得到以绘壁画传家七十二岁的老泥水壁画师陈雪周参加工作。我们在绍兴逐处进行现场的检查,广泛的调查和访问,并在泥水  相似文献   

2.
编辑同志: 来函询及绍兴太平天国壁画问题,简复如下。一九五二年四月我在绍兴笔飞弄小学任教,一个学生住在“探花台门画花堂前”,我在家庭访问时,对这地名的由来寻根究底,从而发现了这处太平天国壁画。一九五八年仲冬,在罗尔纲先生主持的调查座谈会上,汇报了发现这一壁画的经过。  相似文献   

3.
太平天国印书是研究太平天国史最重要的本证。王庆成同志从伦敦英国图书馆摄回的《天兄圣旨》两卷,无疑是太平天国的文献珍品。在此之前,见于文献记载的,萧朝贵假托天兄下凡传言仅有六次①。而新发现的《天兄圣旨》却记录下戊申年(1848年)九月至壬子二年(1852年)三月十五日这段期间的“天兄一百二十余次下凡事”②。其重要的史料价值是不言而喻的。本文拟就《天兄圣旨》中明确提到金田起义前的“团方”“团圆”及其有关史事进行一番考索。“团方”一词,其它太平天国印书中从未出现过,唯见于《天兄圣旨》记载。庚戌年八月初五日(1850年9月10日),萧朝贵在洪山假托“天兄劳心下凡”传言说:“这团方有人不守天条,该杖几百。”初六  相似文献   

4.
《乐记》撰作年代再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尔纲为钟文典《太平天国人物》再版作序,指出该书最大特色,是学习司马迁写《史记》的方法,以文献资料结合实地调查资料用材取材;因而考证史事、评价人物多有精湛的论断,对太平天国史研究作了重大贡献。认为人物传记既是传记,又是文学,应以《史记》人物传为典范,而不宜以写论文的笔法来撰传记。此文有感而发,颇中时弊。  相似文献   

5.
《安徽史学》一九八四年第一期《史坛争鸣》栏,发表了徐川一《太平天国的科举考试》始自辛开元年在广西永安州时”吗?》一文,提出与罗尔纲商榷。罗尔纲《太平天国史稿》一九五一年初版,原说“太平天国自癸好三年(一八五三年)定都天京,即开科取士”。一九五五年出版的该书增订本,根据丁宁存《从军日记》:“又有万寿诗  相似文献   

6.
英国友人“太平军上校”呤唎(A·F·Lindley1840—1873),1866年在伦敦出版了《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中文译名)一书。自述了他在太平天国从军四年的历史。人们历来都认为呤唎曾助守过天京江面的太平军九洑洲炮台,后炮台失守,呤唎负伤,妻子玛丽阵亡。罗尔纲《太平天国史稿》、牟安世《太平天国》、茅家琦《太平天国兴亡史》和《辞海·中国近代史》等均持此说。考九洑洲在江苏江浦县浦口镇金汤门南十余里,与南岸的下关遥遥相对。太平军在此设有要塞,拱卫天京。清方奏报称:“查金陵城下,分内江、外江,中为七里洲,横亘江心,有贼垒四座。  相似文献   

7.
郭若愚编《太平天国革命文物图录·补编》缉入忠王李秀成于太平天国壬戌十二年发给陈金荣的田凭一件,骑缝上盖“天父天兄天王太平天国开朝勋臣护国军师忠殿户部尚书李生香”双龙纹硃印。郦纯《太平天国制度初探》以为“护国军师”系李秀成,并据以论证李秀成于太平天国壬戌十二年巳膺封军师(见该书增订本第257页)。这是一种误解。按太平天国有朝官、属官之分。属官有以朝官兼任者,地位较尊,印章上都刻姓名。例如,见之于吴江“计彩化门牌”的“太平天国御林王亲真忠报国懋天福任西殿属官领袖萧朝兴”(《近代史资料》1955年第1期第37页)。又如忠王于壬戌十二年九月十五日准抚天侯徐少蘧病假的“瑞批”所盖的“天父天兄天王太平天国开朝勋臣侣天安兼忠殿吏部主编修董敖侣”(《太平天国文书汇编》第208页)。也有不由朝官兼任的  相似文献   

8.
太史宗师罗尔纲同志,治学谨严,著作等身,对太平天国史的研究、太平天国文献史料的搜集整理和太史研究人才的培养,都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欣逢罗老从事学术活动六十周年之庆,本刊特发表《周建人同志关于绍兴太平天国壁画的信跋》一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
避讳而改偏旁,前朝罕觏。太平天国则把“鬼”旁改为人旁。按太平天国教义,“天父上主皇上帝是神爷,是(云人)爷”(《永安封五王诏》),“肉是肉父生,(云人)是(云人)爷生”(《钦定前遗诏圣书批解》),好人死后灵魂“升天”,天上是没有鬼的,故改魂为“(云人)”。此字在辛开元年(1851年)的一些“天父诗”中已经多次出现,如“灵(云人)本是由天父,今时不醒做何民”,“真神能造山河海,不信(云人)爷为何功”(《天命诏圣书》)之类。壬子二年新刻的《天条书》,凡“小灵(云人)”、“(云人)得升天”等等,“(云人)”字均从人而不从鬼。壬戍十二年(1862年)颁行的《敬避写样》,“魁”字条下注明:“凡写魂、魄、愧、魏等字均从人,写作(人斗)、(云人)、(白人)、(委人)、字样。”这是太平天国后期,从“魂”字推广到其他“鬼旁字,因避恶  相似文献   

10.
《太平天国词语与避讳研究》是史式、吴良祚两位同志新的科研成果,史式同志撰写《太平天国词语研究》,吴良祚同志撰写《太平天国避讳研究》。研究太平天国的语言文字不是一件易事。十年前我给史式同志所撰《太平天国词语汇释》写的序就说过:“要了解太平天国词语不是一件易事,曾有一位研究过的人说是与甲骨文有同样的困难。这话虽然夸大了,但却说明的确不是一件易事。”近来又听说“史学界也有人认为研究太平天国的语言文字是蚂蚁啃骨头,费力多而收获小。”但是,这两位作者却长期埋头于这种不起眼的工作,乐此不疲。史式同志在十年前就撰成了四十余万字的《太平天国词语汇释》一书;吴良祚同志十多年来发表了数十篇很有学术价值的有关太平天国词语  相似文献   

11.
广西人民出版社《太平天国史丛书》的出版,被海内外学术界誉为“树旗之举”。该丛收全面总结百余年来,特别是建国四十年来太史研究的成果,并使其提高到更高的境界,它内容全面系统,包罗了太平天国的政洽、经济、军事、外交、人物等各方面(含对立面),将出版专著及人物传记20种,每种30万至40余万字不等。罗尔纲先生担任丛书编委顾问,钟文典教授任主编,各书的作者都是我国在这方面有卓见的专家,他们严格按照“全、新、深”的三字方针精心撰写,因此保证了本丛书在太平天国史研究领域的权威性,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长久的保存价值。  相似文献   

12.
太平天国洪秀全称天王,但首义有东、西、南、北、翼等五王,后且累封至二千余王;洪秀全称“真主”,而太平天国除“真主”外,尚有所谓“上主”、“救世主”、“幼主”、“赎病主”;洪秀全称“万岁”,而太平天国初期“万岁”有四位,后因杨秀清逼封,有五位,后期则有八位。这种特殊的现象,其实质如何?颇有加以探讨的必要。《历史研究》一九七八年第六期发表了郭毅生同志的《如何评价杨秀清》一文,对此谈了他自己的看法,惜郭文结论并不符合历史实际。嗣后不少同志都表示异议,但那些文章的重点皆放在对“天京事变”的探讨上,对上述所谓“六王”、“五主”、“多万岁”问题,则语焉不详,使人不甚了然。笔者有鉴及此,愿将考察所得,贡献于诸治太平天国史的专家和同志们。  相似文献   

13.
1 一般地讲,那些靠情节取胜的小说, 由于追求情节的奇特性和人物的传奇 性,便往往不重人物性格,如《封神演义》一类的神魔小说,《三侠五义》、《施公案》之类的侠义公案小说,以及一些侦探推理小说,大抵如此。而《三国演义》的超群杰出就在于,它在继承中国文学中“以奇为美”的艺术传统去构置故事情节的同时,又莫不形诸人物性格,开创出“多层展现”人物性格表现法。 所谓“多层展现”人物性格表现法,其内涵包括相互关联、融为一体的“出场定型”、“追叙补充”、“反复强化”、“侧面展示”这四层含义。“出场定型”意为:人物一出场,作者就以…  相似文献   

14.
高宇琪 《社科纵横》2007,22(12):112
唐代是中国绘画艺术大发展的历史时期,而壁画又是唐画最重要的形式之一。唐代壁画可大分为二大类一般性质的壁画和佛教壁画。佛教壁画又分绘于具有中国民族传统建筑上的寺院壁画和绘于具有印度、西域地区特点的石窟寺壁上的两种形式。正确认识唐代的壁画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唐代绘画的真实面貌和其在中国绘画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相似文献   

15.
《阅江学刊》2011,3(6):F0002-F0002
陈晓林,男,1960年生于北京,1984年毕业手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装饰绘画系,现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绘画语言的多样性与可能性探索及装饰绘国创作。其水彩画、壁画、石雕、玻璃国、壁毯、陶瓷镶嵌国等多种艺术作品曾参展中国、韩国、日本、挪威等举办的画展或被国内外画廊收藏。出版专著《装饰绘画》、《陈晓林素描精品集》、《色彩表达》。  相似文献   

16.
太平天国上帝教的约书,包括《旧约》、《前约》和《真约》。经过修改、批注的《旧、前约》,已非基督教《圣经》本来面目。《真约》是以“天父”、“天兄”、天王名义所传洪秀全受命下凡作主救人而立的“约书”,是包含上帝教的神话、教义、伦理、仪式、诚条的一系列经籍,是批改《旧约》私《前约》的依据。上帝教的约书是在坚持宗教自主、抵制基督教化的斗争中形成的,它没有也不可能挽救太平天国的失败。  相似文献   

17.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红楼梦》此中滋味,虽经智仁异论,却仍众说纷纭,难怪曹雪芹也有如此感慨。而在我读过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启忠先生《眼前春色梦中人——〈红楼梦〉人物论》(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97年4月出版)以后...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有关太平天国史的研究,人才辈出,经久不衰。郭廷以、简又文、萧一山以及健在的罗尔纲先生,就是学林共仰的前辈学者。从五十年代开始,郦纯先生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比较系统地探讨了太平天国经济、政治、军事、教育等各方面的重大问题,承前启后,硕果累累,著述共二百万字,成为当代治太平天国史的一大家。郦纯先生治太平天国史,着力于对关涉全局的重大问题研究。耗费了大量心血的《太平天国制度初探》和《太平天国军事史概述》两部巨著,就是对太平天国史从纵横两个方面进行总体研究的代表作。长期以来,郦纯先生以“板凳要坐十年冷”的顽强毅力,身处逆境,发愤著述,脚踏实地,爬梳史料,勇于探索,提出创见,对太平天国许多独特的东西,如土地制度、供给制度、军事制度、考试制度等方面,着力尤勤,  相似文献   

19.
《太平天国人物》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钟文典同志《太平天国人物》要再版了,叫我写篇序文。从前司马迁撰《史记》,他在《太史公白序》里说年二十,“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窥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厄困鄱、薛、彭城,过梁、楚以归。……仕为郎中,奉使西征巴、蜀以南,南略邛、笮、昆明,还报命”。年二十八,“为太史令,细史记石室金匮之书”,缀集文献,结合调查资料,撰著《史记》一书。而他周游中国,随处访问,以成此不朽的著作,尤为世所称道。我读《史记》,曾考此事。他撰《五帝本纪》,自述说:“学者多称五帝,尚矣。然《尚书》独载尧  相似文献   

20.
早在本世纪的三十、四十年代,简又文、罗尔纲等前辈,即开始辑录太平天国文物,对太平天国史学提供实物资料。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重视下,大批太平天国文物被发现,使学术界有条件辑成了《太平天国革命文物图录》及其续编和补编。这三部汇编辑录了大量有史料价值的太平天国文物,创造了分类的方法。编者郭若愚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