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市民小说以对都市社会各色人等生活的生动真切的描写,展示了都市社会的奋斗与挣扎;在对市民社会中爱情的游戏、欲望的追求、情爱的失落故事叙写中,显示出对现代都市人生活态度人生观念的观照与剖析;在对人情的淡薄、人性的沦落异化、官场的风气不正等社会阴暗面的揭示中,体现了作家对市民社会的思考与批判。新市民小说的作家以对现代城市生活的积极参与和热情拥抱精神,运用以现实主义为主的创作手法,让城市生活大量进入文学创作视野,使自30年代海派小说创作以来被忽略了的现代都市生活重显魅力  相似文献   

2.
10月18日,上海社联经济社会综合研究中心和上海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召开“现代文明与社区发展”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和从事社区实际工作的同志就上海社区工作的经验和面临的问题展开了讨论。浦东新区社会发展局、潍坊街道、田林街道、南京东路街道等介绍了社区工作经验。与会者认为,社区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载体,是社会生活的基础性构成因素:社区发展状况是评价城市文明程度和社会生活质量的重要尺度;社区认同和社区参与是提高公民社会意识,提高人的公益精神、互助观念等文明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社会整合、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3.
社会-文化-历史的职业倦怠观认为,职业倦怠并不是某一阶段单一个体的突发状况,而是社会结构在个体身上的投影。现代社会结构的建立和形成,与我们中的每一个体息息相关,影响着现代人的生产、生活。世俗化与精神危机、社会分层及流动与职业追求、转型期的职业声望、科层制与现代企业组织理性化和现代生活方式等这些现代性的具体表征都对现代人的职业倦怠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仵埂 《唐都学刊》1995,(2):17-21
本文认为车尔尼雪夫斯基“美是生活”的口号,首先揭起了生活对艺术本体论化的这面大旗。作者在追溯了“生活”这一概念的发展变化脉络之后,指出生活对艺术本体论化的意义在于把生活作为本体而不是将心灵精神作为本体,将颠倒了的世界再颠倒过来。从此使艺术从天国回到尘世、纯粹观念回到现实,从封闭走向开放、从个我走向社会,从少数精神贵族走向人民大众。  相似文献   

5.
尼采是一位特立独行的智者,更是一位精神强健的斗士,他以昂扬的生命姿态乐观地面对生活中的不幸,深切体验着真实生活所带来的内心富足与快乐;他富有激情地谴责理性主义以及基督教道德对个人主体性的忽视,批判资本主义社会过度商业化及非个性化、非精神化的倾向,高扬个体幸福的合法性,主张个体应当用超人意志去体验生命、创造幸福,以昂扬的生命斗志“成为你自己”。尼采的幸福哲学对于激发人们与命运抗争、提振自我精神,努力追求卓越并真切理解生命的意义具有重要的启示价值。  相似文献   

6.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相应地,家庭伦理教育作为社会整体伦理教育有机体的基础部分,在培养和造就新一代道德人格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现代家庭伦理教育,是在继承家庭伦理教育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方面,现代家庭伦理教育以过去的家庭伦理教育的优秀遗产为自身赖以支撑的前提、基础和出发点;另一方面,现代家庭伦理教育又渗入了现代伦理教育的精神或要素,并依据现代社会的生活实践把现代伦理教育的精神或要素和传统伦理教育的优秀遗产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了现代伦理教育的一系列原则和方法。一、家庭伦理教育的原则家庭…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浦东新区千户农民生活方式包括家庭状况、劳动与就业状况、饮食状况、子女期望、住宅及耐用消费品状况、社会组织与服务、生活质量、精神生活状况等八个方面的调查,发现伴随着浦东开发开放而迅速到来的城市化进程,不仅改变了农民的劳动就业状况,而且使新区农民的生活方式发生了诸多新变化。作者除对这些变化一一作出阐释外,还对出现这些变化的原因加以较细致的分析,并提出了进一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现代社会学和社会学理论正面临着深刻的危机。社会学本己的使命在于直面现实的社会问题而探究其原因,并摸索未来文明的前景以及社会发展的具体方案;而如今的社会学却面对现代社会中人的异化、社会关系的恶化、环境问题的深化等问题却提不出有效的理论阐释和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
提倡一种对生活的多元式理解,不再把生活简单地分为相互对照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两个领域,而是分为多元共存的物质生活、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四个领域。从多元共存关系出发,才能把握好现实生活的发展状况,推动社会整体进步。  相似文献   

10.
漂泊的心灵: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价值失范现象何显明,揭扬一与18世纪启蒙主义思想家对理性主义时代人类文明发展合理化、秩序化、高尚化前景的浪漫主义展望截然对照的是,自进人现代社会以来,人类社会日益陷人了空前的精神危机和价值混乱之中。意义迷失、精神颓废、道...  相似文献   

11.
民族精神需要透过又化来体现,所以当代民族精神的建构同华夏文化的重建密不可分。在此,我们必须走出传统与现代、西方化与本土化、激进与保守的误区,以全人类的文化精神为广阔背景,诉诸转型性创造与批判性重建,在世界文化的总体语境中重振华夏文化的声音。  相似文献   

12.
二维视野下的社会理论--哈贝马斯论现代性与宗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芳亮  张小山 《社会》2003,10(3):28-31
早期的德国社会学大师韦伯将现代社会理解为一个全面趋向理性化、合理化、理智化的过程,现代社会就是一个“解魅 (Entzauberung)”的时代,是一个理性化解除宗教魔咒的时代。所谓“解魅”就是整个社会走出宗教的控制,生活在一个理性主义的世界,在生活世界实现世俗化。理性对现代社会的意义首先表现为理性的觉醒和伸张,导  相似文献   

13.
欧洲劳动力市场的性别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入劳动力市场是社会参与的最重要的先决条件,因此对女性具有更为特殊的意义,本文从三个方面描述和比较了欧洲几个主要经济国家中这一社会经济层面的状况,并从一些新的角度对影响妇女就业比率和形式的因素进行了分析。这三方面包括:国家对妇女经济生活的影响;妇女就业形式及其社会意义;在职业性别分层中组织与制度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苏联社会任何领域的改革,如果没有精神方面,若不树立崇高的道德标准,都是难以想象的。评价某一阶层、某一社会集团的道德水平和状况,不能只凭个别的标准,重要的是各种表现和标准的总合;对待劳动和分配的态度,对践踏社会公正、民族感情和个人尊严的事实的反应的强烈程度;保护国家历史文物和殡葬地的完好状况;对儿童、父母、老人的关怀程度,对人民的优良传统和习俗的态度等等。事实上,大规模践踏社会主义法制的情况、不负责任的宽容的做法,必然使人们在实际生活中看到的,与在会议上、报刊上、报告中了解的对不上号。加强对人民的道德教育,提高社会的精神生性,是现代革命性改革的不可分割的环节。这方面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呢?促使社会意识、每个个人的深刻的道德进步的决定性环节在哪里呢?在这里具有决定意义的是全面发扬民主、公开性,在社会生活的  相似文献   

15.
意识形态的解释,是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命题。马克思恩格斯在创建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探索中,在对德国为代表的整个资本主义社会文化的批判中,始终将意识形态问题的唯物主义究诘作为与唯心主义斗争的焦点。他们执守“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这一根本思想原则,从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的相互联系界说意识形态的反应机制和社会功能;从社会意识与社会主体互生成、互规定的关系界说意识形态的主体性机制和阶级属性;从社会意识的存在样式及其知、行关系界说意识形态的认识特征和实践性品格。由此,构建了解释意识形态现象的三大向度与九个视角,阐明了理解意识形态的思想原理和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16.
伴随着社会普遍的都市化,都市作为社会关系的构成中心,影响和塑造了现代生活方式与形态,导致了社会生活的全面变革,重新构造了现代都市生活的图景。根据列斐伏尔的理解,现代都市生活既带来了生活的进步,但也存在着诸多的弊端,引发了现代生活的复杂化与多变性,加速了现代生活的商品化与消费化,造成了现代生活的碎片化与个体化趋势,加剧了现代生活的庸俗化与虚无化,呈现出丰盛与贫乏、永恒与短暂、多变与压抑等内在的矛盾和悖论。我们既要吸收与借鉴列斐伏尔对现代都市生活全面批判与反思的思想,也要从新时代中国现实出发,重新审视现代都市生活的历史趋势与可能前景,建构以美好生活为取向的现代都市生活。  相似文献   

17.
重庆市城市社区心理卫生现状调查及其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现场走访等方式,分析、描述了设为直辖市后重庆主城区社区居民心理健康观念、社区心理健康教育状况及其成因。作者认为,在现代社会,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各种竞争的加剧,人们在享受不断丰富的物质生活的同时,精神生活方面却越来越觉得并不十分完美,“亚健康”成为一个相当普遍的社会问题,增加人文关怀,进行城市社区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心理危机干预系统就显得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人类精神的一般特征、中华文化精神的历史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精神富有社会的内涵特征的论述,阐明了精神富有是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主观世界不断洗炼完善、精神内容不断向上向善的过程和状态;是人的知、情、意不断丰富提升,社会的真、善、美不断显现完臻的过程和状态.阐明了精神富有的社会应该是一个物质富裕的社会、具有共同价值追求的社会、政治昌明的社会、法治完善的社会、科教发达的社会、文化繁荣的社会、和谐有序的社会、生态文明的社会、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指明了建设精神富有社会的时代要求——不断营筑和巩固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构建共同的精神家园;不断解放和发展精神生产力,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文化产品;不断丰富和提升全社会的精神文化生活,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  相似文献   

19.
本文打算讨论一下,从现代精神和现代社会转变为后现代精神和后现代社会将是一种怎样的变化。精神这个字是有点宗教意义的。它指的是人生活中所必然赖以寄托的终极价值和意义。每个人都拥有一种精神,并从这一精神出发来评价生活;有些精神是假的精神,如有人提倡虚无主义精神或享乐主义精神。个人的精神,一方面,由于个人不得不接受社会习惯和法律的制约和影响,因而它的形成大都(当然不是完全)取决于社会的本性;但另一方面,由于人总是根据自己的精神来安  相似文献   

20.
精神生活质量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廖小琴 《学术交流》2005,3(12):160-164
提高生活质量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作为精神生活质量,它表示的是精神生活满足个人精神需要的客观程度以及个人对这种满足状况的主观感受。因此,衡量精神生活质量,需要以主客观指标相结合的原则、相对性与动态性相结合的原则、简明实用的原则为指导,采取精神生活特性、精神生活需求、精神发展程度和精神感受作为衡量指标。在衡量时,需要密切联系一定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同时,也要注意指标使用中的权重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