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每个人都渴望成功,可很多人总认为成功离自己很远,成功依赖于某种天赋,而且需要机遇。更多的人则怀疑自己的起点,甚至认为自己不具备成功的要素。1965年,一位韩国学生来到英国剑桥大学主修心理学。他常到学校的咖啡厅或茶座听一些成功人士聊天,这些成功人士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某一领域的学术权威和一些创造了经济神话的人。一段  相似文献   

2.
毕业了,怎样成功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许多刚跨出校门的大学生在这个人生十字路口上,往往心有困惑。是就业、创业,还是先就业再择业?希望下面三位成功人士的谈论会对大学生们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3.
1965 年,一位韩国学生到剑桥大学主修心理学。在喝下午茶的时候,他常到学校的咖啡厅或茶座听一些成功人士聊天。这些成功人士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某一些领域的学术权威和一些创造了经济神话的人。这些人幽默风趣,举重若轻,把自己的成功都看得非常自然和顺理成章。 时间长了,他发  相似文献   

4.
要想成为一个成功人士,除了要具备一切成功人士的素质以外,更重要的是:你有心理障碍吗?如有,则要尽一切努力,排除你的心理障碍;不然,眼看即将到手的成功也许会顷刻之间化为乌有,实是可惜。下面是一些心理障碍的具体表现,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一份对世界顶级成功人士的调查分析表明,90%的成功人士认为自己的成功缘于对“资源成长性”的科学与艺术把握。相反,有些人则因为违背了“资源成长性”的特征和规律,致使自己陷入职业生涯困境。张先生1999年大学毕业,学的是国际贸易专业,毕业后应聘到一家大型会展公司工作,负责企划和市场销售。一年后由于业绩突出,他被提拔为市场部经理,工作期间张先生还攻读了一所重点高校商学院的MBA。张先生的工作既光鲜又稳定,令人羡慕不已。  相似文献   

6.
《阅读与作文》2011,(1):46-49
引导成功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是你每一天所做的事情。就这么简单。你的习惯将会决定你成功与否。如果你有强大而且健康的积极的习惯,你现在是否失败都无所谓,因为你将来注定会成功。保有积极地习惯并不意味着你每一次都会成功。然而,从长远看来,毫无疑问你将会实现所有的目标,成为成功人士。相反,如果你有强大的消极的习惯,你将来注定会失败。  相似文献   

7.
文案发烧友     
文案将当下的热点问题都表现出来了,面对各种社会压力“蜗居”、“裸婚”等,要积极的进取,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这一现状,非常具有积极意义。 陈欧作为聚美优品的CEO,将自己的成功创业的经历展示出来,容易引起共鸣,作为成功人士,他的压力多大,都要活出自己的色彩,做最漂亮的自己。这里恰当地把聚美的定位表达出来了。  相似文献   

8.
认识自己,那是创业成功的必要条件,也是走向成功的必要一步。如今,针对创业成功者在家庭背景、童年经历、主要价值观、个性等方面共同特征的研究越来越多,下面的一组测试题可以测验一下你的创业智商,看看你是否具有那些成功者所应具备的气质。这些问题并不是你未来成功与否的标准,不过它也许可以告诉你应该从何处入手,或者说你需要在哪些方面进一步提高自己。下面就来测一下吧!创业成功人士的气质也许就隐藏在你的内心深处。测试题如下,请回答"是"或"否"。  相似文献   

9.
成功是每个人的梦想,然而通往成功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为什么有些人能够获得辉煌的成就,而另一些人总是遭遇失败?观察成功人士的成长环境,我们发现,虽然他们的背景各不相同,但都经历过艰难困苦,可见,他们的成功并非偶然。奥斯特洛夫斯基说得好:人的生命似洪水在奔腾,不遇到岛屿和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在挫折面前,我们不能被吓倒,而应该直面挫折,把它当做成功对我们的考验;坚强地走下去,挫折就会成为一笔可贵的财富,成为你迈向成功的基石。  相似文献   

10.
成功人士的首要标志,在于他的心态。一个人如果心态积极,乐观地面对人生,乐观地接受挑战和应付麻烦事,那他就成功了一半。我们必须面对这样一个奇怪的事实:在这个世界上,成功卓越者少,失败平庸者多。成  相似文献   

11.
正如果你研读马云的人生,在前37年里,他的人生就充斥着两个字:失败。37岁之后,他突然就飞黄腾达了,秘诀就四个字:永不抱怨。我对这四个字的体会越来越深,原因是我接触的成功人士的数量近期进入核爆炸状态,我和这些人打交道,再加上我自己的切身体会,可以证明,成功的秘诀就是这四个字:永不抱怨。我很欣  相似文献   

12.
成功的人     
《阅读与作文》2011,(1):20-20
这是成功人士的写照。 即使在艰苦的环境下,成功的人也能享受到安静。他们不会去抱怨遇到的麻烦,而是想法适应并且享受生活。  相似文献   

13.
张峰 《社区》2012,(11):19-19
一个人,尤其是一个“成功人士”,成功之后如何看待自己,是自鸣得意自命不凡还是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这映现的是这个人的眼光。“舒舍予,字老舍,现年40岁,面黄无须,生于北平。3岁失怙,可谓无父,志学之年,帝王不存,可谓无君。无父无君,特别孝爱老母,布尔乔亚之仁未能一扫空也。  相似文献   

14.
李明媚 《今日南国》2010,(14):30-33
一个头顶着哈佛大学院士光环的中国人; 一个致力于世界和平的国际知名人士; 这样一位成功人士,在大家看来,他应该出门宝马奔驰,住着豪华别墅,可谁又料想,他只开着普通的车子,蜗居在一问只有60平米的公寓里。然而也正是他,拿出自己90%以上的收入回馈社会。他,林健忠博士,会有一段什么样的人生经历呢?  相似文献   

15.
竺柏岳 《中华魂》2013,(16):52-53
考察诸多成功人士的人生历程,我们往往可以觉察到,他们起步于某一件小事或一句话或一个动作的启迪,从而,经过百折不挠的拼搏才走向成功。  相似文献   

16.
季楠 《社区》2010,(33):49-49
年近40岁的吴先生是硕士毕业生,经过几年的商海闯荡,自己拥有了一家200多万元资产的公司。身材不高,但儒雅而精明的他凭着自己的艰苦奋斗和聪明才智在业内赢得了成功人士的称号。似乎总是要有一些遗憾才构成完整的生活,他的婚姻生活很不顺利。  相似文献   

17.
每个人都梦想成功,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功。怎样才能成功?什么样的人才能成功?综观那些成功人士的成长故事,我们不难发现,成功的人,一般都有一往无前的气概,他们都是大胆的、勇敢的。在他们的字典里,没有“惧怕”这个词。他们不抱怨,而是抓住每一个可能成功的机会;他们不放弃  相似文献   

18.
正据说现在成功人士的标志是,没有名片,拒绝QQ,不用亲自看电邮,成功地切断了和过去未成功阶段的联系,只活在当下!但是世界进入了无处不在、无孔不入的微信时代。无论你是否愿意,多年不联系的老同学、老客户、老同事,甚至是光屁股时代的发小,都不请自到,频频钻入你的手机  相似文献   

19.
金伟  吴彦 《今日南国》2013,(10):27-27
很多年轻的朋友,都苦于没有人脉而焦虑。如何认识成功人士呢?方法很简单,就是想接触谁就去做谁的忠实读者,看他的文字,思考他的道理。从一个学习者开始,有步骤、有策略地接近他;,如果能帮助这个人做一个周围人的看法、分析之类的文件发送过去,那就更完美了。大部分成功人士很关注自己在某一个群体中的影响力。俞敏洪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相似文献   

20.
社科文荟     
美国职业篮球协会最佳新秀杰森·基德,谈到自己成功的历程时说:“小时候,父亲常常带我去打保龄球。我打得不好,总是找借口解释自己为什么打不好,而不是去找原因。父亲就对我说:‘别再找借口了,这不是理由,你保龄球打得不好是因为你不练习。’他说得对,现在我一发现自己的缺点便努力改正,决不找借口搪塞。”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碰到类似的情况,遇到一些自己不愿干或不想干的事情,找个理由替自己推脱——“没有时间”;看到一些成功人士的事例,想到自己一事无成,找个理由自我安慰——“别人的机遇好,而自己不走运”……如果我们真的想做一件事,想得食不甘味,夜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