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自主学习能力是决定大学生能否适应未来发展、赢得"人生长跑"的关键因素,高校应注重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使他们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的高素质人才.从高校思政教育的角度出发,深刻剖析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培养对策.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在人生的各个阶段,都一直坚持学习、读书和思考。并对"为什么学、学什么、以及怎样去学"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和深刻体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更是对广大青年提出了"要像海绵汲水一样汲取知识"的殷切希望。因此,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更应该坚持学习,以读书学习为自己的生活方式,在读书中思考,在学习中实践,实现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用、学有所得。  相似文献   

3.
正学习是文明传承之途、人生成长之梯、政党巩固之要、国家兴盛之基。要符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好干部"的标准与要求,先决条件是要重视加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提高能力素质,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一、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这句话出自《荀子·大略》,意思是做学问的不必都去做官,而为官者都必须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上指出:"领导干部学习不学习不仅仅是自己的事情,本领大小也不仅仅是自己的事情,而是关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事情。"对我们而言,重视和加强学习,争做学  相似文献   

4.
纪念铁人80周年诞辰热潮过后,如何在日常工作中继续坚持学铁人、发扬铁人精神,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结合对十六届三中全会公报和<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精神的学习领会,联系大庆实际,笔者认为,大庆应发挥"能源"优势,建设精神家园,从而为大庆的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5.
论研究性教学与研究性学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性教学与研究性学习反映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体现一种新型的"教"与"学"互动的思想.全面推进研究性教学与研究性学习,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时代赋予高校的光荣使命.为此,高校应深刻领悟研究性教学与研究性学习的本质内核和时代意义,把握好二者之间的维度标尺,明确实施研究性教学与研究性学习的微观取向.  相似文献   

6.
我国建设学习型社会进程中的终身学习服务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大"和"十七大"报告强调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北京市<关于大力推进首都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决定>提出建立"终身学习服务体系".为建设终身学习服务体系,要重点考虑制订<终身学习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利用阶段性和标志性活动推动全民学习、推进社区和各级各类组织的学习活动,建立基于计算机互联网的全国公共免费学习网络平台,利用有限的"学习资源"推进国民的"自由"学习与"公平"学习,通过"教育支票"或"学习资源券"分配来公平享受有限资源,以大学为首的各级各类学校教育要按照终身学习的思路进行改革等.  相似文献   

7.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开展以来,第五采油厂试验大队党委统筹谋划、周密部署,确保此项工作高标准、高质量推进.认真抓好"学、讲、树、做、改、评"六个环节,增强党员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让党员在工作中自觉加压,勇挑重担,在科研生产中不断彰显党员风采.  相似文献   

8.
学习生态是指学习者和他人以及学习环境所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主体主动性、要素交互性和动态发展性三个特征.大学生学习生态存在的问题包括主动性不够、自由选择度不足和交互性不丰,其成因包括功利性学习目的、接受式学习模式与松动的教学管理.因此,运用科学发展观,加强大学生学习生态建设,理应包括实施学校学习生态"阳光工程"、大力推进大学课堂教学改革和大学生学习方式自我变革.  相似文献   

9.
雷锋是一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也是热爱学习、善于学习党的理论的光辉榜样.重视理论学习是雷锋成长进步的关键因素.在理论学习过程中,雷锋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观点:理论学习要合理利用时间,要有善于挤和善于钻的"钉子"精神;热爱是最好的老师,理论学习的不竭动力源于对党的热爱与忠诚;理论学习要"坚决做到边学、边想、边改、边运用",坚持联系个人思想实际学理论,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积极践行理论著作倡导的革命精神.重温雷锋关于理论学习的论述与实践,对于当前深入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古人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在我看来,这里所谓的"学"也许不单是指学习,也可以是指治学.屈指一算,自己在高校从事教学科研已有四分之一个世纪,可对于治学门径的探寻还只是千里始足、海边湿脚,肯定不及四分之一的.  相似文献   

11.
苏轼的"元轻白俗"之论意在衬显柳瑾的才华,不能看作是苏轼对白居易的真实评价.实际上,苏轼对白居易怀有一种很深的敬慕之情,且非常重视对白诗的学习和借鉴.而他学白诗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他既常在诗中表现出对白居易思想观念、人生态度的深切认同,而又改变了白诗津津乐道于物质生活上的满足和享受,浅俗直白、琐碎繁弱的作风.苏轼学白诗的这种特点对宋诗的发展进程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推进,是全面从严治党的伟大工程.党校是宣传马克思主义、培训党员干部的主阵地.党校教师必须增强看齐意识,深入领会"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重要性,带头学、带头做、敢担当、发挥表率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从哲学的、领导学的、心理学的多维视野分析高校党委中心组学习的科学化问题,所得出的结论是,高校党委中心组学习在学习成员的认识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高校党委中心组学习内容的安排必须突出重点,开拓眼界,学以致用;学习组织必须重视学习成员动机、注意、理解、建构等一系列心理过程的优化.  相似文献   

14.
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为把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到基层提供了可靠的制度载体和系统的活动平台.应建构有全覆盖的学习机制、党员干部素养提升机制、基层党组织强基固本机制、政治生态净化机制组成的"四位一体"的运行机制,形成基层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强大合力.  相似文献   

15.
兴趣是学习的源动力.人们历来重视兴趣的作用,教育学家乌申斯基指出: "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在体育教学中,为使学生"乐学,爱练".最佳的切人点是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体育学习兴趣是学生对体育学习活动产生的爱好和追求倾向,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练"动机,强化学习动力,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相似文献   

16.
自古以来,人类的生存离不开学习.21世纪是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世纪,是知识信息爆炸增长的世纪,是从工业化时代进入信息化时代的世纪,21世纪是知识经济社会、开放性社会、学习型社会的新世纪.持续的变革需要持续的学习.学会谋生的知识与技能,进行强制性学习;筹划生命计划;把自己培养成"学习人".总之,人类通过学习提高生存水平.  相似文献   

17.
传统教学范式,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且在教学活动中学生被边缘化,普遍出现学生不爱学、不会学、学不好的现象.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转变教学观念,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范式,转向"以学生为中心",即以学习为中心,以学习效果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的范式.并通过采取"小班课"教学,实施翻转课堂的教学新模式来推动这种根本性变革.  相似文献   

18.
2016年党中央决定在全体党员中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高校应以此为契机,通过多种途径,分析把握大学生党员社会责任感及其培育现状,积极分析和探索增强大学生党员社会责任感的有效途径,这对党的事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始终站在推动"全面从严治党"的高度,深入探索党员教育管理方法和经验,通过建设"先锋"战队、夯实"领头"机制,筑牢"向心"工程,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持续提升党员党性意识、责任意识,形成党员干部真干事、干实事,员工"人心齐、干劲足"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20.
作为春秋时期的著名教育家,孔子特别善于引导学生"立志".他在《论语》中多次提到"志",主要有"志于学"、"志于行"、"志于仁"和"志于道". 1.志于学.《论语》第一个字就是"学".孔子自言:"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十五岁时"志于学",并终身笃学不辍,最终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我们现在尊孔子为圣人,其实孔子并非生而为圣,而是学而至于圣的.孔子明确提出了学习的重要性,并根据切身体会提出了一套学习方法:一是"学习"——"学而时习之";二是"学问"——"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是"学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事实证明,这是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需要指出的是,孔子的"志于学",当初虽是个人行为,但却深深地影响了后人.在中国历史上,勤学苦学的例子俯拾皆是."志于学"是成全中华民族的第一块厚重基石.从小的方面说,"学"是一个人成长成功的源泉,学习的志向一旦确定,一个人的面貌必为之一新.从大的方面说,"学"是一个民族发展发达的基石,学习的风气一旦形成,一个民族就有了广大深厚的发展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