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胡敏飞 《求是学刊》2005,32(2):77-81
对涉外民商事关系的准确定性是正确适用冲突规范的前提,但我国现行立法并未就定性问题作出明确规定.文章采条文设计的形式,从立法、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对定性及其依据进行了充分、深入的阐述,并认为,涉外民商事关系的定性依法院地法,法院地法没有相应的法律制度或法律概念的,定性依与该涉外民商事关系有最密切联系的外国法.  相似文献   

2.
"外国法的查明和解释"的条文设计与论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进  杜焕芳 《求是学刊》2005,32(2):69-76
外国法的查明和解释是法院在审理涉外民商事案件时通常会遇到的问题.在这方面,我国<民法通则>第八章"涉外民事关系的法律适用"对此缺乏规范,因而成为立法中的一个空白.尽管最高人民法院以司法解释的形式做了补充,但是司法实践还是比较混乱.文章为配合我国正在进行的"涉外民事关系的法律适用法"的立法,对其中的"外国法的查明和解释"的条文做了具体设计,并从立法、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对外国法的查明方法、无法查明外国法时的救济以及外国法的解释问题进行了充分的说明和详细的论证.  相似文献   

3.
两岸民商事法律冲突属于区际法律冲突.国际私法具有维护和促进国际社会和平发展的作用.2011年4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是中国国际私法立法的里程碑,具有开放性、包容性、先进性和前瞻性的特点,将在涉台民事案件及两岸民事纠纷的法律适用上发挥重要作用,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构筑稳固的法治基础.  相似文献   

4.
法院在审理涉外民事案件时,经常会面临法制不统一国家法律的适用问题.在这方面,我国立法无明确规定,存在立法上的空白.为配合我国正在进行"涉外民事关系的法律适用法"的立法,文章对其中的"法制不统一国家法律的适用"条文进行了设计,并从立法和实践的角度,对"法制不统一国家"的内涵、法制不统一国家法律的适用方法等问题作了说明和论证.  相似文献   

5.
在国际民商事交往领域,国际惯例主要就是国际商事惯例。我国《民法通则》第142条是一条具有一般规定性质的冲突规范,该条以及其他法律的相关规定所指的国际惯例只是在一定条件下法院处理涉外民事关系的准据法,据此不能得出国际惯例是我国国际私法渊源的结论。本文认为,《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颁布之前,我国立法和司法实践存在两大问题:一是国际惯例所指为何不明确;二是借公共秩序排除国际惯例的适用。《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没有对国际惯例的适用做出规定,对此,应该尽快加以修正。  相似文献   

6.
李英  刘萍 《社科纵横》2002,17(4):37-38
该文对最密切联系原则这一国际私法中的热点问题进行了反思 ,尤其针对最密切联系原则可以适用于涉外民商事法律关系的所有方面这一观点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7.
●本期视点 :“涉外民事关系的法律适用法”之立法研究 (上 )编者按 :2 0 0 2年 1 2月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 31次会议讨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草案 )》第九编是关于“涉外民事关系的法律适用法”。目前 ,对“涉外民事关系的法律适用法”的立法研究和探讨已经成为我国国际私法学界的热点 ,中国国际私法学会在 2 0 0 3年 9月和 2 0 0 4年 1 1月召开的两次年会上就把这个问题作为讨论的主要议题。本刊特委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黄进教授组织该所师生对“涉外民事关系的法律适用法”的立法进行专门研究…  相似文献   

8.
黄世席 《学术交流》2003,78(1):37-40
全球化时代已经形成 ,全球化时代的国际私法也有一系列新的发展趋势 :国际私法的调整范围不断扩大 ,渊源不断充实 ,性质在慢慢转变 ;国际私法内容的集中化、成文化和趋同化不断加强 ;法律选择明确性和灵活性的结合、适当性的增强以及法律选择方法的多元化。全球化时代中国国际私法立法也应顺应国际趋势 ,加强成文化立法 ,增强其灵活性和适当性 ,以促进国际民商事关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陈芝兰 《社科纵横》2007,22(1):27-28
最密切联系原则作为法律适用的指导原则,已为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我国在涉外民商事案件上也一直采用该原则。本文从条文设计的角度,通过分析最密切联系的理论与实践,具体提出了最密切联系原则在我国法律适用法中的地位与操作设想。  相似文献   

10.
支票的法律冲突比其他国际民商事法律冲突更为复杂和特别。文章对日内瓦冲突法公约与统一法公约的利弊作了简要的评析。对支票的法律适用问题应坚持分割法与排除、限制意思自治两大基本原则区别解决。文章运用比较分析法对支票行为能力、支票行为方式、支票债务、支票追索权行使期限等问题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论述,并认为我国现有支票冲突法存在很多弊端,如在支票行为方式上引入意思自治原则、没有规范支票先行行为和后行行为之间的效力关系与我国公民在境外所为的与行为地法相悖但符合我国法律的支票行为方式的法律适用以及支票债务的法律适用等,亟待予以矫正或完善  相似文献   

11.
China has a long tradition of legal codification. In looking at the unification of private law, we need to follow three historical threads: the historicity of law, the rationality of private law and the rules governing the growth of private rights. Following on from and amending the Draft Civil Law of 2002, we can use restorative methods to formulate a nine-part civil code suited to China’s national circumstances. The nine parts comprise the General Principles of Civil Law; Marriage and Family Law; the Law of Succession; Real Rights Law; 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 Contract Law; Employment Contract Law; Tort Liability Law; and the Law of the Application of Law for Foreign-related Civil Relations. With this goal in mind, we can adopt a four-step legislative process: firstly, integrate the Marriage Law and the Adoption Law to form a unified Marriage and Family Law; secondly, include Employment Contract Law as a separate section of the civil code; thirdly, includ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Law as a separate section of the civil code; and fourthly, amend the General Principles of Civil Law so as to integrate Personal Rights, the General Principles of Property Rights (the General Principles of Obligation), the General Principles of Commercial Law, etc. The civil code formed on this basis possesses historicity, flexibility and contemporaneity, and would become an important constituent in the restatement of Chinese civil life and the remolding of the Chinese system of law.  相似文献   

12.
完善中国产品责任法律制度的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没有产品责任单行法,有关产品责任的法律规范主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加以规定。尽管1993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已经于2000年进行了修改,但我国现行产品责任法律制度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内容上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因此,有必要对产品责任的归责原则、产品适用的范围、产品缺陷的内涵、产品责任的主体范围等问题做进一步的完善。  相似文献   

13.
王群 《学术交流》2002,(3):24-26
国际私法趋同化是当代国际私法进一步发展的基本走向。中国的国际私法应顺应潮流 ,尽量与国际社会的普遍实践保持一致。同时 ,我们不能忽略中国国际私法应具有中国特色 ,要加快中国国际私法法典化进程 ,使国际私法更好地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对再审程序的修订,解决了民事再审程序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但仍有进一步探讨的空间:有关规定违反诉讼权利平等原则、再审检察建议的效力定位不明、当事人申请再审检察建议或者抗诉的情形有待商榷等。因此,建议删除违反诉讼权利平等原则的条款,取消再审检察建议或者明确界定其与抗诉的效力和适用条件,并将适用条件予以规范表述,从而促进我国民事再审程序更好的完善。  相似文献   

15.
保险业作为服务于社会生产和生活的第三产业 ,以组织后备资金形式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风险保障。虽然中国保险业资金运用方面存在着保险资金运用渠道较窄、保险公司资产面临较高利率风险、保险资金运用中短期行为严重等问题 ,在很大程度上与当今中国保险市场发展实践和保险业经营运作趋势不适应 ,但可以通过修改《保险法》 ,提高资金运用收益率以明确资金运用方式、范围 ;通过建立专业化资金运用体系 ,提高专业化经营水平和风险监督机制 ;为保险资金运用拓宽渠道 ,提高资金运用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是侵权损害赔偿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而实践中往往不被引起重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颁布以后,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的产生变更和竞合产生了一系列的法律后果。特别是《民法典》即将出台,再不重视这一问题的理论研究及司法实践经验的总结,将会出现理论上的混乱及实践的差误,因此,对民事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新近《民法总则(草案)》的出台并未撼动中国父权主义成年监护制度基础。女性主义理论认为,传统家父制监护忽略了被监护人的“女性化”事实,将被监护人排除在“理性人”范围之外,否认其存余的意思能力,以便对其进行“控制管理”。因此应将女性关怀伦理引入到成年监护改革中,设计更加合理、公正的“情境化”功能性意思能力评价方法,以“关怀”被监护人的理念矫正传统的父权主义监护措施,以支持型的决定模式取代传统的替代型决定模式,更好地保障被监护人的自由意志及各项权益。  相似文献   

18.
合同诈骗罪的主规要件作为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合同诈骗罪的犯罪构成中,主观要件表现为故意、并且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非法占有的目的与民法意义上的理解是有区别的,认定非法占有目的,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综合各方面因素多角度分析。合同诈骗罪作为目的型犯罪,其心理态度只能是直接故意。  相似文献   

19.
我国新合同法第一次明确规定预期违约制度,具有重大意义。由于立法条文过于简单和概括,为了该制度在实践中得到正确适用,本文从预期违约的来源、概念界定、表现形态、具体规则上对预期违约制度进行探讨;并对预期违约制度和大陆法系中的不安抗辩进行比较和分析;最后作者对我国预期违约制度的立法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