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丁玲复出后,是新时间文学萌发之时,《杜晚香》是她。亮相”的作品,《“牛棚”小品》是她获奖的作品,它们诞生后,在国内外都产生了强烈的反响,毁誉褒贬,众说纷纭.从丁玲的创作心态去回答这个问题。《”牛棚”小品》应视为新时期文学中的艺术精品;而《杜晚香》却呈现出比较复杂的特征,当时丁玲的创作心态尚未恢复正常,我们应予以实事求是的评价.  相似文献   

2.
丁玲是个极有个性的作家.鲜明的女性意识,贯穿她的全部创作.从"‘莎菲型’女性与中国女性文学"、"<‘三八节’有感>与丁玲的女性文学"、"丁玲与新时期女性文学"等三个方面来看,20世纪新女性形象无不受到丁玲创作的影响,这一重大影响关系足以确定丁玲在中国女性主义文学中奠基人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丁玲的一生有50多年的岁月与编辑工作结缘。她1929年与沈从文、胡也频合办《红黑》、《人间》月刊;1931年主编“左联”的机关刊物《北斗》;1936年又在延安创办我党党报第一个纯文艺副刊———《红中副刊》;1941年她主编延安《解放日报》文艺副刊;1946年主编《晋察冀日报》文艺副刊;20世纪50年代,她又先后担任具有重大影响的《文艺报》、《人民文学》的主编;20世纪80年代复出之后,她不顾自己年事已高,又创办了全国大型文学双月刊《中国》。因此,对丁玲的研究离不开对她编辑活动的研究。但由于历史的原因,以前的丁玲研究者都把研究视线投射在…  相似文献   

4.
一丁玲是 2 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富有现代意识和独立人格的“真的人”与文学大师。丁玲那种辉煌而独异的创作历程和文学世界表明 ,她不仅犹如“飞蛾扑火 ,不死不止”般地追求光明与自由世界 ,而且以非凡的敏感和理性穿透力 ,蔑视与唾弃一切“金玉其外 ,败絮其中”的事物。诚如著名的文学评论家、中国丁玲研究会会长张炯先生《在第七届全国丁玲学术研讨会上的致词》中所说 :“在 2 0世纪的中国女作家中 ,丁玲曾以丰富的创作和范围广泛的文学活动 ,为自己赢得世界性的声誉” ,“在决定中国 2 0世纪历史命运的众多社会阶级和社会运动中 ,丁玲…  相似文献   

5.
丁玲是小说家,但她对戏剧也很内行。她从小就喜欢看戏,也演过戏,后来她写剧本,写戏评,还当过业余导演。(见丁玲:《我与戏剧》)丁玲留下来的剧本只有四个,即《重逢》(独幕话剧)、《河内一郎》(三幕话剧)、《窑工》(三幕话剧)以及《战斗的人们》(电影短片文学剧本)。一九八三年中国戏剧出版社编辑出版了《丁玲戏剧集》,收了这四个剧本和她的部分剧评。丁玲的剧本虽然不多,但有她自己的特色,有成功之作,象《重逢》,演出效果很好,并很快被译成英文在印度上演;她所写的剧评也很有见地。但是人们在称道她的杰出创作业绩的时候,往往只注重小说,不提或很少提及剧本。诚然,她的剧作成就不能与她的小说嫓美,但也不容忽视,而应得到应有的评价和地位。本文不想全面论述丁玲戏剧创作的成就,只就剧本的人物刻划谈点感受,做些评述,并以此做为对她的菲薄纪念。  相似文献   

6.
解放区文学的开拓者与超越者——丁玲与解放区文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解放区文学作为完整的艺术形态 ,是从丁玲到达陕北后开始的。丁玲继承鲁迅开创的五四文学传统 ,将救亡与启蒙这一时代所赋予的双重使命融为一体 ,注入解放区文学的命脉中。她始终坚持救亡与启蒙的统一 ,阶级解放与人的解放的统一 ,这使她的创作既表现了鲜明的解放区文学的特点 ,又超越了后来在统一规范下所形成的解放区文学的某些基质。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 ,作者认为 ,丁玲是解放区文学的开拓者与超越者  相似文献   

7.
创办《中国》是晚年丁玲最重要的文学活动,办刊的种种艰难以及与作协党组的紧张关系,折射出她在新时期文学的"边缘"位置。晚年丁玲的"边缘"位置反而促成了《中国》的"先锋"姿态,她企图在新时期恢复延安文学传统,但最后拉开了先锋文学的序幕,她以特殊的方式参与了新时期文学的转型。  相似文献   

8.
1931年,丁玲在开始主编“左联”机关刊物《北斗》前夕完成短篇小说《水》的创作。《水》在发表后引起了冯雪峰、钱杏邨、茅盾等左翼文学批评家的关注,并在1933年丁玲失踪事件后演变为左翼文学评论的一个小高潮。对丁玲及《水》的评论为左翼作家主体与文学文本的阐释打开了空间,成为早期左翼文学文本经典化的一次有效尝试。这一时期左翼文学批评强调对苏俄理论资源的“挪用”,进而确立起左翼文学的经典性与权威性,“唯物辩证法的创作方法”在《水》的文本批评实践中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同时,这一创作方法存在的问题也为中国左翼文学自身独特性反思提供了可能性。重新梳理这一时期关于《水》评论的发生与影响,既是对早期左翼文学批评实践的考察,也是审视中国左翼文艺运动独立性价值的有效视角。  相似文献   

9.
丁玲与左翼文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所用的左翼文学概念,是指由20世纪20年代末革命文学的论争、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倡导以及1930至1936年“左联”六年以来的左翼文化运动影响下的由30年代初直至“文革十年”文学的终结。丁玲是以女性身份加盟左翼文学的第一人也是最后一人。丁玲一生的创作与左翼文学的兴衰发生了半是主动半是无奈的纠缠。她创作上的成就和局限及种种矛盾的困惑,都不可能离开左翼文学及其背后的政治权力而得到合理的阐释。笔者通过她的两组作品及两种写作身份的转换轨迹,从文学与政治与性别及语境与选择切入,从启蒙话语与革命话语方面对丁玲创作的全过程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10.
丁玲1929年开始左倾,1930年5月加入“左联”,但她的习性构造中的个性主义思想阻碍着她顺畅接受革命信仰。1931年胡也频罹难成为了她习性重造的催化剂。冯雪峰的理论指导、感情吸引则加速了革命信仰内化为丁玲习性的过程。习性重造在丁玲那里是一个艰难的过程,除了改造旧习性结构的苦恼和焦虑外,从小说的故事、人物关系、叙事视角、语言等方面重新建构新的话语系统也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从《韦护》《一九三○年春上海》到《杨妈的日记》《莎菲日记第二部》《一天》《田家冲》再到《水》,显示着丁玲重构话语系统的过程。丁玲习性及话语系统重造是政治信仰在多元化文学场确立的一个标本。  相似文献   

11.
丁玲的编辑历程始于《红黑》,终于《中国》,时间跨度近半个世纪,其间呈现鲜明的历史分期:“左联”时期、解放区时期、建国初期、新时期。丁玲编辑活动的四个阶段显示了中国新文学发展不同阶段的文学出版特征,也显示了丁玲在不同阶段作出的努力和成就。纵观其一生的编辑活动,可以说她是党报文艺副刊的奠基者,解放区文化事业的拓荒者,共和国编辑教育事业的开创者,也是新时期出版体制改革的探索者和先行者。  相似文献   

12.
绿茶书情     
正《沈从文与丁玲》李辉著大象客|大象出版社2019年6月这本书2005年曾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14年后,大象出版社大象客修订再版。对我们了解沈从文和丁玲是绕不开的著作。在丁玲的生活中,前后两段"三角关系"构成了她的情感特征。前期是沈从文、胡也频、丁玲;后来是胡也频、丁玲、冯雪峰。丁玲的情感生活,呈现出五四新知识女性的真实内心。在她后来的回忆录中,她袒露了对冯雪峰的感情,不仅仅是文学才能,更多的是政治思想上的共鸣。  相似文献   

13.
丁玲从20世纪30年代初文学大众化、通俗化、民族化讨论开始,在左联机关刊物《北斗》提倡语言的拟市民化、通俗化之后,便对自己的写作重新思考,逐渐抛弃语言的欧化风格,在作品中自觉援引民间口语入文,运用民间用语写作。这一创作观念的改变,使其在30年代创作的《田家冲》、《水》、《母亲》等作品中,融入了极具湖湘特色的民俗、民间故事与歌谣、当地方言,并成为丁玲文学作品民族化转向的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4.
评价丁玲及其成就不应局限于“纯文学”的狭小视野,对这样一个“现象级”人物应以大文学乃至文化的视野予以研究和评价。丁玲一直是将精神追求看得高于物质享受、追求最大限度精神上自我实现的人,加入党的事业使其找到了突破和超越自我、实现人生价值的最佳方式。丁玲的人生追求体现于其不同时期的作品中,给这些作品带来不同于他人的思想蕴含、精神气质、文化价值与文学价值。“中共党员”这一身份对丁玲的人生与创作来说都至关重要,应从丁玲的党性与政治信仰、从她对文学功能的理解来解释其晚年言行。靠近政治给丁玲的人生之路带来了曲折和磨难,极“左”路线使她失去了二十多年宝贵的创作时间,但另一方面磨难与底层体验也成全了她,给她的作品带来独有的内蕴和意味。  相似文献   

15.
祁建 《山西老年》2014,(10):32-32
《乱时候,穷时候》的著作者姜淑梅已经快80岁了,她60岁开始认字,76岁学习写作,不到一年时间,就创作了十余万字。她的处女作《乱时候,穷时候》在《读库1302》连载后,又在《新青年》《北方文学》等刊物上陆续发表,目前已由北京磨铁图书公司"铁葫芦图书"策划、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中央电视台《夕阳红》栏目曾为她拍摄制作了一个15分钟的专题片。  相似文献   

16.
肖红是因小说《生死场》而驰名中国现代文坛的.其实,她同时又是一位散文能手.在她短暂的、不到十年的文学生涯中,除了小说创作,还发表了数量可观的散文作品,先后成集的有《商市街》、《桥》、《回忆鲁迅先生》、《肖红散文》等.  相似文献   

17.
丁玲身兼作家和编辑两种身份,在她主编《解放日报》文艺栏时,延安的文艺空气还比较轻松,她的创作活动和编辑活动构成某种程度的互文性,从这个角度考察,可以发现其编辑活动中存在着编辑主体的启蒙立场;另外,这一编辑活动又要基于现实状况,并在与延安主流意识形态、作为受众的读者的交往实践中进行,从而使丁玲表现出对革命话语的认同。因此,丁玲在《解放日报》文艺栏的编辑活动显示出“启蒙”与“革命”两种话语的共同作用,折射出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精神体验和文化选择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8.
“笔底波澜随老壮,晚情无限耀高丘”。历尽坎坷,饱经风霜的著名女作家丁玲,在她生命的秋天,再一次地展示出她的创作才华。尤其是后期的散文创作,在她一生的创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无论在思想内容上,还是在艺术形式上达到了更高的水平,显示出她丰厚扎实的创作功力。丁玲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使她对人生有了更深邃的了解和认识。凭着她对党和祖国的一片赤诚,凭着一位老作家的远见卓识,使得她后期散文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理想色彩与现实主义的融合,以喜写优,苦中求乐。丁玲后期散文的代表作《“牛棚”小品》,全篇以“窗后”窥视…  相似文献   

19.
《我在霞村的时候》及四五十年代的文艺论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丁玲作品《我在霞村的时候》及其引起的文艺论争为引, 梳理出40 年代延安文学至50年代后期的整个文学发展的脉络。并结合她于同时期发表的另外两部作品在《医院中》、《三八节有感》以及文学评论, 进一步探讨当时文艺界最为敏感的议题--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认同的二元对立,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以及女性个体的自我认同。  相似文献   

20.
在 2 0世纪 40年代 ,丁玲的创作发生了艰难的转向 ,她在延安时期的短篇小说《夜》是较为典型的一篇。本文通过对《夜》中主角何华明及作家本人的详尽心理解析 ,试图寻找丁玲创作发生转向的深层原因 ,并进而了解中国现代文学在这一阶段发生转变的一些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