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清代历史上,李光地既是一个具有重要影响的人物,也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如何评价他的历史地位,长期以来皆未得一个妥善的解决。本文就李光地的评价问题,谈一些不成熟的意见,请大家批评。应当解决一个认识问题历史人物的评价,是历史研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无论我们从什么角度,用什么标准去衡量历史人物,都不能脱离他所活动的具体历史环境。唯有把特定的历史人物置于特定  相似文献   

2.
要实现珠江三角洲地区农业向大商品经济转化,一个重要方面是推动农业高新技术化,加快高氟技术对传统农业的改造,以谋求高科技农业在国内外竞争中的优势地位,对此,我们提出如下设想:一、总体思幻考虑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高科技农业思路的一个基本原则是:不能就珠江三角洲地区谈珠江三角洲地区,而应该积极地把珠江三角洲地区高科技农业的发展放在全国农村经济改革的大背景中去考虑,放到整个广东的经济大发展的背景中去考虑。据此,我们认为:90年代后期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高科技农业的总体目标是根据比较利益原则,主动地把珠江三角洲…  相似文献   

3.
<正> 青海是全国四大牧区之一,畜牧业经济在全省国民经济中占的比重较大。随着四个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如何把我省的畜牧业经济尽快搞上去,逐步达到社会主义畜牧业现代化的要求,这是面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从我省畜牧业经济发展历史的变化可以看出,制约畜牧业经济发展的因素很多,诸如:社会制度与生产关系等的社会因素,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等的自然因素,还有牲畜本身繁育生长的因素等等。这些因素各自  相似文献   

4.
党的先进性,其基本内涵和要求,是具体的、历史的、实践的、客观的,也是纯洁的,决不是抽象空洞、束之高阁、一劳永逸的教条;必须把它放到推动当代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中去考察,放到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奋斗中去考察,归根到底要看党在推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多年来,史学界曾就下列理论问题展开过讨论:历史发展的动力问题;在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中,如何看待剥削阶级代表人物的作用;人类社会形态的发展究竟是单线的还是多线的;如何评价历史上各种意识形态(例如儒家、道家、法家等)的社会功能。这些对史学研究有指导意义的理论问题之所以长期难以取得一致的意见,除了在认识论上有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如何理解的问题之外,还有方法论上的问题。由于我们在讨论中习惯于把每个理论问题局限在它所在的特定范围内,孤立地、平面地、直线地加以考察,因此难以求得令人信服的结论。或者以为,认识论与方法论是紧密相关的,要在认识论上有所更新,必须在方法论上有所改造。本文拟从系统论的角度,重新探讨上述几个史学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甘肃特定的地理环境论述了“尽快把畜牧业发展成一个大产业” ,就要抓住以退耕还林还草为重点的西部大开发机遇 ,大力发展草业产业 ,加快实现种植业“二元结构”向“三元结构”的转变。在新的历史时期 ,农业的主导产业是种牧草、养奶牛 ,这是今后农业结构调整的核心 ;借助退耕还林还草发展奶业 ,我省草业的路子就会越拓越宽 ,草业和奶业的结合是历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7.
哲学体系问题,是近年来一个引起人们广泛兴趣的经久不衰的讨论课题。认为现行哲学体系不合理,需要进行改革,这是绝大多数哲学理论工作者的共同呼声。但是要对现行哲学体系进行积极慎重的改革,就必须了解它的形成历史,预见它的发展趋势,也就是说必须把它放到历史的过程中去把握。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提出切实可行的改革计划。 1821年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序言中曾提出一个著名的命题,这就是“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后来,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  相似文献   

8.
(一) 历史的观点、历史的态度、历史的分析、历史的方法是历史主义原则的具体体现。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根据所研究的社会历史问题产生的历史条件并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去分析、研究和认识对象。它是我们科学认识历史问题必须遵循的原则。为什么一定要坚持历史主义原则呢,其客观根据何在?我们认为:  相似文献   

9.
推行新疆畜牧业现代化的基本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的前途在于发展农业,这是根据新疆资源条件、生态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历史发展作出的实事求是的论断。新疆农业发展的资源条件优越,土地资源充足,光热资源丰富,种植业生产水平和规模已达全国中等水平。棉花、粮食生产在全国占重要地位,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问题在于新疆的粮食、棉花,甚至油料等并不可能完全代表新疆的农业。我们必须正视新疆畜牧业与种植业的差距,新疆畜牧业与其它省区畜牧业的差距。实践证明,抛开畜牧业谈新疆农业是一种严重的理论误导,对新疆农业的发展有百害而无一利。畜牧业是新疆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疆有…  相似文献   

10.
科学研究从来就不单单是个别科学家运用他超群智力的一个过程,而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展开的,需要社会为之提供条件支持的一种社会行为;科学的发展从来不是许许多多的个别发现简单累加而成的,而是包括科学在内的社会各子系统相互作用的一种结果。因此我们研究科学系统的演进问题的时候,便不能不把科学放到它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那个社会环境中去,并从这一环境的各子系统的相互作用来分析其发展的有关问题。基于上述认识,本文  相似文献   

11.
党的先进性问题是党的建设的核心问题。党的全部历史是一个适应时代要求解决时代课题的发展过程 ,所以党的先进性必须放到历史实践和时代要求中去具体考察 ,并根据具体的历史的特定环境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在准确理解和全面把握党的先进性的基础上 ,全面贯彻“三个代表”要求 ,始终站在时代潮流前列 ,使我们党在与时俱进中永葆先进性  相似文献   

12.
今年3月,我到省轻工集团总公司主持工作后,主要思考的是两个问题:一个是轻工业自身的发展问题,一个是轻工业在农业强省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调查研究,我形成了这么一个认识:无论是建设农业强省还是建设经济强省,湖南都必须下大力气把轻工业搞上去。轻工业上不去,我省巨大的农业优势就很难转化成经济优势,我省“工业弱省”的状况也不会有根本的好转。若仅就我省轻工业与农业的关系而论,我们可以断言,在农业大省地位已经确立的前提下,不大力发展轻工业,湖南就不可能成为农业强省。一、湖南农业实现由“…  相似文献   

13.
为了实现党的“十二大”提出的宏伟目标,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农业发展道路,建设成发达的农业、富庶的农村、良好的环境,必须加强对农业发展战略问题的研究。 所谓农业发展战略,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关于农业发展中带有全局性、长远性的重大问题的科学决策和部署。也就是在充分研究农业经济发展中各因素、条件以及在一定时期内运动规律的基础上,用发展的眼光来确定我们所要达到的目标,以及达到这个目标所要解决的重点、经过的步骤和为实现这一战略计划应采取的措施。 农业是国民经济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它的发展要受整个社会、经济、技术发展的制约,所以农业发展战略是整个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包括农业生产力发展的研究、农业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农村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革的研究,而且还要包括农业发展和整个经济与社会发展关系问题的研究、这里仅就其中的有关问题结合我省实际,谈点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14.
畜牧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畜牧业是振兴农业、治穷致富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径。畜牧业发展战略对农业宏观决策有重大的作用。本文试图对我省畜牧业的发展战略问题提出探讨性意见,恳请读者指正。 一、确定我省畜牧业发展战略的依据 发展我省畜牧业的战略思想如何?应该走什么道路?我认为应当有两条基本依据:一  相似文献   

15.
<正> 我省人口多,耕地少,但自然资源比较丰富,发展农业生产的潜力很大。而要把我们优越的自然条件充分利用起来,把各方面的潜力充分挖掘出来,就必须依靠人民公社集体经济的力量,把“集约经营”同“广开门路”结合起来。既要善于精耕细作,经营好有限的耕地,在发展粮食生产的同时,大力发展经济作物,又要善于因地制宜,广开生产门路,在发展种植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我省粮食生产有了较快的恢复和发展。但是,从总的情况看,发展的速度仍然是缓慢的。以1982年同1949年比较:粮食总产量,全国增长2.12倍,我省只增长1.21倍;年平均递增全国是3.51%,我省只有2.43%。加上人口的猛长,人均占有量大大低于历史上最高年的水平。1982年,人均455斤,比1957年还少182斤。远远不能适应城乡人民的生产生活的需要,产需矛盾十分突出。1980年至1982年三年时间,每年平均由中央调进粮食九亿一千二百万斤,还从外省换购议购了一部分粮食。对于解决我省粮食问题的严重性、紧迫性要有足够的认识。“民以食为天”,吃饭是第一件大事。它关系到人们的生存、社会安定和国家建设的全局性问题。我们必须立足于自力更生,在较短的时期内把粮食生产搞上去,实现粮食自给有余,改变目前依靠外援的被动局面。要解决粮食问题,涉及很多方面。但最重要的是要解决人们的认识问题,就是:凭我省现有的自然条件和生产条件,加上力所能及的努力,粮食生产能不能做到稳定增长?这是贵州广大干部和群众都很关心的问题。本文就这个问题谈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就是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没有这种观察社会现象的历史观点,历史科学就会无法存在和发展,因为只有这样的观点才能使历史科学不致变成偶然现象的糊涂账,不致变成一堆荒谬绝伦的错误。”我们对一九一九年“五四”前后胡适的思想,也应持这种态度。一方面要把他的思想放到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来分析,看他在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反对旧教条,提倡科学和民主的新文化运动中起了什么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又要指出他的反动性,这就是在“五四”运动以后,挑起“问题与主义”论战,用资产阶级的实用主义来阻碍和对抗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反对中国问题的“根本解决”。本文就这两个方面谈一点粗浅的意见。  相似文献   

18.
<正> 对李开芳冯官屯出降的真假问题,史学界颇有争论.我以为这是关系到李开芳一生评价的问题,应当作历史的辩证分析.列宁说过:"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就是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①按照这个要求,评价李开芳和他的出降问题,就必须把他放在太平天国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放在太平北伐军最后所处的特定环境中进行考察.太平天国运动是在中国开始逐步向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深渊沉沦,社会主要矛盾激剧变化,即由原来农民同地主阶级的单一矛盾变化为中华民族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中国人民同封建主义的矛盾同时存在的历史条件下爆发的,新的历史条件要求中国人民必须把斗争矛头  相似文献   

19.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离开发展 ,坚持党的先进性、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实现民富国强都无从谈起。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历史的 ,必须放到推动当代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中去考察 ,放到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奋斗中去考察 ,归根到底 ,当前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去考察。我国从总体上已经达到了小康社会的水平 ,但这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 ,特别是我国广大牧区的小康发展水平还很低 ,存在的问题和矛盾也比较突出 ,这势必要影响全国全面建设小康社…  相似文献   

20.
<正> 山东省哲学学会1981年年会于12月10日至13日在济南举行。出席会议的代表共137人,收到论文30多篇。会议响应党中央和陈云同志的号召,以《决议》精神为指南,专门就科学地认识、评价和研究毛泽东哲学思想的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和学术交流。代表们认为,加强对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研究,是目前和今后长时期内哲学战线上一个极其重要的任务。这不仅是新时期坚持毛泽东思想、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需要,而且也是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需要。大家还指出,研究毛泽东哲学思想,首先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统一的原则;同时又要把毛泽东哲学思想放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发展过程中去研究。只有这样,才能历史地、科学地、全面地认识毛泽东同志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所作的贡献。为了正确评价毛泽东哲学思想,必须划清几个界限,即:毛泽东哲学思想与他晚年所犯错误的界限;毛泽东哲学思想本身与我们在工作中对它的理解和执行中所出现的偏差的界限;对毛泽东哲学思想进行科学研究与对它任意拔高或贬低的界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