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明代帝王的仙道追求,对神仙崇拜的蔓延推波助澜。道教法器崇拜,是明清小说宝物描写原动力之一。许多宝物及描写套路,来自外域传来的佛经文献和佛教文化。密宗对小说中宝物、斗宝叙事作用巨大。佛教观念与宝物信仰结合,触发了许多具体情节、场面和细节的想像生发。民间秘密宗教,也构成了宝物描写依托的重要故事题材。清代小说多女将运用法宝的描写,因秘密宗教中女性地位突显。女将以其性别特点,更需要在文学表现上突出其宝贝兵器。小说中女性的经历、命运结局,是现实中秘密宗教女大师们的文学写真。  相似文献   

2.
明清小说中,宝物描写出现频繁、涉及民俗学与叙事文学,引起了众多研究者的关注.目前的研究大致有三个纬度:一、宝物与小说情节构思、人物刻画的关系;二、宝物崇拜及其相关描写的叙事来源;三、宝物与兵器衍化的关系.对新时期以来明清小说宝物描写研究作相关综述,发现其中亦存在一定的不足,有必要进一步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小说长于运用比喻来描写人物形体的某些部位,这种符号化的描写久历流变仍保持着相对稳定性."物喻"意象的选择既具有包囊宇宙天象地貌的开放性,又有暗示某种力征或美质的定向性.其中,男性躯体描写的动物化倾向与女性仪容描写的植物化以及食物化倾向,是"英雄壮貌"与"美女柔形"等传统文化渗透的必然结果.归根结底,中国古代小说这种人体描写的"物喻"特征来自原始性的"隐喻"思维.这种隐喻思维化育成后世的"观物取象"意识,对"物喻"式写人传统的形成具有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4.
明清小说审美触角十分关注宝物的局限性和禁忌。一是宝物功能有限,二是宝物之间往往相约相克,三是特定宝物具有权威性力量可使对手法宝失效,四是宝物惧怕动物血及秽物,某些法宝还具有使用禁忌。阴阳对应、五行相克,也被广泛地运用。魏晋南北朝时某些兵器使用即带有口诀,8世纪后密宗流行,其咒语运用是要义之一。密宗咒语与道教法术在后世渐趋融合,成为明清小说斗宝、用宝必施加咒语的文学表现模式。宝物局限与禁忌,带有儆世教谕意旨,其宣扬了宝物尊严,提高了其可信度和灵验度,增强了其文学表现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人类早期工具崇拜和神物传说,是明清小说宝物崇拜的深远来源。基于原始思维“万物有灵”观念,围绕着英雄崇拜和正义实现、秩序重建等,才有了宝物施展的文学空间。小农经济使华夏民族生成了宠宝信宝、好奇逐异心态。宝物崇拜还昭示出人的主体条件——伦理品格与奋争精神,是具有较多积极意义的掌握世界、体现主体情怀的审美创造方式,体现了人类永恒的进步追求。  相似文献   

6.
主物、从物的认定标准应是客观的,不应将"与主物同属一人"作为认定从物的标准,但"从物随主"原则必需在属于同一主体的主从物之间适用;要对<物权法>115条规定中的"转让"作扩大解释,将其解释为"处分";在适用"从物随主"时,应遵循交易习惯和公平、等价有偿原则;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 "从物随主"原则应谨慎适用; "从物随主"的效力不仅体现在债权合同上,也体现在动产主物的交付行为上,但主物的登记行为效力不应及于从物.文章最后对<物权法>第115条提出了相关的司法建议.  相似文献   

7.
明清小说宝物叙事的常规艺术手法,有想象与夸张、构设悬念或补叙出身、类比与示现、铺叙与渲染等。宝物符号,构成明清小说宝物崇拜描写模式化的核心,而宝物的叙事模式,既是古代小说文体本身的变异——通俗化与史诗化,又促进了这一历史进程。套语,与明清小说中宝物叙述有密切关系。宝物崇拜构成了读者的期待视野,史诗手法为核心的创作受到市民接受心理欢迎,宝物的价值意义不断增值。  相似文献   

8.
制度和技术共同决定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众所周知,人类的经济活动最终体现为人与人、人与物以及物与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关系。其中,人与人的相互关系体现了制约人类行为的制度属性;人与物的关系体现了制约人与自然之间的技术水平,而物与物的关系才体现了人类经济发展的程度。如果说物与物的关系是人与人及人与物关系的函数,则制约人类行为的两个要素即制度和技术就构成了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变量。实际上,正是这两个因素的共同作用,促进了经济的增长。然而,制度与技术是怎样促进经济增长的,它们之间具有什么样的关系则有待作进一步的探索。一、制度和技术自从道格…  相似文献   

9.
国宝失窃记     
李雪峰 《快乐青春》2009,(12):54-54
博物馆被盗了!几件镇馆的宝贝都不翼而飞。警察勘探的结果认为,这绝不是一个人干的,必定是专门盗窃宝物的团伙。破坏保安系统、开保险锁、车子接应等,至少要四五个人才行,却没留下一丝线索。  相似文献   

10.
《宇津保物语》是日本平安时代的王朝物语文学,也是最早的长篇物语体小说.其内容主要描绘了贵族俊荫一门对大陆乐器的学习与传播.作品中,对丝绸之路、西域风物的描写占了相当篇幅,尤其是围绕琴元素的大量叙述涉及西域元素、儒释道典籍与意象,而关于南风与波斯风的描写更是体现了作者对于海陆丝绸之路文化的认知与向往.在作品中,琴这一元素象征着日本对来自西域、唐土的丝绸之路文化的接受.而其中浓厚的唐土崇拜色彩体现了该作品的文化价值观,即唐土文化正统性.这也正是平安时代物语文学接受丝绸之路文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的外交思想是邓小平理论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邓小平以其深湛的睿智和超凡的胆略 ,继承和发展了新中国的外交思想和外交理论 ,并赋予其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风格 ,成为新世纪中国外交的指导思想和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12.
银子咏叹 ,与清代世情小说对银子给予人物性格心理影响描写 ,是相互生发的。明清小说中 ,银子成为叙事作品中人物追求的核心目标 ,制约着人物情感。商业活动、官场忠奸斗争等等也离不开银子 ,于是在插入韵文中借助咏叹刻画人物内心就成为一种迫切的需要。这一咏叹模式 ,体现了商人伦理———商品社会表现的重要关目 ,渲染了作品的人文背景和民俗风气 ,对书中形形色色人物的言论行事动因 ,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
占骁勇 《云梦学刊》2005,26(3):22-25
宁稼雨所“撰”的《中国文言小说总目提要》意图超越包括《中国文言文小说书目》在内的许多小说书目和词典,但他著录一些己见著录、仍然存在并很容易见到的小说动辄云“未见著录”、“已佚”和“未见”,在小说的分类、类型问题上,也表现得轻率和随意。更让人怀疑他的“学术品位”的是,他的《提要》不但没有“尽可能标明出处来源”,而是大肆“掠美”,其中抄自李剑国的《唐前志怪小说史》和《唐五代志怪传奇叙录》二书的内容最多。  相似文献   

14.
沈从文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非常独特的作家,他所创作的湘西小说,以爱与美的悲剧性冲突作为小说的基本内容,以悲剧连环套式的循环结构作为小说的基本形式,以冲淡的小品散文的创作手法作为表现悲剧的基本手段,构成其悲剧艺术的完整的理论框架,形成了独特的悲剧艺术.  相似文献   

15.
关于鲁迅小说与中国现代学术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迅小说蕴含着深厚的学术内涵,鲁迅也许是自觉地将其学术思考输入到小说中去,以小说的形式表现学术思考的现代小说大师。 鲁迅小说与中国现代学术建设的紧密联系,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鲁迅小说始终保留着对学术的发言权,其小说中的杂文化现象就是其学术思考在文体上的反映;二是鲁迅小说突出体现了晚清以来学术流变的纷繁内容;三是鲁迅小说对现代学术的迅速崛起,作出了极为重要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16.
某种动物的特殊习性,早引起古人注意。因动物行为启发而得疗病仙草,今存载录当起自刘敬叔《异苑》。而与蒲松龄生活的淄川并不遥远的北方蒙古族地区,约15世纪定型的史诗《江格尔》中也有仙草救助英雄母题。蒲松龄先祖一说就是蒙古族,或许这种仙草崇拜情结还受到蒙古族民间史诗陶铸。母题源头当在西域和印度,佛经"感恩动物、神草可生子、草药精灵母题"和"一切药草树木尽有神"观念,对母题有决定性影响。  相似文献   

17.
王跃文致力于官场人性的勘探与表现,其创作受到了学界的高度关注与重视,研究者围绕着题材选择、主题构成、人物形象、叙事方式、创作特色以及创作缺失等方面对其创作进行了深入探究。同时,研究中也存在着一些明显的缺憾甚至空白,诸如对其创作观念、创作心理的研究以及比较研究不足,研究的同质化倾向严重等等,研究亟待进一步深入和完善。  相似文献   

18.
黄世仲是近代一位资产阶级革命宣传家和文学家。他一 生写了长短十六部小说,又与其兄主办《中外小说林》(香港)等文学杂志,并在刊物上发 表了许多理论文章。他对小说在社会变革中的地位与作用、小说文体的特点、古典小说的继 承与批判、翻译与创作的关系等作了系统的论述,有自己的理论特色。黄世仲提出小说创作 要为当前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服务,在当时的历史语境中是正确的;他主张继承古典小说的 现实主义批判精神,重视学习其艺术经验,并提出正确区分古代言情小说中淫书与艳情的标 准,指出古代小说中鬼神迷信的危害,对推动当时的小说创作具有针贬性、指导性和实践意 义,在近代小说理论史上有一定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李辉英是一位身跨现当代地跨大陆与香港两地的抗战小说家,他的抗战长篇小说创作代表了他文学创作的艺术成就。他全景式地展现了从抗战前到抗战后,从前线到大后方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历史图景,塑造了上至总司令下至普通士兵、群众的人物群像,其中集团军申总司令形象堪称典型,为抗战人物画廊增添了厚实的一笔。他作品中所弘扬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成为东北作家天然秉传的文学品格并生生不息于中国新文学史册。尽管在思想的穿透力、文本的时代氛围等方面有些许遗憾,但作为一位抗战小说家,李辉英的文学贡献应予以充分的肯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