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儿童权利是建立儿童福利制度的基础,一般包括儿童作为人的普遍权利和作为处于特殊年龄段的人的特别权利.儿童权利的实现主要倚赖于国家、社会、家庭和监护人等非自身力量的照顾和保护,而这些照顾和保护又主要通过一系列福利制度安排得以落实和加强.因此,儿童权利受损根本上是由福利保护不充分造成的.完善、系统的福利制度可以给予儿童合理、全面的保护,促进其权利较好实现.“全面型”儿童福利制度是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方向,也是各国维护和实现儿童权益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
2018年民政部儿童福利司成立,标志中国现代、普惠性儿童福利时代来临。本文以国家福利责任和社会福利制度理论视角,界定儿童福利观的内涵、外延、构成要素与制度灵魂角色,论述儿童观、现代儿童观、儿童福利观、现代儿童福利观和家庭福利观之间的关系,描述中国特色现代儿童福利观和儿童福利制度范围内容、层次结构,探讨现代儿童福利、家庭福利观与现代儿童福利、家庭福利制度建设之间的内在制度逻辑。中国特色、现代、普惠、广义儿童福利制度建设的当务之急和关键之举是:重构中国特色现代儿童福利观和家庭福利观,中国特色现代儿童福利与家庭福利制度建设的福利责任主体是国家;现代儿童福利制度建设的主要制度途径是国家为本的政治责任与政治机制;中国特色现代儿童福利服务制度体系建设的优先领域与战略重点是以现代家庭福利服务为基础的现代儿童福利服务制度。  相似文献   

3.
刘继同 《人文杂志》2012,(5):145-154
2010年既是中国社会福利元年,又是中国儿童福利元年与家庭福利元年,标志中国儿童福利运动,尤其是儿童世纪和儿童福利时代的来临,儿童福利概念成为核心概念。儿童福利概念内涵外延、界定取向、社会理解与社会建构成前提性基础理论与重大政策议题。本文首次概括中国儿童福利概念界定个体化、专业学科、模仿西方、职能部门化和行政管理化五种传统取向,率先提出学术理论研究、纵横交织的社会结构和社会文化建构界定等方法,构建了儿童福利概念框架。儿童福利概念框架决定儿童福利制度框架。以现代性儿童福利概念框架为基础,笔者首次提出中国特色儿童福利制度框架与服务体系,强调国家儿童福利责任主体与责任范围内容。最后,笔者简要讨论中国儿童福利制度建设对世界和平发展、中国全球战略、国家形象建构、国家最高利益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多重长远和战略意义,强调国家是儿童福利制度框架建设的责任主体,指出儿童福利是社会福利制度最基础与最核心的部分,儿童福利制度建设是国家最大和最优先的政治问题,当务之急是形成"社会福利共识"。  相似文献   

4.
瑞典社会民主党在其执政的 44年间 ,受“福利经济学”的影响 ,建成了一整套完备的社会福利制度 ,形成了闻名于世的“瑞典模式”。瑞典模式的内容包括实行养老金制度、医疗保险制度、家庭教育津贴制度等等。它对我国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有很好的参考意义 ,但是由于其高福利而带来的高公共支出、高税收以及微观经济活力不足的弊病 ,也为我们提出了警示  相似文献   

5.
《家庭科技》2003,(8):39
随着人们对“非典”疫情的关注,很多人想知道万一得了“非典”,保险能不能赔?据记者了解,目前市场上可以赔付“非典”的产品一共有三类。 一是住院津贴类产品,可依据实际住院治疗日数,分档次为“非典”投保人提供日额津贴补助。二是住院费用类产品,可依据实际发生的住院费用分档次给付  相似文献   

6.
“80后”新生代的社会福利意识在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方面区分并不明显,有学者把它归纳为混合式福利意识,即认同政府在福利供给中的主体角色,也认同个人的责任。反映出对普惠制福利制度与剩余式福利制度偏好的矛盾现象,“80后”新生代虽然认同个人责任,但在普惠制福利事务里,又希望国家应发挥更大的作用。保障公民权利。“80后”新生代福利意识形态既沿袭我国集体主义中对国家和政府的依赖,又具有西方个人主义中独立、自主的一面。  相似文献   

7.
瑞典社民党在长期执政中,形成了颇具特色的“瑞典模式”。从理论形态的形成来看,这一模式可明显地分成“福利社会主义”、“职能社会主义”、“基金社会主义”三个发展阶段。其中,上承“福利社会主义”,下启“基金社会主义”的“职能社会主义”是“瑞典模式”的理论核心,在瑞典社民党奉行的民主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一、从“福利社会主义”到“职能社会主义瑞典社民党是1932年首次以多数派身份上台执政的。当时,瑞典深受世界性的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就业人口中有30%以上失业,人民生活十分贫困,社会严重动荡不安。因此,社民党的施政纲领以实现充分就业、改善福利为主要目标。当时的党主席汉森就任内阁首相后立即  相似文献   

8.
潘记永 《东岳论丛》2013,34(2):60-64
加拿大社会福利制度的建立经历了不同的历史时期,到20世纪70年代初,加拿大已经建立起了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覆盖老年人、儿童、残疾人、贫困群体及全体加拿大公民。加拿大福利制度体现了基本的公民权利,体现了社会公正,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由于受经济衰退的影响,当前的加拿大福利制度也面临困难和挑战。  相似文献   

9.
大凡一个国家的主体民族(指的是那些有可以称为主体民族的国家),其文化往往对这个国家产生巨大的影响,甚而发生主导的作用。这样的例子是很多的:如英格兰人的文化对于英国;德意志人的文化对于两个德国;法兰西人的文化对于法国;芬兰族的文化对于芬兰;瑞典人的文化对于瑞典;大和族文化对于日本;汉族文化对于中国  相似文献   

10.
<正>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离不开更高质量的社会福利体系。儿童的健康成长不仅关乎亿万家庭的幸福,也关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建设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对于保障儿童权利、促进儿童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对优势视角理论进行简要阐述,并运用其核心观点构建流浪儿童救助服务实践的分析框架、介入模式和发展路径,深入分析问题取向与优势取向的两种流浪儿童救助服务模式的不同,探讨在中国福利制度转型中流浪儿童救助服务的创新与转型的路径和方向。  相似文献   

12.
1894年,在中国西部当时最开放的城市——喀什噶尔,最有吸引力的话题是:已经失踪一年的由法国教育部派出的杜特雷依探险队究竟出了什么问题?正当人们开始认真地讨论组队去救援杜氏的可能性时,斯文&#183;赫定,这个瑞典青年来到喀什。  相似文献   

13.
留守儿童平等发展权的法治内核主要包括留守儿童平等发展权的法治基础、法治目标、法治价值,它是消解留守儿童顽疾的法治构架的逻辑起点。留守儿童平等发展权的法律调整原则是留守儿童平等发展权法治建构的关键,包括非歧视原则。留守儿童平等发展权法治建构创新性设想主要包括亲权监护主导的多元留守儿童监护制度、国家控制的留守儿童多中心福利制度、受教育权为核心的留守儿童平等发展权保障体系、留守儿童平等发展权的可诉制度。  相似文献   

14.
二战以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经过一些调整,表现为分配领域的福利制度的加强,特别是“福利国家”的出现,引起了世人关注。国外有些学者对“福利国家”评价颇高,甚至将它视作对资本主义的一种和平超越,称之为“社会主义”。“福利国家”与社会主义到底是怎样一种关系?它真的是走出了一条与我们不同的社会主义道路吗?这是一个极具现实意义的理论问题。本文试图对此问题作一点历史的考察与现实的分析。一、从历史起源来看,“福利国家”的产生是与“社会主义”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但它是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对立物而出现的资本主义福利制度经历了一…  相似文献   

15.
经济学理论中的瑞典学派(亦称北欧学派)发源于上世纪末,至本世纪二、三十年代形成了较为完整、且独树一帜的理论体系、在人类经济学理论领域里占有重要的地位,并且影响至今。从发展历程来看,瑞典学派分为两代学者,第一代是以维克塞尔为代表的“学派”奠基者,其中还有达卫逊和卡塞尔。第二代则是以米尔达尔、俄林、林达尔为代表的“学派”形成者,其他成员包括:哈马舒德、约翰逊、巴格、阿克曼、伦德保等。瑞典学派在理论上的贡献,其核心是将货币理论与实物经济理论联系起来,从这个意义上讲,瑞典学派理论的最大贡献者当属:维克塞…  相似文献   

16.
中国福利制度建设是一项重大的系统工程.因袭传统的根深蒂固的社会性别观念,我国女性福利频受侵害,福利制度建设也步履维艰.从女性主义福利理论视角透视女性福利与福利制度现状,提出建构中国福利制度的路径:消除社会性别盲点,优化福利制度顶层设计;增进反性别歧视意识,完善劳动女性福利制度以及促进家务劳动社会化,保障女性家务劳动合法权益,这些对完善中国福利制度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7.
简单 《家庭科技》2014,(8):19-19
旅居瑞典期间,我的瑞典朋友约翰森,带我去附近的旅游景点游玩。他6岁的儿子拉尔森紧随其后,即使走上一整天,他也不说累。小家伙显得很兴奋,不时地介绍旅游景点,记忆力也很好,只要去过某处,便能准确地描述下来,还不时地拿着小本子记录。我很好奇,便拿过本子来看,上面写着到什么地方旅游,有什么自然景观,最后一栏是从中得到什么收获。  相似文献   

18.
《重庆社科文汇》2002,(8):46-48
《重庆行政》杂志社组建于1998年12月,编辑部现有工作人员8人,总编辑1人,副总编辑1人,编辑、记者、编务6人。职称结构是,正高级职称1人,副高级职称4人,中级职称1人,编务2人。总编辑谭国太教授是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的专家,重庆市学科带头人。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指出:“有粗野的儿童,有早熟的儿童,古代民族中有许多是属于这一类的,希腊人是正常的儿童。”有不少研究民族学的专家按照马克思的这一论断,把各个民族及其文化分别归于“早熟的儿童”、“粗野的儿童”、“正常的儿童”三种类型之中,  相似文献   

20.
养育模式是儿童暴力发生的结构化背景。那么,在不同养育模式下,儿童暴力风险是否有所不同?本研究基于对中国六省3 623名被访者的实证调查来回答上述问题。结果表明,不同养育模式下儿童暴力风险具有显著差异。首先,儿童暴力行为的发生率依循双亲养育、单亲养育和隔代养育的顺序而逐步提升。其次,不同养育模式下儿童暴力的成因各异,男性养育者的风险因素普遍提升了双亲养育中儿童暴力的风险,暴力循环与代际关系对单亲养育下女性养育者的儿童暴力行为有较强解释力,儿童的问题行为和区域贫困均增加了单亲养育和隔代养育家庭中的儿童暴力风险。面对多种儿童养育模式,我国政府应制定儿童暴力的精准干预政策,构建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