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董原  王嘉瑞 《兰州学刊》2010,(12):212-216
随着竞争的加剧,旅游业在经历了资源驱动、产品驱动后进入了形象驱动的阶段。个性鲜明、亲切感人的旅游地形象以及高质量的旅游产品可以帮助旅游地在旅游市场上较长时间地占据垄断地位。对于甘肃——丝绸之路的黄金路段,准确、合理地进行旅游形象定位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百色市旅游形象现状的基础上,从区域形象、旅游环境、旅游资源、旅游市场感应等方面探讨百色市旅游总体形象的定位,并构建一个包括理念基础、整体形象、宣传口号和产品形象等在内的较为全面的旅游形象系统。  相似文献   

3.
旅游地形象由核心要素、基本要素及支持要素构成,旅游地形象具有系统特性。通过游客调查对广州旅游形象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游客对广州旅游形象认知存在几方面的差异,即游客对广州旅游形象认知与广州旅游形象内涵/定位差异、形象载体与形象认知差异、形象认知与旅游行为差异及形象内涵/定位与形象载体差异等,并进而分析了差异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广州旅游形象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国扬 《广州师院学报》1999,20(5):12-17,94
区域形象是人们对某一区域的总体评价,它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作用,本文提出广州旅游形象建设体系包括旅游形象定位、形象项目确定、形象项目建设三个组成部分,并依据广州旅游区形象定位的三条原则、四种方法,认为广州旅游形象定位为国际生态大都市、中国南大门、岭南山水文化旅游中心。为此,建议进行五个方面的广州旅游形象建设。  相似文献   

5.
在对长沙市现有旅游形象进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长沙市旅游总体形象进行了定位,并初步探讨了长沙市旅游形象塑造的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6.
城市旅游形象定位探讨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赵煌庚 《云梦学刊》2001,22(6):28-30
旅游形象的定位是当今发展城市旅游中极受注目的课题。根据我国城市旅游发展的理念,探讨城市旅游形象定位的概念、原则、方法和主题口号的确定、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胡柳 《南方论刊》2007,(5):70-71
本文在分析武汉市旅游形象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武汉市旅游形象的总体定位,并对武汉市旅游形象进行了设计。  相似文献   

8.
刘静 《理论界》2005,(2):173-173
本文在对旅游形象定位理论和定位原则阐述的基础上,结合辽宁中部城市群提出其总体旅游形象定位——末代王朝龙兴地,神奇黑土豪迈情。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形象的凸显与形象时代的来临,旅游形象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旅游业软性的形象化营销时代要求旅游目的地塑造独特的旅游形象,以增强旅游业竞争实力。南宁市应以形象导向的现代旅游营销为依据,对旅游形象的传播、推广策略及其运作思路作整体上的把握和规划。  相似文献   

10.
尊道贵德 尚和养生——青海贵德旅游形象定位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旅游形象定位是区域旅游规划与开发的核心内容,目前贵德旅游形象主题不明晰,存在以自然地理特征、资源形象、产品形象作为旅游主题形象的问题。本文在分析梳理贵德地脉、文脉的基础上,提出了"尊道贵德,尚和养生"的旅游主题形象定位。在旅游主题形象上,针对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旅游分区、不同客群对主题形象进行了演绎:近、中期以"天下黄河贵德清,高原江南养生城"的文化营销形象开拓贵德旅游客源市场;以"黄河清,中华兴"、"黄河源头的贵德古城"、"青海湖畔的温泉小镇"、"七彩丹霞、轩辕后土"分别作为清清黄河、贵德古城、温泉小镇、七彩峰丛地质公园等旅游分区的形象。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国内外关于旅游广告方面文献的梳理,对秦皇岛市旅游广告形象定位的背景及旅游形象的理念定位进行了分析,指出了秦皇岛市旅游广告存在缺乏创意,内容模式化,起步晚,季节性明显等问题,提出科学定位旅游发展战略、充分挖掘城市地域文化品牌、注重旅游广告创意与创新、重视广告媒体组合的传播形式等建议,并对秦皇岛市旅游广告的形象进行了应用研究,以期促进旅游城市形象品牌的提升。  相似文献   

12.
河北旅游文化及其形象塑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现代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旅游文化以及形象问题被醒目地提了出来。旅游地形象是指旅游者这一特殊人群对旅游目的地这一特殊类型的地理区域的综合感知印象,它是构成旅游地吸引力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旅游者旅游决策、旅游消费过程和旅游效果的重要因素。(一)旅游形象定位与塑造旅游业属新兴行业,从业者多数缺乏系统的专业训练和历练实践,众多新景区的开发多是“凭资源吃饭”,在资源基础上搞旅游形象定位。比如涞源县旅游发展起初也是打资源牌,主要搞观光旅游,结果是旅客疲累不堪,山水也没特色。在后来的旅游地形象定位与塑造试验中强调了“…  相似文献   

13.
对大连旅游形象定位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在对“北方香港”的形象定位进行了反思后,探讨了大连新的旅游形象定位。作者认为“浪漫之都”作为大连21世纪的旅游形象,从视觉和行为层面可概括为六大浪漫。在理念识别方面应突出西洋、现代和高雅三种风格.  相似文献   

14.
丝绸之路申遗宁夏固原段旅游形象设计与推广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简述了丝绸之路及其联合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过程,把丝路沿线6省区的48处申遗景点分为六大旅游区。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固原段申遗景点、地方性、旅游资源、旅游者感知和旅游市场竞争替代的分析确定了固原段旅游形象的总体定位,对旅游宣传口号、人—地感知形象、人—人感知形象进行了系统设计,阐述了固原段旅游形象的推广策略。  相似文献   

15.
沈阳城市旅游形象定位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首先分析了沈阳城市旅游形象急需建立的迫切性,然后结合沈阳的实际,分析其形象设计的地方性特征、市场感应特征及其竞争替代特征。最后梳理出对应于不同客源市场的城市旅游形象口号,并提出塑造沈阳旅游形象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6.
王进 《兰州学刊》2013,(2):216-218
对旅游地旅游形象的策划为当地自然资源、旅游设施、旅游服务等旅游吸引物的整合和优化提供了平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注意到旅游地之间的“形象遮蔽”与“形象叠加”现象,并以此为研究视角,尝试构建或更新能够提高旅游目的地区域竞争力的旅游形象.文章站在旅游地形象视角,对国内外“形象遮蔽”(Image Defilade)和“形象叠加”(Im-age Superposition)理论的应用及相关理论的拓展进行分析和总结,旨在为我国旅游目的地旅游形象策划提供理论指导,特别是为目前正处于“形象遮蔽”状态下亚旅游目的地的形象突破提供借鉴思路.  相似文献   

17.
不同利益细分主体对韩国旅游形象感知差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调查近千名游客对韩国旅游形象的感知,运用多元统计技术手段分析探讨了探求型、社交型、迷茫型、逃逸型四种不同利益主体与形象感知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探求型游客对韩国旅游形象感知最明显,其后依次是社交型、逃逸型、迷茫型游客。基于四种不同利益主体的感知差异对韩国旅游形象的定位和形象营销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以功能翻译理论为指导,探讨了中文旅游景介文本的英译策略问题。提出作为在国外市场树立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支撑要素之一,旅游翻译必须考虑旅游部门形象定位要求、外国游客接受方式和中英文本类型差异等问题,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策略,译文才能成功地实现辅助旅游部门对外推广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起源于西方,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被正式引入国内,被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所重视.但中西在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上却有着诸多的不同之处.在西方,构建了相当完备的理论体系,研究内容上,研究的是需求方持有的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方法以定量分析为主,定性分析为辅;而在中国,虽然较为完整全面地引入了西方的旅游目的地形象理论,但对相关研究并没有明显的影响,仍是在本土的形象定位理论影响下进行,研究的主要是供给方持有的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方法以定性分析为主,定量分析为辅.本文探析了形成这些不同的原因,尝试性延伸发展了Echtner和Ritchie提出的旅游目的地形象的特性理论,提出了主观性—客观性、稳定性—动态性两个维度的特性.  相似文献   

20.
旅游目的地形象三维测量模型构建及其实现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旅游目的地形象(TDI)是目的地的生命,对其准确把握是有效战略定位和市场营销的前提.然而,我国旅游形象策划缺乏形象测量的意识和科学的测量方法与程序,主观性倾向严重.文章在对大量文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国内外测量模式各自优势及缺陷,定性与定量结合,提出创新性的"旅游目的地形象三雏测量模型",并归纳出其相应实际形象、发射形象和感知形象三雏度的测量实现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