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泽东对“干群关系”的错误解读是“文化大革命”发生的诱因之一。建立和谐“干群关系”的理想社会,成为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的主观动因之一;毛泽东错误地定性官僚主义并予以打倒,在一定程度上契合了一般群众的平均主义思想,为“文化大革命”的发动提供了广泛的群众基础;毛泽东改善“干群差系”的某些措施成为“文化大革命”的预演和实践基础。认真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保持共产党人的先进性,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的核心内容是按劳分配。毛泽东强调贯彻按劳分配原则的同时,坚决反对平均主义。邓小平在坚持生产力标准的前提下,提出“先富”、“后富”和“共同富裕”的思想。江泽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提出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思想。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第一次提出了“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和“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的新思想。从而使马克思主义收入分配理论不断丰富和发展,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相似文献   

3.
共同富裕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宁指出实现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使命。毛泽东要使全国人民走上共同富裕的过路无疑是正确的,但没有解决什么是共同富裕和如何达到共同富裕的问题。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基本内容是,社会主义就是要实现富裕,要避免少数人畜、多数人穷的两极分化,共同富裕绝不是平均主义,从“部分先富”走向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点。共同富裕思想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实践中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对“干群关系”的错误解读是“文化大革命”发生的诱因之一。建立和谐“干群关系”的理想社会,成为毛泽东发动“文化大革命”的主观动因之一;毛泽东错误地定性官僚主义并予以打倒,在一定程度上契合了一般群众的平均主义思想,为“文化大革命”的发动提供了广泛的群众基础;毛泽东改善“干群关系”的某些措施成为“文化大革命”的预演和实践基础。认真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保持共产党人的先进性,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一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这一社会基本矛盾不断交互作用的结果。资本主义社会如此,社会主义社会同样如此。尽管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没有明确论述过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但毛泽东同志却非常明了地提出了这两对矛盾仍然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论断,并对它们从静态的性质到动态的形式都作了重要论述。毛泽东同志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不过,社…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出发,通过对人民内部矛盾性质的分析,全面论述了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劳动人民之间,各种经济形式之间,各部门与企业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并进一步提出著名的“三兼顾”原则,从而调动了国内外的各种积极因素,促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今天我们学习和研究毛泽东的物质利益思想,对于我们克服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大锅饭”;对于克服资产阶级的极端利己主义、“金钱至上”的错误思想以及目前进行的反腐倡廉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毛泽东对文艺与生活的关系、文艺与群众的关系和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的论述入手,探讨了毛泽东对创作主体的重视.文章认为,毛泽东文艺思想并不是一些人简单归纳的“机械的直观的反映论”,它不但没有淡漠创作主体,而且充分肯定了文艺创作中主体的能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生产力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最一般条件,是推动人类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力的巨大发展,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取得重大胜利、无产阶级专政不断巩固的根本保证.对于我国来说,解放和友展生产力更是革命与建设的最根本任务.毛泽东与邓,]、平对生产力问题进行了积极探索.毛泽东从土地革命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到新中国的经济建设时期,都十分注重对生产力问题的研究,取得巨大成果.邓小平同志继承与发展了毛泽东关于生产力的理论,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逐步扭转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局面,引导全党、全国人民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并提出“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科学论断.之后又陆续提出“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光辉论断,不仅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内涵,而且为我国人民提供了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9.
张闻天从苏联回国后,追随王明路线,在理论上政治上犯了比较严重的“左”倾错误。张闻天在福建事变和广昌战役问题上与博古等人的分歧是其思想转变的契机。在中央苏区的后期,张闻天与毛泽东日益接近以及他们之间的多次长谈“是非常重要的”。长征初期,张闻天、王稼祥和毛泽东结成中央队“三人集团,”为打破“左”倾营垒提供了重要条件。毛泽东在谈到遵义会议时说,没有张闻天、王稼祥的赞助,“遵义会议的成功是不可能的”。《遵义会议决议》标志着张闻天最终挣脱了“左”倾教条主义的束缚,完成了一次思想上的重大飞跃。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在领导秋收起义部队转向井冈山的过程中触及如何解决军队和人民群众关系的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提出了“三大纪律,六项注意”,这成为构建军队与人民群众关系的基本原则,军队赢得了根据地人民群众的充分认可和全力支持。毛泽东指导军队帮助建立农民武装和工农兵政权,开展土地革命,让农民认识到共产党的军队是贫苦工农的化身,誓为工农利益奋斗。共产党领导的新型军队的重要任务是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为人民利益打仗。军队为人民解放而战,广大人民无私支援人民军队,人民军队与人民群众建立起鱼水关系,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