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在新世纪、新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中,迎来了我国历经15年艰难谈判、终以发展中国家身份加入WTO。它标志着我国的对外开放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标志着中国经济已经是全球经济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将在更大的范围和更深程度上参与国际经济竞争、合作与分工。这对于促进我国经济结构、经济体制、经济机制、思想观念创新和国民经济发展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可以相信,加入WTO将带来新一轮思想解放,推动中国产业经济的新一轮大调整和大发展。 相似文献
3.
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未来的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现在一般将其概括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能源产业(包括水电、太阳能、生物质能、核能)、电动汽车、节能环保、新材料、新医药、生物育种、信息产业。把握了这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机会,就是把握着未来,就是把握着发展的巨大机会。四川省应当审时度势,全面系统规划,争取尽快切入战略性新兴产业,从而改变与提升四川工业和高科技在我国工业与高科技发展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去年底至今,非典在以我国为主的世界各地爆发和蔓延以来,总体看短期对我国经济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但具体分析对不同行业的影响程度和时间又呈现不同的特点一方面,由于非典的突然爆发使一些行业和地区的发展受到短期抑制,另一方面,非典的快速传播又引发了新的市场需求,给一系列相关行业带来空前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5.
作为世界各国在经济发展这一过程中必然趋势和必经阶段,城镇化对于整个国家的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都起到了至关紧要的作用,其不仅可以最大程度的扩大我国的消费和投资需求、并且可以实现统筹城乡发展,最终实现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发展这一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构建和谐社会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本文结合相关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对于城镇化过程中,银行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分析,探索其中存在的不足,以期能够提供相应的借鉴和思路,最终促进我国银行业的发展,达到为我国城镇化建设提供坚实动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7.
9.
在经历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阵痛”后,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在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后危机时代”的新宠儿,以新能源、物联网、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为代表的未来全球新兴产业竞争大幕已然拉开。 相似文献
10.
十六大报告是我们党在新世纪之初的行动纲领,它以继往开来、与时俱进的精神,简练精辟的论述,十分严谨而又清晰地勾画出新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走向,是一篇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典范文献。在刚刚开始的新世纪,它必将引导我们团结战斗、战胜一切艰难曲折,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1.
12.
加入WTO以后,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CEPA的实施,又把中国的对外开放推向实质性区域经济合作的新阶段,充分展现了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进一步对外开放的决心和信心。当前,安徽正坚定不移地实施大开放战略,落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起步阶段的“861”行动计划,需要我们抓住各种机遇,加快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一、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现状根据全国工商联2002年对全围私营企业的调查,分别有8%和13.9%的私营企业已经和准备兼并收购国有企业,有 25.7%的私营企业由原来的国有企业,集体企业改制而成。据国家工商总局统计, 2002年底,我国有个体工商户2377万户, 从业人员4742万人;私营企业243万户, 从业人员3409万人。已投产开业的外商投资企业近20万家,从业人员2300多万人, 而且还在迅速增加之中。非公有制经济占 相似文献
14.
一、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现状
根据全国工商联2002年对全国私营企业的调查,分别有8%和13.9%的私营企业已经和准备兼并收购国有企业,有25.7%的私营企业由原来的国有企业、集体企业改制而成.据国家工商总局统计,2002年底,我国有个体工商户2377万户,从业人员4742万人;私营企业243万户,从业人员3409万人. 相似文献
15.
90年代以来,我国出现了严重的贫富分化,为富人和单位购买生产的轿 车,在年产50万辆的水平上停滞不前,豪宅在1997年以后严重积压,而城市居民买不起轿车和住宅,农村居民买不起家用电器,即使买得起,也用不起电。经济学家论证的“汽车和住宅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至今没有实现。但是,1999年以来,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却在不知不觉中出现,这就是信息产业。信息产业的增长具有突然爆发的性质:虽然需要极高的固定成本,但只要被投入并取得成功,边际成本即复制成本可以忽略不计,降价是必然趋势;各类产品的功能互相融合,使其价值和使… 相似文献
16.
17.
今年4月上旬,经国务院批准,中国证监会决定在上海期货交易所重新推出石油期货,并确定首先推出燃料油期货。我国的石油期货再次开放。近年来,我国石油消费量和进口量逐年上升。2003年我国石油进口量再次突破纪录,达到9100多万吨,其中燃料油消费量是4264万吨,进口2378万吨,占燃料油消费总量的55%。但是,与石油进口大国身份不相称的是,我国在国际定价体系里竟然连0.1%的权重都没有,而印尼、新加坡等国石油消费量虽不大,却能对国际油价造成影响,其原因是推出了石油期货,形成了市场体系。我国目前石油价格的制定仍以新加坡、鹿特丹、纽约三个石油… 相似文献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