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00年10月,19岁的毕加索来到巴黎,想在这座闻名世界的艺术之部闯出一番天地来。虽然他只是一个刚刚出道的穷画家,但他却对未来满怀信心,他认为只要有人买画,自己就可以生存下来,就有机会在巴黎发展事业。他先找了一个旅店住了下来,第二天早上,就带着自己的画作来到了香格丽舍大街,开始向这里的画店推销自己的面。  相似文献   

2.
老板不是学传媒出身,在很多同事眼里,他不是“文化人”,却管着一家杂志社,好多人暗地里抱怨:老板什么都不懂,却总要干涉业务上的事情,在他的管理下,怎么可能把事情做好?在开例会的时候,老板会提出一些自己的设想,会上大部分同事都点头称是,但在背地里,他们  相似文献   

3.
01一次活动上,他坐在我旁边,是一个文创企业的老板,设计师出身,带了一个年轻女员工.准备吃饭的时候,大家交流创业心得,女孩开始低头玩手机.“你就不能不玩手机吗?”他忽然说,声音大到我们都听到.“怎么了,饭不还没来嘛?”女孩脸一红,显然面子挂不住.“要再玩手机你就出去!”他更生气了. 大家纷纷劝解,心想这都什么事儿啊.  相似文献   

4.
讨分数的人     
一阵小跑声过后,学校走廊里,一个男生小声而急促地叫我,我立定问他:“有什么事吗?” 他期期艾艾地说:“我——我能到你的办公室去说吗?”我点点头.他进来后,小心翼翼关上门后,将手上卷着的画纸摊开在我面前说:“老师你看,我觉得自己画得挺好的,为什么只有65分呢?我看他这张还没我的好呢,他都70分呢.”他把同桌的那张画也摊了开来. 啊,原来是来讨说法的.这是一张美术作业,临摹书上的一幅写意国画《梅花麻雀图》.这算是期中考试了. 两张画摊在桌上,我给他分析:“你这张,梅花点得还蛮像样,麻雀的形体姿态也不错,可偏偏是‘点睛之笔’不准确,眼睛画偏了,这不是犯了常识性的错吗?他这张也有缺点,梅花浓淡深浅缺少变化,但作为画面主体的麻雀画得还是到位的……”  相似文献   

5.
偶然去一位老板朋友的公司玩,发现他用半个早上的时间在打电话:“老张呀,儿子上幼儿园的事情搞定了吗?”“王姐,还胃疼吗?”“小岳,猫做绝育了吗?”我失笑,这是工作?朋友对我见怪不怪地苦笑,反问:"你想怎么样?半年一载不来往,无事不登三宝殿--你登的时候,人家认识你是谁呀?"  相似文献   

6.
谁敢与老板谈判?不到万不得已,谁会冒这个风险?事实上,在职场的实际工作中,每位员工都有“顶风作案”的机会,随时都有可能要面临一场与老板的“较量”。老板面前,你会是赢家吗?我们的老板是出了名的脾气暴躁,公司里的每一位员工几乎都挨过骂。直到现在,大家都安慰自己:被骂是幸运,被骂代表我和老板熟!事实上,我们的老板也并非大家想象  相似文献   

7.
鼓吹“一夜成名”的神话的选秀节目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着,充满传奇色彩的财富故事正被以各种渠道炒作、传播着。这是个有些不知所云的时代,财富正在变成唯一的神明被顶礼膜拜。在这样的时代里,愈来愈多的人被焦虑感裹挟,所有先进科技下催生的工业产品都成为他们衡量自己生活品质的指标。那些带着品牌logo的东西像一条鞭子,而大多数生活在都市里的人群则像一只不断旋转的陀螺。电影《云上的日子里》有这样一幕,女人在酒吧给男人讲了个关于印加人的故事。印加人为什么停下来?他们说:我们走得太快了,灵魂还没有跟上来。女人说,我们要等一等,等那些生命中的芝麻绿豆。到该停下来的时候了,以简单的名义生活。  相似文献   

8.
一个大学毕业生,求职屡屡受挫,好不容易才碰到一个赏识自己的"好老板"。孰料,这个恩重如山的老板,有一天突然请他顶缸和自己即将生孩子的情人办理结婚登记,并要求他等孩子生下来后再离婚。面对老板提出的非分要求,他会同意吗?如果他同意了,此后的事情,会按照他们当初设计的"轨迹""完美"收场吗?  相似文献   

9.
前一阵子出于好奇,我上了三天的培训课程。老师在课上问了一个大家都想知道答案的问题:“在座各位,请问,谁觉得自己已经很成功了?”只有一位先生举起手来。那位先生的绰号是“武汉”,看起来吊儿郎当的,他是一家公司的老板,有着自己的一摊事业。“噢,看来老板的成就感还是比较大。”老师说“,其他同学为什么不举手?是不是觉得自己现在还没有自己的公司?没有多大成就?所以不成功,不够资格举手?”问题到此为止,也就结束了。大家相互看看,笑笑,不知道各自肚子里的滋味是什么。我也没有举手。老师的问题一抛出来,我就开始想,我成功吗?我的直觉答…  相似文献   

10.
野山 《职业》2006,(12):42
“用心去听”让多普达总裁李绍唐少走了许多弯路。大学毕业时,面对第一份工作的职业选择,他开始四处找老师、师哥打听,自己最适合去哪里工作?李绍唐发现,大部分人都建议自己去外企工作,于是他精心准备了20份简历,最后被IBM录取了。每三个月,李绍唐就会主动去问自己的老板,“你觉得我的考评如何?”如果老板告诉自己,只达到B,他就会问,“怎样做才能达到A呢?”甚至,李绍唐会跟老板说,“我手头的工作已经完成了,你还有什么事情让我做?”因为在他看来,敲老板的门,不仅可以获得特别的指导,而且可以向老板表明自己的职业倾向。李绍唐在IBM的时…  相似文献   

11.
妻子的双眼肿得像桃子。丈夫怜爱地说:“她昨晚哭了一夜,赌气不肯睡。”妻子抬起头,大声说:“你以为我是为你哭吗?我对你已经死心了,我是为自己哭,我觉得我太屈了。”丈夫怜爱妻子,妻子却对丈夫充满怨恨。他们之间到底有什么矛盾呢?雪莲自述:我对他越来越失望  相似文献   

12.
一位年轻作家初到纽约,马克·吐温请他吃饭,陪客有三十多人,都是本地的达官显贵。临入席的时候,那位作家越想越害怕,浑身都发起抖来。 “你哪里不舒服吗?”马克·吐温问。 “我怕得要死,”这位年轻作家说.“我知道,他们一定会请我发言,可是我实在不知道该说什么,一想起可能要在他们面前丢丑.我就心神不宁。”  相似文献   

13.
事实上,“一夜倾情”正在变得时髦又泛滥,而且有着“一夜倾情”经历的中国人正在迅速增加。有着剔除相同信息功能的网络搜索引擎 GOOGLE 可以提供将近6万条各网站上有关“一夜倾情”的信息。举新浪网为例:你会发生“一夜倾情”吗?男士:会。男士:不会。女士:会。女士:不会。男士或女士:不知道。新浪:自己的另一半发生了“一夜倾情”,你能接受吗:答:能。不能。不知道……网易:作为大学生,你会对“一夜倾情”持什么态度?答:反对!反感!“一夜倾情”是一种对自己对他人均不负责的行为。也是婚姻的刽子手。又答:无可厚非,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可以接受……毫无疑问,中国人对这种泊来的“生活方式”,还处于众“说”纷纭阶段。  相似文献   

14.
1.天气预报一个电影报制组在某山区拍摄外景,对天气晴雨要求判断准确。有人推荐了当地一位老人,说他对天气的预报每言必中。可是,当导演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找到他时,他却说;“真不巧,今天不能预报了。”“为什么?”老人从衣袋里掏出一只袖珍收音机,说:“这东西坏了呀!”2.风雪之夜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面包店的老板正准备关门。这时来了一个男人,他要买两个甜卷。老板感到十分惊异;这种天气居然还有人为了两个甜卷出来跑一趟。“您结婚了吗?”他问。“当然结婚了.您想,我妈妈能在这种鬼天气把我赶出来吗?”那个答道。3.冷…  相似文献   

15.
我是一个小女人,我常常会很“无耻”地问自己所爱的人:“你会不会变心?”和所有热恋中的女人一样,我害怕爱情变老,对方会变心。 一日,遇见一位老师,他说:“其实每一段分手的爱情,首先改变的往往不是一个人的心,而是他对事情的看法。” “是这样吗?” “难道不是吗?”老师一脸肃然,“两个人相爱的时候,大家对事情的看法几乎一致,因为一致,所以大家都觉得这段爱情不可多得,更加珍惜对方。然而当两人中一个人比另外一个成长得快,差距就出来了,尤其在对待一些事物的看法上。  相似文献   

16.
姚剑 《老年人》2009,(1):16-16
巴尔扎克在成名之前曾经非常困顿窘迫,甚至称得上狼狈。 他本是学法律的.可大学毕业后全然不听父亲让他当律师的忠告,偏偏想当作家.结果把父子关系弄得十分紧张。不久.他父亲便不再向他提供任何生活费用.他的生活陷入了困境。最困难的时候。他甚至只能吃点干面包.喝点白开水。但他是个乐观的人,每当饥饿的时候,便在桌子上画出一只只盘子.上面写上“香肠”、“火腿”、“奶酪”、“牛排”等字样,然后在想象的欢乐中狼吞虎咽。  相似文献   

17.
一生的爱情,不过是三个瞬间。第一个瞬间,发生在大二的课堂上。她与邻座的他聊得十分投机。他知道她是武汉人,快下课的时候,他问:“我以后到武汉玩,去找你,好不好?”她说:“当然好。”顺手撕下一张笔记纸,草草画张地图给他。  相似文献   

18.
王奕霖 《职业》2016,(7):14-15
我们总能看到身边豪气云天的牛人,敢在某个让他不爽的时候跟老板拍桌子狂吼一声:"老子不干了!"但我们永远无法知道当事人那时的内心是怎么想的.究竟他这样"勇敢"是为了什么?他不怕以后没饭吃吗?!所以,看别人祼辞,和自己亲自一丝不挂是两码事儿.  相似文献   

19.
漫画与幽默     
五个面包有这么 个人,每天都要到集市上去买五个面包。一次,他的朋友问他:“能告诉我吗,你为什么总是买五个面包?”这个人回答说:“一个是我自己吃,两个借贷,两个还债。”“不懂你的意思。”朋友说,“请你给我解释一下吧。”“你瞧,可不是吗,一个我自己吃,两个给孩子吃,两个给爸爸妈妈吃。”  相似文献   

20.
刘乙墨 《职业》2009,(7):48-48
最近,在一档电视访谈节目中,主持人问唐骏怎么看自己合作过的老板,唐骏回答说:“我将每一个老板都当作自己的贵人。”主持人问为什么他说:“因为他们给了我一个舞台,所以我对他们很感恩。至今为止,我一直怀抱一颗感恩的心,这种感恩之心让我的职场成长获益良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