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0 宗旨本文从操突厥语族语言的维吾尔、哈萨克学生学习汉语语音的难点出发,拟对汉维语元音、辅音、音节、声调等方面进行对比,摆出他们在学习中常犯的典型错误,以图说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在普通话语音教学中应采取的方法。§1 元音的对比1·1 单元音单元音在汉语语音系统中称为单韵母。汉语拼音方案规定单韵母为a、o、e、i、u、ü六个。其中i 既代表舌面元音[i],又代表舌尖前元音[(?)]和舌尖后元音[(?)];e 既代表后元音[γ],又代表[ε]、[(?)]、[e]等不同音值的元音。为此,本文采取十二个单元音与维吾尔语进行比较。它们是a[A]、o[o]、e[γ]、[ε]、[(?)]、[e]、i[i]、[(?)]、[(?)]、u[u]、ü[y]、er[(?)]。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朝鲜对音文献的谚文注音资料,考察近代汉语唇音的合口问题,得出以下结论。第一,虽然《中原音韵》在音位上没有开合口的对立,但在实际音值上仍然存在开口与合口的区别;第二,14-15世纪汉语音中,《中原音韵》的桓欢韵唇音字确实存在过[u]介音;第三,近代汉语声母后的[u]介音是一个过渡音,它是随着声母的展唇性和央后无音变为前元音的过程中消失掉的,而这个变化大约是在《翻译老乞大·朴通事》(16世纪初)以前发生的。  相似文献   

3.
穆麟德的《宁波方言的音节》采取符号记音法,其中精照见晓组ky、ts、c三类细音声符的音值及其演变是研究争议的焦点,利用穷尽统计法与音类比较法,对三类符号的音值研究进行再分析,进而探讨其百年来的演变,*ky[kj]>[?]的辅音转移在百年前就已完成,ts的细音腭化为舌面音[?]要晚于见晓组细音ky演变为舌面音[?]的时间,词汇扩散机制触发了止开三舌尖化的残留形式tsi演变为[?i]的过程,同时ts的音位变体c的舌叶音特征百年来逐渐式微。  相似文献   

4.
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学者们均认为u与o在阿美语可自由变读,但是为何o为u的变体没有展开详细说明。艾杰瑞最近提出,阿美语的音位和音值的关系受到词的语音结构规则的制约。除了支持艾的论述以外,文章进一步指出音位u共有u、v、o和c四个条件变体,并具体阐释了变体的条件。  相似文献   

5.
“身毒”是古代对今印度国名的音译。由于语音的历史发展、语言传播、词汇扩散,该词的音值拟测众说纷纭,即使《辞海》《辞源》等权威辞书,对这一词的注音也不尽相同。文章通过历史语言的比较分析,寻找各种拟音之间的联系线索,从而试图接近“身毒”的实际音值。  相似文献   

6.
一拟测的意义1 古汉语语音的研究,是要对其发展的不同阶段,区分音类,拟测音值.本文从音韵学教学的角度概述音值的拟测.汉语古音的拟测,是现代的汉语语音学研究中,借鉴历史语言学的比较方法(comparativemethod)考定汉语古音音值的手段.音韵学对汉语古音的实际读法即汉语历史发展的几个主要阶段的各音类的音值,虽也有一些比喻性的描写,但并未具体确定.上古、中古汉语的音值都是用拟测的方法拟测出来的拟测音.汉语古音的拟测音只是对汉语语音音值的一种科学上的假设,并不完全是当时使用古汉语的人的实际的读音.法国语言学家梅耶(AntoineMeillet)曾经批评过德国语言学家施莱赫尔(August Schleicher)用拟测出来的语言来写成  相似文献   

7.
王力先生曾在《再论日母的音值,兼论普通话声母表》(见《中国语文》1983年第1期)一文中转引过夏秋同志关于日母音值问题的观点:在说“值日生”时,只要拖长“值”的韵母[ι],即成了“日”字的读音。可见,“知痴诗”的韵母[ι]是可以自成音节的。日音节就是自成音节的韵母[ι]。王力先生对此批评说:“值日生”的“值”随便拉得多长,也拉不出一个“日”音。 笔者认为,王力先生所说的“日”音节当指标准“日”音节,而夏秋同志所谓“日”字的读音原是指“日”在“值日生”中的实际发音,两者本不是一回事儿。 若就“日”在“值日生”中的实际发音而论,“日”读作[ι]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无论谁,只要用普通话试着读一读“值日生”这个词,就能体会到这一点。其实,这是一种语流音变现象,它是合乎  相似文献   

8.
《康熙字典·贝部》:“,《篇韵》音躉(dun),别寄异物也。亦书作趸。”《中华大字典》在“”字下注“东本切,音躉,阮韵。别寄异物也。[见《篇韵》。]”《中文大辞典》、《大汉和辞典》亦均据《篇韵》音“躉”。查《改并五音类聚四声篇海  相似文献   

9.
在英语语音训练教学实践中,发现错音频率较高的虽有[i,u,(?)]等音,但它们一般皆不太难纠正,难纠正的我认为是加、丢音。加音指发音时夹有多余音,历年出现频率较高者有[(?)t](at)之错读,即读时误加如[-η]音,这便会使人误“在”为“蚁”(at prep在,错读后,听来颇似ant n蚁),严重影响交际。丢音指发音时把应读的丢掉,当然不  相似文献   

10.
泉州传统梨园戏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剧种之一,因其严格的师承,该剧种保留了许多泉州话的古语特色,其中一组具有[]介音的系列韵母"鹧鸪音"就独具特色。梨园戏至今活跃于舞台上,我们可以从演员的演唱念白中听到这些"鹧鸪音"的音值,这样的语料是鲜活而可靠的。梨园戏用韵中的这些"鹧鸪音",对于我们构拟明代甚至更早年代的泉州话韵母系统和《彙音妙悟》的韵母系统,研究四五百年来闽南方音的演变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上表中的拟音,就其韵腹主元音而言,只有[a、e、o、(?)]四个。值得注意的是如所拟测,上古汉语的韵腹竟然独缺高元音[i/u]。在上表,[i/u]只出现于韵尾,不存在于韵腹。[i/u]是人类发音器官容易发出的元音,世界各国语言的语音系统里和汉语普通话标准音及其各个方言乃至国内各少数民族语言的声韵系统里都有它们的地位,为什么上古汉语对此独缺不具呢?如此异乎寻常的情况,不能不令人生疑:这到底是订之未审呢?还是事实上真的没有?我们这篇短论就是为探讨这一问题而写的。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知,开会的会(hui)字有时会读成会计的(kUdi)字.有人往往以一字多音来解释,这实际上没有解释清楚。以前中学课本《形声字》里说:’‘认识的形声字多了,可以总结出声旁表音的一些规律,帮助我们认字。比如,我们知道了该字读gai,而核字读he,可以推断包含声旁亥的字至少有两种读法。”为什么?课本没有说,后来修订时将这段话又删去了。“会”的一字多音、核和该的谐声关系受什么规律支配呢?这个规律就是喉牙声转,就是影[o]晓[x]匣[y]和见[k]溪[k]群[g]疑之间的互转,拿现代汉语来说.就是gk-h之间的互转。喉牙声转是喉…  相似文献   

13.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十四卷中载:“(?)、冒也。……象开门之形。”南唐徐铉音“莫饱切(mǎo)”。“酉、就也。……(?)、古文酉。”徐铉解说:“就,成熟也。(?)为春门,万物已出,(?)为秋门,万物已入。‘一’,闭门象也。音与久切(yǒu)。”清代段玉裁在“(?)”下注说:“凡(?),(?)、(?)、(?)字从(?)。”他的友人沈涛特地答“书”辨驳。其“书”意谓:  相似文献   

14.
甬言稽诂》考证方言本字有得,有失,有遗漏。今以该书为考察中心,对宁波方言里的一些本字作进一步考释。该书已及者,证成其说,如义为陡音为[soη44]的本字是“峻”,义为神情姿态的“意[t?i44]”当作“意姿”,义为门钌铞的“门[d?iη24]”当作“门扃”;该书不确者,订正疑误,如义为天转阴音为[a44]的本字是“霭”,义为外号的“[■]号”当作“绰号”;该书失考者,补苴疏漏,如义为粗麻绳的“麻[dε24]”当作“麻繵”,义为盛音为[t?i44]的本字是“置”,义为瘾音为[?i213]的本字是“念”。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汉语拼音方案》为基本准则,针对m、n、ng辅音自成音节,hm、hng辅音相拼成音节这两种不符合《汉语拼音方案》的现象作简要分析,并对o的实际音值、汉语拼音和国际音标问题提出疑问,期望可以使《汉语拼音方案》更加完善,有助于人们更好地学习汉语。  相似文献   

16.
一 《山海经·海外南经》:“南山在其东南,自此山来,虫为蛇,蛇号为鱼。”《恩平郡谱》:“蛇谓之讹。” “蛇”何以号为“鱼”?“蛇”何以谓之“讹”呢?这种发音,不论读“鱼”还是读“讹”,都不象汉语。从地理上看,上述二书记的是古越人活动区内的事,很象是古越语。 《山海经》大约成书于战国,属于先秦时代,关于“蛇”字的记音,当时的汉字读音属  相似文献   

17.
唐代诗歌中颇多描写梨花的作品,如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1],李白《宫中行乐词》其二:“柳色黄金嫩,梨花白雪香”[2]等,前者以梨花喻雪,后者以梨花喻女子皮肤之白皙,都与梨花雪白的颜色相关。白居易的《江岸梨》[3]等作品中也写到了“梨花”,其中“梨花”的意义和作用既与其颜色有关,又远远不限于此。尤其是在《长恨歌》[4]中,“梨花”作为一种特定的意象,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在本文中,笔者拟以白居易的全部作品和“梨花”这一意象所属的文化和文学传统为背景,以在《长恨歌》中频繁出现的“芙蓉”…  相似文献   

18.
二、1998-2003年中古音研究概述(一)声母研究1、关于《切韵》声母系统研究主要论文有:时建国《曾运乾的<切韵>五十一纽说》(《西北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5期:47-51),陆志韦《证<广韵>五十一声类》(《陆志韦语言学著作集》,中华书局,1999年3月版:373-431),陆志韦《试拟<切韵>声母之音值——并论唐  相似文献   

19.
“谁shuí言yán寸cùn草cǎo心xīn,报bào得dé三sān春chūn晖huī”。正zhènɡ是shì因yīn为wèi有yǒu了le伟wěi大dà无wú私sī的de母mǔ爱ài在zài心xīn头tóu荡dànɡ漾yànɡ,不bù好hǎo吃chī的de鱼yú头tóu,母mǔ亲qīn们men也yě能nénɡ吃chī得de有yǒu滋zī有yǒu味wèi了le。  相似文献   

20.
漫谈半元音     
语音学中有一类音称为半元音,如汉语中的y、w、yu;英语中的[j]、[w];俄语中(u ukpamkoe)等。它几乎普遍存在于各种不同的语言系统的语音之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的语音共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