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紫阳同志在十三大报告中论述我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指导方针时指出:“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应当成为我们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这是我们党首次把生产力决定作用的原理概括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这一概括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生产力标准作为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是生产力本身的性质决定的。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最终决定力量。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在这一矛盾运动  相似文献   

2.
赵紫阳同志在十三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的根木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在初级阶段,为了摆脱贫穷和落后,尤其要把发展生产力作为全部工作的中心。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应当成为我们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从而科学地阐明、充分地肯定了发展生产力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生产力是最活跃革最命的因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了社会的前进。  相似文献   

3.
<正> 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从来认为,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一切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东西,都是符合人民根本利益的;一切不利于生产力发展的东西都是违反科学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标准是检验一切事业成败的标准.提出并坚持生产力标准,对进一步解放思想,搞好改革开放,促进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促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改革,具有重大意义.这是因为,只有把一切"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才能有可靠的根据把社会形态的发展看做自然历史过程"(《列宁选集》第1卷第8页),才能揭示整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既然生产力标准是检验一切事业(包括改革开放)成败的标准,而社会生产力又是一个经济学的范  相似文献   

4.
略论楚国的社会经济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楚国的社会经济构成,史学界向来存在不同的意见,有奴隶制说,也有封建制说。我觉得,有的社会经济组织,在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尚不发达的条件下,可以“适应千变万化的耕地占有关系”,“是一切社会制度的基础和典范”。它既可以适应奴隶制,也可以适应农奴制。如此大题目,当非一篇短文所能奏功。本文仅就其经济构成和阶级构成路于概述,冒昧提出浅见,求正于史学界。一、经济构成分析列宁说过:“只有把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把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才能有可靠的根据把社会形态的发展看做自然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5.
十三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并把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作为我们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这一问题的提出,对于肃清“左”的思想影响,对重新确认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解放生产力,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一承认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这是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把社会生活划分为三个基本领域: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认为三者的有机统一,构成一定历史阶段上的人类社会。因而划分不同社会形态应该以一定社会的生产力、生产关  相似文献   

6.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至221年),是我国历史上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社会大变革时期,当时奴隶制生产关系开始土崩瓦解,封建制生产关系正在孕育成长。奴隶的起义和“国人”的暴动,致命地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的政权,严重地动摇了奴隶主的统  相似文献   

7.
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的飞跃发展,特别是铁器牛耕的使用,促使社会生产关系发生激烈变化,中国古代社会逐渐由奴隶制转变为封建制,社会商品经济形态亦随之产生重大变革。本文试图追寻春秋战国时期商品经济形态发展变化的历程,以探索中国古代社会商品经济形态的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8.
意识形态和中国近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识形态有相对的独立性,它的产生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以及某种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的出现而逐步形成的。但是,当一个旧的社会形态被另一个新的社会形态所取代时,旧的社会形态却会长时间的存在着,极力阻止新的社会形态的形成和发展,包括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发展。在我国,当封建制取代奴隶制之后,奴隶制的意识形态对封建制的抑制、阻止,甚至破坏,竟达几个世纪之久。而古代中国在向近代中国过渡,直至中国进入近代社会之后,旧的意识形态即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对中国历史进程的阻力一直是很大的。本文想重点谈谈封建社会意识形态对…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 ,曾对生产力理论做过大量论述 ,尤其是结合中国实际 ,论述了中国革命的目的是为了扫除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旧生产关系、中国一切政党必须用生产力的标准来判断和衡量其是否是中国社会的进步力量、中国发展先进生产力的途径是走工业化的道路、中国共产党要把生产力的发展状况作为考察一切问题的依据等一系列重要思想。考察和研究毛泽东的这些生产力思想 ,有助于我们今天加深理解江泽民关于“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10.
张中文 《学术论坛》2006,30(11):91-94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不是奴隶制和封建制的“等级制”和谐社会,也不是按照资本的发展逻辑构筑的资本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社会制度前提是社会主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客观要求,是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根本途径,它将主要通过一系列的社会制度性安排,实现以劳动为主导的社会和谐,其实质是一个科学的人的全面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一、生产力标准是检验人类社会一切事业成败的标准生产力标准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理。这一原理指出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基本矛盾,证明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从而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生产力标准也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历史分期的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史学将人类  相似文献   

12.
赵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重申:“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应当成为我们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这就使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有了一个检验一切事业的成败,衡量各项工作的得失,判断路线、思想、理论是非的正确标准。我认为确定生产力标准是继重申“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之后,理论界又一件大事。如果我们把实践标准的大讨论作为我国现代史上一次思想  相似文献   

13.
广东省党校系统的哲学工作者于1988年初在汕头市举行第四届哲学年会,讨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改革的辩证法”问题。现将讨论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一、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标准。在生产力是不是唯一标准的问题上,一种观点作了肯定的回答,因为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在我国进入社会主义以后,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我们不能离开生产力而抽象地空谈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不能检验自身的成败、优劣,只有通过生产力才能检验生产关系的优劣。因此,评判改革的成败乃至检验我们的一切工  相似文献   

14.
(一)历史的回顾唯物史观认为: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中,生产力是起决定作用的;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状况。马克思说过:“社会关系与生产力密切相联。随着新生产力的获得,人们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随着生产方式即保证自己生活的方式的改变,人们也就会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108页)旧中国所以会发生革命,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反动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生产关系已经成为严重阻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在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建立以后,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旧生产关系已经被废止,适合生产力发展的新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已经有领导、有步骤地建立  相似文献   

15.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解放生产力的任务摆在我们的面前。为适应这一伟大任务的需要,党的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上,赵紫阳同志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并阐述了生产力标准的观点。他指出:“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应当成为我们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同时还指出:“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充分发挥和吸引力的不断增强,归根到底,都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这就是说,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是衡量和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坚持生产力标准的目的,是为了解放思想,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加强生产力标准的研究和宣传是当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一项重要而迫切的任务。  相似文献   

16.
探讨生产力发展的动因,特别是生产力发展的内因,以及生产力发展的外因怎样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的过程,是从理论上认清生产力的本质,并在实践中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问题。学术界不少同志在分析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动因时,常常引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条基本定律: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性质。即: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性质时就促进生产力发展;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性质时就阻碍生产力发展。这种理解当然没有错,但不全  相似文献   

17.
时正新在1988年第5期《新疆社会科学》上著文认为,生产力标准的内涵有两层意思:一是指衡量生产力自身发展程度、规模、速度的标志;二是指生产力的县有的对相关事物的价值判断功能,即把它作为验证和评价一切工作的尺度.生产力标准就其价值判断功能而言,又有工作标准和制度标准的区别。作为制度标准,它不能单独运用,而要同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结合起来进行总体评价。作为工作标准,则是在社会主  相似文献   

18.
春秋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发生大变革的时代,是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重要时期。而这一时期的晋国的变化则尤为突出。在其内部,各种带有浓厚封建性质的因素急剧增长,新型的生产关系也随之出现,这一切猛烈地撞击着奴隶主阶级的统治。本文仅从作为奴隶制社会特征之一的宗法制入手,对影响宗法制正常运行的一些封建因素作一粗浅的分析。宗法制度,是由氏族社会氏族组织发展演变而来的、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一种族制系统。天子世代相传,且由嫡长子继承职位,奉祀始祖,称为大宗。嫡长子以外的其他诸子被封为诸侯,称为小宗。宗法制度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和庶子分封制。其实质  相似文献   

19.
赵紫阳同志在十三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在初级阶段,为了摆脱贫穷和落后,尤其要把发展生产力作为全部工作的中心.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应当成为我们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  相似文献   

20.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生产方式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其含义是指生产力的利用方式,是生产资料利用方式和劳动力利用方式的有机统一。因而,1.判定一种社会生产方式的性质,其根本依据是作为该种生产方式的物质前提的生产力的性质;2.人们不能随意选择生产关系,必须充分尊重客观经济关系;3.生产方式的发展要以生产力为依据;4.必须承认生产力是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检验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