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审判管理是强化审执服务的有力抓手.是提升法院司法公信力、确保人民群众满意、实现法院科学发展的重要途径。最高法院王胜俊院长在全国大法官审判管理专题研讨班上提出审判管理“五项工作”、“五项原则”及“五大关系”要求,为创新审判管理指明了方向。市五中法院坚持在创新管理理念、落实管理措施、强化管理保障三方面狠下功夫.努力实现法院跨越式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新世纪领导者》2006,(4):56-56
近年来,齐河县法院在袁世明院长的带领下,始终坚持为全县工作大局服务的政治方向,紧紧围绕“公正与效率”这一人民法院工作主题,坚持“一手抓审判工作,一手抓队伍建设”的工作思路,以司法为民和人民满意为标准,励精图治、开拓进取,全面推进审判和执行工作,大力加强法官职业化建设,不断推进物质装备建设,在全市法院率先实现了“三区分开”和办公自动化;积极探索审判方式改革和其他各项改革,大力推行“判前评断”和“判后答疑”,着力加强便民诉讼网络建设,采取措施力克“执行难”问题;坚持“司法公正树形象”和“从严治院”、“以制治院”的原则,努力健全和完善内部自律机制和管理机制,不断拓宽外部监督渠道,法院各项工作均保持了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3.
张季 《决策导刊》2006,(8):27-28
在市委二届九次全委会上,市委书记汪洋提出要培育库区“自强不息、开拓开放”的人文精神,这既是对三峡库区人文精神的概括表述,又充分体现了重庆人文精神的主旋律。“自强不息、开拓开放”所呈现出的历史性、时代性、概括性、开放性和巨大的包容性,为重庆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一种持久的动力。  相似文献   

4.
为了在审判中建立完善的公正、公开、高效、科学、规范、有序、廉洁的审判工作运行机制,本文系统分析了几种主要的审判工作运行模式的优点、不足,结合在法院常年的时间探索,综合法院各种审判模式的实践结果,针对目前各种审判模式离法院的现代化审判运行机制的要求都还有相当的距离的问题,提出自己对构建法院现代化审享;l工作运行价值的恩考.  相似文献   

5.
由于法院内部机构设置不合理,导致目前各级法院真正在审判工作岗位承担案件审判的法官不足全国法院干警人数的1/3,而且,审判人员中还有近20%的人从事执行工作.这种情况表明,走中国特色的法官遴选之路刻不容缓.因此,要重组法院工作群体,合理配置审判资源.  相似文献   

6.
“三个至上”是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灵魂。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共同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的价值追求,共同构成了人民法院的工作指导思想。人民法院是党领导的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通过司法工作加强同人民群众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是构建和谐稳定社会的重要保障力量。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人民法院必须坚持“三个至上”指导思想,积极推进司法改革,全面提升法院工作水平,依法全面履行法院职能作用,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7.
由于法院内部机构设置不合理,导致目前各级法院真正在审判工作岗位承担案件审判的法官不足全国法院干警人数的1/3,而且,审判人员中还有近20%的人从事执行工作.这种情况表明,走中国特色的法官遴选之路刻不容缓.因此,要重组法院工作群体,合理配置审判资源.  相似文献   

8.
赵越胜  叶原 《咨询与决策》2011,(7):99-99,101
所谓文化“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惯以及其他人类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种种能力、习性在内的一种复合整体”。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在于发展内涵,增强素质,营造氛围,提高品位,展示形象,培育精神。法院,作为法律帝国首都,其文化建设——法院文化建设的好坏直接决定着法律帝国首都的兴衰。虽然全国各地法院兴起了法院文化建设热潮,  相似文献   

9.
王琳 《领导文萃》2010,(8):39-40
其实,“民告官”之难的幕后黑手在法院之外。要求各级法院来“坚决抵制”,实则打错了靶子。最高法院本应对各地党政机关发文称.你们别来干涉我法院的审判事宜。但鉴于最高法院与地方党政机关之间并无隶属关系,这种发文实无可能。因此,最高法院也只能在文件中对各级法院提出“坚决抵制”外来干涉的明确要求。  相似文献   

10.
李亚利 《决策导刊》2007,(10):44-44
年初召开的全市工商行政管理会议明确提出,“大力培育重庆红盾人文精神,在全系统形成‘敬业奉献、追求卓越’的核心价值理念,不断增强红盾人文精神的感召力,最大限度地把全系统的力量组织起来、动员起来、凝聚起来,增强动力,减少阻力,汇成合力,形成团结协作渡难关、同心同德干事业、有为有位争一流的良好局面。”经过半年多的学习、讨论、动员、深化,收效良好,实践证明,它是全市工商行政管理事业改革创新发展的强大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大力培育和弘扬重庆红盾人文精神之所以有其现实性和紧迫性,笔者有以下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1.
《决策导刊》2005,(3):41-42
2004年,城口县人民法院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同绕“公正与效率”的工作主题,扎实推进基层基础工作、审判工作、法院改革和队伍建设,各项工作均取得了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12.
在努力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的背景下,人民法院应当加强自身管理创新以求推动社会管理的创新。司法建议作为化解社会矛盾,提高社会管理水平的手段,是法院审判职能的延伸,司法建议作为一项靠《度早已存在于审判执行实践当中,但是该项制度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同时制度建设也未能满足实践的。需要。因此需要对这项制度加以完善,以求该项制度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真正体现法院匐法为民”的理念。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夏津法院始终坚持“政治建院,人才兴院,素质强院”的方针,针对遇到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创造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方式、新机制,制定完善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制度、新方针,自觉把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作为法院凝聚力之本,工作战斗力之源,使思想政治工作真正成为推动法院审判工作的强大动力。近几年,法院各项工作呈现出勃勃生机。出现了风气正、干劲足、业绩好的可喜局面。2004年,我院被德州市中级法院授予“全市法院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相似文献   

14.
正作为最高法院确立的司法改革试点法院、司法公开示范法院、全国反家暴试点法院、全国法院法官培训现场教学基地和未成年人案件审判试点法院,重庆五中法院将以党的十八大精神、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始终以抓好审判执行第一要务,以实现"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为目标,坚决把案件质量放在审执工作首位,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充分履行职能,全力化解社会矛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新需  相似文献   

15.
法院调解作为一项基本原则和一种诉讼程序,是我国民事诉讼制度最具有特色的制度创设,在解决民事纠纷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但是在新的经济、文化背景之下,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司法理念不断更新,尤其是在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间,法院调解在制度设计上的缺陷和审判实践中的弊端逐步显现,为此文章对构建科学的法院调解制度提出了设想。  相似文献   

16.
去年以来,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始终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谋划民事审判工作,指导全市法院通过公正审理重点案件,努力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重庆市委书记汪洋同志对全市法院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重庆各级法院在司法实践中做了很多稳人心、暖人心、得人心的事情”。最高法院肖扬院长曾三次视察重庆高院,称赞重庆法院“服务大局有新举措,司法为民有新成绩,法院改革有新进展,司法规范化有新成效,队伍素质有新提高。”  相似文献   

17.
蒋苇 《决策导刊》2001,(6):47-48
近一年多来,南川市人民法院紧紧围绕最高法院《五年改革纳要》的精神,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法院工作的新路子。相继出台了“判后答疑”、“审判长和独任审判员选任制度”、“案件审判流程管理”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改革举措。对此,该院的办案质量和效率、司法的公正性及透明度等诸方面都得到了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18.
《经理人》1999,(1)
深圳市龙岗区人民法院成立近6年来,审结了大量刑事、民事,经济、行政案件,为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我们决心创建一流法院,一流队伍,一流业绩”。尼岗区人民法院院长陈春华向党向全区人民许下诺言:“我们要发扬艰苫奋斗,努力拼搏的精神,抓审判促稳定;抓改革促发展;抓队伍促廉政,为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龙岗法院“三抓、三促、三创”的奋斗目标和有力举措赢得了上级领导的肯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赞扬。“要抓案头(审判案件)先抓人头,要创建一流的业绩,先要造就一流的队伍,一流的领导班子。”陈  相似文献   

19.
构建和谐社会,打造“平安襄阳”是今年我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树起的一面旗帜。肩负着审判工作职能的基层法院是筑牢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可以大有作为。  相似文献   

20.
法院信息化管理是法院系统贯彻落实“科技强院”工作方针的一项重要举措,对法院审判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法院信息化管理仍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既有技术层面的,也有法院内部管理层面的.为保证法院信息化管理的安全性,需要从增强网络安全技术防范能力,完善管理体系等多方面、多角度采取防御措施,从而为人民法院更好地开展各项工作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