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英语课堂提问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堂提问 (asking questions)一直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恰当的课堂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然而目前我国外语教学课堂提问所存在的问题却不容忽视 ,主要表现在学生在课堂提问中仅仅充当被提问者 ,很少有提问的主动权 ;教师提问的形式也过于简单化 ,而没有启发学生的思考等一系列问题。本文就存在的五个问题分别论述了所应采取的解决办法 ,使课堂提问真正成为开发学生思维 ,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主渠道  相似文献   

2.
机构性话语中的过量信息具体来说就是应答着在提供了提问者所期待的答案后有提供的超出提问者提问范围的信息。从表面上来看,过量信息的出现似乎是多余的,事实上是存在一定的语用理据的。文章从语用学的角度用Verschueren的顺应论来分析这种现象,进而挖掘出它产生的原因和作用。  相似文献   

3.
禅宗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是否定问题,毁灭问题,使问题不再存在。有两种否定方式:一是从所问的内容上,如果所提问题是伪问题,便不能回答;另一种更彻底的是从形式上,即提问这种形式意味着运用一种有公共规范的工具(语言、逻辑思辨等),而必须由内在个体独自完成的不能通过公众化的形式获得。所以,禅师们几乎从不正面回答问题,而引导提问者对问题本身和提问这种形式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4.
课堂提问也是一门艺术,如何在课堂中让提问"活"起来,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提高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问题。调动学生的热情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创设学生的灵活性等方法,让课堂提问在教学中"活"的起来。  相似文献   

5.
课堂教学提问是启发式教学的一种方式,也是一门艺术,运用提问艺术对于提高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在课堂教学中提问应遵循循循善诱原则,难易适度原则,新颖别致原则,按需设置原则。此外,在课堂教学中,为更好体现提问艺术,还应注意把握提问的时机、讲求提问的艺术、耐心帮助学生回答、注重总结评价、教会学生自己质疑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课堂提问一直被视为进行有效教学的核心。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殿堂的钥匙毫无疑问是问号。有效的提问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无数奇妙而又陌生的知识海洋中思索、探求,从而不断地活跃思维,开拓思维,积极思考,同时还能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刻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形成一种平等对话关系。然而传统的课堂提问存在着许多误区,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语文教师如何走出传统提问的窠臼,努力优化课堂提问,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学效果呢?  相似文献   

7.
在语文教学中,重视课堂提问,掌握课堂提问艺术,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是多渠道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的环节。课堂提问是一种技巧,更是一种艺术,并且是教学中用得最多的而又很难用精、很难用巧的艺术。有效地提问,是学生认识积极性的推动力;有助于教师获得教和学的反馈信息;增强课堂教学的节奏感,活跃课堂气氛,也是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一种训练和实践。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探索出了几种的效的提问方式。  相似文献   

8.
一般地说 ,语文这一学科比起其他学科来在教学上往往显得枯燥乏味些。但如果精心组织与设计 ,同样可以激活语文课堂 ,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而在这些精心组织与设计中 ,提问是重要的方法。在教学工作中 ,我们发现 ,课堂提问常有以下几种不良倾向 :一是提问的时机掌握不准。有的教师提出问题后 ,没有给学生独立思索的时间 ,有的甚至先叫起学生 ,再问问题 ,有时对一个学生连提几个问题 ,令学生无从招架。二是提问浅显或混乱。有的教师提问 ,答案即在问题之中 ,无须学生回答 ,缺少启发性 ;有的提问杂乱 ,没有逻辑层次 ,纯属信口说出 ,缺乏…  相似文献   

9.
古语有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设疑的主要实施形式就是提问。教育心理学也告诉我们:学生的思维过程往往从问题开始,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能触及学生心理.使学生产生疑虑之情,困惑之感,从而展开思想的翅膀,积极思考、探索问题的奥秘,形成惊异、激奋、自豪感。这是启发式教学的必要且重要的手段,是引导学生运用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途径。可见提问对于语文教学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课堂提问在师范英语教学中既普遍又至关重要。课堂提问运用得当既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又可使学生学到师范技能之一——课堂提问艺术。课堂提问可分为三个阶段:课文预习阶段,课文讲授阶段及复习阶段。课堂提问的方式、方法也很多,恰当运用,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11.
在教学活动中,提问是课堂教学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没有提问的课堂教学,很容易流于淡如清水般的平铺直叙,也很容易造成学生的注意力分散与精神疲劳。在课堂上要讲述的知识是多种多样的,事实、现象、过程、原理、概念、公式等等。不同类型的知识有需要记忆的,有需要理解的,有需要分析与综合运用的。学生的思维方式有所不同,认识水平有高低之别,这就要求在教学中所提问的形式不能千篇一律,应有不同的特点,要掌握“火候”。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得出如下的一些提问类型。1回忆性的提问要求学生回答“是”与“否”的提问,也…  相似文献   

12.
提问是一种教的方法,更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提问是一个必要也是首要的环节,因此,分析探究性学习中学生提问构成要素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探究能力具有重要作用.笔者从提问过程进行分析,认为学生提问的四个要素为:问题意识、问题的形成、问题的表达和对问题的评价.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倡导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中师生相互交流的重要双边教学形式,是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可靠手段.要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提问的有效性,我们应该深谙新课程理念,背熟教材,备实学生;创设良好的提问情境,活跃课堂教学气氛;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巧妙把握提问时机,确保提问的准确、高效;激励学生主动提问,促进学生的探究式学习.  相似文献   

14.
李英 《新天地》2011,(12):311-311
英语课文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做到听说读写交替进行。以课文内容的提问为例,我非常注意在提问时让词语与课文背景、课文内容相结合,但又并不直接引用课文原词,这就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用多种语言表达同一含义,为学生进行独立写作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5.
禅宗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是否定问题,毁灭问题,使问题不再存在。有两种否定方式:一是从所问的内容上,如果所提问题是伪问题,便不能回答;另一种更彻底的是从形式上,即提问这种形式意味着运用一种有公共规范的工具(语言、逻辑思辨等),而必须由内在个体独自完成的不能通过公众化的形式获得。所以,禅师们几乎从不正面回答问题,而引导提问者对问题本身和提问这种形式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16.
课堂提问是大学英语教师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的重教学手段之一,但学生面对提问经常反映冷淡、课堂气氛沉闷.这是教师经常遇到的尴尬局面。本文是大学英语精读教学中针对提高课堂参与有效性的行动研究报告。笔者通过课堂观察、访谈和问卷的方法了解学生不参与、少参与的原因,并以此出发,通过改善提问质量、完善提问过程管理和实现课堂提问多向性的行动干预措施,展开历时一年半的教学行动研究。研究发现。高质量、有意义、持续性的问题是学生课堂参与的动力,是保证课堂参与意义的根本;完善提问的管理是维持学生课堂持续参与的保障:转换课堂提问的主体.可提高课堂参与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乔玉宝 《新天地》2011,(6):91-91
有效教师总是善于设计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课堂提问是最常见的教学手段,如何让提问促进学习是值得研究并下功夫改进的大问题。提问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的关键。提问需要设计,提问需要归纳,提问需要了解学情,提问需要观点碰撞。有效提问要关注四个环节,应把握解答距、设计问题链,寻找支撑点,提供方法论。  相似文献   

18.
课堂提问是一种最直接的师生双边活动。课堂教学中教师提出问题的质量和学生回答问题的质量,都直接地反映了一堂课的教学效率。有的教师上课,提出问题像抛绣球,学生群起响应,对答如流;有的教师上课,提出问题如泥牛入海,石沉大海,学生默默无言。形成这两种差异固然有学生个体素质方面的客观原因,但教师对课堂提问的设计、提问的技能技巧更是关键因素。目前各地课堂教学改革如火如荼,特别在优化课堂教学的结构、过程、目标、方法、语言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这里我想不揣浅陋,谈一谈优化课堂提问的设计,提高课堂提问的效率…  相似文献   

19.
提问,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使用.有效的提问,是学生认知极性的推动力;有助于教师获得教和学的反馈信息;增强课堂教学的节奏感,活跃课堂气氛,也是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一种训练和实践.提问是多渠道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其中重要的环节.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探索出了七种提问方式,即:概念型、判断型、比较型、分析型、推理型、综合型、发散型.七种类型各有千秋,有的一种提问类型有益于几种思维形式的训练;有的一种思维形式的培养有赖于几种提问类型的配合.  相似文献   

20.
课堂提问作为一种最直接的师生双边活动,是发展学生思维、及时反馈教学信息、提高信息交流效率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教学目标的基本手段。因此,提高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是教学成功的起点和基础。在数学教研工作中,笔者曾经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提问”为专题进行调研,发现在此方面存在一些误区。诸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