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团体辅导由于具有立足全体、注重互动、强调体验的特点,在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有效性,帮助中职生建立积极的观念,完善人格,促进心理成长。  相似文献   

2.
冉旭 《新天地》2011,(12):260-260
体育教学的实践性、紧张性、竞争性、公开性、协同性和集体性等特点决定了体育教学对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能起到特殊的作用,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3.
体育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姚荣 《江海纵横》2008,(1):62-63
体育教学长期以来一直忽视心理素质在学生素质发展中的作用。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人们开始认识到心理健康在学生整体素质中的重要作用。在体育教学中适时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促进和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可以开发学生智力,促进能力的发展;可以提高德行修养,培养良好品德;可以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4.
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是当今职业教育关注的重点问题,通过调查发现,学生主要有学习、情感、个性、人际交往等心理问题。为此,应从改革传统教学,改善教育管理体制,建立心理咨询室,提高师德素质,建立完善的教学设施,提高学生的课外活动兴趣等方面,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让学生心理健康起来。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就是通过学校开展教育、辅导、咨询等活动有意识地培养、训练学生,在教学中采取优化的教学设计方案,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品质,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6.
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核心是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增强学生社会适应力,其重点是解决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突发性重大危机事件不但给经济社会造成严重后果,而且直接影响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本文以新冠肺炎疫情作为重大危机事件的典型案例,采用中职生心理健康量表,对711名中职学生进行为期12个月的追踪研究,结果发现中职学生在经历重大危机事件后,总体心理健康水平下降,尤其表现在面对生活和职业等方面,且在不同专业和性别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由此,我们必须全面加强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学生心理复原力,彻底缓解或消除重大危机事件对学生心理健康造成的影响;转“危”为“机”,促进中职学生重大危机创伤后的健康成长;在重视性别和专业等不同群体差异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实现职业教育以人为本、德技并修的高质量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7.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原因、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状况和主要问题、普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等方面的分析,强调重视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同时提出了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切实可行的措施和方法,意图对教育和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民办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比思想政治教育更具现实紧迫性。深入探讨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 方法与措施,重视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是造就新世纪合格人才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高校健美操教学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在分析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的同时,着重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与高校健美操教学之间的相关性,以期为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提供一些借鉴。通过研究发现,高校健美操教学可以帮助大学生培养乐观的情绪心境、确立良好的自我意识、塑造坚强的意志品质、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及治疗心理疾病等。  相似文献   

10.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等研究法,通过对八所广州地区的高等学校体育在塑造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的功能以及心理现状的调查进行研究分析发现,体育锻炼能有效缓解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和延缓心理衰老,协调人际关系和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增强自信心和培养坚强的意志,调节消极情绪、促进人格全面发展和增进心理健康。因此,高等学校体育课程开展对学生心理健康有良好的影响,应该加快在体育教学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机制研究,在高等学校体育课中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机制,为素质教育与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一个新思路,以期提高大学生社会竞争力与社会适应能力,为建设效率社会与和谐社会培养健康竞争人才。  相似文献   

11.
“课程思政”背景下,高校心理健康工作既要关注少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也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更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要全程贯穿大学四年,可以采取“三段推进、五步体验式”教育方法,进行差异性、发展性和积极性教育。第一阶段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重点应该放在大学生自我认知、适应能力、时间管理能力、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培养。第二阶段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重点应该放在大学生人际冲突应对能力、恋爱问题应对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等方面的培养。第三阶段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重点应该放在大学生应对挫折、缓解压力和减轻焦虑等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正教师要热爱学生,应把学生看成是自己的儿女手足,有了这种感情,才能把每一个学生培育好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运用心理学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小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和整体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  相似文献   

13.
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与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内容方面有很大的差异,在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角色发生了很大改变,相应地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各种培训提高教师素质,组建高水平的适应网络教学环境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是促进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持续、有效发展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4.
浅议体育活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是一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有效的调适方法,体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表现在大学生不良情绪的宣泄、增进交往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治疗效应、培养竞争意识和协作精神等方面。为此,通过贯彻"健康第一"的思想,构建有效的体育课程模式,营造健康的校园体育文化环境,加强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建设和管理,注重体育与心理咨询相结合,强化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将有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改善。  相似文献   

15.
由于社会、家庭、学校及其自身因素的影响,时下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欲强化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就必须营造健康的人文环境,把心理素质教育渗透到学校的学科教育之中,建立科学的心理咨询网络,注意青少年心理的自我调适,提升家庭教育的质量.只有社会、家庭、学校教育协调统一起来,努力为青少年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才能提高其心理素质,培养其健全人格,促进其健康成长和全面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6.
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体育教学加强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深化教学改革、拓宽教学渠道、挖掘教育资源的有效途径。也是促进体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实现身心和谐功能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在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基础上,分析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现状,探讨了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教学目标、方法和内容方面的不足之处,并从积极心理学的启示与实践运用出发,提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目标要有侧重点并以培养大学生积极情绪调适能力为主,课程教学方式要注重大学生的积极心理体验,课程教学内容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积极人格品质,并构建积极心理教育课程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8.
学生的心理健康是现代教育不可忽视的问题。作为学校教育应在以下方面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鼓励学生确立奋斗目标;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性格;培养学生健康的情绪生活;培养学生自我接受的态度;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帮助学生注意学习中的心理健康;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性教育  相似文献   

19.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几个误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已开展了20年时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着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忽略教师健全人格的培养;重视心理咨询工作,忽略整体的心理健康教育;重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忽略学科间的教学渗透和与相关活动的结合等误区。对问题进行科学的分析探讨,有利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20.
在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大学生心理问题呈逐年上升趋势,这不仅影响其在校学习和生活,还将影响其终身发展,这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的严峻挑战。充分发挥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是目前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大学生整体心理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举措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