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案例背景】新课标的实施推动着课堂教学的改革。中学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逐渐更新了教育理念,注重以人为本,注重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以学生为主体,以任务型教学为主要手段进行英语教学,使学生不再成为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课堂教学的主体。目前,课堂教学模式的确有了很大的改变,  相似文献   

2.
《学会鼓励》是苏教版四年级(下)练习六的口语交际内容。 【教学目的】 1.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学生知道怎样鼓励自己和别人,在情境的创设中培养学生鼓励自己和别人的能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教学过程是充分展现学习主体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的过程。教学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学习的过程,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只有通过学生主动的、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才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处于主动地位并且从中不断地发现自己的智慧和创造能力,体会到学习的乐趣。1.明确自学要求,设计自学程序。科学、合理的自学活动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开发和兴趣的培养,它能使学生在课堂上始终采取积极的主动态度,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自学,就必须设计适合本学科知识和学生特点的自学程序,使学生有效地克服自学时无处下手的弊端。按照以自读为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将校史融入高校课程思政能创新思政教育,会取得入脑入心的育人成效。【设计/方法】以电子科技大学校史融入戏剧鉴赏课程的经验为例,从建设要求、培养模式、发展需要三个方面探讨高校戏剧鉴赏课程思政为何需要改革,及其在教师主体、教学实践与课程设计等方面面临的现实困境。【结论/发现】为培养坚定“四个自信”、三观正确、全面发展的高质量时代新人,需要增强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与戏剧思政协同育人的理念,发挥学生在戏剧鉴赏课程思政中的主体作用,将校史思政元素贯穿戏剧鉴赏课程教学全过程。  相似文献   

5.
李心军 《新天地》2011,(9):27-28
课堂教学模式,是指课堂教学活动诸要素依据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所形成的课堂教学结构.学生的学习活动应该融入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方式.课程标准理念下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注定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6.
“教学以学生为本,学生以学习为本,学习以学会学习为本”是“三为本”教学思想的概述。“教学以学生为本”是“三为本”教学思想的核心,“学生以学习为本”是“三为本”教学思想的基础.“学习以学会学习为本”是“三为本”教学思想的目标。“三为本”教学思想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能充分发挥学习主体的潜能,有助于元学习能力的提高;另一个是可以便被动性学习转为主体性学习.最终学会学习,增长智慧。  相似文献   

7.
教学实践 “学会学习”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国外也有学者预言:“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作为历史教师,要教学生学会学习,必须处理好教师教学与学生自学的关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学,然后把教师的教学与学生自学效果的反馈有机地结合起来,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活动中。这样不仅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自学的效率,往往能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理清主线,建构体系 历史知识具有继往性、具体性、多样性和完整性,每一章节都会涉…  相似文献   

8.
在马列主义理论课课堂教学中,如何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方法的模式,坚持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理论教学与思想教学相结合,使之成为培养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智能、提高学生觉悟的有效手段,这是在理论课教学改革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年来,我在理论课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进,行了改革和尝试,总结了五步教学法,概括起来就是抓住五个环节,即坚持启发式原则,以提示设问,自学讨论,重点讲解,专题研讨,示  相似文献   

9.
"助学课堂",是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运用各种有效手段帮助学生更好的完成项目学习,促进学生主体主动发展的一种"优效"课堂教学模式。"助学课堂"主要理论依据包括课程发展理论、生本教育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助学课堂"的学习方式有:助学式,即教师帮助学生学;自学式,即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己学;多向式,即师生多向传输、及时反馈等。通过建构"以学生为中心"的富有生命活力的"助学课堂",从而有效地帮助学生学会学习,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主客体置换法在“文艺心理学”课堂上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教学方法只顾老师讲而忽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而主客体置换法,恢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善了教学效果。在"文艺心理学"课程中所采用的"个人自学—读书笔记—小组讨论—学生主讲—课堂讨论—教师总结"法正是主客体置换法的具体运用,符合教育教学规律、"文艺心理学"课程的学科性质以及学生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试论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育创新人才 ,高等学校就应该重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落实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为此 ,本文讨论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弊端 ,提出了建立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并就此模式的特点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2.
新时期的教学实践中,“两法结合,教学一体”(简称“两法一体”)的教改实验愈来愈为大家所重视。这个教改实验,贯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以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自立自强能力为目标,突出教与学的交融结合,建立以学为本的教学模式,把科学的学习方法引入课堂。因而它的教学结构一般就要求由导学、再自学、后教学的三过程。教师对每节课的教学设计必须立足于学生“学”,明确地做到“五要”,即:一要使自学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环节;二要保证提供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三要引导学生在课堂内进行学法实践;四要按学生不同能力与层次编排座位,使前后相邻四人为一相对独立的学习单元,以便议论与交流;五要贯穿以练为线,让学生在动口、动脑、动手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培养志趣和发展能力。 近年来,我始终坚持在教改实践中探索指导学生的自学方法,并深深感到,如何使学生掌握自学方法,养成自学习惯,提高自学能力,是语文教改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下面就怎样指导学生自学方法问题,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指导学生预习课文,教会学生自学方法。 学会预习,坚持预习,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如何指导学生预习呢?我要求学生做到“明、读、圈、释、分”五个字。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课程改革的理念和新课程观为指导,对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化学(必修)(1)》中“气体摩尔体积”的教学进行分析和讨论,并与老教材【《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化学(必修)》】中“气体摩尔体积”的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等方面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4.
谈成人教育学习者的学习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成人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成人学习者的特点,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工作,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不仅使成人学生掌握相应专业的科学文化知识与技能,而且还要培养其科学的思维方法和较强的学习能力.即学会学习。  相似文献   

15.
网络教学平台在高校中的实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教学是传统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新的教学模式.网络教学采取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导学与学生自学相结合,网络教学与面授相结合、电子教材与文字教材相配合、课堂学习与自主学习相协调的教学模式,学生在网络平台和自学的基础上,通过互联网进行网上答疑、讨论、提交作业、课程辅导等,与课堂教学相辅相成.同时,将学生的网络学习与平时成绩结合,达到网络与传统教学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6.
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不仅能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和教育模式,还能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潜能,充分体现课堂45分钟的效益。让学生在课堂中既积累知识,又能培养能力,充分体现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素质教育。一、指导学生课前自主地预习;二、鼓励学生课内积极学习;三、在练习中巩固学习成果。  相似文献   

17.
从高职医教的教育目标、高职学生的智能特点以及化学教学模式应解决的问题等方面出发,对适合我国目前高职医教状况的化学教学模式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得出在教学过程中,以系统讲授模式为主,辅之以适量的探索型、自学讨论型教学模式,是最适合的化学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8.
<正>初中语文教学"三学一拓"课堂模式正是在学生自学、教师点学的基础上教会学会独立学习语文知识的,并逐步地培养了学生会读书、爱读书的好习惯。经过多年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模式在课堂实施中收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下面具体介绍一下这种模式的实施策略。"三学"即导学、自学、点学。"一拓"指课外拓展。"导学"即是在上课伊始,教师想方设法调动学生进入作者所描写的情境,达到教师、学生与作者情感上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为《下雨口》(苏教版美术教材第七册第十课)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锻炼学生用肢体语言和绘画语言,再现雨景的能力。 2.技能目标:学会用点、线、面等形状创造性地表现不同的雨及雨中情景。  相似文献   

20.
本课教学内容为人教版初三思想品德课【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内容,知道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知道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原因,了解中华传统美德的内容表现。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鉴赏中华文化的能力,使学生学会用发展和联系的观点认识问题.用辨证的眼光对待社会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