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营静 《新天地》2011,(11):214-214
近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一个人的行为习惯往往能决定他今后的发展,中国早就有“一室不扫何以扫天下”的古训;孔子也曾说过“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说明了从小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将会使一个人受益终生。诸多实践证明,凡是在各个领域里有所成就的人,都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就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
要重视语文习惯的培养于锦鸿,李震英国教育家洛克说过:“事实上,一切教育都归结为养成儿童良好习惯,往往自己的幸福归于自己的习惯。”叶圣陶先生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在语文教学中,我们重视了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  相似文献   

3.
正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地说就是养成教育。""德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智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体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锻炼身体的习惯。"抓好养成教育,小而言之,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大而言之,对于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领导的重视是养成教育成功的保障我校地处农村,人口混杂,为了生活富裕,达到小康水平,多数学生家长要外出务工,留  相似文献   

4.
正谚语说:"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以实践为基础,通过反复训练,逐步养成的。而良好的行为习惯一旦养成,则可以内化为积极的心理定势,形成优良品德,构筑起人格的长城,使人终身受益。个人认为,不妨设计"一刻钟"德育活动作为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一个突破口。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5.
“什么是教育?简单地说,就是养成习惯”。从一定意义上讲,习惯是素质的体现,素质是习惯的综合。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加强德育呼唤的今天,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尤其重要,且刻不容缓。在中学教育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要教给学生做人的基本道德,不仅是要让他们明理,而且更重在导行,引导学生从尊老爱幼、乐于助人、刻苦学习、不怕困难、勤俭节约等做起,要让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学会做人,学会做事,达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养成教育如何落实,我想谈谈我的做法:  相似文献   

6.
古人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良好的习惯对写作来说尤为重要。我们往往会发现.学生中作文程度差异明显.在一大部分稚嫩之作中,总有那么一些学生的作文让老师都拍案叫绝。稍作了解,便会发现,这些学生之所以“会写”,完全缘于他们已养成了良好的写作习惯,平时注意多看、多思。多看了,胸有成竹,信手拈来;多思了,下笔如有神。洋洋洒洒.一挥而就。作文程度差的学生,总是非常羡慕那些作文屡屡被拿来当范文的学生,但却苦于不知如何提高。究其根源,就是没有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它的亏,想改也不容易。”《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关于语文学习总目标第三条也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的习惯,掌握最基础的语文学习方法”,可见,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在语文教学中显得十分重要。可以这样说,  相似文献   

8.
要培养大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一要抓学习自觉性的养成,二要抓良好道德行为的养成,三要抓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四要抓守纪习惯的养成.在学生管理实践中,首先要从学生精神状态入手,再配合刚化管理和经常性的督促检查,同时还要多组织各种有益的活动和社会实践.  相似文献   

9.
养成习惯贵在躬行实践。习惯成自然就是能力。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而好的习惯则使人受益一生。  相似文献   

10.
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学生成长成才的基础。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学校一切德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学生行为习惯包括了学习行为习惯、道德行为习惯、个性行为习惯及其他行为习惯等。通过调查表明:90后初中学生总体上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利于学生成长和发展的行为习惯,需要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予以矫正。  相似文献   

11.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在长期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深深地体会到,小学阶段是人成长的起步阶段,也是人的基础素质形成的开始阶段,而良好的班风班貌是各种习惯养成的基础,低年级则是良好习惯养成的关键期;以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为突破口,有助于促进班风建设。  相似文献   

12.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最好的教育,就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对于年龄还不大的"红领巾们"来说,他们早已接受并习惯了已定的评价标准,但是他们从未探求过这些标准存在的意义,而"红领巾"评比正帮助他们慢慢实现自我教育,建立自己的道德标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13.
正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传统的英语教学把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与水平放在十分突出的重要位置,不太关注学生是否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新课标下的英语教学要求将良好的习惯养成作为教学重点,通过强化学生自主学习以实现身心发生预期变化的全科全程式的学校教学方式。将良好的习惯养成作为英语教学的重点,再次提示人们重视习惯养成的价值,将学习形成习惯,使学习成为精神生活的常态。  相似文献   

14.
语文学习的目标就是“得到阅读和写作的知识,从而养成阅读和写作的习惯”。而生活是智慧的无穷源泉,是创造的广阔天地,在生活中培养良好的读写习惯,则能给学生一辈子的幸福。那么,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良好的阅读和写作习惯昵?  相似文献   

15.
一、课题的提出 叶圣陶先生在《略谈学习国文》中说:“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语文课程标准》中多处提及培养学生的各种良好习惯问题。由此可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目标之一,是形成学生良好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习惯是由多次重复而达到的带有稳定特点的自动化的思维或行为方式。良好的习惯有利于人们高效地工作、学习,有利于提高学习、工作、生活的质量,良好的习惯可使人终身受益。知识是讲不完、教不尽的,关键是要教学生养成一定的学习习惯。叶圣陶先生说过“因为阅读与写作都是习惯方面的事情,仅仅心知其故。而习惯没有养成,还是不济事的”。  相似文献   

17.
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做法张爱玲苏联教育家马卡连何说过:“我们要求的是把儿童的生活作为培养一定类型的习惯的经验组织起来。”我国著名的语文教育家叶圣陶也指出,要使种种方法培养学生终身以之的习惯,“习惯没有养成,还是不济事的”。从教书育人、全面提高素质的角度...  相似文献   

18.
每一个学生都拥有一朵生命之花,学生的一张张笑脸,是一朵朵绽放的生命之花。正如大自然中花儿的开放,需要阳光的普照、雨露的滋润、充足的养料一样,学生生命之花的绽放也需要一定的条件。让每一朵生命之花绽放是我的梦,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就是让学生生命之花自由绽放的土壤。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好习惯缔造健康人格,所以说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  相似文献   

19.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生活》课程的主旨是使学生参与自已身边的生活活动,参与社会活动。在活动中学习有关的知识和技能,感受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对人、对社会的意义和作用,感受“我”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建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相似文献   

20.
正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一旦养成了坏习惯,将终生受害,反之,养成了一个良好的习惯也会受益一生。建章立制,强化教育,找准行为规范养成的"点""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管理的目的就是为了不管,即"无为而无不为"。为了加强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我校除了严格按照《守则》和《规范》对学生进行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