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易艳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73-79
“双碳”目标的实现除了需要资本的引导、科技的创新、能源结构的调整等措施外,更离不开“双碳”文化的支撑。“双碳”文化是有效解决人与自然矛盾的思想武器。从“双碳”理念、“双碳”价值观和“双碳”行为规范三个维度构建“双碳”文化,培育和践行“双碳”文化重在知行合一,要求人们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改变自己的发展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在实践中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蒋艳清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1):155-156
“两课”教学应加强创新教育,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方面做了些探索与尝试。 相似文献
3.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190-196
高等教育的本体价值在于高深学问的传授。立德树人是新时代大学之道的总纲领。坚守大学之道是建设"双一流"和落实以本为本的共同逻辑。"双一流"建设和落实"以本为本"需要在基本思路上将规律实现的现实条件作为遵循运用规律的立足点,将维护与发挥高等教育本体价值作为工作的落脚点,并按照高等教育(大学)的系统性特征分析问题、研究对策;还需要在具体对策上以文化创新推动实践创新,积极构建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理论体系,改革完善服务于大学本体价值和主体地位的校内外管理体制,以及体现立德树人价值与追求的教育考评机制和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4.
蔡群青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4):69-78
“双减”政策的出台再次激活了基础教育系统的生态活力,减负改革的整体步调一致向前,实践探索遍地开花。“双减”政策的根本目的是通过构建系统化、理性化的教育生态促进公平而有质量教育的实现,其重点已不是减负应该不应该的老问题,而是减负的有效路径在哪里。通过明辨如何在“双减”政策落实过程中规避思维定势漩涡、工具主义窠臼、潜移默化效应等离心风险,把脉各主体对“双减”政策目的体认不到位、学校课后服务质量受教育供给侧制约、学科类培训暗度陈仓等现实疴症,遵循全面育人价值导向、全程育人机制融生、全体育人秩序复归的逻辑向度,提出助力“双减”政策行稳致远的实践路径,对“双减”政策为实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发挥好“支点势能”进行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5.
孙田歌 《渭南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11(2):27-30
1987年国家两委在武汉召开《关于加强师范院校推广普通话工作的通知》中指出:“师范院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合格的中等和初等学校的教师,现在的中、小学学生是21世纪初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他们的素质将影响那时社会发展的进程,在高科技迅速发展、现 相似文献
6.
1954—2009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高频“双A+双V”偏正搭配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是“汉语书面正式语体”的一种,其书面性和正式性的主要表现之一便是运用大量如“大力发展”、“切实加强”、“逐步改进”等的“双A+双V”的偏正搭配。这些偏正搭配在表达上严谨、准确,有的由于经常使用已成为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程式用语”。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统计分析。分别以偏正搭配的两个组成部分“双A”和“双V”为节点词对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此种模式作统计,可以发现,此种模式的表达符合政府工作报告公文语体的性质,在表达上准确、规范、严谨、科学。 相似文献
7.
试论新世纪以来广东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跃升——从“山洽会”到“双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雷刚 《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7(3):43-46,42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广东在取得伟大成就的同时也凸现出不可忽视的问题——区域发展不平衡。为促进广东区域协调发展,省委、省政府多年来积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新世纪以来,更是作出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探索和重大战略部署,“山洽会”和“双转移”是其中最大的两个亮点。从“山洽会”到“双转移”,广东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经历了苦苦探索之后的大跃升,开启了一道破解广东系列科学发展难题的大门。 相似文献
8.
9.
行业特色研究型大学凭借其独特的优势,经过多年的建设,已具备较强的实力,但仍存在一定的不足。面对“双一流”高校建设浪潮,行业特色研究型大学应主动回应国家战略、把握发展机遇、承担历史使命、推动高等教育发展。通过剖析行业特色研究型大学发现这类大学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行业性消减、特色性减弱以及应用性淡化等问题,提出学科融合、精英培养、行业引领等发展战略,以期能够给同类型、同层次高校“双一流”建设提供启迪。 相似文献
10.
王经军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28-29
从前,有个年轻人想跟一个老画家学画画,老画家以"风"为题来考他。年轻人冥思苦想,不知道怎样才能把看不见的风画出来。画家的女儿有心要帮助他,偷偷给他递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一句诗:"风无定势难为状,绘向水面柳梢头。"青年读罢顿悟,忙铺纸提笔,画了一条小河, 相似文献
11.
刘超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5):18-31
“认购碳汇”是近两年来我国在环境司法实践中创新的一种替代性修复方式,近期又被定位为一种司法服务“双碳”目标的保障机制在多地推广适用。“认购碳汇”是否能服务于“双碳目标”的关键在于其能否实现碳减排或碳汇增长的机制性效果。“认购碳汇”预期实现替代性修复,必须以无法直接修复为前提、契合修复策略的位序、遵循替代性修复责任方式适用的边界。实证分析当前的“认购碳汇”案件,“认购碳汇”的司法适用没有以直接修复为前置程序,没有体现生态环境修复策略的位序选择,未能彰显生态环境修复的核心目标,未能构建替代性修复与“双碳”目标的内在关联。在“双碳”目标背景下,应当从构建“认购碳汇”与增加碳汇的关联、明确“认购碳汇”司法适用的条件、厘清“认购碳汇”司法适用的范畴、载明“认购碳汇”替代性修复的方案等几个方面,规范“认购碳汇”的司法适用。 相似文献
12.
何海洋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91-98
高校党建工作是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组织保障。“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加强工科院校研究生基层党建工作具有突出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当前,工科院校研究生基层党建工作普遍存在方法创新少、协同效果弱、主体参与度低等问题。加强工科院校研究生基层党建工作,要坚持以智慧党建为主要形式,创新基层党建治理方式;以组织协同为主要方针,创新基层党建责任体系;以导师参与为主要模式,创新基层党建互动模式。 相似文献
13.
杨萍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23,(7):48-51
“双一流”学科评估对高校的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目前我国对高校提出的发展“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要求,在“双一流”学科评估背景下,实施有效的教学改革和评价机制,提出以产学研为基础的应用型化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能够不断提升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和社会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14.
游步坚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22,(11):39-42
“双减”政策对学生、家长和社会无疑是重大利好,但对教师、学校与政府而言,教师综合素养的挑战和工作与生活的矛盾、学校的组织管理与软硬环境创造、政府部门的统筹协调,都是综合性的系统工程,也是名副其实的“增负”“提效”工程。 相似文献
15.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19,(1):137-141
教学静待花开意指老师对学生处于一种积极的期待状态之中,其焦点是学生成长的过程。它要求教学要遵循学生的生长规律、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且教师对学生要进行适度等待并学会智慧性修枝剪叶。其立论基础,源于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建构主义知识观和人的本质是生成这三种观点。现实中之所以出现实施困境,根源在于功利主义视域下的教育观、错误的发展观、知识观和重结果的单一评价体系。为追求理性的教学静待花开,应采取以下措施: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信念、理智性的进行教学等待、教学过程中的适度教导和实行重过程的评价方式。 相似文献
16.
张璐阳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9(1):132-133
管理学专业本科生教学偏重于实践操作技能的运用,所以建立起一套适合其特点的教学模式以满足知识经济时代对以实践为指导的理论型管理人才的需要显得尤为重要。校企“双导师制”模式恰恰符合这一要求。在培养管理学专业本科生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两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英语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是顺应时代和社会发展对英语人才的需求变化,结合当地特色,在创新教育理念下进行的改革创新。E+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之处体现在教育观念的转变、管理机制的创新、跨学科一体化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设置改革以及教学方法的创新,目的是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18.
“双一流”战略是时代进步的产物,是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议题。作为一个内涵丰厚、意蕴深邃的重大命题,从哲学基础层面,“双一流”战略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唯物论、辩证法和价值论;从时代逻辑层面,“双一流”战略具有价值、规律、实践三个基本维度,应当遵循合目的、内涵式、创新性的发展模式;从行动方略层面,应当辩证地把握机遇与挑战、目标与短板、整体与重点、传承与创新的关系,实现要素治理向整体治理、精准治理的转向。 相似文献
19.
社区少先队活动是课后育人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满足少年儿童成长需求的重要方式,也是实现少年儿童政治启蒙和价值观塑造的重要途径。课题组通过问卷和访谈调研发现:面对较高的参与积极性,部分社区少先队活动数量与少年儿童及其家长需求存在不匹配现象;社区少先队活动组织情况是影响少年儿童及其家长参与情况的重要因素;“快乐”与“知识、技能”等成为重要的参与收获;“学校老师”是活动信息获取渠道中最主要的来源。要想开展好社区少先队活动,就必须搭建好家庭、学校、社会协同生态链。此外,社区少先队组织被社会信任是项目顺利开展的基础,必须充分发挥社区两委和学校辅导员的作用与优势,加强宣传,解决社区少先队组织被社会信任的问题;孩子快乐、有收获是项目顺利开展的关键,时间匹配是项目顺利开展的重要制约因素,要在活动的时间安排和内容设计上,针对少年儿童特征和需求开展丰富多样的社区少先队活动。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