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文素养的核心是语文能力,而语文教育的实践性特点决定了语文能力的提高必须通过大量的语文实践来实现。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坚守课堂教学,保证学生充分的朗读时间和机会,引导他们有层次、有个性地朗读;同时通过引导动手做笔记、参与板书设计、表演课本剧等形式加强学生的动手实践的能力。这样双管齐下,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2.
语文作为重要的人文学科,教学中更多地承担起了情感教育这一使命。以中学语文教育为例,能更鲜明地体现这一点。中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对他们进行情感教育,激励、启迪、深化他们的情感,对学生认识生活、理解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美育是中学语文教学的组成部分和重要内容,在强调语文教学必须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开发学生智力的同时,还应重视语文课的审美教育,使学生不仅获得语文知识,同时也树立正确的审美理想,培善他们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美、美感和艺术美常识的教育,通过这样的教育,使学生对美的观念有所了解,培善初步的审美能力.这对于实现中学语文教学的系统化、科学化,对于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都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在语文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语文教学的思想教育功能促进学生性格的自我完善,可以充分利用语文教学中审美塑美的教育功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  相似文献   

5.
国家教委新修订的《中等师范学校语文教学大纲(试行)》中规定:“中等师范学校语文教学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这就明确提出了中师语文教学中的美育任务——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对此,笔者在本文里谈谈如下的几点看法:一、进一步提高在中师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的重要性的认识本文所说的美育,是指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传播美,对学生进行正确认识美和理解美,正确鉴赏美和创造美的教育。美育,对一个人特别是青少年的成长具有重要作用。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指出;“美——是道德纯洁,精神丰…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学是一个生命化的过程,是教师、学生、语文(作品)这三者生命与生命之间的对话过程。师生在课堂上互相理解、互相接纳、互相激励。他们的精神被深深卷入、沉浸到他们共同营造的诗情画意之中,师生默契,其乐融融,造成一种心灵与心灵共鸣的教育氛围,使学生能用心交流,用心感受,自由地展示各自的情感与理性、直觉与思维,创造精神领域的共识与共享,  相似文献   

7.
新课标中语文教学的三维目标之一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就是说语文教学除教学生学好语文和必要的语言基础知识,进行严格的语文基本训练的同时,还必须注重情感的陶冶与熏陶,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这个要求是根据语文科的特性提出的。语文科区别于其他课程,除其工具性外,最具典型的是其情感性。语文课是实现情感教育的首选基地,语文教材中那些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给学生提供了真、善、美的标准,发挥好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不仅对学生的成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发展学生的智力,而且能促使素质教育的发展。其作用具体表现如下:  相似文献   

8.
素质教育是面向未来的教育。中学教育是为各级各类人才培养打基础的重要阶段,其中语文教学则是素质教育的奠基工程。语文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自学,主要途径和方法是引导学生增强语文学习的兴趣,掌握语文学习的规律,学会语文学习的方法,养成语文学习的习惯。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关键在教师,只有高素质的语文教师才能培养出语文素质高的学生。语文教师要不断加强学习,在追求自我素质完善的过程中,达到既教学生会学语文,又教学生会做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更具有重要性和必要性。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有利于学生塑造形象.净化心灵;有利于学生的自我知识的构建能力的提高和人格培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洞察力、感受力、鉴赏力、创造力和想象力,引导他们树立崇高的审美理想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从而使学生成为心灵美、行为美、语言美和仪表美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这不仅大有益于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也可以使语文教学更具开放性、更具接受性,更具成效性。这既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语文教学改革深入发展的必然需要。所以说.在语文教学实施审美教育.意义深远,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育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在学生的不同教育阶段应该各有侧重。在中学阶段教育的重点在工具性,让学生学会正确使用母语进行交流和表达思想;而大学阶段的语文教育则要突出其人文性。结合具体的讲课实例来阐述如何通过教师的讲解加上引导学生的探究式学习,使他们逐渐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1.
程丽红 《新天地》2011,(10):107-107
课文思想教育丰富,语言文字训练扎实,教材中关于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助人为乐,诚实善良,科学品文,能陶冶学生的爱美的情趣,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更能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课本上的文章差的太远,如果小学生能够养成主动阅读的习惯,那么学起语文来就相对轻松很多。而且这是一种主动学习的态度,其实要学好语文就要养成阅读的好习惯。  相似文献   

12.
白话文包括小说、散文、议论文和部分戏剧、诗歌、说明文,既有中国作品,又有少量外国作品,在中学语文课本中占的比例达三分之二。《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语文是从事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语文教学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学生学会了看书作文,那他们出校后的发展就有了常常用得着的基础工具了。教师指导学生认真学好白话文,对完成《大纲》中提出的语文教学的目的任务,提高学生用现代语言表达思想、观点和反映事物的能力,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为学好其它学科,使他们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  相似文献   

13.
语文,在如小学教育中是处于核心地位的学科。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如何解决语文教学“少、慢、差、费”问题?怎样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开发智力,提高语文教学效率?这是近20年来语文教学始终未能很好解决的问题。本文试从语文学法教育的角度出发,探讨语文和语文教学的本质以及教学对象的自身特点,从而确立初中语文的学习策略,以期从一个侧面为解决语文教学问题作一点尝试。  相似文献   

14.
学校语文教育不仅为学生进入社会打下坚实的语文基础,同时,也是提高全民族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从总体来看,学校语文教育主要具有四个特征,即时代性、规范性、选择性和创新性。只有先弄清学校语文教育的基本特征,才能有效利用学校语文教育这块主阵地来全面开发学生的语文教育潜能。  相似文献   

15.
作文教学同其他学科一样,亦须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写作体现学生的观察水平、知识水平、能力水平,更反映其思想水平、审美情操和立场观点。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评讲学生作文等各个环节中,既要努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又要处处扣紧思想品德教育,做到培养语文素质与培养思想品德素质两不误。写好作文,首先得让学生觉得有东西可写。教师应该放开对学生的禁烟,把他们从课堂里解放出来,让他们到火热的社会生活中去,作生活中的有心人,用一双属于自己的眼睛看世界,看生活中的一切,用心去体验各种不同的情感,这样不仅有素材的积累…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是创新的世纪,新世纪的教育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应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思维训练,以新的理念指导语文教学,指导学生写作,要对传统的命题方式、指导方法进行改革,探索写作指导的新思路、新方法,同时要发挥好教师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下面谈一谈进行创新写作指导,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17.
一美育,是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和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语文教学就是对学生进行这种美的教育的极为重要的环节。语文课本中有许多文学作品,而且绝大多数都是名篇佳作。语文课应该通过对这些文学作品的教学,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使他们逐步具有感受美、理解美以及鉴赏美的知识和能力;通过艺术欣赏的途径,采取潜移默化的方式,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好,  相似文献   

18.
新颁《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规定了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为中学语文教学规定了新的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培养学生对美的知觉和感觉,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赞可夫《和教师的谈话、在美的世界里》)的确是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中学阶段是人生的黄金时代,中学生对美的向往和追求、执着和热爱是热切而实在的。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美、美感和艺术美常识的教育,使学生对美的观念有所了  相似文献   

19.
创新教育是高中教育的核心内容。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意义深远,而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只有改革教学模式,改变阅读教学巾“少、慢、差、费”的现状,从教师、课堂、课外等环节不断探索语文教学的新路子、新方法,才能实现语文教学质量、效益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3年前,当诵读《三字经》、《弟子归》等活动在南京的一些幼儿园和小学出现时,社会争议骤起。有相当一部分反对者认为,读诵“四书五经”,与现代教育反对灌输式教育,强调培养探究和创造的精神相违背,是一次“百害无一利”的教育复古。 然而,3年后,这些开展诵读活动的学校在锻炼了学生思维和语文应用能力之余,更收获了意外的惊喜——学生道德水平的提升。他们的学生谦逊有礼、奋发好学,对道德是非的认知程度也远超过了同龄孩子。因此,有专家认为,诵读古文对青少年道德品质无形的熏陶,在当前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学活动中,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